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逆行精灵

迟子建 中国文联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3年1月第一版  

出版社:

中国文联出版社  

作者:

迟子建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逆行精灵 PDF格式下载



  小小的一本书,我没抱什么渴望去读。花两三个小时看完之后,我静静想了想,不得不在心里加强了对迟子建的印象。
  一位为有一台琴而伐了一个寒假的木耳椴的音乐老师,一位受够各种真的假的祝福问候的孕妇,一位好心的老太太,一位想要告自己孙子的老哑巴,一位耐不住寂寞的农村鹅颈女人,一位吝啬呆板的短发大嫂......涵盖了各个年龄层,各个职位,各有各的故事,因为一场雨,而相遇,而拥有共同的一份记忆。
  在故事的最后,迟子建没有写出黑脸人最后的决定。但是,她安排了老哑巴上吊而死,接着我知道了黑脸人不会去杀他哥哥了。
  我没想清楚,在山间飞的白衣女子代表着什么?豁唇看到了,孕妇梦到了,老哑巴画出来了.....三个人的共同点是?豁唇对世界的一切充满好奇和新趣,孕妇是对自然和新生活的向往,而老哑巴是不想让孙子错下去,这,可以简单概括为欲望???


  迟子建的中篇小说集第三卷名为《逆行精灵》,包括五篇中篇小说:《向着白夜旅行》、《岸上的美奴》、《原野上的羊群》、《逆行精灵》、《零作坊》。个人比较喜欢其中的第二篇《岸上的美奴》和第四篇《逆行精灵。
  一、一条窒息的鱼——《岸上的美奴》
  读完全篇才注意到小说的标题——《岸上的美奴》。一开头芜镇给我们的印象是世俗而又和谐的——人们围剿马哈鱼,货轮装卸玉米运走。而美奴在这些忙碌的人群中间看着这一切,似乎她也融入其中,她是这巨大的和谐的画面中一个不起眼的小女孩。她呆呆地看人们剖开雌马哈鱼的鱼腹取里面金红色的鱼子,第二天她要去上学,这一切都是那么平凡和正常。
  然而,后文慢慢揭开了这些看似平静的表面现象内部的波流。父亲开着货轮走了,母亲手术后神智不清,虽然后来她能起来自己出去,但似乎她不认得自己的女儿,像是另外一个人,最奇怪的是她对许多事情异常的清醒和明白。她去找美奴的语文老师白石文,两人的暧昧关系在这个世俗传统的小镇引起了风言风语,美奴在人们甚至鄙夷的眼光下非常压抑。她还是一个孩子。一开始她要照顾神智失常的妈妈,在爸爸离开后一个人承担家中的一切。同学的嘲笑、大人小孩的异样眼光、那些流言,甚至镇长亲自到她家里叫她看好自己“有病”的母亲不要让她出去乱跑。
  恰恰是在这个时候我们惊讶地发现美奴性格的变化,那个在朝霞中看人们捕杀马哈鱼的小女孩,她不再单纯,她的言语变得锋芒甚至话里藏针,她的行为变得叛逆而独特,她恨自己的母亲,她开始讨厌自己以前很喜欢的老师白石文。她用冷冰冰的旁人似的话语挖苦着自己清醒的母亲,直呼母亲的名字杨玉翠,她拒绝镇长的要求并加以讽刺赶他走,她的性格看来更像她病后清醒的母亲——她们都看破了什么拒绝着什么,她们觉得她们不属于这里,她们厌倦这个肮脏世俗的小镇,她们讨厌自己现在的生活。
  在她们看来芜镇的人都被漫无目的的昏暗生活支配着,他们是盲目无知和麻木的。
  可是芜镇是太寂寞了,早上七八点钟,男人们才揉着惺忪睡眼晃出家门,看看猪、鸡、鹅、狗,在看看荒芜单调的菜园,然后再看看天天出现的太阳,便茫然地不知东西南北了。
  ——《岸上的美奴》第八节
  美奴几乎不敢看芜镇人的脸,她觉得所有的人都那么可恶,都像长着蛆虫和腐肉。……
  ——《岸上的美奴》第八节
  镇长来找美奴,可是在美奴的眼里“镇长的语气高昂起来,仿佛一条狗坑顽固头后得意洋洋地扬起尾巴”
  外乡人可以在芜镇大摇大摆进进出出,把打更家里搞得鸡犬不宁。芜镇的人只会旁观只会在背后议论,他们对弱者不同情对强者完全屈服。美奴觉得他们就像那些被剖开肚子等待苍蝇叮咬的马哈鱼,他们离开了水他们不再优雅自在。
  美奴的自我意识越来越强,她的眼光越来越“毒”,她看穿了母亲和白石文的关系,看清了芜镇的生活真相,她恨,她一个人走在江边想着许多事情。
  美奴望着江水,忽然生出了投进去的欲望。……美奴便觉得投江的事应该留给可耻的人去做。 ——《岸上的美奴》第十节
  终于最后她利用一个机会把母亲带到外乡人遗留的小船上,划到江心把她认为一切罪恶的根源一切麻烦的源头把她的“神智失常”的母亲推到冰冷的江水里。回顾前后文我们可以发现美奴杀死自己的母亲是有预谋有计划的,我惊心于这个原本单纯的女孩的心机和沉着。且看她带母亲去江边走近死亡的这段:
  美奴和母亲一同走出家门。走前美奴没有熄灯。她们沿着小巷朝码头走去,没有碰到一个人,连狗也没碰见,这使美奴觉得计划已经成功了大半。她们临近码头时美奴忽然停住脚步,她怯怯地叫了一声:“妈妈——”
  杨玉翠惊愕地站住了。
  “你回头还能看见咱家的房子吗?”美奴轻声问。
  “油灯的那间房子就是。”杨玉翠说。
  “太好了,妈妈,有灯的屋子就是咱们的家。”美奴说,她为能使母亲永远记住一个有灯火的家而感到欣慰。…… ——《岸上的美奴》第十节
  美奴离开家不关灯最初的动机应该是为了对别人造成她和母亲都在家的假象,后来才无意中使母亲记住了家中的灯火。而且美奴为自己的行为没有被人发现而“觉得计划已经成功了大半”,这个计划是什么?我们已经可以猜到了。原本一直很讨厌妈妈直呼其名“杨玉翠”的美奴却在这个时候“怯怯地”叫“妈妈”恐怕也是有意味的吧。“美奴为能使母亲永远记住一个有灯火的家而感到欣慰”,这里“永远”也应该是一种暗示了。对美奴淹死母亲的描写也可以看出美奴的害死母亲是长期酝酿和蓄意的:
  待美奴觉得已经到达水最深的江段时,她忽然轻轻落了桨,敛声屏气慢慢走到母亲背后,母亲端坐着一动不动,美奴用力一推,船头那个经月光照得翻出微弱玫瑰色的穿淡紫色衣服的女人就落入江水中,她连喊都没喊一声。美奴心下说:我推下的不是妈妈,是一个失去记忆的陌生人。美奴哆嗦了一阵,这才手忙脚乱地继续拾桨划行……
  ——《岸上的美奴》第十节
  美奴用“推下的不是妈妈,是一个失去记忆的陌生人”来逃脱内心的不安,可即使是一个陌生人作为一个孩子也不能就这样把别人不声不息地淹死吧。
  这一段都是美奴的“邪恶历程”,她是被逼的也好,她是无奈也好,美奴就这样结束了自己的一段过去。
  后来的美奴又回复到文章开头那个看鱼的女孩的样子,只是,她成长了吧。
  母亲死了,镇长把美奴爸爸的轮船沉没全船人遇难的消息告诉美奴时开始美奴没有哭,但是镇长“眼泪涟涟”地说:“美奴,你不用担心,只要我当镇长,就保证有你吃有你穿,又你的学上,你别担心,将来你上高中上大学镇上都供,镇上不供,我自己供,你别担心……”这时的镇长又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美的一面。镇长接着一家一家到镇上有亲属在船上的人家报丧,于是整个芜镇哭成了一片,“哭声使芜镇沉浸在有史以来最哀恸的时刻,没人注意到日头如何沉落江水,暮色又如何徐徐降临了……”也许这些哭声重又让我们感到了芜镇真实人性的一面。
  而美奴整晚做恶梦。那个原来处处和她为敌说美奴妈妈坏话骂美奴“女流氓”和美奴打过架甚至和美奴“抢男生”的张多多,这个女孩子,她因为担心美奴晚上一个人在家害怕,悄悄睡在美奴家柴垛上睡了一夜,只等美奴害怕叫起来的时候现身去和她做伴。
  《岸上的美女》标题下还有一行题记:给爱和温暖。结尾让我觉得,爱和温暖依然流淌在我们心里。美奴这条鱼她恐惧过她错过,不过她还是在爱和温暖的呵护下成长着。
  
  二、命运的端点——《逆行精灵》
  《逆行精灵》里的人物很多,黑脸人、抱琴者、老哑巴、卖山货的人、小木匠、豁唇、老女人、孕妇、鹅颈女人、短发大婶,还有王段长、售票员、女炊事员,把这么多人放在一个中篇小说里,放在一个养路段上过夜,作者给了我们形形色色的面孔,各种不同的命运,他们每个人都有故事都有苦难。他们的生命形态以老哑巴和鹅颈女人最为代表。小孩子豁唇是一个衔接。
  鹅颈女人有丈夫有一儿一女两个孩子,她经常离开家独自一人外出,这次也是一样。从这段话也许可以看出她的个性:
  鹅颈女人从当姑娘的时候起就喜欢进城,那时她在粮店工作,将挣来的钱全都扔在路上了。她每次坐在车上时都有一种无法言说的幸福感,觉得这才叫人过的日子。他在城里也没有亲戚和熟人。她住便宜的旅店,然后到街上吃小吃逛服装店,去电影院跟着主人公或悲或喜。心满意足后她又开始想家,想她那百依百顺的丈夫,虽然他的个子还没有她高;想她那双活泼的儿女,于是又坐车返回塔香。每年若不进城几次,她就会心烦意乱。塔香的一些男人很觊觎她的身段,常常有人在暗中挑逗她。她虽然觉得丈夫不错,但也几度背叛过他……
  ——《逆行精灵》203-204面
  一个矛盾又协调的女人,她理性而又放荡,她叛逆而又规矩,她不甘寂寞不甘一成不变的生活,所以她在外面偷偷和别的几个男人先后做过,她和拖拉机手,和猎人胡京,和鱼贩子,在这一次描写中和小木匠都有过关系,她还幻想要和新来的音乐老师也就是那个抱琴人发生关系。
  她时时对丈夫生出几分愧疚,而当机会来临时,她却如入迷雾中一样不能自持。事后她总是宽慰自己,觉得她没有什么错,是她的身体出错了,身体那是老天爷给的呀,说收回就收回了的东西,她如何管得了呢。但她又不是那种放浪形骸的女人,并不是每一个男人都能得到他们所渴望的东西……她只有在特殊的天气和氛围中才感觉到自己的情欲像囚禁的雄狮欲出笼一样不可遏制。 ——《逆行精灵》204面
  就像那次她和拖拉机手,她因为看到微风中“会唱歌的麦穗”,阳光在金黄色的麦地上波澜起伏,她“第一次感觉到阳光在跳舞”,这个时候她遇到拖拉机手才和他发生了关系。所以后文有句交代鹅颈女人心理的话:在她看来,她那天不是在和他(拖拉机手)做爱,而是和麦子在做爱。
  鹅颈女人热情地绽放自己的生命,她是这些人中最为奔放和豪爽的。当黑脸人喝醉酒吐脏了衣服,只有她愿意去帮素不相识的黑脸人洗那些恶心的衣服。她对豁唇也很好。她不甘寂寞,当大家都懒洋洋地停留在雨后的养路段上,只有她要出去到野地里逛逛采果子(豁唇是跟着她去了,小木匠跟着她去更是因为他对鹅颈女人的欲望和幻想)。她懂得享受,懂得如何花费自己的时光,我们看到了一个灿烂奔放的自由年轻的生命。
  老哑巴比较惨,他不会说话,他内心的痛苦和挣扎是别人很难理解和抵达的。他从孙子很小就纵容他,最后孙子长大成了一个偷盗、流里流气的混混,他偷走了老哑巴藏了一辈子的一罐金沙。老哑巴去城里告自己的不肖孙子,但法院里的人根本不理一个哑巴,或者说没人把这当一回事。老哑巴是郁闷的,他有口不能言、有哭不能说。人们多弱势群体的漠视,弱势群体的无助和绝望,在老哑巴身上集中体现。
  在经历了无数次的进城回来的苦痛后,这天早上很早,他遭到一棵树了解了自己。头一天晚上老哑巴喝酒醉后画了一幅画:一片林子,在这林子上面一个穿着长裙子的美女,在半空中飞着。奇怪的是就在前一刻,刚刚睡醒的孕妇说她梦见了一个穿被衣服的女人在屋外的林地上飘来飘去,而和鹅颈女人出去在野地里睡了一觉的豁唇回来也说他那时梦到了林子的雾中有个女人在飞。
  当第二天人们找到老哑巴时他已经吊死在树上了。
  老女人惊叫了一声,然后紧紧地把豁唇的头抱在自己怀中,不让他去看那悬挂着的尸首。然而豁唇挣脱了母亲,他哭着跑到那棵枫桦树下,用拳头拼命捶打着树干,使这棵树哭了似的哗哗响动起来,老哑巴的身体也跟着如风中的干鱼一样摇来摆去。
  枫桦树坚硬的树斑划破了豁唇的手,他大声地哭着对站在不远处的母亲说:
  “妈,它是个坏树,是个该遭雷劈的树!” ——《逆行精灵》245面结尾
  老哑巴和鹅颈女人形成了鲜明的比照,他们在卑微的环境中一个尽情展示绽放自己,一个则卑微地默默地死去。豁唇的一段言行像是什么东西重重地敲打在我的心头。这棵树,让老哑巴死去的这棵树,它是无辜的,老哑巴是无辜的,他们是无辜的,但他们都经受着社会的苦难,他们这些弱势群体的命运啊!老哑巴的生存艰辛而又无奈,无声的哭泣啊。
  那个飘在空中的女人,逆行精灵,她是美,是希望,是绝望,她美丽而又残忍,这也许就是他们生存的真实写照。
  这些往往容易被忽视的群体,他们的艰辛和苦涩,他们生存的方式和命运,是少为人关注的。我惊叹于迟子建把事情写得如此真实具体,迟子建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和入微的了解让我钦佩。
  


  读了很多迟子建的早期的书,都是以贫困和哀伤为基调的故事。她的文字也是潮濡清冷的。的确,更接近自然的人心中会更多地隐藏天真和淳朴。很喜欢迟文中那些单纯无邪的童真和天然无雕饰的哀伤气质。
  
  她笔下的主人公是平凡的,却也有着鲜明的性格特点,逃不过环境的熏陶和周围人的感染,形成了特定的特征。像《岸上的美奴》里的美奴,生活在江边,离自然亲近,与水汽,山雾,朝霞,船舶熟络。故天生忧郁,与人不合,兀自安静。而自己的母亲精神头脑似明非明,总在做那些不被世俗认同的事,让美奴难堪,无法与别人正常相处。父亲常年在外远航,美奴更加缺少关爱。身边的同学矫作别扭假善不知羞耻,邻人贪财势利懒惰爱嚼人舌根。
  
  美奴只是缺乏爱意和温暖。原来她曾崇仰的白石光也因与母亲不明原因地亲近而受她唾弃。她的世界灰暗而冰冷。她常常去码头遥望江水天空,吹江风,听风吟。也许她是在等有人能载船将她带走,也许在等父亲回来给她多一些奢望的温暖。可是希望像万花筒底的绚烂,可感却从不可及。
  
  内心的阴暗面一天天累积,变成吞噬快乐和幸福感的野兽。也许美奴不是因为恨母亲才杀死她,而是内心的恨意和黑暗使自己丧失了辨识方向的能力。她觉得她杀死的不是母亲,而是一个陌生的失去记忆的女人。
  
  
  童年的场景和经历对一个人的影响总是最大的,它们像是吸血的蜘蛛扎根于人的血肉里,注入灰色的汁液,使人们在以后回忆那段童年时总带有一丝伤感的气韵和灰暗模糊的视线。
  
  
  


   很高兴迟子建的小说再次集结发行。
   自初中在《小说选刊》中偶然读到《观慧记》开始,便很执念于她笔下那个淡淡泛白的北方世界,有袅袅炊烟、远方的狗吠、明亮又迷蒙的日头和大片大片的落叶乔木。后来去北方读大学,依着迟小姐的描述生活,却也不曾对它有一点点的失望。
   迟子建是漠河人,那是中国最北方、平均气温最低的一个县。或许是地理原因的延伸,她的文笔也带着点雪地的寒、炕的热,又或者深北方人的慵懒,突然冒出来点爽快或狡黠的字句反而叫人不自觉的微笑。而我认为《观慧记》就是这么一篇有北方特点的小说。
   1997年3月9日,我也曾和迟子建一样,将所有的心思放在那颗回归的世纪慧星上。海尔-波普慧星,公转周期约3000年,而我们在萤幕上所期望能见的仅仅一瞬。成千上万人翘首以盼地希望见到一个孤独的身影在天空出现又悄然消失,仔细想想难免有些凄凉。村上春树在《斯普特尼克恋人》里面描述两颗卫星,管它们叫“囚徒”,虽然是美丽的相遇,但说到底只是永远孤单又带着相互毁灭的因子。迟子建看到的慧星也多少有点这样的意味,我爱你,但是只是相遇而不得相亲。
   《观慧记》就是写在这个大事件下的一个小作品:我在回漠河观慧的旅途过程中遇见种种人、怀念一见钟情的周方庐,而最后又与慧星和他失之交臂。
   就是这样一个写自己所失所得的文章,但却能触动人内心深处的某些情愫。
  
   诚恳、真实、谦逊的周方庐,与其说是人物,更莫若说是生活中一些美好的梦,心心念念但却有些遥不可及,执念在脑海里百转千回,最终可能变成一杯淡淡的清茶。好像什么都不曾得到,但又好像什么都获得了。想起《逆行精灵》里飘然的白衣精灵、《白银那》里永远等待的俄罗斯老妇人,又或者《朋友们来看雪吧》里酷似父亲的大胡子,好像有些东西我们擦身而过一直在失去,但是却又能在某些地方找回来,譬如孩子们的怀抱里。
  
   我想,终于明白这篇文章给我的牵绊是什么了。
   “为了看一颗未曾露面的彗星,却错过了与我最魂牵梦系的朋友相聚的机会。”
   写着写着才重新发现,北方是那样美好的一个所在,感触和怀念太多反而拙于笔墨。只想说,若有乌托邦,就是迟子建小姐创造的。
  


我读的第一篇也是《观彗记》在小说选刊上,忘记那时自己多大,后来来到哈尔滨上大学,真的喜欢哈尔滨,天空是那样蓝,到处去游玩,北方的自然风景很美,还是没有被染指的一块净土,至今很怀念,想想北方还是容易产生真性情的人,就像迟子建


读《观彗记》时我已爱她很久了,我还特地在冬天去了一趟漠河。


我很喜欢那篇世界上所有的夜晚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