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科技工作者纪事(上下册)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调研宣传部 编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5  

出版社: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作者: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调研宣传部 编  

页数:

987  

前言

在现代中国的科技发展进程中,无数科技工作者为了国家强盛、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慷慨地贡献出他们的智慧和人生。在他们当中,既有享誉中外的科技大家,也有扎根基层默默耕耘的普通科技工作者;既有德高望重的名师耆宿,也有一大批无名小辈。他们秉承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和爱国奉献、无私无悔的高尚品格,扎实工作,开拓创新,不愧为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和先进文化的传播者。让社会了解科技工作者的先进事迹,了解科学技术活动给人类带来的福祉,大力弘扬科技工作者的爱国精神、科学精神和奉献精神,不断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激励更多的人献身科学、服务人民,是中国科协的重要职责。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广泛宣传优秀科技工作者的感人事迹和崇高风范,在全社会推动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风尚,中国科协调研宣传部把近年来在《十月》杂志“中国科技工作者纪事”专栏发表的报告文学作品汇编成册,以《科技工作者纪事》为题出版发行,确实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科技工作者纪事》栏目主要宣传改革开放以来在创新科学技术和普及科学技术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科技工作者和创新团队,特别是长期拼搏在基层一线和边远艰苦地区的优秀科技工作者。在群星璀璨的科技界,他们都是一些小人物,但他们无一例外地都拥有自己的舞台,做出了令人惊羡的大事情,是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者和实践者。《科技工作者纪事》的作者大都是文学名家,他们写的是文学作品,但讴歌的对象又是真人真事。作品用文学手法,以生动的笔触,既热情歌颂优秀科技工作者报效祖国的赤诚之心、不畏困难的坚韧意志、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和曲折艰辛的人生道路,又娓娓道来他们在科技创新道路上的不懈努力和所创造的主要科研成就,把科学性和艺术性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它们在科技工作者的身上得到充分体现和升华。作品在讲述一个个生动故事的同时,刻画出一个个鲜活的人物,让人感到科技工作者也是那么普通、那么亲切。从这些优秀科技工作者感人至深的小故事里,我们会发现,他们的生活是那样的充实,他们的创造是那样普惠,他们的境界是那样崇高。这不正是许多人追求的闪亮人生吗?!

内容概要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广泛宣传优秀科技工作者的感人事迹和崇高风范,在全社会推动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风尚,中国科协调研宣传部把近年来在《十月》杂志“中国科技工作者纪事”专栏发表的报告文学作品汇编成册,以《科技工作者纪事》为题出版发行。《科技工作者纪事》栏目主要宣传改革开放以来在创新科学技术和普及科学技术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科技工作者和创新团队,特别是长期拼搏在基层一线和边远艰苦地区的优秀科技工作者。在群星璀璨的科技界,他们都是一些小人物,但他们无一例外地都拥有自己的舞台,做出了令人惊羡的大事情,是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者和实践者。

书籍目录

(上)
白色的春天
冰穹A
苍山如海
船梦
春天协奏曲——记建筑设计大师陈世民
从最小的可能性开始
月冷西湖叩访钓鱼城
大音希声——记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力学家钱令希
道是无情却有情
动物学家冯祚建说话
法医学家姜先华断记
蜂神传奇
海水下的火焰
黑色的辉煌
苦禅
昆仑出
力量与方向
领先国际是我的梦想
农民,我的父老乡亲
破冰船头的彩虹——中国北极黄河站首席科学家杨惠根侧记
(下)
倾听天籁——记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研究所的教授们
秋色金黄
燃烧的田野
山外的世界很大很大
生命,张扬在八百年前的废墟上
生命如花——生殖遗传学家卢光琚漫记
守护长白山
丝路驼铃
天地界
贴地生长
通往格罗夫之路一献给第四次国际极地年
卧龙深处
无声的惊雷
西天下
希波克拉底之誓
侠骨柔情
一条哈达的流年
众人的火炬——山东大学热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纪事
坐看云起

章节摘录

大象无形,大音稀声。然而恬静的天籁,也是与市井喧嚣的对照,是用敏感的耳朵倾听到的。而对生活中的聋人来说,与周围的世界永远有死寂相隔。根据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有关部门公布了一系列令人悚然的真实数字:中国的听力残疾患者多达2004万人,高居各类残疾之首!其中儿童患者80万,每年新发耳聋儿童3万;老年人听力障碍发病率30%~60%,致病原因主要为遗传、感染和药物滥用……解放军总医院耳聋基因诊断中心主任戴朴介绍说:移植人工耳蜗,虽然对感音神经性耳聋立竿见影,但是由于费用昂贵不可能普及,有幸获得社会捐助的,只能说是凤毛麟角;另外适应情况与效果也因人而异。虽然该科是全国最大、实力最强的聋病专科,每年所做的人工耳蜗手术也仅为300例,这与全国两千多万耳聋病人的数字相比,简直微乎其微。因此,他除了通过手术方法为患者恢复听力外,还跟同事们一起进行聋病阻断与预防的基础研究。1964年生人的戴朴教授出生在人杰地灵的江苏南京,清秀俊朗,耐心温和;乍看上去,像一位风华正茂的意气书生。不过,对于学无止境的医生而言,“书生”的定义也是准确和永远的,戴朴的恩师、一生钻研的姜泗长院士,便是他立志效仿的人格榜样。戴朴1986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医学系,1991年和1998年分别获得军医进修学院的硕士、博士学位,是姜泗长院士的众门生之一。说起当年报考姜老的耳鼻喉专业临床研究生,戴朴着实有些“投机”。当年刚毕业的戴朴被分配到南京一所大学工作,为了能够名正言顺地从事自己向往的临床工作,他才选择了考研的路;至于报考姜老的研究生,原因其实非常简单:姜老一下招收四名,用戴朴的话说“鸟多容易中啊”!书面考试通过了,但当他赶到北京复试时却暗暗叫苦不迭,从师兄们嘴里得知:姜泗长教授对学生的学识、人品、智慧和气质都要求很高,复试时不仅有英文作业,而且还要考一个手术。要知道,戴朴此前只是一个普通医学生,根本没有任何耳鼻喉科的临床经验!庆幸的是,姜老因为外出开会未能参加研究生复试,戴朴才得以“蒙混过关”。入学后,姜老开玩笑地跟他说:“当时把关没有把严,把你这个没有临床经验的给招进来了。”说是玩笑,但对懂得责任、有内心追求的戴朴来说,则是终身的鞭策,暗自发誓要赶上跑在自己前面的师兄们。上完一年的基础课,正式进入了耳鼻喉科。刚接触临床的戴朴,要比别人付出加倍的努力,他像海绵一样贪婪汲取着临床知识,效法长辈的一举一动。不管学生做多小的手术,姜老都会细心观察,虽然膝下的学生很多,但他心里都有一本账、一个计划。戴朴的刻苦精神得到了肯定,进入临床刚刚半年,姜泗长教授就吩咐病房的主管医生说:“让戴朴开始做耳部手术吧!”戴朴记得很清楚,他的第一台乳突根治术是在杨伟炎教授的带教下完成的,杨老在台上整整陪了三个小时。长辈的言传身教,使戴朴这个“门外汉”很快变成了业务骨干。学习临床的同时,戴朴还随姜老和方耀云教授一起进行颞骨病理的基础研究,并且大胆提出了利用计算机进行颞骨内结构如面神经全程的三维测量。要知道,在17年前,这类资料不但极少,国内的计算机应用和设备也十分落伍。课题经过反复论证,姜老不但拍板同意,给予方法、人员和经费上的支持,而且亲自帮助搜集文献,共同探讨。时值严冬,戴朴天天都要倒三趟公交车到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去做实验,三个月后不仅得到了第一次三维结构重建图片,而且质量超过了最新发表的国外资料。姜老看到结果后,第一句话就是:“太棒了!”千禧年早春,戴朴博士前往美国华盛顿特区乔治城大学的人类和分子遗传研究所分子诊断研究室读博士后。临行前,恩师将他叫到身边嘱咐说:“出去要好好学,学业完成后要回来报效祖国的,一定要回来!”在美国,为了精通基因诊断技术、掌握第一手资料,戴朴除了做个人课题之外还主动承担技术员的工作;同僚遇到难处,也常向他求教。有一次,一家美国实验室做的核酸片段电泳分析长达月余仍无结果,请来的其他专家也接连失败,不得已他们又来搬“中国援兵”。戴朴变戏法似的很快找到问题所在。思维敏锐、科研能力强的戴朴,深得他实验室主任、来自台湾的女科学家黄张丽君教授的赏识。本来,黄教授实验室的研究方向与耳聋无关,但在戴朴的影响下,也对耳聋课题产生了兴趣。戴朴博士后出站时,黄教授曾经真诚挽留;五年过去,他们不仅保持着友情,而且在耳聋分子诊断方面始终进行着国际合作。回国后,戴朴立刻雄心勃勃地向姜老、杨老的接班人韩东一主任提出开展耳聋基因诊断的基础研究一系列设想,尽管该方案的意义、效益和实现的可能性引发了争议,但继承了姜老遗风的韩主任放眼远处,鼎力支持。聋病分子诊断中心从2003年开始筹办,一年后运行,戴朴博士担任诊断中心主任,率先将耳聋临床基因诊断引入国内,在短短时间内,组建了中国最大的、保存标本超过5000例的最大聋病基因库。谈到诊断中心的使命时,戴教授言简意赅地解释说:耳聋主要分两种,一种是可以用手术根治的传导性耳聋,一种是至今束手无策的感音神经性耳聋。虽然人工耳蜗移植能够解决部分问题,但毕竟由于成本太高和适应性方面的限制,不能得到普遍应用。而耳聋分子诊断研究,就是旨在研究和发现导致耳聋的遗传原因,并且予以诊断、阻断和预防。戴教授算了一笔账:每位病人做电子耳蜗移植术的价格为20万元,每年的调试费1万~2万元,一辈子还要花40万~60万元……如果运用基因诊断进行预测的方法,那么每预防一个耳聋患者,就等于为社会节省了80万元财富,更不要说对数以千万计的耳聋家庭的人文关怀。


编辑推荐

《科技工作者纪事(套装上下册)》分上下两册,收录了几十篇宣传优秀科技工作者的感人事迹和崇高风范的报告文学作品。作品用文学手法,以生动的笔触,既热情歌颂优秀科技工作者报效祖国的赤诚之心、不畏困难的坚韧意志、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和曲折艰辛的人生道路,又娓娓道来他们在科技创新道路上的不懈努力和所创造的主要科研成就,把科学性和艺术性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它们在科技工作者的身上得到充分体现和升华。作品在讲述一个个生动故事的同时,刻画出一个个鲜活的人物,让人感到科技工作者也是那么普通、那么亲切。从这些优秀科技工作者感人至深的小故事里,我们会发现,他们的生活是那样的充实,他们的创造是那样普惠,他们的境界是那样崇高。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科技工作者纪事(上下册)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