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研究

景普秋 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3-9  

出版社:

经济科学出版社  

作者:

景普秋  

内容概要

《中国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作者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次建立了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从专业化经济与聚集经济人手,分析、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的内在机理,提出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的四个影响因素、三个基本要素以及能量聚合体模型。基础条件、政府导向、市场发育与需求、技术进步四个影响出素,是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的动力与条件,是形成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模式的主要因素。三个基本要素:流动、集聚、创新,是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的基本环节,它们的共同作用,决定了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的质量与速度,其结果可以通过能量聚合体的聚合度来表现。应该说这一理论还不成熟,但至少是为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提供了一个初步的分析框架。

作者简介

景普秋,女,1970年出生,山西临猗人,经济学博士,现任山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讲师。1988年~1995年,在山西大学学习,期间分别获得理学学士与理学硕士学位。2000年~2003年在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学习,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学与城市发展研究,在《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城市规划》、《生产力研究》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参与省部级课题两项,参与并完成地方课题六项。

书籍目录

导论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第二节 研究的时限第三节 《中国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研究》的逻辑框架理论篇第一章 工业化与城镇化关系研究回顾第一节 工业化与城镇化一般关系研究第二节 中国工业化与城镇化关系研究第三节 理阶段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第二章 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发民展的理论 构架第一节 工业化与城镇化的概念、研究视角与关系分类第二节 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的机制研究第三节 能量聚合体模型实证篇第三章 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的大国模式第一节 划分的依据与类型第二节 欧美发达国家第三节 俄罗斯、拉美及中西亚诸国第四节 亚非转型国家第四章 中国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历史演变及互动机制第一节 近代中国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背景及特征第二节 新中国工业人经与城镇化发展历程及特征第三节 中国工业化与城镇化影响因素及互动机制第五章 中国工业化与城镇化典型相关分极及区域特征第一节 工业化、城镇化评价指标人本系的确立第二节 中国工业化与城镇化典型相关分析第三节 类型区域划分与区域特征分析第六章 中国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思路及对策第一节 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面临的障碍第二节 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思路及对策案例篇第七章 资源型地区工业化与城镇化偏差研究——以山西省为例第一节 工业化与城镇化现状分析及偏差表现第二节 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研究第三节 工业化与城镇化整合发展的思考第八章 乡村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研究——河北省辛集市为例第一节 辛集工业化与城镇工业化发展背景及历程第二节 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机制的形成第三节 发展趋向与对策参考文献后记


编辑推荐

《中国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研究》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研究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