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汇率制度变革

张礼卿 中国金融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6  

出版社:

中国金融出版社  

作者:

张礼卿  

页数:

344  

字数:

408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是“汇率制度变革:国际经验与中国选择”国际研讨会的一项成果,共收集论文24篇。详细介绍了汇率制度变革的国际经验以及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一、汇率制度变革:理论与国际经验。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三、人民币实际汇率、外汇市场和资本流动。内容涵盖了:(1)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国汇率制度的演变趋势;(2)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汇率制度理论的新进展;(3)汇率制度选择的决定因素;(4)退出“钉住汇率”制度的战略和政策框架;(5)汇率安排、资本流动和货币政策的相互关系;(6)外汇市场培育与汇率制度改革;(7)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历史、现状和改革目标;(8)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前提条件、时机和配套政策;(9)人民币实际汇率水平的决定,等等。

作者简介

张礼卿,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现任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并兼任中央财经大学国际金融研究中心主任。社会学术兼职有: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常务理事、《国际金融研究》杂志编委、《世界经济》杂志匿名

书籍目录

导言第一篇 汇率制度变革:理论与国际经验 1 汇率制度选择的国际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2 从“汇率制度选择的国际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借鉴意义”一文的评论 3 日本汇率政策对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经验启示与教训 4 从固定汇率制退出的经验和战略 5 汇率制度理论的新进展及其政策含义 6 重新认识汇率制度和汇率理论 7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汇率制度的演变趋势:特征与影响因素 8 中央银行的汇市干预效应与中国的决策选择 9 发展中国家汇率制度选择的决定变量:基于离散选择模型的考察第二篇 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 10 人民币汇率政策的制度迁跃:历史的视角 11 人民币汇率制度:现状、改革方向和近期策略 12 人民币升值之争的理论反思:新制度金融学的解释 13 当前汇率制度的微宏观效率与汇率制度改革 14 从多边角度看人民币汇率 15 新“特里芬悖论”与人民币汇率 16 开放进程中的货币政策目标和汇率制度选择 17 如何有管理地浮动人民币汇率 18 金融开放与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的博弈分析第三篇 人民币实际汇率、外汇市场和资本流动 19 中国:基于单位劳动成本的实际有效汇率研究 20 实际汇率和中国对工业化国家的双边出口 21 从市场结构看当前中国外汇市场的下一步发展 22 外汇市场的培育与汇率制度改革 23 国际游资对人民币汇率所带来的压力 24 地下资金跨境流动与汇率的偏离程度

章节摘录

  自2002年夏天以来,人民币汇率问题在国内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包括美国总统布什、财长斯诺、联储主席格林斯潘等在内的工业化国家政要利用各种公开场合不断要求中国允许人民币升值,并实行浮动汇率安排。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虽然没有跟随美国提出相同的要求,但也一再敦促中国改革汇率制度,逐步增强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弹性。作为回应,在中国方面,从总理温家宝到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以及其他有关部门的高级官员也在各种场合明确指出,虽然扩大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弹性是一个目标,但这项改革没有时间表。  在学术界,围绕人民币汇率的讨论也持续升温并且存在争议。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对于是否应该进行人民币币值重估、是否应该立即扩大人民币汇率的浮动幅度,支持者和反对者的声音几乎不相上下,难分胜负。本次国际研讨会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召开的,目的是通过回顾汇率制度变革的国际经验,探讨这些经验对我国汇率制度改革的借鉴意义,并深入研究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战略、策略与相关政策。这里需要指出两点:一、作为一个国际研讨会的论文汇编,这里所包括的不同作者对一些关键问题的看法必定有所差异甚至完全相反。从学术角度看,这种观点分歧是十分正常的,相信读者也会有自己的判断;二、虽然会议主题是汇率制度问题,但是,对于汇率均衡水平(实际汇率)的讨论也有一定的涉及,因为两者终究是很难彻底分开的。具体议题主要包括:(1)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国汇率制度的演变趋势;(2)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汇率制度理论的新进展;(3)汇率制度选择的决定因素;(4)退出“钉住汇率”制度的战略和政策框架;(5)汇率安排、资本流动和货币政策的相互关系;(6)外汇市场培育与汇率制度改革;(7)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历史、现状和改革目标;(8)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前提条件、时机和配套政策;(9)人民币实际汇率水平的决定.等等。P1

媒体关注与评论

  有管理浮动是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中长期目标。人民币退出钉住需要具备一定的前提条件,其中尤以健康的国内金融体系和相对成熟的外汇市场最为重要。退出的最佳时机是国际收支顺差明显下降和升值预期基本消失的时候。当前研究如果减少国际收支顺差比考虑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本身更为重要和迫切。在汇率政策工具暂时缺位的情况下,国际收支顺差的调整可主要依靠贸易和资本流动政策。     ——张礼卿  中央财经大学国际金融研究中心主任    对人民币汇率的制度选择,中国本身的经验也值得重视。从历史角度进行考察,可得出对人民币汇率未来发展有宝贵帮助的政策结论。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的人民币汇率改革,包含丰富的内容,特别令人感兴趣的是,在这期间,中国顺利从固定汇率制退出,转向了较有弹性的汇率制度,它的成功为世界各国所仅见。   ——张志超  留英中国经济学会会长


编辑推荐

  人民币汇率政策可以从过去三四十年来日本的汇率政策中吸取一些经验教训。分阶段地进行汇率制度改革,有管理地逐步调整人民币汇价水平,对于保持汇率稳定是很重要的。为此,将人民币钉住由美元、日元和欧元组成的货币篮子,且允许汇率水平在较大的幅度爬行浮动是最佳的选择。——河合正弘 东京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教授  经济增长和经济稳定是汇率制度选择需要考虑的两个问题。我希望,我们能够对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问题有更加深入的、透彻的研究和认识。这样,我们的行动就能更快、更有把握。——王传纶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资深教授  有管理浮动是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中长期目标。人民币退出钉住需要具备一定的前提条件,其中尤以健康的国内金融体系和相对成熟的外汇市场最为重要。退出的最佳时机是国际收支顺差明显下降和升值预期基本消失的时候。当前研究如果减少国际收支顺差比考虑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本身更为重要和迫切。在汇率政策式具暂时缺位的情况下,国际收支顺差的调整可主要依靠贸易和资本流动政策。——张礼卿 中央财经大学国际金融研究中心主任  对人民币汇率的制度选择,中国本身的经验也值得重视。从历史角度进行考察,可得出对人民币汇率未来发展有宝贵的帮助的政策结论。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的人民币汇率改革,包含丰富的内容,特别令人感兴趣的是,在这期间,中国顺利从固定汇率制退出,转向了较有弹性的汇率制度,它的成功为世界各国所仅见。——张志超 留英中国经济学会会长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汇率制度变革 PDF格式下载



不错,但看的时候要注意实效性


是一本不同作者多角度观察汇率制度变革的论文集。一般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