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网络传播学

吴风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4-6-1  

出版社: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作者:

吴风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把网络传播置于构型与解构的双重语境中,全面而深入地梳理了网络传播的概念、发展背景与现状、传播模式、传播物征、传播学意义,并从文化学、舆论学、政治学、心理学、符号学、法学、伦理学等视角,对网络传播对于国家民族进步、社会文明与个体发展等方面所带来的影响,作了理性审视。最后,作者指出网络传播在目前的新发展中,尚存在着侵犯个人隐私权、网络著作侵权、公共信息安全、网络色情、虚假信息等诸多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作者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对策这对网络传播在21世纪更好地前行,具有很大的参考意义。

作者简介

吴风,系吴水平之笔名,1966年出生于浙江省武义县,1987年获杭州大学文学硕士学位,1990年获南京大学文学博士学位,2002年从复旦大学文学博士学位,获新闻传播学博士后证书。2004年负责完成国家“九五”社科基金课题:《网络传播新发展及其对策》。现为北京广播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新闻业务硕士生导师。自1989年以来,发表作有:《中国古代文学史要略》、《艺术符号美学》、《论电视新闻记者的屏幕形象》、《审美之维:对电视纪录片本性的反思》等。

书籍目录

导论 网络传播:一种范式的转变 第一节 范式及其内涵 第二节 后现代社会:叙述范式转变之语境 第三节 框架与内容第一章 网络传播:现实性与可能性 引言 第一节 网络传播释义 第二节 网络传播:一种类型学的解读 第三节 网络传播:发展与应用 第四节 网络传播的精神底蕴第二章 网络传播特征剖析 第一节 网络传播发展:从媒体视角看 第二节 网络媒体的运营模式 第三节 网络传播之特征第三章 构型与解构:网络传播意义透视 第一节 网络传播:一种传播学的革命 第二节 网络传播语境中的传统媒体的生存:以电视为例 第三节 从构型到解构:两种论点的辨析第四章 网络传播:以符号为视角 第一节 符号学背景透视 第二节 符号的内涵、功能与类型 第三节 大众传播的符号学分析 第四节 网络“虚拟世界”的符号意义第五章 网络传播的文化学审视 第一节 网络传播与人类精神家园 第二节 网络传播与个体角色重塑 第三节 全球化语境中的网络传播 第四节 网络传播与大众文化 第五节 网络传播与政治渗透 第六节 网络传播与博客现象第六章 网络传播与公共舆论第七章 网络传播的伦理与法律建设第八章 网络传播与社会责任意识结语 网络传播中的对话精神附一:有关网络传播的相关法规与法则目录附二:有关网络传播的重要法律文件参考文献作者科研成果目录后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网络传播学 PDF格式下载



从学理层面看透网络传播。


你们发来的书我非常满意,也很及时,而且服务非常好,感谢你们。


买了用来写论文参考用的,价格实惠,太划算了。


老师写的,学习一下


不错,考研要用


帮同学买的,挺不错,快递很给力


哈哈,还没有看哦!~


为考试而买,纯基本理论啊,说的很细。虽然网络传播讲究时效,不过这本书内容很细致,很好。
尤其结合了中国传统文化,蕴含哲理,贯穿其中。
借了一圈未果,还是在当当买回来了,一个字:值。


为及时还图书馆这本书,问了好多地方没卖的。吴风的这本网络传播学内容比较清晰,在写论文时候可以参考。第一次网购,也是第一次在当当网买东西。比较满意。速度快而且货到付款免邮费。下次合作愉快!


真是疏忽了,这本书是04年出的,05年再版的,虽然看不出是旧书,但是内容嘛有点过时了。


还没看,属于教科书


买了还没看呵,应该不错的吧。


作为传媒的考研图书,现在来讲已经过时了,因为网络是很讲究实效的东西。不过书还是好的,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内。这本书很难买到,当当有已经很神奇了。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