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学术会议过程与使用语言研究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会学术部 编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会学术部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8-04出版)
出版时间:

2008-4  

出版社: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会学术部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8-04出版)  

作者: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会学术部 编  

页数:

202  

内容概要

  面对21世纪经济科技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党中央做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以科技创新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  学术交流是促进科技创新的重要途径,营造良好的学术交流环境,构建通畅的学术交流渠道,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以下简称中国科协)的重要工作之一。学术会议作为一种面对面沟通交流的重要方式,在科技创新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据统计,2006年中国科协及全国学会组织学术交流会议为3427次,参加会议为53.9万人次。应该看到,在学术会议数量和参会人次增加的同时,学术会议的质量和实效需要提升,尤其是我们举办的高水平、有国际影响力的会议不多,对科技工作者的吸引力不强,这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求还不适应。  为探索新形势下学术会议组织的特点规律,创新学术会议的组织理念、运行机制和方式方法,调整学术交流工作理念,培养学术会议组织队伍。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于2007年设立了《学术会议过程对学术会议质量的影响研究》和《在华召开国际会议选用语言及其效果研究》两个课题,并委托天津市协和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分别承担相应课题研究任务。课题组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入手,综合应用传播学、科学社会学、知识创新学、政治学、心理学、文化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从全新的视角,分别对国内学术会议组织过程和国际会议交流语言环境进行了深层的理论分析,剖析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提出了提高学术会议质量的对策措施。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 学术会议过程对学术会议质量的影响研究第一章 绪论一、研究背景及意义(一)研究背景(二)研究意义二、研究的目的与主要内容(一)研究目的(二)主要内容(三)研究思路、方法和技术路线第二章 学术会议的系统分析一、学术会议的内涵与类型(一)学术的內涵(二)学术会议的本质和多重属性(三)学术会议的类型二、学术会议的运行机理(一)学术会议的要素和结构(二)学术会议的信息交流机制(三)学术会议的知识创新机制(四)学术会议的一般流程三、学术会议的功能(一)加强信息交流和推动科技发展(二)增强科学共同体凝聚力(三)培养人才和发现人才(四)弘扬科学文化第三章 学术会议质量及管理一、服务、质量与服务质量(一)服务的内涵与特性(二)质量(三)服务质量及其特征二、学术会议质量的体系结构(一)学术会议质量的內涵和特征(二)学术会议质量的三个维度(三)学术会议质量的三个层次三、学术会议的质量管理与评价(一)质量管理(二)学术会议质量管理(三)学术会议质量的评价第四章 我国学术会议的现状与问题一、关于本章数据的简要说明(一)主要数据的来源(二)问卷调查的设计(三)问卷的样本选择和收集方式(四)问卷的样本信息二、我国学术会议现状的总体分析(一)会议总数和参会人次(二)国內会议总数和参会人次(三)国际会议总数和参会人次(四)不同学科会议数量比较(五)学术会议质量的满意度三、基于过程的学术会议现状分析(一)学术会议策划阶段的现状分析(二)学术会议筹备阶段的现状分析(三)学术会议召开阶段的现状分析(四)学术会议总结阶段的现状分析四、当前我国学术会议存在的主要倾向和问题(一)创意来源“简单化”,会议动力“功利化”(二)主题设定“空泛化”,议题设置“模糊化”(三)主要组织者“虚位化”,参会人员“随意化”(四)开幕嘉宾“领导化”,学术研讨“边缘化”(五)会议监控“薄弱化”,会议总结“单一化”第五章 高质量学术会议的典型案例分析一、戈登会议(一)戈登会议的历史沿革(二)戈登会议的性质(三)戈登会议的特点及经验(四)戈登会议在中国的实践……第二部分 在华召开国际会议选用语言及其效果研究附录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


编辑推荐

《学术会议过程与使用语言研究》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学术会议过程与使用语言研究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