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你是在做有价值的事吗

李在奎 中国友谊
出版时间:

2012-2  

出版社:

中国友谊  

作者:

李在奎  

页数:

328  

译者:

千太阳  

Tag标签:

无  

前言

《失乐园》的作者约翰•弥尔顿 (john milton)在四十二岁时,双目失明。在照明设施匮乏的17世纪,他在昏暗的烛光下,不分昼夜地翻阅了大量的书籍,他的双眼也就是因为那时候过度劳累而失明的。然而,不幸并没有将他击倒,他把“失明”视为“天命”,更加潜心于著书。最终,他在女儿的帮助下,完成了《失乐园》的创作。在时隔多年之后,弥尔顿被人问及成功的秘诀时,坦言:“是失明造就了现在的我”。那么,是什么造就了彼得•德鲁克呢?这就是我们希望通过这本书找到的答案。通常人们对彼得•德鲁克的印象都停留在,他是提出现代管理理论和法则的“现代管理学之父”。然而,他不是生来就具有非凡成就的,在那些无人知晓的,孤独的岁月里,是谁在陪伴他,是谁将他培养成一个“喜欢提问的人”。这是我从1992年至彼得•德鲁克去世前一年的整整十二年间,想要了解的问题。在每年去拜访他的过程中,我都从他身上感受到别样的魅力。就像《德鲁克的最后忠告》的作者伊丽莎白•哈斯•埃德莎姆,曾说过的那样:“彼得•德鲁克通过自身所特有的,对现有假设进行挑战的习惯,享受训斥顾客,并因此而获得金钱的快乐。因此,他偶尔会开玩笑地说,自己是侮辱者(insultant;‘insult’是侮辱的意思),而不是咨询师(consultant)。”杰克•韦尔奇在向彼得•德鲁克咨询关于GE通用电气公司结构调整方面的建议时,彼得•德鲁克提出了如下问题:“如果当初你没有选择进入这个行业,那么现在你是否还愿意选择它?”极其简单的一个问题,却发挥了巨大的威力。杰克•韦尔奇后来采取的一系列政策都来源于此。他强调说:“GE任何事业部门的存在条件,就是要在市场上‘做到最好’,否则就会被踢出这一领域”。这个在商界被奉为经典的理论,正是由一个小小提问的开始的。可想而知,一个正确的问题,对我们的帮助会有多大。彼得•德鲁克从小就喜欢倾听人们的谈话。当父母的朋友来家中拜访的时候,就是他接受新事物,并尽情提问的最好时机,他偶尔还会发表一下自己的想法。上高中(gymnasium)时,他遇到了一位善于启发学生思想的宗教学老师。有一天,这位老师在课堂上,向每位学生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你希望后人记住你什么?”。这个提问深深地启发了彼得•德鲁克,可以说,这是一个造就彼得•德鲁克的“提问”。本书中的提问,有些是由别人向彼得•德鲁克提出的,有些则是由彼得•德鲁克向别人提出的问题,还有彼得•德鲁克在自己的作品中引用的提问,和作者与彼得•德鲁克的交谈内容等等。彼得•德鲁克,1909年11月19日出生于奥地利的首都维也纳,他于2005年11月11日在加利福尼亚离开了人世,距他96岁生日仅仅还有一周的时间。奥地利维也纳的学术界和企业界,在2009年11月19日和20日这两天,举办了纪念德鲁克诞辰100周年的活动。在彼得•德鲁克逝世的美国加州克莱蒙特市,因为考虑到彼得•德鲁克先生的遗孀,窦瑞斯女士需要出席维纳斯活动,所以提前更早的从11月2日至11月8日。在连续一周的时间里,世界各地举办了各种纪念活动。我觉得把彼得•德鲁克的思想向更多的人介绍是一种社会贡献,所以参加了克莱尔蒙特和维也纳的活动。活动的主题依然是“提问”——“假如彼得•德鲁克还活着,他会怎么做呢(what would drucker do)?”我出版本书的主要目的,就在于广泛传播彼得•德鲁克的思想,本书的主要资料源于我所翻译的彼得•德鲁克的著作。其他资料则来源于,过去一年时间里, 在《Excellence Korea》上发表的文章。借此机会,我想向“hankyungBP”金京泰社长,“chungrim出版社”的高英秀社长,《Excellence Korea》的刘成龙代表和金英学主编表示衷心的感谢。在过去20年中,他们一直为我提供翻译彼得•德鲁克著作的机会。同时还十分感谢制作本书的“wisdom house”的岩俊赫社长。2010年 李在奎

内容概要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有一个独特的习惯,他特别喜欢提问题。有些提问是针对求教者的,有些提问是针对自己的。人们常常低估了一个正确问题的影响力,本书的38个经典提问涉及个人修为、价值观以及工作和事业的方方面面。德鲁克这些提问极其对这些提问的思考和回答,饱含德鲁克管理思想的精华,及其对组织中的个人如何达到高效能的忠告。

作者简介

  李在奎
  韩国最著名的彼得?德鲁克研究及作品翻译专家。作品有《Lee
Jaekyu教授的3分经济》《知识经营学概论》《人事资源管理论》《向彼得?德鲁克询问经营之道》等20多本。此外还翻译了大量彼得?德鲁克出版的书籍。

书籍目录

序言
01你希望在死后,人们对你的评价是什么?
希望人们可以这样将我铭记,我是一个帮助他人实现梦想的人。
02你改变过某人的生活吗?
仅仅凭借自己的知识和理论而流芳百世是不够的。除非我们能通过这些名誉去改变人们的生活,否则它们就没有任何意义。
03你现在真的在做有价值的事情吗?
早晨刮胡子的时候,或是对镜理红妆的时候,你希望在镜子里看到一个什么样的人??
04最满意的作品是什么?
我觉得我有义务再向完美发起一次挑战。
05我的墓志铭是什么?
一个了观察而生的人安息于此。
06有谁知道我做的事情?
不论有没有人欣赏,有没有人监督,要明确自己应该做的事情,然后全神贯注于那件事情上。
07实现目标的秘诀是什么?
一些通过不正当竞争而身居高位的人,他们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不得不造出虚假信息误导那些后来者。
08什么时候可以停止学习?
发现下属的优势,让他们将其全部精力集中于优势领域,并坚持练习。这是对培养人才方法的最准确定义。
09我们为什么需要一个笔记本?
这种聊天的方式,其实是一种思考问题的过程。在不停的诉说中,让自己边说边整理想法,找到最好的解决途径。?
10如果换作是他,他会怎么做呢?
倾听、学习新知识和以标杆为准要求自己。
11我们还可以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吗?
反学习,就意味着革新,意味着转换职业,意味着抛弃手中的一切。
12在哪一方面无可挑剔?
世界上根本不存在“无可挑剔的人。”“在哪一方面无可挑剔”才是最重要的,也是管理者有必要注意的地方。
13我属于哪里?
在规模庞大的组织里,表现不是很出色、业绩平平的人,在得到组织建议去就任某一职位的时候,要学会说“不”,以此来拒绝对方的好意。
14我是如何做事的?
是我采纳忠言的耳朵造就了我。
——成吉思汗
15一个成功的将军为什么没能成为成功的总统?
假如你的上司是“读者型”,那么你就利用工作报告,以书面的形式进行报告。如果属于“听者型”,那么就要采取口头汇报的方式进行。
16你是时间的主人吗?
卓有成效的知识工作者,在接到新任务的时候,并不会第一时间着手工作。他们往往从安排时间开始,而不是先制订计划。
17卡里斯马是什么?
有卡利斯马(魅力)的领导,最终会给人类带来灾难,因此要提高警惕。
18在自由体制下孕育的将是一个怎样的社会?
独裁领导者所主张的“代表群众”毫无意义,因为他没有给群众选择领导的权利。
19该思考的不是想做的事情是什么,而是该做的事情是什么?
卓有成效的工作者不会把意外的成功归功于自己,而是把它视为企业新的开发领域。
20我们的事业是什么?
企业最高管理者的重要职责,就是提出问题:“我们的事业是什么?”并通过严谨的研究,找到正确的答案。
21我们的顾客是谁?
企业的最终目的是创造顾客。
22在顾客心目中,价值是什么?
凯迪拉克的竞争对手是雪弗兰、福特汽车,还是钻石和貂皮大衣?
23我们将来的事业是什么?
每一位知识工作者都要经常问自己:“我们是否在从事正确的事业?”
24最近放弃的是什么?
有计划的放弃是为了更快地开创未来。
25人的最终目标和人生模型是什么?
实现自由和平等的人的模型,以及他们实现自由和平等的社会模型,分别就是“知识工作者”和“知识社会”。
26管理的新范式是什么?
昨天还站得住脚的假设,或许今天就不再有效了,而且很有可能在瞬间就形成一种误导。
27预测未来的最佳方法是什么?
预测未来的最好方法就是去创造未来。
28创新,即该改变或更新的是什么?
无论是社会还是经济,或是公共服务机构和商业机构,都需要创新与挑战精神。
29什么是该做的事情和不该做的事情?
成功的创新者是保守的,他们应该专注于“机会”,而不是“危险”。
30奢侈和消费真的是一种美德吗?
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经济环境下,怎样保住道德底线,已经成为考验领导者能力的一道难题。
31经济命运的主导权在政府还是个人?
资本主义社会会因自身的成功而崩溃。
32企业的社会责任是什么?
企业必须承担社会责任,对自己给社会造成的影响负责。
33知识社会也存在阶级吗?
如果说工业社会的阶级分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那么,知识社会的分工可划分为知识工作者和服务工作者。
34为什么要限制畅销的产品?
人们有一种倾向,认为持续时间相当长的事物一定是“正常的”,而且是“永恒的”。
35是谁作出选择?
在计划和现实不相符合的背后,往往存在管理者本身傲慢、强硬以及武断的因素。?
36欠缺的环节是什么?
需要是创新之母,而变化是创新的源泉。
37人口重心向哪里转移?
当人们的认识发生变化时,事实本身并没有改变,改变的是它们的意义。
38谁是继承人?
在知识社会,知识工作者必须学会自我发展,必须知道把自己放在什么样的位置上才能作出最大贡献。
本书的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早晨刮胡手的时候,或是对饶理红妆的时候,你希望在镜手里看到一个什么样的人? 日本凭什么繁荣 松下幸之助在日本被誉为“经营之神”,如果在他之前的人物中,选择出日本经济界最具代表性的两大巨头的话,可能非岩崎弥太郎和涩泽荣一莫属了。岩崎弥太郎创设三菱重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而涩泽荣一则撑起了日本第一国立银行。虽然他们的名声并不是很大,但他们的功绩却无人可比,这些将作为日本经济的历史而永远被人铭记。 岩崎弥太郎在51岁时逝世。在生前的20多年中,他和涩泽荣一一直以“日本应该怎样实现繁荣富强”为主题,在公开场合展开激烈的口水战。岩崎弥太郎主张,一个企业想要持续成长,“首先要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对此,涩泽荣一有着不同的见解,他的观点是“培育人才为先”。现今的我们都知道,他们二人的看法,没有明显的对错之别,从不同角度来说,他们都是正确的。为了实现经济发展,必须提高资本生产力。日本要通过可用资本和社会拥有的人力资源去实现经济的发展。 岩崎弥太郎和涩泽荣一不但希望建设富强的日本,更是为了造就强大和成就导向型的日本而不断奋斗。两人当时都认为,经济开发的本质不是让穷人变得富有,而是提高穷人的生产力。日本以岩崎弥太郎的方式,彻底吸收了日本国内的资本,并利用它去实现经济发展。其结果,就是日本在没有引进国外资本,或者在没有依赖国外投资者的情况下,也没有因为资本不足而陷入过困境。 此外,日本还根据涩泽荣一主张的方法,把日本的人力资源集中起来进行训练,并且按照他们每一个人的能力不同,对其进行了不同的训练。这些人才在日本的复兴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日本把每个人所能施展出的一切才能,都投入了经济发展中。 你希望在镜子里看到什么人 20世纪初,世界各大强国的外交官中,最受人尊敬的人物就是德国驻英国伦敦的大使sobiesky。他本来有机会可以走到更高的位置,即使不能成为德国的首相,至少也可以登上德国外交部长之位。大家都认为他是非常有前途的人。然而,他却在1906年,突然辞去了大使之位。当时,英国的国王是爱德华七世,他已经在位5年。有一天,德国的外交使团为爱德华七世准备了晚宴。这位德国大使在伦敦工作了将近15年,是当时的外交使团中最德高望重的成员。因此,他被选为那次宴会的主席。爱德华七世是臭名昭著的风流浪子。根据他的要求,在宴会快结束时,即在上完甜点之后,会由工作人员推上来一块巨大的蛋糕。灯光随之慢慢变暗,然后从蛋糕中蹦出12个裸体的妓女。德国大使感到十分不快,拒绝主持这种形式的晚宴,并选择了辞去大使之位。

媒体关注与评论

在所有的管理学书籍中,德鲁克的著作对我影响最深。——比尔•盖茨 我们于1988年在行业中以劣势小厂的地位战胜许多优势大厂,摘取了中国冰箱史上的第一枚金牌,这枚金牌要归功于日清工作法,更要归功于德鲁克先生。 ——张瑞敏假如世界上果真有所谓大师中的大师,那个人的名字,必定是彼得•德鲁克。——《经济学人》杂志


编辑推荐

《你是在做有价值的事吗》编辑推荐:成就比尔•盖茨、安迪•格鲁夫、杰克•韦尔奇的38个伟大问题,每个问题足以改变你的一生。德鲁克有一句名言:“我的工作是提问,你们的工作才是回答。”德鲁克的管理理念依托于实践,他的核心武器就是提问,通过提问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微软的比尔•盖茨、英特尔的安迪•格鲁夫、通用电气的杰克•韦尔奇都因为对这些问题的回答而大获成功。《你是在做有价值的事吗》收录德鲁克的38个经典提问,每一个问题都直指要害,让你汗流浃背!马云、史玉柱、张瑞敏、柳传志的思想导师,通俗解读德鲁克思想第一本书。德鲁克被誉为“现代管理之父”,与其他管理大师的区别在于他的理念极为通俗和实用,在企业家中广受尊重。国内以张瑞敏、柳传志为代表的一批企业家都是他的忠实拥趸,并通过实践他的理论而不断发展自己的事业。德鲁克的思想深刻而永不过时,《你是在做有价值的事吗》以极为通俗的方式让大师的思想走向每一个力求进步的人,可谓通俗解读德鲁克思想的第一本书。商务人士的励志书,年轻人不容错过的励志经典。在商业社会,高效能就意味着成功。对于在校大学生和年轻的白领来说,德鲁克、汤姆•彼得斯等国外管理大师一直具有最高的魅力。本书的内容通俗,内涵深远,对年轻人的职业规划和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极有指导价值,是年轻人事业进阶路上不可或缺的指导手册。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你是在做有价值的事吗 PDF格式下载



书名吸引了我,所以买下了,希望不会让我失望、、


挺喜欢的书,好东西啊,推荐给大家


同学自己挑的赠品,我本人不喜欢看这种书,觉得具体操作意义不大。果然,她本人翻了几页就没看了。。。


纸质挺差的 但是鉴于是送的 也就随意吧。


我自己看了,很好,写的很有价值


如果你正处于人生的迷茫期,不妨读读这本书~


老公买的书,他在看,其他不清楚


帮同事买的 也没见她看过 哈哈 不过还是好评 毕竟人家的书是没有问题的啊


还没看完 偶尔看看 内容不错


这本书是我在这里相中的第一本书,我很喜欢


内容一般一般。用来凑数的书。


虽然不是那么深刻,但是也算是有启发


虽然是赠品,但是不得不说不知道在写些什么。。。。看过比较差的书之一,不推荐购买,当砖头打蟑螂可以


可能国外人的思维和我们有些不同,我看得有些不舒服,当然纯属个人观点。与其想要从书中学到什么,不如自己踏踏实实好好工作学习。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