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区域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绩效评价研究

罗亚非 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3  

出版社:

经济科学出版社  

作者:

罗亚非  

页数:

222  

字数:

190000  

前言

  在区域技术创新研究的领域中,区域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绩效评价研究是一个涉及到系统可持续发展新范式的、全新的前沿课题,作者依托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区域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研究(项目号:02BJY016)和区域技术创新生态系统协调性评价研究(项目号:04BJY090)开展了对该领域的研究。在对国内外关于区域(技术)创新系统相关理论与方法研究现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从交叉学科的视角对区域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绩效评价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进行了探讨。  本书阐述了应用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区域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绩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分析了区域技术创新系统的生态特征、区域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提出了如何应用多视角研究区域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绩效的思路。作者的研究工作体现在:  1.区域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绩效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概念,是在一定时空范围内技术创新生态系统中的技术创新活动在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所追求的经济、社会、自然生态环境的综合效益,是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三大综合效益的辩证统一。

内容概要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新目标是追求一种新的范式——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建立在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可以承受的基础上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协调、持续发展的机制。可持续发展需要我们转变技术创新绩效评价的理念和方法,从一个新的视角——利用生态学理论,从区域技术创新的实际出发,利用新的理念诠释区域技术创新绩效评价问题。  全书一共由7章构成,除第1章是导言之外,分为三部分进行讨论:  第一部分为区域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概念界定,由第2章构成。主要阐述了区域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概念。在研究区域的定义与分类的基础上,确定本书区域的概念与边界。分析了区域技术创新系统的生态特征,探讨了区域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和过程目标与结果目标。  第二部分为区域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绩效的研究,由第3章和第4章构成。首先研究绩效的概念,从多学科角度分析和解释区域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绩效的内涵,提出区域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绩效概念,并依据过程目标和结果目标将区域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绩效分为过程绩效和结果绩效;利用物理学“熵”的概念,探讨区域技术创新绩效熵的概念与构成,提出区域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绩效熵减少模式。依据软系统分析方法的步骤,根据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创建区域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结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第三部分为实证分析,由第5章、第6章和第7章构成。应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熵值法、投影寻踪方法对区域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绩效进行了研究。根据生态系统群落、种群的概念,应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30个区域的技术创新投入产出数据进行技术创新过程绩效分析,并揭示影响绩效高低的主要因素,探讨了制药业技术创新过程绩效以及制药业企业间的关系。采用熵值法和投影寻踪模型对30个区域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结果绩效进行了分析。利用非参数统计方法对熵值法、投影寻踪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

作者简介

  罗亚非,硕士,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中国统计教育学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科技统计、区域技术创新。近年主持(完成)部委和北京市项目多项,作为课题组主要成员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研究工作。

书籍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1.2 区域(技术)创新系统研究  1.3 区域技术创新绩效研究  1.4 研究思路与结构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区域技术创新系统生态特征研究  2.1 生态学的形成、分类与研究对象  2.2 区域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研究  2.3 区域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特征  2.4 区域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  2.5 区域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功能与目标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区域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绩效研究  3.1 区域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绩效概念研究  3.2 多视角的区域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绩效内涵研究  3.3 基于熵理的区域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绩效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RTIE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1 区域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绩效评价体系的概念和作用  4.2 区域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4.3 绩效评价指标的筛选与确定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DEA方法的RTIE缋效评价研究  5.1 DEA方法的基本概念与适用范围  5.2 区域间技术创新生态系统过程绩效实证分析  5.3 一个种群(制药业)技术创新过程绩效评价研究  5.4 区域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结果绩效评价研究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熵值法的RTIE绩效评价研究  6.1 区域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绩效的熵值法  6.2 熵值法评价结果的验证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投影寻踪方法的RTIE绩效评价研究  7.1 投影寻踪方法的基本概念及适用范围  7.2 投影寻踪主成分分析  7.3 投影寻踪模型  7.4 投影寻踪方法与熵值法评价结果的一致性检验  7.5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本书的基本结论 本书的主要工作 区域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绩效评价研究展望 附录 附录1 RTIE过程绩效评价指标的原始数据 附录2 基于DEA分析的RTIE绩效评价指标的规范化矩阵 附录3 RTIE结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始数据 附录4 熵值法的区域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结果绩效的计算结果 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区域被认为是具有极强的路径依赖实体。在快速变化的世界中,需要创造新的、甚至激进的路径支持竞争。发展平台方法(Re-gional:DevelopmentPlatformMethod,RDPM)在发展区域创新系统中是一种很好的创新工具,并通过芬兰的实证检验了这一方法。  KunChen,MartinKenney(2006)比较北京、深圳技术集群的发展来探讨大学、科研机构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根植于国家创新系统的两个区域展现出完全不同的进化轨迹。在北京的案例中,大学、科研机构在中国发展高技术产业集群中起着极端重要的作用。相比较,深圳是中国第三类非常重要的集群,在未来的20年中,政策制定者应有意识考虑吸引高等教育的公共机构。他们建议,中国的经验模式虽然也会有一定的问题,但为其他国家提供了非常有意义的、具有强大的大学和科研机构的范式。  Loety eydesdorff,MichaelFritsch(2006)认为经济、技术创新、制度调节是相互作用的3个子动力系统,它们可以利用广义的三螺旋模型来解释,并将反映3个子动力系统的结构信息作为协同指标。这样的测度显示可以减少创新系统层面的不确定性。利用德国的数据进行分析后,他们得出结论:中等技术的制造业是促进知识经济区域经济结构的主要驱动力。  本书参考文献从区域创新与集群政策、区域创新战略、创新政策与产业政策、国家创新系统与区域创新系统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与研究。  从国外学者对于区域创新系统的研究脉络来看,大体趋势是,在20世纪80-90年代主要侧重区域创新系统的理论研究,包括区域创新系统与国家创新系统的关系、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构成要素等;进入21世纪,从实证角度研究区域创新系统的文章逐渐多了起来,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探讨了区域创新系统运行。


编辑推荐

  《区域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绩效评价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部分研究成果  北京市教委项目研究成果  数量经济重点建设学科资助项目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区域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绩效评价研究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