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华姓氏通史.林姓-中华姓氏通史丛书

陈建魁,王大良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2-04  

出版社: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作者:

陈建魁,王大良  

内容概要

  《中华姓氏通史·林姓(插图本)》的特点:  通史体裁 别具一格;  一部搜罗宏富,研究周密,纵贯古今的中华姓氏文明巨著。  四大板块 全面涵盖;  一部涵盖诸多学科,文献资料丰富的通史性著作。姓氏源流、姓氏文化、姓氏文献、姓氏名人四大板块,帮助读者全面了解和掌握姓氏文明。  全新视野 历史散文;  一部视野广阔,既富有哲理,又具散文笔调的文化史书。言简意赅,明晓流畅,严肃史书成功地走向大众视野。  插图丰富 图文并茂;  一部拥有大量珍贵图片的姓氏图典。插图涉及祖先、人物、郡望、文献、山川、名胜、古迹等内容。图文并茂 ,相得益彰。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寻根探源第二章 比干神话与传说揭密第三章 西河林、济南林与下邳林的相继崛起第四章 晋安林氏的形成及其分衍第五章 长盛不衰的九牧林氏与阙下林氏第六章 南方林姓的空前繁荣第七章 当代林姓及其分布第八章 林姓宗族文化第九章 家谱文献第十章 人物谱作者后记编者后记

章节摘录

  南宋福清人林栗,曾任太常博土。秘阁修撰。兵部侍郎等职,是二十四史中列传最长的林姓人物  林栗,字黄中,南宋初年福清人。《宋史》有传,长达三四千言,是二十四史中列传字数最多的林姓名人。他于绍兴十二年(1142年)中进士,任崇仁县尉,教授南安军。得宰相陈康伯赏识,荐为太学正,守太常博士。孝宗即位后,迁屯田员外郎。时金人请和,约为叔侄之国,上书要求朝廷不要俱怕金人。孝宗揽权,林栗以为权柄应所在得人,不能让近臣任意胡为。执政诉于孝宗,说“林粟谓臣等指鹿为马,臣不愿与之同朝”,遂出知江州。  召为吏部员外郎,后兼皇子庆王府直讲。除右司员外郎,迁太常少卿,辨正太庙昭穆之位。除直宝文阁,知湖州,又知兴化军、南剑州,除夔路提点刑狱,改知夔州,加直敷文阁,曾平定当地少数族人为乱。因被诬受贿,削职罢归。后朝廷以林栗累更其职,清介有闻,复直敷文阁、广西南路转运判官:改提点刑狱,又改知潭州。除秘阁修撰,知隆兴府。后除兵部侍郎。时朱熹召为兵部郎官,二人相见,论《易》等意见不合。林栗上言朱熹“本无学术”、“妄自推尊”,要求将朱熹罢职。孝宗认为其言过当,而大臣畏林栗之强,莫敢深论,惟太常博士叶适上书辩正。又遭侍御史胡晋臣弹劾,出知泉州,又知明州。卒谥简肃。  林栗精明强干,才能突出,但性格急躁。论起事来,雄辩可观,然晚年攻击朱熹,为其人生一大污点。  福建仙游也是林姓较早播迁的地方,宋代中期,仙游出现了一个名闻天下的林姓大族,林豫。林师说,林师益都是这支林姓史册留名的人物  福建仙游也是林姓人聚集之地,早在宋代,仙游就出现了许多林姓名人,其中林豫家族名人辈出,是仙游林氏的杰出代表。  林豫,字顺之,宋神宗熙宁年间进士,曾知通利军,与苏轼兄弟友善,后苏辙被贬,赠以诗赋,中有“怒发冲冠,壮心比石”之语。先后在七个郡中任职,皆勤政爱民,后受苏轼牵连人元枯党籍。  林豫家族当时在仙游的地位为林姓之冠。林豫之子中,有两个儿子林师说、林师益,他们一文一武,俱名垂青史。  林师说,字箕仲,为林豫第三子,少举进士知名,以父荫屡应补官,但因逊于从兄师文及弟弟师龙,所以入仕最晚。初试铨曹第一,任严州司士,因功迁德化知县。上任途经桐庐,逢强盗为乱,许多百姓不肯让林师说到德化去。郡长上报朝廷,改任建德知县。曾率十余骑,临敌不乱,斩为首者于市。累迁兵部员外郎、建昌军丞相。在丞相赵鼎的举荐下,除浙东提点刑狱。浙江山阴县在王畿之内,富贵者多巧取豪夺,百姓遭殃。师说把豪强一绳于法,得罪了不少权贵。不得已力请祠归,居九年卒。甚得朝臣推许,在朝重臣林光朝称他“表里只是一个人”。  林师益,为林豫第二子。以父任奏补三班借职,累迁阁门宣赞舍人,提举京城四壁守御使司、后军统制。金人入侵京师开封,差充京畿第一副将,训练马步军,驻扎于陈留县。朝廷大臣奏林师益通达军政,授京畿第一正将,守御郑州原武。金人再犯京师,诸将皆逃,惟师益率孤军守原武不动,并领命入援京师。行至封丘,遇敌,迎战,大破敌军。次日,敌兵大批赶至,师益对他的副将说:敌众我寡,确实难敌,然而此时是我们为国拼命的时候,还有什么可顾虑呢?遂奋勇力战,最后壮烈捐躯。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华姓氏通史.林姓-中华姓氏通史丛书 PDF格式下载



姓氏之源,让我们对于自己的姓氏有直观的了解,更能体会到中华五千年文明的传承。氏族的兴衰发展,品味过往的历史,对于姓氏的自豪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