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新农村建设筹资政策研究

刘笑萍 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1  

出版社:

经济科学出版社  

作者:

刘笑萍  

页数:

271  

内容概要

  针对目前农村发展新的特点,我们认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将是农业部门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农业部门的主要工作目标。  从财政支农政策沿革入手,在分析了我国财政支农的政策背景、政策现状、政策影响、政策难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制定实施财政支农政策时要突出重点,突出政策措施的针对性的建议。  现阶段农村金融支持的着力点要体现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在开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用金融杠杆支持以现代农业生产方式改造传统的小农式的农业生产方式。

作者简介

  刘笑萍,女,1964年生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1985年获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1992年获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现任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院副研究员,主要从事金融理论与实践、农村金融等领域的研究。在《金融研究》、《管理世界》、《财贸经济》、《改革》、《财政研究》等国内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

书籍目录

第一篇 农业政策篇第一章 我国农业政策对农业经济的影响第一节 政策趋势第二节 政策成效第三节 政策影响第二章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政策选择第一节 面临的挑战第二节 今后农业政策选择重点第三章 国外财政与金融支农的经验与启示第一节 国外财政支农的经验与启示第二节 美国、韩国的金融支农体系介绍第三节 国外金融支农的经验与启示第二篇 财政政策篇第四章 政策背景第一节 财政支农的重要性第二节 财政支农政策沿革与趋势第三节 新农村建设对财政支农工作提出的客观要求第五章 政策现状第一节 财政投资对经济增长影响分析第二节 我国财政支农现状分析第三节 财政支农管理体制创新分析第六章 政策影响第一节 农民收入增长概况第二节 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第三节 财政支农支出结构变动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第七章 政策挑战第一节 总量:财政支农支出投入总量不足第二节 结构:供给范围“越位”与“缺位”并存第八章 政策建议第一节 今后财政支农工作重点第二节 总量:进一步增加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总量和相对规模第三节 结构: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农资金支出结构第三篇 金融支农篇第九章 中国农村金融政策体系的演变与沿革第一节 政策沿革第二节 政策新举第三节 研究综述第四节 政策评价第十章 农村金融改革产生的影响第一节 政策影响第二节 农村信贷投入变动对农民增收的影响第十一章 金融支农的政策难点第一节 农村金融视角下的农村资金流人分析第二节 农村金融视角下的资金流出分析第十二章 金融支农的政策选择第一节 政策依据第二节 政策创新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第一章 我国农业政策对农业经济的影响:  第一节 政策趋势:  在致力于促进国家工业化发展的进程中,任何忽视农业增长与发展的战略都是错误的战略。由此看来,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和弱质性产业特点,决定了农业在社会的转型发展中必须得到高度的重视。由于国家的干预强烈地影响着农业的衰荣兴废,它既是农业发展的关键,又是人为农业衰退的根源。一方面,正确合理的政策虽不能增加资源,但可以改变资源配置的基础,提供一种适当的激励,从而带来农业的繁荣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失败的农业政策可能对农业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从而直接影响到经济的进程,对国民经济产生巨大的副作用。因此,在对农村政策的选择上,延伸到在资金政策的选择上,就必须对农业进行重点倾斜与支持,以确保农业基础地位稳固、结构合理,进而达到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均衡发展的目的。  一、我国农业政策的变动趋势:  (一)调整与稳定并存:  1978年以来,我国的经济政策经历了根本性的变革,从中央计划经济渐进过渡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由于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建立市场经济,总体而言,农业政策和制度等方面的改革,也是在围绕增强市场作用的总体目标下开展的。在紧紧围绕这个根本性变革的前提下,为达到所制定的政策能够具有延续性的目的,通过政策的不断调整,农业的政策框架也在不断演进。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新农村建设筹资政策研究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