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来信
2012-6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胡银芳,林威治 著
217
这些往返于伦敦、北京的信件,是一个在伦敦的80后留学生对母亲推心置腹的讲述自己留学中的所思所想所见所闻和母亲的感性理解,直接评说。
这是一个80后如何适应西方文化和坚守中国传统文化的心路历程,这是一本介绍到英国留学的知识读本,这是一本儿子和母亲相互沟通、了解、理解,彼此小再竹代沟、隔阂的恬信集。
林威治,英国帝国理工金融硕士,现在某投资公司工作。
胡银芳,中国广播小说协会秘书长主要作品:用来描写邓稼先一生的长篇传记文学《英雄大爱》;曾发表《徐霞客》、《上官婉儿》、《读唐公主出嫁诗》等文史作品。编辑出版《饮食文化漫谈》及小说《壁画迷雾》。
与青春同行
这些文字永远注视着我
第一封来信 别开生面的仪式
第一封回信 抵得上黄金的家书
第二封来信 我的近况
第二封回信 不可急于找工作
第三封来信 第一节课
第三封回信 学会巧用时间
第四封来信 (1)关于就业指导
第四封来信 (2)应聘英国汇丰银行
第四封回信 (1)关于边学习边找工作好不好?
第四封来信 (3)圣诞节没有圣诞老人送来的礼物
第四封回信 (2)那是文化上的差异
第五封来信 在泰晤士河畔过新年
第五封回信 考试前的回信
第六封来信 校长回信
第六封回信 怎么看待校长的回信?
第七封来信 难忘的考试
第七封回信 没复习的内容也要考
第八封来信 第二次考试
第八封回信 第二次考试的回信(1)
第九封来信 一句话概括
第九封回信 第二次考试的回信(2)
第十封来信 端午节快乐!
第十封回信 最爱端午节
第十一封来信 关于我的未来两年
第十一封回信 (1)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
第十一封回信 (2)对学习的感受
第十二封来信 有些事情不是我们想的那么浪漫
第十二封回信 董仲舒三年不窥园
第十三封来信 国外读书真费劲
第十三封回信 名校淘汰率高
第十四封来信 此一时,彼一时
第十四封回信 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
……
第一封 来信别开生面的仪式 妈: 昨天(伦敦时间10月8日)下午,帝国理工学院的院长(我们更习惯称为校长)在大礼堂为新生举行了一个简单却又别开生面的欢迎仪式。 仪式开始的时候,大屏幕迅速播放英国帝国理工这一百多年的大事记。比起许多其他英国高校,她的历史不算长,但是很令人自豪。除了这所学校所具有的皇家气质之外,在100多年的时间里,还诞生过将近20位诺贝尔奖得主,2位菲尔兹奖得主(菲尔兹奖是数学界的诺贝尔奖),还包括众多的科举院和工程院的院士,这些大师的存在让帝国理工永远是那样星光璀璨! 校长上台致辞,首先兴奋地说到了学校被泰晤士报评为世界顶级大学的第五位,接着他说道,这绝对是一所令全世界学生向往的高校,祝贺在座的所有新生迈入顶级人才侯选之列!但是要注意是侯选,还没有成为顶级人才。所以你们在座的所有人需要继续更加刻苦的努力,勇于质疑老师所讲的知识,敢于提问,永远保持充沛的精力去接受一切挑战!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各自领域取得成绩或者成就。除此之外,校长还着重强调了帝国理工学院的国际化背景,学生中有40%来自全世界123个国家,教师中有45010是来自英国之外的国家。这些说明帝国理工选择人才,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是独具一格的。只要有能力,有成绩,帝国理工都会邀请他们来学校为学生传授知识,培养世界未来的顶级人才。 之所以我会用这么多“顶级”来形容,是因为学校的各个方面都配的上这个词,从老师,学生,到声望,再到学生组织,体育馆(伦敦最好的体育馆),还有学校中的设施等;二是我很高兴能成为当中的一员,这种自信是从小到现在很多经历培养起来的。G 直是这种感觉伴随着我。另外,我是在北京外国语大学读的本科,这所学校的女生比较多。我来到帝国理工学院后发现,这个学校的男生比较多,这样一平衡,我身上的男子汉气概还是不会丢的。 在这里,有一个现象很突出,刚刚开学,许多同学已经开 始找工作了,这和在国内上大学不太一样。在国内,刚刚入校的学生且要轻松一阵子呢。而这里的新生却要为毕业后作打算了,听说今年英国的就业竞争会很激烈,很多大公司的人员招聘已经快要截止,入乡随俗吧,我也会去尝试一下的。另外,一位在帝国理工读金融博士的男生告诉我申请博士大约会在明年4、5月,现在最重要的是让自己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尽快让老师了解我,证明我的学习和研究能力。 说了这么多,主要是我入学时的见闻和感想,也是第一次写信,结构可能不那么缜密。但是通过这封信是想告诉你们,我会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 南 2009年10月9日凌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