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曾国藩幕府

刘建强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1  

出版社: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作者:

刘建强  

页数:

186  

字数:

240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曾国藩幕府盛况,当时人们赞颂不已。薛福成在《庸庵笔记》中说,曾氏幕府,集天下俊彦之士达83人,薛氏本人尚未列入,后世学者有的统计则超过薛氏的统计数字。 曾国藩幕府80余人中,后来官至总督、巡抚、尚书、侍郎者有李鸿章、李翰章、郭嵩焘、左宗棠、刘蓉、唐训方、彭玉麟、钱应溥、黎庶昌、何璟、倪文蔚、李宗羲等10余人,还有科学技术专家如徐寿、李善兰等。拥有这些人才组成的智囊团,参谋其事,曾国藩的成功是不难理解的。   幕僚古已有之,在汉代就见于记载。官僚们为要办理朝廷赋予的各项事宜,又没有相应的官派人员,就自辟幕僚,帮助处理。 幕僚与幕主关系比较自由,他们不是隶属关系,幕僚去留自主,幕主采纳意见则留,否则就去而他就,曾氏幕僚人物也有这种情况。在祁门大营,当军事最困难的时候,幕府人数寥寥,曾氏也只得听之任之。   到清末,曾国藩幕府时传统幕僚制度已经发生了变化。参加曾国藩幕府的,固然不乏古典色彩,但入幕之宾中,很多是翰林,或者是朝廷正式官员,何璟、孙衣言是翰林院编修,倪文蔚是庶吉士散馆分刑部任主事,李瀚章是知县。 曾国藩以书生将兵,异军突起,许多秀才、贡生出身人员闻风影从。另一方面,许多人随幕曾氏多年,随着军事胜利,被曾国藩推荐保举赏以官职,有的成了方面大员,有的仍留在幕中,就不再是传统的幕主宾僚关系,已有隶属的色彩了。后来成为封疆大吏的人,多系曾国藩保举或应朝廷咨询而由曾氏推荐的。

作者简介

刘建强,1965年1月生。湖南桃江人,中共党员。副教授。1986年7月毕业于湘潭大学历史系中共学史专业,在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执事5年。1991年调湖南工程学院,曾任宣传统战处副处长、处长,现任湖南工程学院组织部长。在《光明日报》、《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国高教研

书籍目录

总序第一章 旷世难逢天下才 ——“中兴”名臣曾国藩第二章 幕府兴盛 一、曾国藩幕府的演变过程 二、曾国藩幕府的主要特色 三、曾国藩幕府才盛的原因第三章 幕府机构 一、军政办事机构与主要成员 二、粮饷筹办机构与主要成员第四章 幕僚集结 一、曾国藩识人之道 二、幕僚的延揽 三、曾国藩幕府的影响第五章 军政高参 一、意气高于百尺楼 ——事业传人李鸿章 二、书生报国心常在 ——绝世奇才左宗棠 三、半生知己泪仍流 ——患难之交李元度 四、海内论义我最先 ——军中卧龙刘蓉 五、空留高咏满江山 ——雄笔霸才王*运 六、一生怀抱几曾开 ——湘军财神郭嵩焘第六章 湘军悍将 一、武夫实是优贡生 ——智勇双全曾国荃 二、五岳寻山不辞远 ——水师统领彭玉麟 三、耻于无术济天下 ——秀才将军罗泽南第七章 洋务班底第八章 文员荟萃主要参考文献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曾国藩幕府 PDF格式下载



内容还是相当不错的,刚拿到时觉的书的包装\质量\风格一般,与当时订的其它书比,这本显的老了点,开始没有看,后来看进去后,感觉书写的还是相当好的,内容还是相当有意思的,从幕府的角度把晚清的一些人物进行了点评,有点像人物传记,还是相当好的一本书.


曾国藩的书,喜欢.


    从周边人的角度对曾国藩进行了很好的解读。
    
    血缘、地缘、学缘关系构成了曾氏幕府的班子。“一朝天子一朝臣”,不知曾国藩去了只后,这些幕府人员的去向如何?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