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农村企业家的生成与中国传统农业的转变

孙学敏 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1  

出版社:

经济科学出版社  

作者:

孙学敏  

页数:

212  

字数:

2500000  

内容概要

  本书以改革开放30年中国农村经济的大发展为背景,系统探讨了农村企业冢生成对中国传统农业转变的作用及其传递机制和方式,试图提出转变传统农业的一种中国经验模式即转变传统农业的企业家模式。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转变传统农业的实践表明,农村企业家的生成对转变传统农业有着十分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转变传统农业的最大经验,就是通过制度的渐进变革,诱致和催生了大批的农村企业家,并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家在农村社会经济转型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本书认为农村企业家是推动中国传统农业转变的主力军,在未来转变中国传统农业的实践中农村企业家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农村企业家的生成对中国传统农业转变有四大基本作用,即发动和组织作用、生产方式的创新作用、新的生产要素的培育与引入作用以及对农村经济文化和农民意识形态的重塑作用;农村工业企业家、农业企业家、流通企业家和金融企业家四种不同类型农村企业家在转变传统农业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同但又相互补充的作用。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社会经济制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制度变迁对中国农村企业家生成特征,如来源特征、产业分布特征、市场特征、治理结构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国农村企业家具有六大创业行为特征,即中年创业者占多数:创业主体呈多元化趋势,有打工经历者占多数;创业行为执着,80%以上企业家有多次创业经历;首次创业多选本地,行业选择相对集中;家族成员在管理人员中占较大比例;创业的决心和信心来自本人和家人;管理经验多靠自己摸索。有五大因素对农村企业家的创业行为产生了重要影响,包括:打工的经历和媒体官传引导;亲友在创业资金上的支持;个人创富和想干成一番事业的目标理想;足够的创业胆量和管理经验以及家庭成员、亲戚、朋友和生意伙伴的支持等。  本书研究发现,制约传统农业地区经济发展和阻碍传统农业转变的关键因素是传统农本文化,而打破这一文化制约,形成新的农村创富文化,推动农村地区企业家群体的生成,是转变传统农业的有效措施。“基于产业集群的企业家群体生成模式”是农村企业家群体生成的重要模式。企业家群体生成模式的研究对特定区域内传统农业的转变有着更加积极的意义。  重视农村企业家文化氛围的营造,重视农村企业家的教育和培养,积极促成农村企业家群体生成的局面,对加快我国传统农业的转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简介

孙学敏,河南省郸城县人,1963年出生,博士,教授。1981年考入郑州大学经济系,1985毕业并留校任教。先后赴武汉大学、中南财经大学、北京大学进修学习。2004年师从发展经济学之父张培刚先生攻读博士学位,2008年获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为郑州大学商学院教授、硕士

书籍目录

1 导论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有关概念的说明 1.4 本书研究的主要内容 1.5 研究方法、创新点与难点2 转变传统农业的理论及其启示 2.1 20世纪转变传统农业的三大经典理论 2.2 熊彼特的企业家创新理论 2.3 20世纪转变传统农业理论及熊彼特理论给我们的启示3 农村企业家在我国传统农业转变中的作用 3.1 农村企业家在转变传统农业中的发动和组织作用 3.2 农村企业家推动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创新和扩散作用 3.3 新的农业生产要素的培育与引入作用 3.4 农村企业家在农村文化和农民意识形态重塑方面的作用4 中国农村企业家产业类型及其作用分析 4.1 农村工业企业家的作用 4.2 农业企业家的作用 4.3 农产品流通企业家的作用5 农村企业家在农村经济文化和意识形态重塑中的贡献分析 5.1 传统农业社会农村经济文化和农民意识形态特点 5.2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文化和农民意识形态的变化 5.3 农村经济文化和农民意识形态的变化对转变传统农业的影响 5.4 农村企业家经济文化观念对传统农本文化的冲击 5.5 农村企业家生成与工业化意识在农村社会的植入 5.6 农村企业家经济文化理念传播和扩散的路径与方式 5.7 小结6 制度变迁过程中中国农村企业家的生成特征分析 6.1 改革开放前农村企业家的生成 6.2 20世纪80年代农村企业家的生成特征 6.3 20世纪90年代农村企业家的生成特征 6.4 21世纪农村企业家的生成特征及肩负的新的历史使命7 农村企业家创业行为特征及其生成因素的实证分析 7.1 调查对象与研究方法 7.2 农村企业家的行为特征分析 7.3 农村企业家生成因素分析 7.4 小结8 区域性创富文化的生成与农村企业家的群体生成——以河南固始县农村企业家群体的快速生成为例 8.1 固始现象及其研究价值 8.2 从农本经济到“打工经济”的文化跃迁及其经济后果 8.3 从打工经济到企业家经济的文化跃迁与其经济后果 8.4 固始发展模式9 基于产业集群的企业家群体生成方式及其意义——以河南12个优秀企业家群体为案例的分析 9.1 基于产业集群的企业家群体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9.2 基于产业集群的企业家生成方式是企业家群体生成的重要方式 9.3 河南优秀产业集群内企业家群体的发展状况 9.4 依托产业集群的企业家群体生成规律 10 总结 10.1 主要结论 10.2 进一步研究方向参考文献致谢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编辑推荐

  重视农村企业家文化氛围的营造,重视农村企业家的教育和培养,积极促成农村企业家群体生成的局面,对加快我国传统农业的转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农村企业家的生成与中国传统农业的转变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