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就业与劳动力市场
2007-3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日) 苅谷刚彦 等 著
251
李德方
当前困扰中国社会的突出问题之一就是毕业生的就业难。由中国人口众多这一基本国情所决定的就业压力,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适龄就业人口高峰的到来以及高校连续大规模扩招带来的毕业生数量的积累等原因,将会变得越来越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在处理这一问题方面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窃以为很有必要。这就是翻译本书的起因之一。 本书是由日本东京大学苅谷刚彦教授等人以毕业生就业为研究对象,系统阐述日本从第二次世界大战败后的混乱期到高度成长期之间,通过在全国范围建立就业中介系统,实行细致严密的程序管理,从而实现大量毕业生顺利就业的论著。作者运用教育社会学、日本经济史、社会阶层论等不同领域的跨学科研究方法,从新的视角进一步论述了包括产业与地区移动在内的大规模社会移动以及作为其结果的职业结构的变化、劳动力的供需调整、以整体录用为特征的毕业生录用的制度化以及从初中毕业生到高中毕业生的劳动力学历上移的形成等日本战败后诸多社会问题的概貌。 本书首先对毕业生的就业与学校及职业安定所的关系,从定量角度进行了分析。接着对毕业生的就业中介制度的历史以及具体结构进行了论述。具体是对毕业生就业中介事业的发展过程,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开始详细追踪,在明确制度制定历史的同时,对战败后快速发展的过程,特别是对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初中毕业劳动者剧烈的地区移动中的广域中介系统进行了分析。在制度的微观层面,按照职业指导年度计划的顺序,再现了1953年3月毕业的初中毕业生从毕业到就业的全过程,以便了解学校和职业安定所在学生就业安置方面的严格计划管理、合适岗位的寻找、依据“一人一单位主义”原则的选拔以及就业后的扎根指导等一系列流程。特别是存在于特定企业与学校之间的“指定校制度”等方面的情况。对女性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在分析与男性进入劳动力市场差异的基础上,解释了女性进入纺织业成为根据职业安定行政实行全国范围的劳动市场制度化的契机的前因后果,并通过对纺织业中的女子广域录用方式和分割录用制度的变化过程的分析,阐明了毕业生就业中介制度建立的原因。最后,依据上述实证分析结果,对毕业生就业中介制度的意义进行了论述。 本译著是集体合作的结果,具体的翻译分工如下:前言(李德方),第一章(李德方),第二章(李德方),第三章(李德方),第四章(姜丽萍),第五章(姜丽萍),第六章(邵小丽、姜丽萍),第七章(李德方)。最后的统稿工作由李德方完成 本书在翻译过程中,得到了日本学者玉置启子老师的指点,留学生同仁张婷、朱孔军也给予了帮助,邵小丽、陆剑等人协助做了大量事务性的工作,对此一并表示感谢。 最后,我们要感谢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感谢他们为出版这部译著所做的努力,如果没有他们对本书价值的认可,这本书是不可能和读者见面的。 由于译者水平所限,书中缺点、不足以及谬误定然不少,真诚地欢迎各位专家、学者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在此谨表谢忱。
日本在战败后的1948年春,由战败后教育改革应运而生的“新制初中”有了首届毕业生,其数量约为70万人。但是到了1950年,其毕业生总数竟高达159万人,其中大约占45%的72万人是走出校门希望进入就业市场的15岁左右的年轻人。 在现在的我们看来,或许已经连“新制”的形容也不复存在的初中学校的这一数字可能不抱什么特殊感情。但是,如果从“六三三制”以前的制度来看,在战败后的混乱时期里,仅是上述数量的年轻人的就业就是难以解决的问题。义务教育年限被延长了三年,中等学校仅有“初中”这一种类型,从毕业生的进路问题视角来看,变化是前所未有的。过去是寻常小学、高等小学、实业学校、高等女子学校、(旧制)初中等各种类型、不同年龄的毕业生走上社会谋求职业。而第二次世界大战败后,除去升入高一级学校的人,毕业生中的大多数都从初中这唯一的出口进入职业世界。 本书试图尽可能地通过实证研究来阐明,初中毕业生在进入职业世界的过程中与初中学校及战败后新起步的国营职业安定机构具有怎样的关联,通过“制度”的介入如何对新毕业学生劳动市场实施供需调整,以及从学校平稳过渡到职业世界怎样才会成为可能的问题。 初中毕业生就业这一主题如果与“集团就业”相结合,或许可能会透视出从过去的贫穷时代到现代繁荣的过程。但是,本书想挖掘的既不是对过去的怀旧,也不是对贫穷的回忆,而是想阐明以初中毕业生就业这一问题为中心,依据细致周密的程序管理过渡到职业世界的系统是如何在全国范围内确立的问题。通过这个问题的解决,能够从与过去不同的视角,对包含产业间、地区间移动在内的大规模社会移动及作为其结果的职业结构的变化、高度成长期能够实现的劳动力的供需调整、以整体录用为特征的新毕业学生录用的制度化、带来基础劳动力从初中毕业生到高中毕业生的提升这一“日本式经营”的基础形成等战败后日本社会形成与发展中的诸多问题进行探讨。 在解决上述问题过程中,我们采取了如字面所述的从教育社会学、日本经济史、社会阶层论等不同领域的跨学科研究方法。作为本书基础的共同研究,是在1993年成立的文献研究会上,以菅山与苅谷一起邀请年轻的研究生们重新开始研究战败后毕业生劳动市场为开端。其后,1995—1997年,受到文部省科学研究费的资助[一般研究(B);课题名称:关于学校新毕业生从教育过渡到职业的实证研究——其成立过程与现状;课题负责人:苅谷刚彦],开展了包括访谈调查在内的真正的研究。本书的另一位编者石田1995年从美国归国后,到东京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赴任,也参加了这个研究会。此后的1997—2000年,又将其置于由石田主持的社会科学研究所的小组研究会“关于战败后日本毕业生劳动市场的组织化研究”的位置。本书是作为这一小组研究成果的结晶,其宗旨被社会科学研究所研究报告第60集刊发。 截至本书出版,我们在1996年日本教育社会学会第48次大会上作了发表,并于1997年、1998年共同合作在社会科学研究所的纪要《社会科学研究》(第49集第2号、第3号)上发表了论文。可以说通过上述过程,扎扎实实地打下了本书的基础。 接下来,想借此机会对在本书写作过程中给予关心支持的诸位表示感谢。首先,对虽然未参与本书的写作,但参加研究会并共同开展研究的成员谷本雅之、柳田雅明、本田由纪、中村高康、粒来香、大内裕和、大岛真夫、高濑雅弘、森川美绘等在文献数据的收集,特别是在作为本书基础的研究方案的凝练上付出的辛勤劳动表示感谢。虽未列举姓名,但在研究中接受采访的劳动省、职业安定所的相关人士、企业的人事负责人、初中学校的教师等在百忙之中长时间地接受我们的访谈表示谢意。还有,对详细审读本书原稿并提出严格但非常有益的评论的广田照幸和谷本雅之表示感谢。他们二位指出的问题对其后的原稿修改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在本书出版过程中,得到了东京大学出版社的佐藤修包括出版资助申请手续在内的诸多支持。与委托给各位作者的编著不同,我们努力寻求基于对共有的问题与共同的认识基础上对原稿进行多次反复调整修改来解决问题。在紧张的日程安排中能够如此,完全得益于佐藤先生的关心与厚爱。仅就所花费的工夫与时间来说,本书可以说是确如文字所述的“共同研究”的成果。另外,本书是在1999年度科学研究费补助金“研究成果公开促进费”的资助下出版的。 近年,包括高中毕业生、大学毕业生在内,毕业后既不升学又不就业的年轻人在增加。尽管也有经济不景气所带来的就业难的影响,但正如本书所阐明的那样,从学校过渡到职业的系统的松散不能不说也是其中要因之一。即使从这样的“日本的系统”的松散意义上来考虑,本书如果能有所助益,对我们来说则是荣幸之至。因为历史是反映现实的一面镜子。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与本研究的范围(1)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1)第二节 理论框架(3)第三节 研究的意义(6)第四节 前期研究综述(12)第五节 本书的构成(21)第二章 学校、职业安定所与地区移动(23)第一节 课题的设定(23)第二节 农村毕业生的进路(25)第三节 地区移动与职业安定政策(33)第四节 就业途径的变迁(43)第五节 结语(54)第三章 职业安定行政的发展与广域介绍(55)第一节 绪论(55)第二节 国营化之前的青少年职业介绍与广域介绍(56)第三节 从“统制”到“调整”:战时到战败后的轨迹(63)第四节 新初中毕业生的职业介绍:发展的过程(70)第五节 20世纪50年代的供需调整:以鹿儿岛县为例(73)第六节 向劳动力短缺型经济的转变及强有力的供需调整(79)第四章 初中毕业生就业的详细过程(93)第一节 绪论(93)第二节 着眼20世纪50年代前期的初中毕业生就业(94)第三节 学校和职业安定所的联合(98)第四节 学校内选考和企业选拔(108)第五节 通过学校进行的招聘开发和“指定校制度”(113)第六节 就业后的辅导(128)第七节 结语(130)第五章 女子初中毕业生劳动市场的制度化(132)第一节 前言(132)第二节 女子初中毕业生劳动市场的宏观分析(133)第三节 纤维产业和女子劳动力市场(139)第四节 劳动者招聘及相关规定:纺织业(147)第五节 新毕业生广域录用制度:纺织业的情况(151)第六节 规范化与管理的进展:纺织业的情况(156)第七节 结语(165)第六章 从初中毕业生到高中毕业生——男子毕业生劳动力市场的制度化及其结果(167)第一节 前言(167)第二节 宏观分析(169)第三节 初中毕业生的职业介绍(175)第四节 高中毕业生的职业介绍(190)第五节 定期录用的形成(205)第六节 结语(221)第七章 结论(225)第一节 新初中毕业生市场的“制度化”:“制度”的确立与发展(225)第二节 由学校、职业安定所介入的工作调配的评价(231)第三节 本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当代的课题(242)
第一节 绪 论 20世纪50至60年代的日本经济,在市场经济中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剧烈的产业结构的变化、雇用者的增加以及劳动人口的地区移动。正是战败后日本社会的结构变化才使得大量的年轻劳动力从农村流向城市成为可能。在前期研究中,比较关注在这一时期的新毕业生从学校直接走上社会就业所发挥的作用①。正是这些相对廉价的、具有较强的适应性的年轻劳动力进入以制造业为中心的劳动市场,成为了支撑日本高速成长的重要条件之一。 对这些新毕业学生的供给在劳动市场中具有的重要意义,日本政府早就有了认识。事实上,在GHQ的劳动民主化政策的基础上建立的职业安定政策,对新毕业学生的职业介绍作为最重要的课题之一,为推动这项事业的发展倾注了不懈的努力。劳动省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可以从该省编辑出版的职业安定法解说文章中得以充分体现:“新毕业学生是每年在劳动市场中出现的最大的新增劳动力。他们的良好就业不单单是毕业生个人的问题,对国家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问题”②。 ……
《学生就业与劳动力市场:日本新毕业生市场的制度化过程》在翻译过程中,得到了日本学者玉置启子老师的指点,留学生同仁张婷、朱孔军也给予了帮助,邵小丽、陆剑等人协助做了大量事务性的工作,对此一并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