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不识时务

赵士林 中国财富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5  

出版社:

中国财富出版社  

作者:

赵士林  

页数:

294  

字数:

276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全书有“文化自觉”“针砭时弊”“体悟人生”“话说传统”四大板块,精选赵士林教授近十年的30多篇文章和演讲稿,文字犀利,语言生动。全书独特之处在于从社会关注入手,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落脚点,思想深刻,立意高远,显示了当代知识分子的理想和勇气,也显示了赵士林教授顺耳之年仍严谨治学的大儒风范。

作者简介

  赵士林,1954年1月2日生,吉林人。先后就读于吉林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1988年获博士学位,导师为李泽厚先生。曾任东京大学特邀研究员、哈佛大学高级访问学者,现为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杜克大学中国研究中心兼职教授,国内多所高校兼职教授,2004年被授予“北京市优秀教师”荣誉。兼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文化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华文化促进会常务理事。
学术著作有《心学与美学》《当代中国美学》《心灵学问》《荀子》《交叉的视野》《中国的智慧》《国学六法》等;学术译著有日本沟口雄三先生的《中国的思想》;主编学术文献:《中国学术年鉴》《西方美学史》(四卷)《美学百科全书》《基督教在中国》《黑春秋》《亚洲报告》等;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孔子研究》《读书》《战略与管理》等刊物刊载学术论文近百篇;常在《新京报》《中国青年》《南风窗》《粤海风》“燕南网”等发表时评。
近年为北大、清华、人大、厦大、中大、浙大、中南财经、武汉理工等高校EMBA、MBA和中行、建行、厦门国际银行、申银万国、国信证券、中国移动、中航集团、恒信钻石等大型企业开设国学讲座;同时,受晋、冀等省府邀请与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主讲经济文化论坛,被称为“赵郎组合”。每场讲座均反响热烈,产生轰动效应和深远影响,引起媒体广泛关注,微博粉丝过万,被誉为“国学最佳教授”。此外,还应邀赴新加坡等国家讲学,受到新加坡、马来西亚企业家热烈欢迎。

书籍目录

自序
文化自觉
我看“国学热”
反思“文化热”
对“美学热”的另类审视
说“泡沫大师”
我看“国学院”
五子登科闹文坛
中国学界七种凶器
孔夫子与李宇春
关公何以成为超级神圣
“过度商业化”已经使中国文化面临灭顶之灾
关于“孝”的答问录
20世纪中国的大思想家与大学问家
关于宗教和平运动的构想
怎样以中国文化统一中国
全球化—文化的视角
全球化与宗教问题
针砭时弊
人大制度“怪现象”
今日中国社会之新“五蠢”
管理的失效
对典论管理的商榷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想起明朝万历年间一件事
要叶檀,不要倪萍
任志强为什么遭鞋袭
没有人性的批评
体悟人生
人是目的
吃的哲学
酒与美
家是人生最美丽的诗
人生境界真善美
话说传统
开场白
儒家的智慧
叩问心灵——拍拍良心
仁者襟怀——爱满天下
民主呐喊——人民至上
道家的智慧
老子:道常无为,上善若水
庄子: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禅宗的智慧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284
空山无人,水流花开
万古长空,一朝风月
后记

章节摘录

  人大制度“怪现象”    众所周知,人大制度在民主法制的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伴随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这种作用将日渐突出。但亦毋庸讳言,我们还有相当一些人大代表,或缺乏民主意识,或缺乏议政能力与参政能力,从而很难代表和传达人民的情感、愿望、意志、要求,更难以担负起民主法制的建设任务。姑举数例于下:  某著名体操运动员小小年纪就成了人大代表。作为体操运动员,他确乎为祖国的体育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为中国人争了光。但问题在于,体操冠军能否一定就是合格的人大代表?体育运动的成绩能否作为人大代表的资格?不言而喻,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立法机关的成员,人大代表应具有较强的议政能力乃至参政能力。这位小小年纪的体操运动员,“跟头”固然翻得极好,但从翻跟头里却显然培育不出议政能力与参政能力。作为人大代表(甚至是主席团成员),有谁见过他提出哪怕一条“治国安邦”之策?这样要求当然是难为他,但为“治国安邦”出谋划策却是对人大代表的起码要求,起码要求都是“难为”,代表职位乃至主席团职位的安排,岂不形同虚设!    某著名拥军模范,为连续两届的人大代表,但由于没文化,却很难履行代表职责。请听她自己的倾诉:“听政府工作报告,好些地方弄不懂,有时请别人给讲讲,没文化受憋啊!”    何苦让她当这种“遭罪”的代表呢!    某宾馆服务员因工作成绩突出成了人大代表。她对于人大选举的态度是很典型的:“……都是中央的大事,是经过周到考虑酝酿出来的,我相信中央,从来就没有想过投反对票。”    这种“绝对相信论”只能表明其对人大代表的职责缺乏充分认识,从而也就很难负责地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更有甚者,正是“绝对相信论”将人大与政府之间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变成赞扬与被赞扬的关系(可看每次人大开会的媒体报道),这严重地损害了人大作为最高权力机关与最高立法机关的严肃性与权威性。    以上现象表明,我们有相当一些人大代表由于缺乏民主意识、议政能力、参政能力等人大代表理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故而很难适应民主化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需要。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有两方面的工作亟待进行:  ……


编辑推荐

《不识时务(面对传统与现代的告白)》编著者赵士林。  “不识时务”的赵士林教授是当代中国孟子式的“文化愤老”,他一直从美与正义的视角出发,将激越的理想主义、严谨的理性精神和深刻的批判意识拧成一股劲儿,从文化到时政,从传统到现代,不断地追问与反思,洋洋洒洒,尽在此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不识时务 PDF格式下载



尽管赵先生自谦为“不识时务”,我却觉得中国当代社会太缺少这样嫉恶如仇、“放言无忌”、“不识时务”的知识分子。这本书的确如赵先生自己所说:“是改革开放至今一个时代小轮回的虽不识时务却不无血肉的记录”,可见赵先生醉翁之意不在酒,可以看出在“文化自觉”和“针砭时弊”这两章文字的背后,渗透了赵先生多年学者生涯中对社会、文化之种种现象的深度思考和钻研,落笔却举重若轻,点到为止。学者参政、议政不难,对着千疮百孔的社会问题大放厥词亦不难,难的是抛却知识分子的酸腐气,抛却主观臆断的想当然,从事实出发,做出有价值的反思。这本书尤为珍贵之处在于,在我们常常需要面对中国社会现状给予我们的“无力感”时,赵先生指出了一个暂且缓解的方向,即:大丈夫做不了,可以做君子。书的印刷质量不错,排版舒服,值得一读。


这是非常值得推荐的一本书。首先吸引我的是书的作者,他是一位具有真知卓识的学者。另外,《不识时务》的书名,让我眼前一亮,想畅读一番,看看究竟是何种的不识时务。书到手之后,果然没有让我失望。质量上无可挑剔,排版精美大气。下面谈谈我对这本书的感受。自序上有一句话,“每当电视上看到那些毒刑拷打与屠刀枪口下坚贞不屈的义士、烈士,钦仰之外,常暗自惶惑:换了我,一鞭子下来,恐怕就让说什么说什么了。”读后不禁会心一笑,我们是不是都曾有同样地想法呢?赵先生的真诚与直率由此可见一般。也正是拥有正直之心的学者才能深入剖析自己,公道地评价社会。读正文时,一边阅读,一边感慨赵先生文化功底的深厚。书的内容融汇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每一个现象的阐述都直指要害,对中国当今社会的文化现象做出精确的批判,发人深省。在体悟人生部分,实实在在地告诉读者该如何生活,从”文化自觉“、“针砭时弊”的认识层面落实到实践层面,鼓励建设美好家园、追寻真善美的人生境界,是一本指导行为的好书。最后,赵先生又从儒释道三教在中国的影响拓宽思路,受益匪浅。我经常买书,却很少评价。这是我近期最满意的书,希望有更多的人来了解。


本人在图书馆工作,却喜欢自己买书,不常去书店,只爱网购,并且只买自己爱的书。如今的时代是个极度浮躁、极度喧哗的时代,形形色色的人,林林总总的书,多元化地呈现在我眼前。不知是因为出版业的发达还是怎地,原来出一本书需要笔耕不辍,故纸堆里钻研,需要独到的视角,需要精辟传神的文笔,可是现在却感觉凡人都能出书,演艺明星都能出本写真集,极简单的文笔配上精心拍摄的照片,也是一本书。 当然,书和书是不同的,作者和作者是不同的,读者和读者更是不同的。赵士林先生的《不识时务》是这样一本书,他对社会现象针砭时弊,对看不惯的事物嗤之以鼻,不给别人面子,不给自己脸子。读起来痛快,过瘾,并且引人深思。因为我就不是一个敢于大声说出自己不满和质疑的人,骨子里有点小愤青的影子,却生长出一副逆来顺受的肉胎,读了《不识时务》一书,觉得这本书说出了自己不曾想、不敢想、不愿想,还有想了也白想的话。 希望有眼福能够继续读到发人深省的书。


从传统到现代,从文化到时政,赵先生优美的语言文字、深切的人文关怀,知识分子的良知与说真话的勇气让我折服!当代中国正需要像赵先生这样的公共知识分子!


赵先生真是当今中国罕有的直言无忌的文化学者!纵观全书,有针砭时弊,嫉恶如仇;有审视文化,责深爱切;有感悟人生,温情脉脉;有追思传统,学富五车。读完获益良多,久难释怀。


喜欢赵士林先生的文字,尤其喜欢他做人的铮铮傲骨!


赵士林老师的好书,慢慢品读


无论针对现实百态的反思和批评,还是哲学上的形而上思考,作者短而精的论述都引人深思。思维广而不散,话语深刻又不失风趣,往往从题目上就能吸引读者,而细细读下去,则更能收获颇多。作者对某些现实问题的思考也能引起我的共鸣,特别是书中提到的关于一些学术问题的思考,可以说是相当有见地。当然作者的观点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反驳和不同意见,但是他对当今的现实问题的思考仍然具有相当大的价值,亦应引起社会反思。总体来说,这本书在现代所出版的众多书中,可以说是非常出色的。


赵老师是我大学时的老师,读书时即使没有选上赵老师的课,也常蹭先生的课听,现在毕业已经十年,这本书里又看到了赵老师挥斥方遒的样子,仿佛回到了20岁的校园,回到了赵老师嬉笑怒骂皆文章的课堂


不识时务


有深度,有独立思想,但并不都是直抒胸臆,难免要透过文字看背后的东西,需要理解一番。


愤世嫉俗的人,文风犀利!


不错 值得推荐的一本书


很好的一本书 推荐


很喜欢 推荐


不错介绍给同事看了


不识时务,当今社会,太需要这种“不识时务”,推荐一下~值得一读!


李泽厚的弟子,有水平


作者放言无忌,确实痛快。但秦、汪二晖不分,梁、冯不分,钱、牟不分,与其师大异其趣。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