第一图书网

现代电视新闻节目的照明技术与技巧

张敬邦 中国广播电视
出版时间:

2004-1  

出版社:

中国广播电视  

作者:

张敬邦  

页数:

229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电视实务丛书:现代电视新闻节目的照明技术与技巧》主要内容包括:照明的基本原理与作用、光源与灯具、新闻照明与影调的关系、电视新闻照明的特点、新闻照明的布光方法、电视新闻节目的布光艺术、新闻专题节目的光线处理等。

作者简介

张敬邦:中央电视台高级灯光师,中国广播电视学会电视灯光研究委员会秘书长。曾在北京电视制片厂、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中央电视台从事照明工作。在几十年的影视照明工作中,曾为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江泽民、李鹏、朱镕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布光,并多次随国家领导人到世界各地访问拍摄。参加过多次“党代会”、“人代会”和大型直播节目“香港回归”、“澳门回归”等重大活动的灯光设计工作。

书籍目录

丛书总序序前言第一章 照明的基本原理与作用 第一节 光线的性质 1 硬光 2 软光 3 混合光 第二节 光线的方向 1 确定灯位 2 各种光位的作用 3 光比第二章 光源与灯具 第一节 自然光 1 晴天 2 薄云遮日 3 阴天 4 同时间的光线特性和色温的变化 5 一日之中的照度度化 第二节 滤光片及其作用 1 各种滤光片 2 滤光片的系数 3 滤光片在自然光下的作用 4 加滤光片所用的灯具 第三节 人工光 1 发电部分 2 电池部分 第四节 人工光源的色温及显色指数 1 各种光的色温 2 光源的显色性及显色指数 第五节 灯具 1 聚光灯系列 2 回光灯系列 3 散光灯系列 第六节 三基色柔光灯 第七节 电瓶新闻灯第三章 新闻照明与影调的关系 第一节 曝光与测光的方法 1 曝光值 2 曝光测量法 3 测光表的使用 第二节 照度与亮度的关系 1 照度 2 亮度 第三节 色光与三原色 第四节 色温 第五节 光与摄像机的关系 第六节 照明与图像清晰度、彩色饱和度的关系 ……第四章 电视新闻照明的特点第五章 新闻照明的布光方法第六章 电视新闻节目的布光艺术第七章 新闻专题节目的光线处理第八章 各种类型的效果光第九章 新闻演播室第十章 三基色柔光灯的应用第十一章 高清晰度电视演播室的布光第十二章 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

章节摘录

  对于人物布光的问题,前面已经谈了不少。不过,在布光问题上,现在出现了设备的更新、环境的变新和人们穿戴的更新的新特点,所以,照明师要应该根据这些新的特点去处理光线。  过去用的摄像机,要求照度很高才能达到正确曝光。所以,在拍人代小组会这样的镜头时,大场面要带5KW的灯,小场面也需2KW的灯,只有这么大功率的灯才能达到5600LX以上的照度,才能满足f2.8最低光圈曝光。而现在高性能摄像机照度仅800LX,光圈就能达到f2.8。过去的房间灯光很暗,往往只有几盏普通的照明灯照亮,而现在新型的会议室里都安装了美观、大方、绚丽的装饰灯,显得富丽堂皇,灯本身的亮度就有200LX以上;过去人们穿的衣服不是黑的就是蓝的,没有一定的亮度是拍不出来质感的,而现在五颜六色的衣服不但用光少,而且很容易布出明快的立体感效果。这一切变化将改变过去的布光方法,也就是,如何用很少的灯光把人物描绘得更真切、更美好?在自己的实践中,我有这样几点体会。  1.少用灯,布柔光  不管大会小会、场面大小、人物多少,尽量带小灯,少用灯,布柔光。举例来说,在拍记者招待会时,只用四台800-1000W柔光灯去布光就够了(过去用了十二台5KW回光灯),一台1000W的灯放在答记者问现场的左边作主光,一台800W的灯放右边作副光,另两台灯放在记者座位的两旁,专门来布记者们的光。由于记者厅现成的自然光很多,把它们和电视照明结合起来,让厅内普通亮度达到1000LX以上,满足摄像机光圈f2.8-4.5的曝光要求。  拍小型会议也要尽量用800W左右的柔光灯去布光,这样既能使光线柔和,又能使拍摄对象感到舒服,不至于因强硬的光线而影响表情。  2.用借光,打散光  现在大部分会议室都安装了明亮的装饰灯,特别是绿色照明的荧光灯。这些灯不但省电、节约费用,而且提高了室内亮度,这就大大地提高了室内自然光的照度。这些灯和专门的电视灯光配合起来,既能提高整体的亮度,又能得到3000K色温的一致。之所以可以取得色温的一致,是因为室内自然光源大都是钨丝灯或者上边所说的荧光灯,色温不是低(1800LX)就是高(4500LX),如果用3200K电视灯光去普照,就基本上能达到色温正常。但在拍摄之前,一定要以这两种混合光的光源为基准来调白平衡,这样才能较好地得到色调的还原。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现代电视新闻节目的照明技术与技巧 PDF格式下载



书好速度快服务好内容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