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现代史正论

李敖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

2002-1-1  

出版社: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作者:

李敖  

页数:

261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台湾著名作家李敖先生,是海内外文坛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治学严谨,学贯中西,著述丰富多彩,作品独树一帜,豪放兼婉约,风趣而幽默,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为海内外读者所注目。本书节选的内容有:青年党的历史教训;从国民党秘件看青年党;晚节不何的青年党;陈立夫,你为什么不早说?;陈立夫不是CC吗?;党与法;《党与法》的重要附记;跋孙铭九给张学良和李敖的照片;何柱国两篇《西安事变前后的张学良》书后;王家桢回忆张学良两篇文章书后;西安事变五十二年了!;张学良心事探微;别窝囊张学良了!;张学良关于西安事变的谈话;张学良不该再含蓄了!;吁请张学良先生;张学良欲说还休了哪些话?;“扬眉”不够,“吐气”才算——送张学良序;张学良为杨拯民题词;长叹犹怜张先生——电视捧蒋不谈兵;赴美居然一矫情。别有怪言谢时望,长叹犹怜张先生;龚忠武的《少帅纽约行有感》;国民党的三通前科;《独立评论》疑案质疑。

作者简介

  李敖,1935年出生于哈尔滨,14岁随父母到台湾。著名作家、评论家和历史学家,是海内外文坛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学贯中西,著述丰富多彩,作品独树一帜,豪放兼婉约,风趣而幽默,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爱打官司,口诛笔伐,告人无数。对收藏古字画也有兴趣。一共有九十六本书被禁,创下了历史记录。李敖善骂,经他抨击骂过的形形色色的人超过3000余人,在古今中外“骂史”上,大概无人能望其项背!李敖居住台湾50年,至今未曾离开台湾一步。在蒋介石和蒋经国父子掌政的年代,他因发表抨击当政者言论而在1970年入狱五年八个月。谈起李敖,无论是他的敌人还是朋友都不得不承认他是一位奇人!

书籍目录

青年党的历史教训从国民党秘件看青年党晚节不保的青年党陈立夫,你为什么不早说?陈立夫不是CC吗?党与法《党与法》的重要附记跋孙铭九给张学良和李敖的照片何柱国两篇《西安事变前后的张学良》书后王家桢回忆张学良两篇文章书后《张学良研究》前言《张学良研究续集》前言西安事变五十二年!张学良心事探微附录最长的软禁(汪荣祖作‘孟绝子译)别窝囊张学良了!张学良关于西安事变的谈话张学良不该再含蓄了!吁请张学良先生张学良欲说还休了哪些话?“扬眉”不够,“吐气”才算——送张学良序张学良为杨拯民题词长叹犹怜张先生——电视捧蒋不谈兵;赴美居然一矫情。别有怪言谢时望,长叹犹怜张先生龚忠武的《少帅纽约行有感》国民党的三通前科《独立评沦》疑案质疑

章节摘录

  康宁祥的刊物乱拍马屁  陈立夫的文章上市后,不但国民党党内的刊物为之鼓吹,党外的刊物也一路跟进。一再向国民党大员致敬的康宁祥,在他的刊物《亚洲人》第三卷第四期里,就登出一篇《廖仲恺——生平及其死亡》,一开始就说:  前不久,廖仲恺的独子廖承志以一封公开信致函蒋经国总统。虽后先总统夫人蒋宋美龄女士亦以信还信,致函廖承志,以上一辈的口吻,殷殷劝告他“尽早醒悟,投诚来归”。随后,陈立夫(这位西山会议派的人士)亦以一篇《追念廖仲恺先烈——希望廖承志能‘承’其父‘志’觉悟来归》,大谈廖仲恺的生平与死亡“真相”。  于是廖仲恺成为双方互相统战的一张牌,并且是讨论的核心。这里把陈立夫称做“这位西山会议派的人士”,实在是一种乱拍马屁。  为什么呢?因为这是完全与史实不符的造谣。参加西山会议的人,据邹鲁《回顾录》,实际如下:此次会议既然是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开会来谋挽救党国,所以到会的人,只有中央执监委员,计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二十四人,除胡汉民先生在俄,熊克武先生在禁,李大钊、谭平山、于树德、林祖涵系共产党不许出席外,实际上只有十八人,这十八人中出席西山会议的,有我和林先生(森)、居正、覃振、石青阳、石瑛、戴传贤、沈定一、邵元冲、叶楚伦先生等十人(正式开会时,戴、邵两先生没有参加)。李烈钧先生虽未出席,却来电表示赞成。所以没有出席也没有表示赞成的,只有谭延阎、柏文蔚、王法勤、于右任、恩克巴图、丁惟汾先生和汪兆铭。监察委员共五人,出席西山会议的有谢持和张继两先生。吴敬恒先生署名通电召集西山会议,并于西山会议第一次预备会议出席,且做主席,所以吴先生说他是西山会议派,就是这个原因。邓泽如先生虽没有到会,却暗中出过钱。这样,监察委员五人中,只有李石曾先生和西山会议没有关系罢了。候补执行委员出席者,则有茅祖权、傅汝霖先生等,这些是西山会的脚色。  在这些“西山会的脚色”里,又何来“陈立夫”呢?何况,西山会议是一九二五年十一月揭幕的,第二个月,陈立夫才从美国回来,他那时候二十六岁,是学采矿工程的,他有什么资格跟西山会议的许多革命先进一起反共呢?康宁祥的刊物这样乱拍马屁,不是捏造历史吗?  陈立夫的捏造历史  陈立夫自己,当然是喜欢自己被康宁祥的刊物如此捏造的,因为这样一来,他不但变成了早期的元老,并且变成了反共的先觉,这种双重效果,又何乐而不为呢?  陈立夫是什么样的人,在这个岛上党内党外的宣传下,人民是会发生错觉的。在国民党的报章的吹捧里、在康宁祥的刊物的马屁里,陈立夫被描绘成满像那么一个正人君子似的。其实这个人,在主持“中统”(中央调查统计局)特工的时候,是个杀人不眨眼的凶手,多少国民党的异己分子,都被他下令装进麻袋,丢到黄浦江里喂鱼了。陈立夫今天在台湾写《追怀廖仲恺先烈》,对廖仲恺被暗杀的说明,是很可疑的。他说:  廖公每日必到农民部及工人部办公。他轻车简从,梦想不到他会在办公处所遇险。他居然在光天化日之下,被暴徒狙击于中央党部的大门内;现在事隔五十七年,讲起来还是觉得骇人听闻,不可思议。最奇怪的,就是凶手陈顺当场被捕,口里还叫着“廖仲恺是共产党”,而他跟着就莫名其妙的突然死亡。这显然是有人要利用他的口号来作文章,而又杀他以灭口的,事后共产分子一口咬定廖公是被国民党的右派所谋杀。  那位和他肝胆相照的老友胡公汉民,竞被他们诬为刺廖的主谋,胡公的堂兄胡毅生和林直勉等多人,竞被他们毫无法律根据的指为廖案的嫌犯,而由当局下令通缉。他们恨不能把一切不肯附和共党的所谓国民党右派,全部株连,一网打尽。那时好在有声誉日隆的蒋公在那里坐镇;否则他们真不知会如何无法无天的为所欲为了。  廖公究竟是被何人所刺杀?这是半世纪以来一个不易答解的疑问。我们不能和共党一样的撒谎、胡说、不讲理、不顾法;但是,我们可以断定廖公绝对不是胡汉民、胡毅生、林直勉等有见识的人所谋害。因为胡汉民与廖公为挚友,廖公的反共态度已极为明显,胡毅生和林直勉等难道会不知道而去做出对胡公汉民不利的愚行?除了共党有计划的阴谋外,更没有理由可以把他们卷入廖案的漩涡。相反的,我们却有许多显而易见的事实,可以反证廖公的惨被杀害,的确是鲍罗廷及其中共爪牙所精心策划的,也是他们严密执行的。  照国民党陈立夫的说法,廖仲恺被暗杀,“许多显而易见的事实”,可以证明是“鲍罗廷及其中共爪牙所精心策划的,也是他们严密执行的”。这种历史真相在他口里终于大白,是俄国人“鲍罗廷及其中共爪牙”干的,自为喜欢得知真相的人所乐闻。但是,我们不能明白的是,既然“有许多显而易见的事实”,当时何不早说?因为五十七年来,我们从国民党党方的历史上,知道的廖案凶手,显然是与陈立夫所说不合的。这又是怎么回事呢?谁暗杀了廖仲恺?  现在,我们看看国民党党方过去是怎么说的。我举四个抽样。  以国民党居正的书为例。居正在《居觉生先生全集》上册《纪念廖仲恺先生》讲词中,明明说:  廖先生以一身兼任几种要职,努力于团结真正革命的同志,扫除一切反革命假革命的党员,努力训练真正革命的党军,削除一切反革命的假革命的军队。职此之故,革命的同志和革命的党军,爱廖先生如手足:同时反革命的人们和假革命的军队,乃恨廖先生如仇雠。于是一般反革命假革命的军阀官僚,都被淘汰到国民革命的敌人帝国主义者的卵翼之下了,尤其是与廖先生处于势不两立的地位了。十四年八月二十日。廖先生偕夫人乘车赴中央执行委员会,中途遏监察委员陈秋霖,便同车而去。到党部下车后,将升级时,突来暴徒五六人,猝起狙击,中要害,遽卒。这不是明明点出,暗杀廖仲恺的,是“反革命的人们和假革命的军队”、是“反革命假革命的军阀官僚”。居正这篇讲演时间是一九三二年八月二十日,也正是国民党剿共期间,当时为什么不点明是共产党干的呢?可见当时所说的“军阀官僚”,显然不是“鲍罗廷及其中共爪牙”了。  再以国民党张其昀的书为例。张其昀在《党史概要》第二册《廖仲恺遇害》一节中,明明说:  廖案各要犯先后被捕后,经特别委员会详细审讯,确知一部分粤军有谋叛政府的行动。许崇智既无统率粤军的能力,而叉故意袒护不肖军人。总裁为清除反侧,巩固广州起见,不得已致书许崇智,数其过失,责以大义,促其释去兵权。九月二十日,许遂离粤赴沪。  这不是明明点出,暗杀廖仲恺的,是许崇智统率下的“一部分粤军”吗?这“一部分粤军”,显然不是“鲍罗廷及其中共爪牙”了。


编辑推荐

  年复一年的辛勤结果,使作者的资料,以个人收藏而言,天下第一。其间虽然被警总两次抄家,但作者像只“大蟑螂”,历经了“冰河期”的浩劫,还照样幸存发展、照样“春风吹又生”。潜心研究,深入考证,对比剖析,探讨评判,对中国现代史正论定论。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现代史正论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