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无知者无耻

伊沙 朝华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9  

出版社:

朝华出版社  

作者:

伊沙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无知者无耻》是伊沙近年来最新创作并发表在各大报刊,并广受关注和争议的文化随笔集。作者文笔辛辣,嬉笑怒骂,畅快淋漓,无论是对文化名流、诗坛“业内”人士,伊沙表现出难以想像的清醒话语让人瞠目,给读者带来无与伦比的阅读快感和享受。他的笔,如同探照灯般横冲直撞,直面蒙尘的现实,从不妥协“公众”的陈词滥调。可以说,伊沙的随笔,开创并引领了一个新的文化批评风尚,颠覆了传统的阅读思潮,成为文化祭坛上一把锋利无比的“割鹿刀”!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无知者无耻 PDF格式下载



  初中的第五个语文老师有句口头禅,别把无知当个性。
  伊沙,写诗的。
  我读的诗不少,但我不会写诗,故我也不对诗评头论足。
  这本伊沙的杂文,不觉得写得多好。但我写得也不见得比他好,所以过来写篇评论只能说明我比他更无耻。
  书看下来足够痛快,并且有所思,所悟。
  大佑与切格瓦拉,我第一次看到有人这么写他们,有相同的喜好的人,也许更能臭味相投吧。
  对生活来说,与各种扯淡相比我觉得更重要的是诗意的那种感觉。或许伊沙也是这样认为的。
  当然,诗意的生活本质还是要真实。
  真实,也是最富有诗意的。
  不必等到事物已经戴上了光环,当事物还是它自身的时候。这大概就是种幸福的根源!
  
  
  伊沙怎样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永远不是那个人,他的肠子肚子长得如何,重要的是他给我的这点儿感觉--哪怕是我生造出的一种感觉。
  
  最后附上一首他书中的诗
  今夜停电
  城中一片黑暗
  即使在黑暗中
  我也感到
  眼睛的作用
  我看见蜡烛在抽屉里
  抽屉在柜子中
  柜子在房间的一隅
  我走向蜡烛并拿到它
  在返回的路上
  却摔了一跤
  没什么绊我
  是我自己
  闭上了眼睛
  
  最后的最后,中指朝天。。。
  
  


  之前我只读过伊沙一首诗,根据我的记忆它的题目是《非关红颜也无关知己》,内容如下(如果记错了的地方请指出来):
  
  为什么
  为什么
  为什么
  他们只看到我内心的娼馆
  你却看到我灵魂的寺院
  还听到了钟声
  
  我觉得伊沙的意象真是太——大拇指(学伊沙的)——了。
  
  但是看伊沙指东点西,情绪激昂地骂来骂去,我也只是嘿嘿一笑,心想,真是个诗人。
  大概只有诗人才会用这种偏激和较真来对抗世界。
  
  不过,那时看王朔骂金庸的时候我是很生气的,写了很多东西来批他,然而今天不管看伊沙称赞谁还是骂谁我都没什么感觉,笑笑就过去了。
  
  得出的结论是,我不怎么拿他的话当真,就当作小孩子发脾气。当然,纯理论讲诗歌的除外。
  
  不过这个结论让我也觉得很好笑。
  
  想娱乐的人可以看看这本书,想研究诗的人也可以看看,都能找到点你们想要的。
  
  不过,那些讲诗坛“论战”的部分,就免了吧。没什么意思,一帮小气量的孩子在斗嘴。骂人都没什么艺术感。
  也许是因为我是局外人的关系,尹丽川于坚他们大概不认为这是小事情。
  
  我个人以为,读诗就好。


大概只有诗人才会用这种偏激和较真来对抗世界。不过,那时看王朔骂金庸的时候我是很生气的,写了很多东西来批他,然而今天不管看伊沙称赞谁还是骂谁我都没什么感觉,笑笑就过去了。
你在变相地说自己吗?哈哈
那时候写《我在兰州三年》的唐欣去学习
他读他们的诗,说一些趣事
我让他给我签名,写的是,有空读读诗。
难道他不知道我是读诗的吗?


你在变相地说自己吗?哈哈
我我……底气不足地说我木有。。。。我不是诗人。。如你所说,只希望有人听我读罢了……- -
大汗。。。。
嗯。。他大概以为你是追星族……


同意。我宁愿读他的诗,那些论战我是完全看不懂,估计是我不上诗江湖的缘故,呵呵。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YyMzA1MDg0.html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