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焦虑与希望

张磊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7  

出版社: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作者:

张磊  

页数:

132  

字数:

147000  

Tag标签:

无  

前言

  2008年、2009年对于中国来说是具有重要历史节点意义的年份,改革开放30周年和建国60周年接踵而至,回首走过的这些岁月,中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日新月异的进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体现在经济建设、文化和社会发展等各个方面,特别是在经济建设上塑造了世所公认的中国模式,构建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放眼世界,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与开启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撒切尔一里根时代的具有全球性的商业化、市场化浪潮具有很多相似性,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从那时起人类步入了市场经济时代。而在2008年和2009年之交,一场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似乎给这种市场经济时代画了个句号,至少是一个大大的问号,自由市场价值与放松规制政策面对极度疲软的经济形势再度失语,人们重提“市场不是万能的”这一金科玉律。同样,推行了30年改革开放的中国在这场经济危机的裹挟下好像一夜之间又回到了一个似曾相识的时代。经济结构日益计划化,忘记市场化;社会结构日益人情化,远离规则化;文化环境日益盲目自信,忽视了自省性。在这种具有转折性的历史节点上,如何解决目前纷繁复杂的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涌现的问题和推动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焦点和首务。中国新闻传播业的改革与整体改革是同步的,从非核心业务与流通领域的大步伐地商业化、市场化和资本化,到近两年对尚未完全市场化的传媒业的反思与政策安排上的收紧,折射出同样的矛盾与问题。

内容概要

2008年、2009年对于中国来说是具有重要历史节点意义的年份,改革开放30周年和建国60周年接踵而至,回首走过的这些岁月,中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日新月异的进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体现在经济建设、文化和社会发展等各个方面,特别是在经济建设上塑造了世所公认的中国模式,构建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作者简介

张磊,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传播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传播政治经济学、文化研究、媒介社会学。主要成果:《传播学总论》(第二版,第三作者)、《时代之印:中国媒介三十年》(第二主编)、《市场新闻业:公民自行小心?》(译著)等。

书籍目录

绪论 转型中的中国社会与传播第一章 芝加哥学派:传播社会学的典范 第一节 贫困问题与城市生态学 第二节 传播、自我与社群 第三节 民族志的方法论 第四节 总结与反思第二章 理论资源与分析框架 第一节 传播的价值 第二节 真实世界:现代性、象征资本与文化消费 第三节 媒介世界:市场转型、娱乐文化与公共领域 第四节 脑海世界:身份认同、媒介解读与文化抗争第三章 贫困者的传播基础和传播状况 第一节 社区空间与城市生态 第二节 象征资本与贫困 第三节 日常消费与广告 第四节 传播活动与文化 第五节 总结第四章 从媒介世界到脑海世界:形象再生产的机制与结果 第一节 人手点:贫困者的心理创伤 第二节 文字媒介提供的保护壳:“寻找我的精神世界 第三节 失去媒介保护和价值感:“混一天是一天 第四节 文本分析:以《法治进行时》为例 第五节 媒介的解读与自我的形成 第六节 希望与行动结语 传播改造社会附录一 一则报纸文本附录二 访谈提纲及注意事项参考文献致谢

章节摘录

  如果说芝加哥学者群能成为一个学派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他们的研究目光聚焦在一处,那么芝加哥这个典型的美国工业化移民都市就是他们的焦点所在。  芝加哥目前是美国的第三大城市,是五大湖区最重要的工业中心,也是全美最重要的铁路交通中心和最繁忙的航空中心,还是全球资本主义最引人注目的象征——麦当劳的发源地(1955)。目前的市区人口中有40%是黑人。它1837年设市,当时仅有4000人口,到1890年,芝加哥已经成为拥有100万人口的大城市,到1930年则超过了300万人口。  20世纪早期,芝加哥开始成为美国工业发展的中心。如果芝加哥的某个地方有一座屠夫的雕像,那么它的存在是为了提醒人们记住那个到处是铁路、牛群、钢铁厂和冒险经历的时代。如果现在还没有这样的雕像,那么我们应该尽快来做这件事,就像代表波士顿时代有民兵雕像,代表纽约时代的有自由女神像一样。①  这个人口快速增长的时期(1890-1930)也正是芝加哥学派在全美社会学界最活跃的统治时期。当时涌人芝加哥的人口,大部分是外国移民(这也与该时期美国城市整体情况一致),1900年该市170万人口中有一半是出生于美国之外的人。一方面是移民,另一方面是发达大工业造就的大量产业工人,使得彼时芝加哥的社会结构呈现出最典型的资本主义现代性景象:贫困、犯罪、漂泊、动荡、腐败,在1871年大火毁掉三分之一城市建筑后迅速建设而成的简洁、明快却缺乏人情味的铁框架高层大厦的阴影处萌生滋长,而社会冲突与抗争亦时时如浪潮涌动,1886年芝加哥工人大罢工(五一国际劳动节的由来事件)与1909年芝加哥女工示威游行(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的由来事件)最为著名。这一切,便成为了芝加哥学派学术繁荣的重要实验室。1902年,芝加哥大学创校校长威廉·哈帕在自己的继任者的就职典礼上说:“一所大学应该使自己适应城市的影响,应该发挥人作为城市文明的表现的作用,应该满足城市环境的要求,最后,应该多少与坐落在乡村和小城市中的大学有本质上的不同。”


编辑推荐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  “我国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目标与实施研究”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焦虑与希望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