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民营化在中国

霍康 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3  

出版社:

经济科学出版社  

作者:

霍康  

页数:

31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论及中国经济改革及其在全球经济中的崛起,最引人瞩目的莫过于中国股票市场的发展。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众人对这一课题的认识却又何其不足。在本书中,霍康与侯伟两位作者证券市场在中国这样一个欠缺私有制发展历程与传统的经济体中不可思议的演进过程进行了透彻的阐释。作为久经历练的市场参与者,两位作者凝结其丰富而明达的个人经验,向读者提供了有关中国证券交易,公司化进程以及公司上市程序等方面的最新考察成果。 除却上述对大环境的阐述。本书引人入胜之处还在于其对各色市场参与者与上市公司长期以来的表现进行了生动的描述。书中论及例如流通股与非流通股之间的严重失衡等当前市场所面临的若干核心问题。对某些为满足其一已私利而置散户投资者利益于不顾的机构和股市大腕们如何操纵并垄断市场的原委,本书也进行了深入剖析。 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极具价值的历史概观书籍,更深入探讨并论证得出:股票及股票市场自20世纪80年代初的自发性发展成功推动政府向着更有利于市场进一步发展的方向开展改革。也许最为惊人的结果便是,事实证明,一套旨在确保国家对上市公司享有绝对控制权的体系对所谓中国特色的民营化发展发挥了颇为积极的作用。

作者简介

霍康,现任摩根大通董事总经理兼中国营运总监。在2001年加入摩根大通这前,作者担任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管理委员会成员兼董事总经理。1993至1998年,作者出任瑞士信贷第一波干顿驻北京首席代表。投身中国十余年来,作者曾参与中国政府财政部、企业及银行的诸多项具有突破意义的国际及国内股份上市及债券发行工作。作者拥有斯坦福大学博士学位及北京大学毕业证书。

书籍目录

中文版前言年代表第一章“你们什么都不要”第二章中国股票市场的由来 深圳证券市场及上海证券市场演变史 上交所与深交所的最初架构 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与电子市场 地区性交易中心 产权交易中心 三板市场第三章谁来管理:监管者 人民银行:市场参与者还是市场监管者? 组建证监会 证监会打的是海外上市牌 香港证券交易所最终赢得了高层的支持 证监会在国内的权力斗争 监管理念 证监会主动出击第四章界定所有权:股票类型面面观 何为股票? 1992年《规范意见》 1994年《公司法》 上市公司股票 1999年《证券法》第五章包装国有企业:重组和上市 中国公司法的发展历程 如何包装一家国有企业 重组和境外上市第六章上市公司:幸运的少数派 谁来决定哪家公司上市? 境外股票上市价格 A股股票价格 上市公司分析 关注民营企业第七章 散户投资者都到哪儿去了? 有多少市场参与者? 中国的投资者都在哪儿?第八章 中国股市的分割 支离破碎的市场 公司有没有价值? 分散的市场导致经济低效 合并市场的努力 所有权同心圆 中国特色的民营化进程?第九章 十年牛市 中国牛市 基金指数业绩 被遗忘的B股 市场手段第十章 展望未来十年:利益均享

媒体关注与评论

  证券市场是中国经济改革进程中最难解读的一个方面,而《民营化在中国》一书则为我们揭开了中国证券市场的神秘面纱。本书研究全面透彻、分析鞭辟入里,对那些在中国入世后欲进军其证券市场的国外投资者来说,实为必读之作;实际上,任何欲了解中国当代经济发展史的中国学生在研习本书后都将获益匪浅。  ——凯瑟琳·吉尔伯,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中国经济评论》编辑  作者霍康先生与侯伟先生结合其二人丰富的实际经验,对如此错综复杂且极其重大的课题进行了精妙的阐述。本书蕴含大量宝贵的定性与定量分析资料,处处闪现出作者的博学精深。本书写作风格引人入胜,全书充满真知灼见。对任何投资中国大陆企业的投资者来说,均为不可或缺的读物。  ——彼得·诺兰教授,剑桥大学管理研究学院


编辑推荐

  本书对证券市场在中国这样一个欠缺私有制发展历程与传统的经济体中不可思议的演进过程进行了透彻的阐释,向读者提供了有关中国证券交易、公司化进程以及公司上市程序等方面的最新考察成果,还对各色市场参与者与上市公司长期以来的表现进行了生动的描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民营化在中国 PDF格式下载



如果你恰巧在写一篇关于证券的论文,这本书将为你节省大量的时间!!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