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明代瓷器图录

景戎华等 中国商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9-12  

出版社:

中国商业出版社  

作者:

景戎华等  

页数:

213  

前言

  明代(1368—1644)立国共计276年,在中国封建社会处于相对稳定时期。通过洪武38年的经济恢复,永乐、宣德年间经济开始步入繁荣,制瓷业获得了空前发展。至嘉靖、万历年间,伴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瓷器生产走向辉煌。  除磁州、龙泉窑场继承宋元传统,继续烧造外,山西、河南、甘肃、江西、浙江、广东、广西、福建都普遍建有大型窑场,山西法华器、德化白瓷、宜兴紫砂都是一时名品,名噪海内。然而真正代表明代瓷器生产水平的,还是景德镇的产品和技术。  明代景德镇瓷器生产规模大,产品质量高,品种齐全,外销数量惊人,一跃而成为全国“瓷都”。景德镇官窑、民窑都十分发达,但民窑比官窑更有优势。这是由于激烈的产品竞争和活跃的瓷器交易市场造成的。瓷器产品质量不过关,即可能遭到淘汰,因此想方设法,提高产品质量,创新品牌,成为景德镇民窑瓷器生产场家的竞争手段。明代景德镇的青花瓷、成化斗彩、永乐、宣德铜红釉和其他单色釉,都是明代的独创,成为中国瓷器史上的“绝唱”。  永乐、宣德时期的官窑青花,由于采用了“苏麻离青“的进口青料,所以比元代水平高,胎质洁白细腻,釉层晶莹肥厚,后世无法模仿,堪称空前绝后。明代的釉上彩和斗彩水平极高。一方面由于明代白瓷质量提高,为彩瓷的效果发挥提供了基础;另一一方面因为掌握了复杂的选料配方技术,提炼出如此鲜艳夺目的彩料,为最终烧出冠绝一世的斗彩成为可能。成化斗彩,是中国瓷器的极品。开创了釉下青花和釉上多种彩色相结合的新工艺。斗彩以釉下青花勾出轮廓线,以平涂法施彩,色彩追求写实,例如,名品鸡缸杯,图中鸡冠与真实的鸡冠颜色一模一样,令人惊叹。

内容概要

为了满足广大收藏家、爱好者、经营业主的需要,我们编辑了这本书《明代瓷器图录》,愿望是读者在鉴别瓷器的同时对照本书,即能从器形、纹饰图案、釉色、胎质、款识等诸方面基本解决问题。书中还列出了明代瓷器的拍卖参考价格,以方便交易流通。本书全面展示明代瓷器的釉色品种,系统介绍明代瓷器的鉴别知识,详细归纳明代各时期瓷器款识,具体提供明代瓷器的拍卖价格。

作者简介

  景戎华,1946年生于吉林省长春市,历任黑龙江大学副教授,天津师范大学教授,曾受聘主持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大型系列精品画册审读工作。其书画作品多次赴日本东京、冈山,美国纽约、落杉矶,韩国汉城及港台地区参加交流展或个展。为国际中国哲学会会员(夏威夷大学)、中国元史学会会员,入选《世界名人录》,著有《景戎华文集》。  帅茨平,1959年生于南昌,1982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现为江西省工艺美术研究所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会员,江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作品多次刊登于《中国陶瓷》。入选《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当代世界名人大典》及《当代中国美术家》。

书籍目录

洪武时期永乐时期宣德时期正统时期景泰时期天顺时期成化时期弘治时期正德时期嘉靖时期隆庆时期万历时期天启时期崇祯时期瓷器款识


编辑推荐

  明代(1368-1644)产国共计276年,在中国封建社会处于相对稳定时期。通过洪武38年的经济恢复,永乐、宣德年间经济开始步入繁荣,制瓷业获得了空前发展。至嘉靖、万历年间,伴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瓷器生产走向辉煌。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明代瓷器图录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