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榕荫楼集

庄战成 中国文联
出版时间:

2012-12  

出版社:

中国文联  

作者:

庄战成  

内容概要

庄战成作品集

作者简介

庄战成:1939年出生于台湾彰化县,原名吴玉云,1948年定居于福建省惠安县。1963年厦门大学中文系毕业,同年到福建日报编辑部工作。高级记者,原福建日报编委、政教处处长、新闻研究所所长。经组织推荐和批准,从1983年至2000年,担任上海《文汇报》特约记者。

书籍目录

前言1
第一卷 访台记实
梦圆在台北1
情依依 盼团聚17
最忆是乡情31
赴台采访手记34
十八记者登陆台湾39
“酒柜”何时变“书柜”43
台湾“硅谷”一瞥45
这也是台湾一景47
开发精致农业49
KTV——休闲的文化场所51
把自行车造得尽善尽美53
彼岸同业探秘55
海峡彼岸的同行们60
殷殷亲情荡心怀65
台商看好上海67
海峡彼岸的教育69
百万车辆滚滚流 欲速不速陷车阵71
在福建同乡会作客73
咱们举双手支持直航75
盼望明年再相会77
台湾市井文化娱乐78
神秘的台北故宫博物院81
高高树上结槟榔83
“百岳”探幽85
殷勤茶艺留客心88
台岛逗留识女性91
厚惠两岸书香飘95
为了我梦中的橄榄树97
第二卷 人物专访
不是亲人 胜似亲人100
常思为世界留点什么102
永远要开拓104
祖国的多情女儿106
风物看看近故乡108
小星、相思树和潮声110
“下水”的校园作家113
书连两岸情116
“少林小子”真功夫118
夜访“王子”和“天鹅”120
千里丝路 美如花雨123
南中国的孙悟空为何迷人126
“文化沙漠”与得天独厚131
阿Q、戛纳节和电影质量134
他们在想什么?做什么?137
老桂秋来更著花141
高山流水总知音143
江氏木偶头之魂148
“三头六臂”的人物151
金杯和最佳精神156
艺术青春长在161
南国献艺迎新春164
多塑造令人难忘的角色167
他和观众是知音170
莺声巧弄 艺有师承172
美在生活中176
艺术与美179
尹派芳华在八闽182
回荡大地的正气歌184
“我是半个福建人”187
记录人间的美好189
不可思议的人和事192
最是一年春好时195
海峡难阻骨肉情198
“谢谢福建人民”201
鼓浪夜雨访叶楠202
第三卷 纵横纪胜
我们的事业越来越兴旺发达204
“演员”滋味苦难当208
炮声旋律中的陈绍潘210
牛如战马231
鸡公石上铁鸡叫234
一夜水过山237
远涉重洋 访友献艺241
《七箩荔枝》和文艺创作245
春梨做客248
管弦和雅听南音252
古风新意访“灯城”256
渔海高风260
“闽南故宫”与“根”263
健儿心中的春天267
千旗火生风272
深山银幕荡春风275
刺桐花开江南春277
围头之春279
炎黄子孙当如此281
举世无双的栲林283
红土地上一明星285
好大一棵树286
人才:大事业的追求289
创业在天涯292
难忘的绿色298
富裕之邦也有“不光彩”301
不知何处是故乡303
深情献给大地母亲305
大洋心声共传递307
“听我长歌歌鉴湖”309
小屋写怀312
西施故里记胜315
鉴湖越台名士多317
张家界,永恒的旋律320
冬季去看峨眉雪322
神女应无恙 当惊世界殊325
鲤湖秋意329
大宅深院别样情331
琴岛抒情333
名山深处溢茶香335
芳香世界337
鸳鸯溪中鸳鸯多339
“乞丐”变成“状元”341
难忘的360个日夜344
人物通讯采写随感录348
第四卷 茶余漫笔
教师节前话实事355
就近旅游也尽兴357
千年“樟老”和三寸“蜗达它”359
毡帽为什么受青睐361
谨防“祸从口入”363
精于服务者得“天下”365
八闽大地需要万紫千红367
茶叶虽小,却宜小题大做369
有全利而无害者,惟书371
“趋同”现象不可忽视373
高素质人才从哪里来375
都市也需要“包装”378
新观念与跨越式发展380
让知识保持新鲜382
不可缺少的一课384
种啥养啥先问市场386
亲情服务暖人心388
充分利用垃圾这资源390
突出特色育英才392
发展高新技术需要科学精神394
让看病吃药不再“烦”396
绿色食品何时上百姓餐桌398
托起明天的太阳400
“搭便车”也可生财402
宗旨铭记在心404
机遇在人406
百姓青睐“老药”408
拥有“芝麻开门”金钥匙410
尊重比待遇更珍贵412
经商之道重在诚信414
为何患者爱到药店买药416
关爱“银发族”418
渴望商德420
天外有天422
运用“延伸信息”424
致知与力行426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榕荫楼集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