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心理学的陷阱

陈泰先 中国物资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9  

出版社:

中国物资出版社  

作者:

陈泰先  

页数:

300  

前言

  心理学是研究人和动物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人的任何行为都离不开心理活动,无论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情感、意志以及个性特征等都可称之为心理现象。心理学对人类生活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应用范围越来越广。用心理学的知识可以分析婚姻、商业、教育等各种社会问题,由此可见,心理学对我们的影响无处不在。当然也不乏被滥用的可能,一旦那些心术不正的人掌握了传播渠道,我们就有可能遭受绝对的控制。  生活主要就是由人的心理和行为支撑的,有人的地方就有竞争,有竞争的地方就离不开心理战术。真正的控制,从“心”开始。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在无意之中就被人控制了。商家每个月的开销很大一部分都用在广告上,旨在改变我们的态度和感觉,去买他们的商品。随着夏日的到来,大量神奇有效的减肥产品应运而生。那些强烈的视觉刺激、鼓动性的导购言语以及电脑处理过的减肥前后效果对比,再加上那些耳熟能详的明星代言,让我们不得不有点相信,有点动心,有点跃跃欲试。于是商家的目的达到了,随之而来的便是大把大把的人民币。而他们也正是抓住了消费者的爱美之心,抓住了行之有效的“名人效应”,抓住了“不劳而获”(不想运动,不想控制饮食)的心理。  谈判时,聪明的谈判者都特别注意在不为对方提议所限的同时,寻找恰当时机,为对方设定陷阱,使谈判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签合同时,作为合同乙方的你可以选择1、2、3、4,好像自己“大笔一挥”才成定局;但事实上,你的选择只是“几害相权,取其轻”而已,根本改变不了“利他”的整体格局。

内容概要

《心理学的陷阱》一书尝试从心理的角度,运用心理学的原理,结合实际生活案例,对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心理现象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并提供了操作简便的解决思路与方法。在帮助人们了解各种现象背后的深层心理原因的同时,也帮助人们成为职场上、商场上、亲友圈中最有分量、最受欢迎、最能呼风唤雨的人。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婚恋中的心理学陷阱 1.暗示效应:造成心理上的既成事实 2.利用“思维定式”偷梁换柱 3.陷入不健康的嫉妒心理 4.审美错觉:情人眼里出西施 5.控制心理:婚姻不快的源泉 6.男人的眼泪对女人是一种陷阱吗 7.“迷汤”能够灌死人 8.择偶的心理误区 9.错误的结婚心理 10.再婚的不良心理 11.巧女人8招识破花心男人第二章 消费中的心理学陷阱 1.旁观者效应:制造蛊惑人心的氛围 2.鸟笼逻辑:巧用数字赢人心 3.留面子效应:制造“不买很对不起人”的心理负担 4.放大镜效应:一叶蔽目 5.利用从众心理,故布疑阵 6.用“移花接木”的手法给人提供想象空间 7.猎奇心理:调动顾客的好奇心 8.熟人效应:警惕购物陷阱 9.身份意识:越贵越好卖 10.登记效应:票价为何如此低 11.印刻效应:要做就做市场第一 12.心理账户:感性和理性的博弈第三章 求职中的心理学陷阱 1.薪酬里面藏猫腻 2.低门槛高职位 3.攀比心理:陷人高不成低不就的困境 4.巧打“试用期”的幌子 5.破窗效应:因小失大的合同陷阱 6.自卑心理:找不到决胜职场的“杀手锏” 7.提防被传销分子“拉下水” 8.防范心理弱,误人黑企 9.网络招聘的陷阱 10.迷信心理:选择工作凭“算命”第四章 办公室的心理学陷阱 1.“为老板打工”的负面心理 2.利用道德效应,逼君就范 3.取悦他人的马屁精 4.信任效应:为他人做嫁衣 5.豪猪效应:保持和同事之间的距离 6.“高帽”背后的阴谋 7.当心别人藏在背后的刀子 8.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9.热炉效应:千万不要触犯公司的制度 10.容易断送你职业生涯的心理陷阱 11.趋合心理:坚持愚蠢的坚持 12.职场陷阱要警惕第五章 交际中的心理学陷阱 1.人际交往中的心理学效应 2.安慰剂效应:不要一味祈求别人的认可 3.晕轮效应:成全你的好胜心 4.用激将法赶鸭子上架 5.敬酒不吃,来点“罚酒” 6.交友中的过敏陷阱和黑箱陷阱 7.距离效应:以“巧拉家常”为幌子 8.危言耸听,玩你于股掌之间 9.不要让不良心理恶化你的人际关系第六章 商战中的心理学陷阱 1.暗示效应:“伪造”心理上的幻觉 2.以小充大,让你迷失方向 3.寻找兴趣点,过了这村没这个店 4.绵里藏针,不答应会有损自尊心 5.笑脸效应:以笑脸蛊惑人心 6.制造“天上掉馅饼”的幻局 7.热情效应:嘴上缺少把门的 8.危难之中急不得 9.定式思维:老眼光看新问题 10.画饼充饥,远景利诱 11.利用你“心急想吃热豆腐”的心理第七章 投资中的心理学陷阱 1.恐慌心理:失衡的博弈 2.趋向性心理:心理会计与投资 3.博傻心理与羊群效应 4.跟风心理与投资泡沫 5.禀赋效应对投资的影响 6.彩票与投机心理 7.代表性思维误区 8.将“陷阱”伪装成“机会” 9.投资与风险的心理博弈战 10.“大钞博傻”的心理误区 11.影响投资的几大心理学效应第八章 谈判中的心理学陷阱 1.利用疑心效应,顺势使其产生错误判断 2.冷热水效应:谈判制胜的策略 3.登门槛效应:一步一步走向成功 4.虚张声势,以利益相威胁 5.先发制人,给人心理上的恐慌 6.将对手陷入自相矛盾中 7.挖好小小陷阱,杀人于无形之中 8.请将不如激将,设个圈套让人钻 9.谈判中的“认知错误” 10.购房谈判中营销人员的“高招” 11.跨文化谈判中的陷阱 12.谈判中常见的心理学陷阱第九章 打好心理战,赢得心理较量 1.防备突然的热情 2.小心背后,竖起耳朵 3.别有用心的闲话不要听 4.送到嘴边的肥肉不能吃 5.不轻易相信陌生人 6.熟人也可能成为骗子 7.小心“一见如故”,以防友情背后的圈套 8.做人不能太单纯 9.摈弃“逆反心理” 10.改变浮躁心理 11.不要寻求虚拟的“光环” 12.由表及里的透视内心,以防操之过急看错人 13.看透骗子的心,以防被骗子所迷惑

章节摘录

  (3)为逃避不愉快的家庭  阿光的父亲喜欢喝酒,喝醉了就和阿光妈妈吵架,家里战火不断。阿光很讨厌这种家庭生活,经常借故不回家。他开始想早点结婚,摆脱这个战火弥漫的家。于是在朋友介绍下,结识了一个女孩,交往没几天就匆匆结婚。可婚后才发觉自己对妻子一点都不了解,两个人性格相差太远,战火比自己的父母还厉害。可是,后悔不也晚了吗?为逃避不愉快的家庭而匆匆结婚,耽误了一辈子的大事。  (4)一气之下的冲动  慧在毕业时收到男朋友的一封分手信,十分痛苦,也十分仇恨他。工作后,带着赌气情绪,她主动和单位的一位男同事接近,并结为夫妻。可婚后很多年里,她仍然放不下原来的男朋友,与丈夫过着同床异梦的生活。后来,她调动工作,和原男友不期而遇,多年的情愫再度进发,引发双方家庭与婚姻的剧烈动荡,最终酿就了一场悲剧。  由于爱情受了挫折,很多人为了赌气而匆匆与人结婚,以为这样可以忘记前人、洗去屈辱或伤害到那个负心人。殊不知,这种缺乏理智的结婚心理,不仅伤害了无辜人的感情,也可能就此了结了自己一生的幸福。  (5)屈从于外界的压力  华出生在于部家庭,父母都是当地政府要员。华读大学时谈了女朋友,漂亮聪慧又善良,他们感情很好。可是华的父母却极力反对,因为这个女孩家在农村,无权无势又没钱,跟华家没法比。他们给华找了一个“门当户对”的官家公主,全然不顾华的感受,并威胁说如不答应,就和他断绝亲子关系。慑于强大的家庭压力,华让步了,痛苦地和心爱的女友分手,极不情愿地和那个“千金”确定关系,不久后结婚。  门当户对又如何呢?无非是官运亨通、有钱有势,可这些不一定能换来发自内心的幸福感。华的懦弱使他失掉了真正的幸福。


编辑推荐

  人类的一切生活,其实都是心理生活!世道艰难,人心复杂,能识人心者才有大“钱”途!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心理学的陷阱 PDF格式下载



没事一个人静静的看书是一种生活的享受


如题= =希望好看吧


封面略脏啊。但考虑到是做活动买的,就算了。
给三星的原因是内容太一般,也太枯燥,完全是三流编辑随便到处的抄写一番拿来圈钱的玩意了
一股浓郁的圈钱味。【不值得购买。】
当当会屏蔽一星二星,所以勉强给个三星。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