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研究

崔建军 中国金融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1  

出版社:

中国金融出版社  

作者:

崔建军  

内容概要

本书首次提出并全面系统地论证了货币政策赖以发挥作用的三大理论前提:货币的性质、货币供给的性质和菲利普斯曲线的价值;匡正了弗里德曼关于货币政策的评价标准是货币供应量的权威观点;以货币政策目标作为解释变量建立了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理论模型,并结合中国国情进行了经验实证;分析了影响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制约因素——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集中及其系统内资金“逆流动”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负面影响;提出了提高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途径。

作者简介

崔建军,男,1961年5月生,陕西乾县人,先后就读于陕西财经学院(现西安交通大学)、厦门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获经济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现为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副教授、金融系副系主任、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金融理论和中国现实金融问题的教学和研究。1984年以来,先后在《当代经济科学》、《金融研究》、《经济学家》、《西北大学学报》、《中央财经大学学报》等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参与、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4项;主编、参编著作8部,主要有《宏观金融学》(副主编,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年)、《中央银行学》(主编,科学出版社,2005年)等; 2000年7月荣获共青团陕西省委授予陕西省优秀青年经济理论工作者荣誉称号;2005年9月被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评为中国金融教育先进工作者。
本书为作者的第一部个人学术专著。

书籍目录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基础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1.4 研究方法 1.5 主要创新2 货币政策有效性:理论检索 2.1 西方经济学界关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论争 2.1.1 凯恩斯学派 2.1.2 货币学派 2.1.3 理性预期学派 2.1.4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2.2 中国经济学界关于货岞政策有效性的讨论 2.2.1 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金融体制改革背景 2.2.2 中国经济学界关于货币政策问题的讨论(1984—1996年) 2.2.3 中国经济学界关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讨论(1997年以来) 2.3 本章小结3 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理论前提(Ⅰ):货币的性质 3.1 货币性质认识的历史演进 3.1.1 古典经济学的货币中性论 3.1.2 币非中性的先驱人物及其观点 3.1.3 凯恩斯的货币非中性观点 3.1.4 20世纪货币中性论的回潮:弗里德曼、卢卡斯 3.1.5 凯恩斯主义者的货币非中性观点 3.2 对货币性质的再认识 3.2.1 对货币性质认识的简单评论 3.2.2 对货币性质的再认识 3.3 货岞性质的经验实证 3.4 本章小结4 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理论前提(Ⅱ):货币供给的性质 4.1 西方经济学界的“内生论”与“外生论”之争 4.1.1 货岞供给外生论 4.1.2 货岞供给内生论 4.1.3 货岞供给内外共生论 4.2 中国经济学界关于货岞供给性质的讨论 4.2.1 中国的货岞供给内生论 4.2.2 中国的货岞供给内外共生论 4.3 对货岞供给性质的再认识 4.3.1 不同币材条件下货币供给的性质 4.3.2 不同经济体制下货岞供给的性质 4.3.3 从货币供给结构看货币供给的性质 4.3.4 从货岞供给机制看货币供给的性质 4.4 本章小结5 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理论前提(Ⅲ):菲利普斯曲线的价值 5.1 菲利普斯曲线的演进 ……6 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理论模型与经验实证7 影响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因素分析Ⅰ:国有商业银行8 影响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因素分析Ⅱ:货币政策运行环境9 提高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若干思考10 结束语 参考文献后记Abstract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研究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