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山东省财政科研成果选

于国安 编 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2  

出版社:

经济科学出版社  

作者:

于国安 编  

页数:

279  

内容概要

  近年来,山东省各级财政部门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致力于推动公共财政改革的不断深化。各地根据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完善公共财政体系”的要求,按照中央和省的统一部署,结合自身实际,探索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地方公共财政体系不断完善,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有力地促进了全省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为总结各地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研究探讨进一步深化财政改革的思路和措施,更好地服务于山东省财政改革发展,2008年,编者组织省内16个市的财政科研人员,围绕构建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地方财政体制、支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财政对策、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等专题进行分组协作攻关。在各课题组成员单位的共同努力和密切配合下,较圆满地完成了研究任务。《山东省财政科研成果选(2008-2009)》是部分研究成果。

书籍目录

构建财力和事权相匹配的地方财政体制研究威海、烟台、临沂市协作课题组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地方财政体制建设研究威海市财政局课题组烟台市构建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地方财政体制研究烟台市财政局课题组构建财力与事权匹配的地方财政体制问题探讨临沂市财政局课题组构建欠发达地区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地方财政体制初探滨州市财政局课题组财政支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研究济宁、泰安、聊城、菏泽市协作课题组济宁市支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财政对策研究济宁市财政局课题组财政促进区域经济统筹协调发展的对策研究泰安市财政局课题组聊城市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财政思路与对策聊城市财政局课题组菏泽市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财政对策研究菏泽市财政局课题组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促进地区问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莱芜、东营市协作课题组莱芜市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研究莱芜市财政局课题组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建设研究东营市财政局课题组构建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地方财政体制研究德州、淄博、滨州、枣庄市协作课题组德州市构建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地方财政体制研究德州市财政局课题组健全财力与事权相匹配财政体制的方略抉择淄博市财政局课题组枣庄市构建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研究枣庄市财政局课题组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潍坊、济南、日照市协作课题组促进潍坊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潍坊市财政局课题组大力加强财源建设努力提高财政保障能力济南市财政局课题组促进鲁南临海产业区建设的财政政策研究日照市财政局课题组后记

章节摘录

  事权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特定含义,是各级政府对隶属于本级政府的国营企业与事业单位的经营和行政管理权,它所反映的是各级政府管理职能的划分,突出的是行政隶属关系。随着市场经济下政府与国有企业关系的变化,政府职能的转变以及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尤其是收入划分的分税制体制的形成,使原有事权的概念发生了变化,我们当前所关注的事权“主要是指每一级政府在公共事务和服务中应承担的任务与职责”。而财权是政府为满足一定支出需求而筹集财政收入的权力,包括税权和费权,形成自筹的财力。中国分税制财政体制下,财权主要与税种划分相关。财力则是指一级政府可支配的财政收入,包括自筹的和上级转移的。考察财力与事权的配置情况,其中对政府事权的考察主要是政府在行使公共事务服务职责过程中的支出责任,财力与事权相匹配,实际上就是财力与支出责任相匹配。  (一)地方政府承担的事权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财政体制经历了多次变迁,大体分为三个阶段,其中的事权划分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一是1949~1979年的“统收统支”阶段,特点是“政府统包统揽,财政统收统支”,财力和事权都集中于中央政府。二是1980~1993年的“财政包干”阶段,地方承担了一定事权,主要是围绕企业管理权责展开,中央与地方财力划分在很大程度上依附于企业的行政隶属关系。三是1994年至今的“分税制”阶段,划分了中央和地方收入、支出的范围,分设税务机构,实行中央对地方的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山东省财政科研成果选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