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党员干部读本

本书编写组 红旗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10  

出版社:

红旗出版社  

作者:

本书编写组  

页数:

209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

书籍目录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一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渊源一、社会和谐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美好追求二、西方社会对和谐社会的追求三、马克思主义的和谐社会思想第二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二、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种有利条件六、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七、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八、当前存在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九、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有重点分步骤地持续推进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现实课题第三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原则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着力点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科学发展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民主和法治……第四章 促进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第五章 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第六章 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第七章 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第八章 激发社会活力,增进社会团结和睦第九章 加强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第十章 积极探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规律附录

章节摘录

  第四个是“充满活力”的层面,即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具体来讲,就是要做到,全社会团结和睦,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更加和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制度进一步完善,保护创新热情、鼓励创新实践、宽容创新挫折的社会氛围基本形成;各方面的创新相互促进、充满活力的国家创新体系基本建立,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逐步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第五个是“安定有序”的层面,即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具体来讲,就是要做到,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基本建立,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体制和秩序相适应的社会体制和秩序基本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诉求表达、矛盾调处、权益保障机制基本健全,社会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基本完善,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团结。  第六个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层面,即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具体来讲,就是要做到,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得到全面落实,能源和其他资源的消耗水平全面降低,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国民经济体系初步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重点生态和环境问题得到切实解决,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新鲜的空气、享有安全的饮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党员干部读本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