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视像叙事美学
2011-8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宋永琴
无
电视剧理论界曾一度借用电影、戏剧的艺术规律探索自身的本体意识,随着拍摄技术的日益进步,电视剧渴望摆脱其他艺术门类程式,形成自足理论体系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我国电视剧叙事实践长期得益于文学著作叙事传统的滋养,很大程度上沿袭了“剧”的创作理念,重情节的铺排和波澜曲折,重故事的变化多端,而轻视电视媒介特性——屏幕图像的表现手段的丰富性和创新性,这种创作状况不利于电视剧作为独立艺术门类学科地位的确立。探究电视剧图像(视像)语言及其视觉感知的特性为解决这一问题开通了路径。本文基于美学研究的方法,深入考察电视这一媒介形式艺术创造的可能性。视觉美学成为电视剧艺术学研究的新视野。
绪论
一、视像叙述之源起
二、视像叙事≠文学叙事
三、电视剧视像叙事之文化生存
四、“走向艺术的技术”
第一章 视像叙事与文学叙事
第一节 “视觉”之美学内涵
一、视觉文化时代的来临
二、视觉观念之嬗变:从传统文化到视觉文化
第二节 视觉呈现与语言表达的差异性
一、图像语言与文字语言的不同符号学意义
……
参考文献
致谢
版权页:插图:视觉性和文学性在不同的叙事媒介中显示为不同的话语方式,有着各自不同的符号特性。但是,从审美活动的实现来看,视觉性和文学性是相通的,可以相互转化的,是语言和图像两种媒介叙事中需要兼顾的要素。视觉性不是以图像为语言基础的影视艺术的专利,它也是文学作品,尤其是当下文学创作竭力追求的美学效果。文学的魅力在于它是语言的艺术,通过对语言文字抽象概念体系的进行形象组合,以描摹、议论、说明等各种手段引发读者的想象和联想,通过想象和联想最终是要在读者头脑中形成“内在的”视像,树立起栩栩如生的“活”的人物形象来,或者营造一种典型化的特殊环境来。存在于个体头脑想象中形成的“视像”是不同的,它是模糊的,多变的,他们是作者创造和读者经过文字中介理解、诠释而共生的形象。可以说,文学叙事的目的往往是导向视觉形象的逻辑,不过这个形象只存在于读者个体的“眼前”。如《巴黎圣母院》中,作者用三到四页的篇幅从各个角度,从里到外,非常详尽来描述哥特大教堂,以便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在这一典型环境中所发生的故事。对于读者来说,虽未曾亲身去过,掩卷之后已能真切感受到气象宏伟的大教堂,如矗目前。拿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来说,谁又能忘记那侥幸“一回眸”、便为人上人的娇杏,佯装扑蝶的宝钗,槛外乞梅的宝玉,啖鹿肉、醉花酒的湘云以及“两弯似蹙非蹙胃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多愁多病身的林颦儿呢。从文学长廊中这些长存的艺术形象,可见文字表述的视觉化效果并不弱于直观的形象表达。文学叙事的审美性是和视觉性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同样,在影视艺术的审美中,“文学性”营造出其可以进行审美感知的艺术韵味来。
《电视剧视像叙事美学》是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的。
无
为了写论文买的书 内容比较详细 有深度 书送来的时候也新新的 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