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奈何江山唱晚

凌列 中国友谊
出版时间:

2007-4  

出版社:

中国友谊  

作者:

凌列  

页数:

217  

字数:

180000  

译者:

凌列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仔细回忆,自己从小到大,历史读物真的是看了不少,但看得越多疑问也越大,而这其中最大的疑向在于,即便是同一段历史,每位史家的叙述也都有着大大小小的区别。因此,历史在我眼里更像一团迷雾,真假总是难以厘清。 在我的思维中,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准确地还原历史,即便是条理清晰的考据也不可以。而事物又总是拥有连锁的可能,一点细微的错漏,就会导致翻天覆地的结局。因此我更喜欢从结果去反推历史,去寻找或者说是猜测最初的真相,而这也正是我撰稿时的基本原则——有人痴迷于过程,而我首先考虑结果。 《奈何江山唱晚》这本书以明崇祯十七年为主线,其间穿插了一些之前之后的事情。资料引用了很多,当然,每次引用都让我充满疑问和顾虑。我总希望能有一种工具让我回到1644年之前的空间,让我看到汉民族最后的王朝是如何积重难返、看到袁崇焕是如何铁血镇辽东、看到吴三桂为什么会选择那样一条不归之路、看到轰轰烈烈的闯王到底是如何功亏一篑…… 然而假设毕竟是假设,时间机器也不属于我,我的根据更是离不开有限的史料。不过这没有关系,因为我的思考可以插上翅膀,自由穿梭在那个时空之中。 当然,必须说明的是:我目光所及、心中所想,只是我脑海中的当年,代表我的观感,未必代表所谓的真相。 至于真相嘛,它太虚无了!

作者简介

  凌列,原名于崇宇,辽宁北票人,现居北京。当过记者,做过编辑。现居家写作。喜读文史、军事,有诗歌、小说、随笔等作品散见各处。《奈何江山唱晚》既是作者本人读史的所得,也是对国事家事的一些感悟。
  作者的邮箱:yuchongyu@gmail.com

书籍目录

楔子 从长平公主的悲哀说起第—卷 干掉魏本监还是干掉九千岁? 一 魏忠贤的发家史  果敢机敏的流氓,还算忠诚的太监 二 宦党的一枝独秀 对食客印月,内廷崛起的新势力 三 九千岁的“辉煌年代” 结党营私,凶悍的政治黑手党 四 朱由检的政治开端 结仇魏忠贤,有些窝囊的信王生涯 五 年轻皇帝的新胜利 够阴、够狠,毕其功于一役第二卷 政治多动期和温周争权 一 “周温”一并崛起 入阁之战,联手狙击钱谦益 二 不可谅解的悲剧 杀“袁”退“钱”,温体仁初入内阁 三 杀袁之后,分道扬镳 奸党分裂,温体仁大败周延儒 四 温体仁的首辅生涯 激烈的内阁斗争,崇祯的政治多动 五 东山直落见黄昏 温体仁自掘坟墓,周延儒最后一搏第三卷 辽东军政要略和女真之复兴 一 草原上的新盟主 十三副遗甲起兵,女真民族的共主 二 和朝廷第一次正面对决 萨尔浒大战和熊廷弼之死 三 宁远大捷和后金的波动 袁崇焕初露头角,皇太极走上舞台 四 袁崇焕的起落悲歌 千古之冤和辽东局面的最终形成第四卷 失民心者失天下 一 野火如此燎原 农民起义军的缓慢崛起 二 落日不可阻挡 战略形势的巨变,起义军进入全盛期 三 皇朝的最后角逐 李闯王进京,国君死社稷尾声 回首明朝末年的历史,最多的是叹息

章节摘录

  第—卷 干掉魏本监还是干掉九千岁?  讲述一个朝代的历史,可以从很多角度来入手,比如经济、比如外交、比如民族。但无论从哪个角度切入,你都必须面临一个相同的问题,那就是“人”。在中国的封建历史中,人的因素大于任何因素,在某种程度上“人”甚至是我们这个民族唯一的图腾。而我们诉说历史,也必须从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说起……  回顾大明朝二百七十六年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有两种人向来不缺——一种就是冤死的臣子,另一种则是专权的太监。在前者的序列中,从帝国的开国元勋到后来的持国良臣,诸如徐达、于谦、袁崇焕……能数出一沓。而后者之中呢,也列满了如王振、刘瑾、魏忠贤、曹化淳等等遗臭千古的名字。正是这两种人构成了大明帝国坍塌的基础,前者以他们的死动摇了帝国的诚信,后者则以他们的生蛀空了帝国的根基。  而我们现在要说的魏忠贤就正是这后者之中的代表。他的发家、坐大充满了小人物的悲哀、酸楚和乐极生悲。他的失落、覆灭又深刻地反映了封建制度下,诸多政治人物的悲惨命运。他曾经浪荡市井,过着泼皮的生活,也曾于逆境之中崛起,进而建立了庞大的“政治黑手党”。他在朱由校眼里是可靠的家奴,但在朱由检眼里却是最大的威胁。他的一生中充满了权谋暗战的叵测,但也曾蕴涵着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忠诚。而最为重要的是,他那落寞的死竟成了大明王朝最后一个君主的唯一一块遮羞布。  历数崇祯皇帝十七年的政治生涯,我们可以肯定地说,他最为辉煌的一幕莫过于铲除大太监魏忠贤及其缔造的“政治黑手党”。在这个过程中,初担社稷的帝国元首朱由检表现得还算不错,往好里说,他机锋暗藏,前期很好地麻痹了这个权倾天下的大太监,后期则以雷霆万钧之势将其一举击溃。从整个过程来看,他心思够重,手段够狠,逼死对方不算还凌迟了尸体,多少有那么一点铁腕的意思。  这次成功的倒魏经验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构成了朱由检日后施政的强大信心,也直接成为了他刚愎自用的力量源泉。有了倒魏的经验,朱由检就有了对自己空前的自信心,而出于对魏忠贤逐渐坐大的反思,也直接导致他对身边臣属的极度不信任。  平心而论,倒魏让崇祯的政治生涯有了一个很好的开端,但在同时也给了他一个虚妄的幻想。从那时起,在朱由检的内心深处,自己已从一个初试身手的新皇帝俨然变成了一个非常熟练的政治领袖,隔一段时间不收拾几个大臣过过瘾,就浑身难受。  一 魏忠贤的发家史  果敢机敏的交流,还算忠诚的太监  按照事物的发展规律来说,一来变化总有因果,二来所有的事情都有相对的另一面,魏忠贤从一个不识字的地痞无赖爬到最后的九千岁,恐怕这不是仅仅一句奸佞就可以解释的。  而在大明朝,有很多赫赫有名的奸臣都有他表现不错的一面,比如我们后面要讲到的温体仁,他虽然坏但是却不受贿赂。那么现在我们面对魏忠贤这个已经被历史盖棺定论的人,在他祸国殃民的背后,我们又能看到一些什么特别的东西呢?  与此同时,在十七年的皇帝生涯中,朱由检干掉魏忠贤的过程也可以算得上是迅雷不及掩耳,且出手狠辣毫不留情。这一来可以说明作为帝国最高统治者的朱由检确实够狠,二来可以证明高度集权体制的有效性。但透过这些我们似乎也可以从另一方面来思考这件事的来龙去脉,那就是魏忠贤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他是否真的如历代史家所描述的那样完全是利欲熏心、一无是处?  他与东林党的残酷对决到底又蕴含着什么?  一个人的历史,需要我们仔细地解剖!  公元1627年八月二十二日,天启皇帝朱由校驾崩。根据遗诏,还不足十八岁的信王朱由检登基,改元崇祯。年轻的元首在盛大的典礼之后心中充满着激情和忐忑。在接任皇帝职位之前,心思缜密的他非常清楚自己所面临的政治局面。无论在宫内宫外,魏忠贤都为自己编织了一面巨大的网。而对于已故皇兄的这位宠臣,当今的天子朱由检有着极度的厌恶。与之相同的是,在大明王朝灰飞烟灭后的数百年中,在众多人的历史印象中,魏忠贤都是一副很难改变的面孔——残害忠良、蒙蔽皇上、权倾天下、卑鄙无耻,似乎把所有丑恶的字眼全都加诸给他也不为过。在中国历史上,有这般待遇的人屈指可数,魏忠贤能名列其中虽然很不光彩,但着实也算个了不起的家伙。当我们仔细回顾魏忠贤的人生轨迹,我们甚至还可以发现在这个泼皮出身的权阉身上也有着很多可贵之处。在小说《鹿鼎记》里,金庸讲述韦小宝的发迹过程时很可能就参照了魏忠贤的人生履历……  明隆庆二年正月,在河北肃宁一个普通人家里,日后权倾朝野的大太监魏忠贤顺利地降临人间。整个生产过程平稳无奇、波澜不惊,上天也没有给出任何预兆来表示这个孩子日后会与众不同。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个名为魏四的少年慢慢长大,不错的家境让他没有其他人的衣食之忧,但同时他也从未表现出对知识的渴望,仕途在此刻似乎和他毫无关系。在很长时间里,我们日后的九千岁都是一个非常标准的泼皮无赖,是乡里坏蛋的一个标杆。但作为日后无赖们的榜样,魏四还是表现出了一种不同凡人的品质,那就是果敢和机敏。魏四正是靠这两种品质在多年后的宫廷生涯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也让他的名字从魏四改成李进忠,又改成魏进忠,最后终于功德圆满,成了权倾天下的魏忠贤。  有关魏忠贤进宫的传说大同小异,综合起来基本是这样:在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泼皮生活之后,魏忠贤娶了一个姓马的老婆还生了一个女儿。但缺乏激情的家庭生活对当时的魏四并没有太大的吸引力,反而是赌博这种拼运气的娱乐活动让他找到了人生的初级目标。我们可以想象,在那时,泼皮魏四的最大梦想也就是多赢些银两以便能充分享受吃喝嫖赌带来的乐趣,如果点儿高些还能光宗耀祖。但可惜的是愿望往往与事实完全相悖,魏四不光没能靠赌发家致富,反而搞得恶债缠身。在某次聚众赌博中,魏泼皮再次把钱输了个净光。在其他赌徒刻薄的讽刺声中,生性果敢、颇具血性的魏四做出了一个日后影响大明王朝政治历史的决定——  那就是当太监。  当然这个当太监的过程也不是很多历史散文所叙述的那样,魏先生把裤子一脱,掏出剪刀自己就完成了从正常人到阴阳人的转变。毕竟在魏四的果敢、大胆之外还有一种机敏的特质,在经过严谨的论证之后,他觉得凭赌博赚钱来光宗耀祖恐怕是没有可能了,又想想本朝大太监们的种种光辉,于是他决定与其混吃等死莫不如痛快一点,干脆豁出青春赌明天。在孤注一掷变卖家产之后,他先是花钱请人很专业地解决了自己的生理问题,接着又买通了相熟的太监,从而迈进了紫禁城的大门。  从魏忠贤进宫这段历史来说,这个人确实算条汉子,想法虽然有些冒险,但做起来当真是说一不二,毫不拖泥带水。和一般的无能泼皮相比,虽然他的决定让他从生理上变成了假汉子,但这事做的确实挺爷们儿,虽然这事干完之后,他和爷们再也没有任何关系了。  在投入宫中之后,魏忠贤的性格优势也很快地体现了出来,与生俱来的果敢和义气使他在众多太监中成为另人喜爱的另类。虽然长期混迹于底层太监的行列,但乐观豁达又拯救了他。于市井中培养出来的幽默感以及颇为机智的钻营,更让他在尔虞我诈的宫廷内斗中,有惊无险地走到了历史的前台。  和很多太监一样,魏忠贤入宫之后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在宫廷斗争的漩涡中获得生存的空间。这对于他这样一个完全不学无术的人来说是非常困难的。为了自己的阉人生涯能有所建树,魏忠贤在入宫之后立刻投到与自己同姓的太监魏朝门下,并取得了魏朝的信任,初步在皇宫中站稳了脚跟。此时的魏忠贤已不像混迹市井时那样以魏四为名,现在的他大名叫做魏进忠。这个名字虽然无甚文采,但也颇为讨巧,最起码主子们听见之后不会心烦。但事实依然严峻,在明朝宫中的太监不计其数,想要在千军万马中挤过独木桥实属不易,从初进皇宫的被指定叫李进忠一直到恢复本姓的魏进忠,这个过程看似简单却足足熬了十几年,这也是魏忠贤太监生涯中最为艰难的阶段。  文化知识的极度匮乏使魏进忠很难有太好的差使,纵然人缘不错、机智无双,但在当时的宫廷之中留给他的机会实在少得可怜,然而凭着豁达上进的个性,经过几番拼搏,进忠先生终于获得了一个负责东宫伙食管理的工作。这个工作表面上是个小差事,但实际却颇有说道,毕竟这是东宫,按照现在的说法,魏进忠买的是潜力股,而随着时间的变化,这潜力股随时都可能完成向绩优股的转变。一旦这种转变发生,魏进忠就不再是魏进忠,小太监也不再是小太监。  在奉值东宫之后不久,魏先生就过河拆桥,抛弃了自己原来的大佬魏朝,极具眼光改投到了著名大太监王安的门下,开始在甲子库供职。在当时,王安可以说是太监中的极品人物,早在泰昌帝还是太子的时候,王安的营生就是陪太子读书,泰昌帝登基之后,王安平步青云升任司礼监秉笔太监,一时之间,权倾后宫。而且这位王安大太监与外廷关系也很不错,就连以正派知识分子自居的东林派官员,在许多问题上也都要依仗于他。  可以说,在投靠王安之后,魏忠贤看到了一个太监走向成功的范例,从王安身上,他体会到,作为一个太监,最重要的就是眼光和漫长的情感投资。在当时,太子朱常洛地位飘摇,时刻有被废黜的危险,但魏进忠却兢兢业业,将东宫的伙食打理得有条不紊,同时在与帝国王储的直接接触中,他也完全称得上是忠心耿耿,做足了一个太监的本分。  平心而论,由于没有任何文化修养可言,此时的魏进忠本来很难获得太子朱常洛的尊重,但生性机敏的他很快发现太子的儿子朱由校算不上一个好学上进的优秀王储,而更像是一个灵气四溢的小木匠。这对于他来说实在是一个不错的事情。从那时起,他开始刻意地给这个未来的帝国继承人制造和提供各种新奇古怪、机关巧妙的玩具,并以此博得了孩子的喜爱。一老一少的感情也在日常生活的积淀中逐渐稳定而牢不可破,在朱由校的眼中,这个忠诚好玩的老仆,给他郁闷飘摇的皇子生活注入了非凡的活力,更多的时候,他都愿意与这个鬓发渐白的太监待在一起,这不光是因为魏进忠能给他制造各种心思巧妙的机关玩具,最重要的是在与魏的相处中,朱由校真正地体会到了一个人少年时代应有的轻松和乐趣。而这种直接积淀自童年的情感,也成为了魏进忠日后翻云覆雨的最大资本。  然而宫中生活虽然日渐稳定,但对于此时的魏进忠来说,权力毕竟离他还很遥远,博得太子的欢心才是最重要的事情。这直接可以带来自己地位的稳固,同时也能更进一步地接近自己光宗耀祖的目标。但刨除这层功利心之外,曾经有过孩子的魏忠贤也很可能对太子产生了一些非常微妙的感情。虽然他是刻意的投太子所好,但未必安了什么坏心肠。与太子越来越亲密的主仆关系,让他也从心里对这个孩子产生了情感的依赖,甚至于很大程度上他都把太子当作了自己的孩子来看,这从后来二人的君臣生活中可以看出端倪。  1625年,也就是太子登基后的第五年,天性好玩的朱由校泛舟西苑,也不知道是操作失误还是别的原因,总之最后搞得翻船落水、非常狼狈,此时已经权倾天下的魏大太监竟毫不犹豫地跳下水中,甚至完全不顾自己不会游泳的事实,意图抢救皇帝。这次事故险些要了魏忠贤的老命,但也可从侧面验证,魏对主子的忠诚是真切的,甚至可以看作是一种近乎父子的亲情。  而在这时,我们假如依然单纯地把魏忠贤当成一个彻头彻尾的坏蛋,多少有失偏颇。  二 宦党的一枝独秀  对食客印月,内廷崛起的新势力  虽然表面上自己有了一个不错的前程,但魏忠贤明白光凭感情和对皇帝的忠诚并不能保证富贵长存,此时尚在朦胧之中的他虽然还没有对权力产生太大的兴趣,但也知道即便为了完成光宗耀祖的初衷,他也必须寻找到一种更为可靠的方式。而历史在这个时候也给了他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  作为一个不完整的男人,魏进忠没有彻底灭绝自己的生理要求,在内宫这样一个风云叵测的地方,体型高大、性格爽朗的他颇得宫女的喜欢。而在数百年之后的今天,我们虽然无法了解魏先生的内心世界,但客观上讲,就在他太监生涯的关键阶段,爱情突然而至!  当然也许更多的人都不会认为降临在魏先生头上的是爱情,但不可否认的是,就在朱由校登基之后不久,魏先生和一个同样深得皇宠的女人走到了一起,这个姓客的皇帝奶妈和魏先生一起在宫廷内外布下一张巨大的网,凡是在这网中挣扎、冲撞的人非死即伤!  自此,“客魏专权”的时代到来了。  (一)残缺的性伴侣  公元1621年,泰昌皇帝归天,天启皇帝朱由校即位,这对魏进忠来说不啻于一次命运的巨大改变。在审时度势之后他郑重地把自己的名字改成魏忠贤,一个贤字已经完全可以说明此时的他对权力已经有了强烈的向往。同时就在此刻他也意识到单凭自己的力量也很难完成对权力的控制,他知道自己需要以一种更为直接的方式获得皇帝的全盘信任。在这个过程中,一个名为客印月的女人出现了……  客氏是天启皇帝的乳母,也就是奶妈。在朱由校的心中这个乳母的地位非常重要,甚至不单单是养育之恩那么简单。一些历史典籍也曾记载说,在皇帝大婚之前,与客氏曾有苟且之事。但不管真相如何,在当时的宫廷之中,客氏的风头确实是一时无二,朱由校即位不到十天就封客氏为奉圣夫人。而这个女人也理所当然的成了魏忠贤的目标。与此同时,作为一个势力单薄的女人,客氏也同样需要魏忠贤的配合。二人一拍即合,结成了对食(宫女和太监结成假夫妻)。而在这个过程中,魏忠贤又一次表现出了自己果敢的一面  事实上,早在魏忠贤之前,客氏曾有一个固定的对食,而且这个对食还算得上是魏忠贤的一个恩人,他就是魏忠贤最初的大佬魏朝。论长相个头,魏朝显然不是魏忠贤的对手,论性格他也不如魏忠贤幽默可亲,所以在这次爱情竞争中,魏忠贤很快取得了决定性的优势,而在整个过程中魏忠贤也并没给自己大佬任何面子,也许在此刻的魏忠贤心里,什么都可以让,但爱情不能让,而如果他真的这么想的话,那得说,他的思想足够先进。

媒体关注与评论

  作者看待历史的角度很独特,看过全书之后,有砦细节甚至让我感到诧异。例如对魏忠贤的解读,完全打破了以往他在人们心中的形象,更丰富,更有人l生,相比以往冷冰冰的那些“历史教材”,《奈何江山唱晚》让我看过之后,更多了一些思索。  --鬼鬼(作家)  文章写得非常细腻,又颇具幽默感,虽多是叙述评论却毫不枯燥,让人物的性格特征跃然纸上,完全摆脱了以往历史读物的脸谱化、定式化。作者的分析非常独到、视角也很独特,字里行间都透露着棱角和锋芒。  --游牧人(文化编辑)  凌列不是历史专业的科班,他所写的《奈何江山唱晚》也不是一本严肃反映历史事实的教材,而是一本历史随笔。然而凌列的随笔又无处不尊重历史的原貌,在没有破坏历史的情况下,他以睿智的目光和惊人的想象力向我们重现了那些并不遥远的故事。大到整个框架,小到每一个细节,无不在情理之中。整部书极具亲和力的语言轻易便将那些几百年前的人物都鲜活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老刀(浙江某报记者)  有人说崇祯是个不错的皇帝、明末的经济高度发达,但是国库没钱、皇帝也没钱,钱哪里去了?一些人回答:在地主、官员、勋戚的手里。那么我要问,这些官员、地主、勋戚归谁管?  又有人说,李自成、张献忠是流民,是流民推翻了明帝国,那么为什么有如此多的农民变成了流民?一些人回答:这是农民反抗地主的斗争,不代表崇祯昏庸。那么我要问,是什么造成了如此多的农民变成了流民?  还有人说:明朝之所以毁灭,是因为严峻的边境形势和严重的自然灾害。那么我要问,是不是边境形势严峻、有自然灾害就一定要亡国?  让我遗憾的是,我的问题,“一些人”回答牵强。不过还好,在这本书里我发现了另一些答案。  --新兵(网友,历史爱好者)  简单来说,《奈何江山唱晚》最吸引我的是文笔,其次才是对历史的叙述,作者文字幽默、绵里藏针,读起来非常舒服。  --谷雨(诗人)


编辑推荐

  新浪“大话春秋”、天涯“煮酒论史”、九界网联袂强力推荐,再创《明史》超强读本。  看《奈何江山唱晚》  知明亡清兴那些事儿  作家凌列全程解读中国最后的汉人王朝衰亡史  哀战!人明帝国最后的十七年  明史读物终结版本!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奈何江山唱晚 PDF格式下载



这本书真的是非常棒,以前买过一本,这本是用来送人的
作者在书中不仅将努力历史的原貌客观地还原到我们面前,并且善于追溯当时那些人的心理状态。崇祯、袁崇焕、刘瑾、周延儒、温体仁……一个个人物鲜活的呈现在我们面前,仿佛历史从未离我们远去。五星级推荐~!


书本装帧较好


本人认为这是写明史写得很不错的一本书。作者文字水平也很不错,人物内心活动剖析深刻,历史事件深层次原因分析得也很深入有理。值得一看的一本书。


明亡是不可避免的悲剧,从万历就可以看出江山社稷必倾覆,可怜的崇祯品尝到了悲剧。


挺喜欢作者的文笔,诙谐幽默;评论中肯,值得一读


是本好书,写得也很有味道。和明朝那些事儿对照来读更有意思。


我最近看的都是明朝的书,也算是本好书了,大家有空可以买来看看


在拜读了大作后,在下觉得关于书中的一些观点为我难以苟同,因此斗胆效仿作者,写出在“我脑海里的当年”,在下姑妄言之,如有不同的解读,尚请不啬赐告。在下认为,大作对于末代皇帝崇祯皇帝的感情过于激动,因此经常以个人感情代替严谨的分析。对当权者作一味的抨击,忽视了君王的作为“人”的弱点,以至于像古代官员一样,试图将不切实际的希望寄托于皇帝身上。同时,作者令人不敢苟同的将一些最为正当的行为划归为君王的性格弱点,例如:p79“在朱由检的内心里,巴不得天下的钱财都成为他的内帑,如今眼见温体仁如此清廉,自然心花怒放。”在我看来,这句话几乎属于恶搞————温体仁不收钱又不等于那钱流入了他的内库,他高兴什么呢?同时,作者集中将分析归结于皇帝的无能,似乎忽视了社会背景、思想基础等底层架构,如果不在这些架构上分析,在下以为,对皇帝的批判,将远远的超出其应的部分,同时也无法予现实以帮助。例如,p50,“官场的腐败导致大部分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中,而作为元首的朱由检偏偏不断地加重赋税,在这种情况下,老百姓左右是个死,不造反还等什么呢?”在下以为,这是社会体系下情不能上达的杰出体现。因为各个地区的贫富不同,富裕的地区加征七、八分都有可能被认为是仁政,而贫穷的地区加征一分,就可能被视为苛政的杰出典范。显然,皇帝并不清楚这种情况。同时,在深宫中长大的皇帝也远远低估了官僚的搜刮能力(或者认为他们都是清官?),他下旨增加一分税赋,一层一层的剥削下去,到了地方可能就征收了七八分。同样的,“大部分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中”这种现状在此种缺乏精确计算的制度下难以更改。历代的账务都不甚明确,因而就不能根据账目精确的征收税赋,税收的杠杆调节作用就不能很好的体现。而且,“官场的腐败”确实击中了要害,因为下情不能上达,而且官僚合法收入过低,腐败蔚然成风,这样,本应由掌握众多财富的少数人缴纳的税赋总有办法被转移到庶民身上。而皇帝一是不知道这种现状,二是即使知道了这种现状,又牖于“祖宗成法”的框架中。儒家讲究“三年无改为父之道”,如果皇帝试图更改,就会破坏自身的道德象征意义,即“不孝”,这将导致臣民失去道德象征。类似于西方的“宪法危机”。与之类似,p25,东林党的弱点在于“过于理想化的内心世界。”在我看来,这是儒家的一元化思想作祟。书呆子空有一腔报国之情,难以理解政治智慧和个人道德在很多时候难以相容。当两者被混为一谈时,就造成了文中提到的现象。间接地造成了阉党的势力壮大。同时,儒家的“夷狄之辩”也造成了儒生天朝上国的假象。明末时为了避免内忧外患造成的挤兑,曾经有大臣力劝君主与满洲方面和谈,当时朱由检已经同意了这个提议,但召开朝会讨论的时候,满朝文武几乎全部反对,最突出的是叫黄道周的著名道学家,驳得主和者无言以对。正因为此,在满洲已经答应进行和谈的情况下,明朝“放了鸽子”。从而错过了力挽狂澜的最后机会。尽管如此,可以看出p63,”但这件事却遭到崇祯帝的责备”的说法是有问题的————国家的和谈都可以接受,何况军队?提出这件事不过是为了找一个罪名罢了。《万历十五年》一书指出了帝国以人治代法制,以道德代规章的粗放式管理,在经济发展,人口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将对社会进步造成巨大阻碍,也在王朝兴亡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它造成了贪污腐败盛行的场面。但要更改这个局面,正如上面所说,将造成“宪法危机”,触动儒家学说的核心,从根本上动摇儒家的地位,也将造成全国范围内的恐慌。如果硬要实行,必须有强压公卿下诏的魄力和承受动荡的决心与准备。显然,在明末这个多事之秋,即使皇帝看到了这一点,也必然不能进行触及根本的修改,何况“义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即便是圣贤也难以做到,何况是普通人的皇帝。关于书中“从内库中查出数千万两白银”的说法,在下孤陋寡闻,从未听过,而书中又未给出引文,因此不便加以评说。但即便有数千万两白银,在救济几个省的灾民时恐怕也不敷使用,更何况军队的军粮必不可少,因此加税已成必然。至于王公大臣家中有大量珍宝,则绝对是事实,但尽管“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皇帝也不可能因为没有银两而抄那些公卿大夫的家。最主要的,在下以为作者对“明末无银”的说法理解上有错误。“无银”指的是没有作为流通物的白银。众所周知,当货币不敷使用,必将导致通货紧缩,白银的购买力上升,百姓更加不愿将手头银两花出,导致恶性循环。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中国人口的上升,另外很多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