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酒后

凌叔华 东方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4-01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作者:

凌叔华  

页数:

217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酒后:一个收藏徐志摩情感日记的女人》选编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女作家及画家凌叔华的散文、小说,约十万字,如《花之寺》、《酒后》、《记我所知道的槟城》、《登富士山》、《我们怎样看中国画》、《敦煌礼赞》等。编选的同时力求使今人特别是大陆的年青一辈读者能够对凌叔华有一个相对比较全面的了解。  《酒后:一个收藏徐志摩情感日记的女人  》另一大特色是与诗文相应生辉的是加配一些历史照片及一些写意图,同时配以相关的说明文字及背景资料,如燕大求学、京城画会、与文坛、学界名流的来往、以及侨居海外等,使读者对作者的生活及文学活动有一个大体的了解,对相关文章也能有一个更深入的领会。

作者简介

  凌叔华,原名瑞棠,后以字叔华行,笔名有瑞唐、凌瑞唐、素心、素华,英文名Su Hua。清光绪二十六年生于北京一个士宦人家,在当时的学界,有“中国的曼殊斐儿”之美誉。主要作品有:《酒后》、《花之寺》、散文集《爱山庐梦影》等。  她出身名门,由文坛怪杰辜鸿铭启蒙,又是周作人的高徒,陈西滢的夫人,徐志摩把他的“八宝箱”托付与她。齐白石、泰戈尔对她的激赏,鲁迅、伍尔夫对她的签名称赞,胡适、林徽因与她交往与恩怨,甚至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闲话”事件也与她有关。  幸而流风遗韵,犹有存焉,未曾湮没于时代的风烟而消逝殆尽。情发于衷,必形于言,从氤氲着烟黄的旧页中,仿佛惝忄兄地追怀往昔,终不至使湘灵佩杳,而心绪阑珊。    

书籍目录

爱山庐梦影花之寺酒后吃茶记我所知道的槟城登富士山绮霞回忆一个画会和几个老画家我们怎样看中国画古韵之一件喜事古韵之八月节解闷随记之一、二、三、五志摩真的不回来了吗重游日本记敦煌礼赞

章节摘录

  我向来没想过富士山是怎样巍大,怎样宏丽,值得我们崇拜的,因为一向所看见的富土山影子,多是一些用彩色渲染得十分匀整可是毫无笔韵的纯东洋画与不见精彩的明信片,或是在各种漆盘漆碗上涂的色彩或金银色的花样。这些东西本来是一些只能暂视不能久赏的容易讨巧的工艺品,所以富士山在我脑子里只是一座平凡无奇的山。有时因为藐视它的原故,看见了漆画上涂的富士山头堆着皑白的雪,拥着重重的云彩,心里便笑日本人连一国最崇拜的山都要制造出来!  从西京到东京的火车道上,听说可以望见富士山影,有一次坐在车上看见几个日人探头车窗外望了许多回,引得我也想望一望,但是因为天阴始终没见到,他们面上露出失望神色,我却以为这样山看不看都没关系。  东京中国青年会要组织一个团体登富士山,据说山上的气候与下面大不相同,登山的人都得预备寒衣。这寒衣二字很是入耳,那时我们住的房子开着西窗,屋内温度与蒸笼里差不了多少,到能穿寒衣的地方去一两天倒是同吃一碗冰淇凌得的快感很相象吧,所以我便决意加入这登山团体。  由东京饭田町上车赴大月驿约三时半光景,途中过了三十三个山洞,可见越山过岭的多了。车虽然渐上高地,但是并不凉爽,炎日照窗,依然要时时挥汗。因七八两月为登富士时期,所以车上朝山人非常拥挤。日人作朝山装束甚多,男女皆穿白色土布之短大衣,上面印了许多朱印,为上庙的符号,裤袜皆一色白,头戴草笠,足登芒鞋,男人有中国行脚僧神气。女人面上仍如平日涂了厚厚的白粉,满身挂白,甚似戏台上做代夫报仇的女角装扮。  到大月驿时已过一时,大家在车上已吃了辨当(即木匣内盛菜饭的一种便饭),所以忙忙的急搭小电车赴吉田口,好趁未黑天时上山。  由大月驿至吉田口约坐二小时电车,沿途水田碧绿,远山蜿蜒不断,好风扇凉,爽气有如中秋光景,车轨两边的大沟中流水潺潺,人家借它作水磨用的很不少,车在途中暂停时,我们下车洗手,觉得冷水如冰,土人说这是富士山融雪流下来的。  车仍然前行,忽见含烟点翠连绵不断的万山中间,突然露出一座削平的山峰矫然立于云端,峰头积雪尚未全消,映着蔚蓝的天光,格外显得清幽拔俗,山的周围并不接连别的小山岭,同时也许因为富士的山形整齐的原故,周围蜿蜒不断的美山,显然见得委琐局促的样子,恰似鸡群中立着一只羽衣翩翩翛然出尘的仙鹤。  车转了几个弯,我不住的望着窗外,左右群山已不是方才看的山了,但富士还是方才看的一样,矫然立着,若不是八面玲珑的圆锥体,那会如此?山上云彩,来来去去,也只笼去富士山腰,到底没有飞上山顶去。当云彩笼着山腰时,只见山的上部,甚似一把开着的白纸扇形状,日本人咏富士的名句“白扇倒悬东海天”,这时候见到了。  ……

媒体关注与评论

  如苏雪林对她的评价:“她的文字淡雅幽丽秀韵天成,似乎与力量二字合拍不上,但她的文字仍然有力量,不过这力量是深蕴于内的,而且调子是平静的。别人的力量要说是像银河倒泻雷轰电激的瀑布,她的便只是一股潜行地底的温泉,不使人听见潺湲之声,看见清冷之色,而所到之处,地面上草渐青,树渐绿,鸟语花香,春光流转,万象都皆为之昭苏。”而诗人徐志摩更有一段诗意的品评:“……一种七弦琴的余韵,一种素兰在黄昏人静时微透的清芬。……”  如小说《花之寺》中的一段:  ……在烂漫晨霞底下,趁着清明的朝气,我愿自承一切。我在两年前只是高墙根下的一根枯瘁小草。别说和蔼的日光及滋润的甘雨,是见不着的,就是温柔的东风亦不肯在墙畔经过呢。我过着那沉闷黯淡的日子不知有多久。好容易才遇到一个仁慈体物的园丁把我移在满阳光的大地,时时受东风的吹嘘,清泉的灌溉。于是我才有了生气,长出碧翠的叶子,一年几次,居然开出有颜色的花朵在风中摇曳,与众卉争一份旖旎的韶光。  她多才多艺,工书善画,一生举办过多次画展。特别是她的文人画,清逸、淡雅,脱尽尘俗,本书中也选了她的一些关于书画及画家的文章,如《爱山庐梦影》等,都写得意味隽永,余韵悠长:  “不识年来梦,如何只近山。”一次无意中读到石涛这两句诗,久久未能去怀,大约也因为这正是我心中常想到的诗句,又似乎是大自然给我的一个启示。近来我常在雨后、日出或黄昏前后,默默的对着山坐,什么“晦明风雨”的变化,已经不是我要看的了。我对着山的心情,很象对着一个知己的朋友一样,用不着说话,也用不着察言观色,我已感到很满足了;况且一片青翠,如梦一般浮现在眼前,更会使人神怡意远了。不知这种意境算得参“画禅”不!在这对山的顷刻间,我只觉得用不着想,亦用不着看,一切都超乎形态语言之外,在静默中人与自然不分,象一方莹洁白玉,象一首诗。  在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吴尔芙(Virginia Woolf)鼓励下,一九三八年,凌叔华开始用英文写作《古韵》。一九五三年,《古韵》(Ancient Melodies)由伦敦The Hogarth Press 出版。伦敦《泰晤士报·文学增刊》一九五四年撰文给予本书很高的评价,凌叔华因此驰名国际文坛:  “叔华夫人安静地、轻轻地把我们引进一个在古老文明背后隐蔽的院落。这个文明已经被扫得荡然无存,但是那些爱羡它的人仍然能从中寻得情趣。她给英文的读者介绍了一个中国意境的新鲜世界。当那些高昂的调子变得消沉了以后,《古韵》仍然会逗留着,发出愉悦的声音。     


编辑推荐

  这套丛书不同以往的各种版本,首先在选题设计上,不是简单的对文字的阅读与体会,它突出体现的是对文学经典的"视觉化阅读"、"唯美化阅读"、"情趣化阅读"以及"怀旧的阅读"。在体会文学经典作品的同时,又有审美与视觉的愉悦。  书中配有大量的图片,以图文相映的形式诠释作品的内涵。比如冰心的散文《往事》,当页以荡漾的春水与飘飞的燕子来映衬作者赴美留学前的离愁别恨与乡思乡愁。  这套丛书一书一色,以色彩的变幻体现作家的风格,凌叔华,用阴丹士林的旗袍蓝来体现她的幽雅娴静与闺秀气。  《酒后:一个收藏徐志摩情感日记的女人》还有丰富的背景资料作为"花边",如:凌叔华与徐志摩的情谊,用以了解作者的文学活动及创作意图,使读者对作品能有更深入细致的领悟。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酒后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