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伟大的道路

[美] 艾格妮丝·史沫特莱 东方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12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作者:

[美] 艾格妮丝·史沫特莱  

页数:

552  

译者:

梅念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倾注了史沫特莱全部心血的书,不仅记录了中国人民敬爱的朱德同志60岁以前所走过的道路,同时也生动地展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的一幅壮丽多姿的画卷。自从它在1955年以中文译本初版问世以来,全世界已先后出版了德、俄、法、西班牙、孟加拉、丹麦、意大利等八个语种的译本,在各国进步入士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者简介

作者:(美)艾格妮丝·史沫特莱

书籍目录

中译本校者序言原出版者序言序曲第一篇 道路的起点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第二篇 走向革命之路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第三篇 灾难沉重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第四篇 探索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五篇 在大革命的岁月里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第六篇 土地革命开始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第七篇 《上杭之歌》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第八篇 反围剿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第九篇 生征 第二十九章 第三十章 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二章第十篇 历史重演第十一篇 “我们的秘密武器”第十二篇 “伟大的道路”附录

章节摘录

书摘他垂下头,沉默了一阵,凝视着合拢来的双手,然手才若断若续地讲起来——他讲到光、色、声音、高山和森林、“像我巴掌大小”的芬芳的野花、“香飘千里”的鲜花,讲到阳光、一条湍急的小河、一首摇篮曲。 他的母亲唱着这首摇篮曲,而且为了哄他高兴,一边唱一边用眉毛作表情: 月如眉, 月如弓。 月如眉, 月如镰。 不似眉头常皱。 这首摇篮曲,对于他来说,既有快乐,也有痛苦。母亲对他唱时,带来了快乐,后来,在对弟弟唱时,便又给他带来了痛苦。这原是自己的歌曲啊,他这样想。 在他的记忆里,襁褓及孩提时期,不知道什么叫做爱,几乎是“野着”长大的,除了吃、穿、住以外,事事都要靠自己。他知道母亲很爱他,在记忆中,她从未责骂过他一句。可是,她为家事忙得不可开交,顶多能抽空照顾照顾正在吃奶的婴儿。而且,吃奶的孩子始终没有断过。 “我爱母亲,但我怕父亲,”朱德从容而自然地讲着。“我实在不明白父亲为什么那么凶。” 刚刚能够手持汤匙的时候,便自己吃饭了,慢慢又用起粗糙的筷箸。受了伤只有自啜自泣,或是根本不哭,因为谁也没有工夫来哄慰。天气暖的时候,他光着身子四处乱跑。到了冬天,便穿上薄薄一层棉袄和棉裤。裤子是开档裤,以便他在必要时自己方便。病过没有呢?没有,他这一生从没有病过。 带着一种奇特的表情,他回忆起当时玩耍的情景。“我玩得太累时,就随便拣个地方倒下睡了。起身又玩,玩累了倒下又睡。” 回想起太阳光穿过树阴,一点一点凌乱地照在地上,引得他用污脏的小手去捕捉光点时,他笑了一笑。离家不远处有几棵果树,到了果花盛开的时候,他便抱着树枝猛摇,花瓣像阵雨般洒满一身。到处都是野花,房后面则是一片沙沙作响的竹林,一棵高大遮荫树的树枝上悬着长长的秋千,一截木头上架着跷跷板。附近有一条窄而急的小河流经对面小山的山脚,岸边有红色的卵石,河上有小桥,有小舟,有竹筏,还有鱼儿在水中扑腾。 家的西面有一座名叫“卧狗山”的小山冈,山冈的那一边,就是大路,宽得可以通行板车——那是一条伸到遥远地方的充满险阻的道路,从南延伸而来,消失在北面的群山中。 听着朱将军的话,眼前不觉浮起了一个头发剃得光光,夏天只带着兜肚或涎嘴,胖胖的小娃儿的身影——个爽朗而结实的小家伙,活像一只在波涛大海中顶着风浪前进的小舟。 幼年时期的记忆之一,是感觉世上有欠公平;他和他的弟兄们最喜欢在小河或池塘里钓鱼,可是只能偷偷去钓,以免被地主的账房发现,因为河里所有的鱼,甚至他们家地里池塘中的鱼都是丁家地主的,丁家要派人来打捞,并把捞得的鱼运回家去。朱德和他的弟兄们免不了高声抗议,大人们却默不作声地看着,他父亲在对方走得不见踪影之后,才痛骂几句。 P12-13


编辑推荐

朱德是我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创建人和领导人,他戎马一生,功勋卓著,在长期的战争中,积累和总结了丰富的军事斗争经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军事思想,给后人留下了珍贵的遗产。本书作者以一个外国友人的目光生动真实地再现了朱德的一生。本书不仅记录了中国人民敬爱的朱德同志60岁以前所走过的道路,同时也生动地展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的一幅壮丽多姿的画卷。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伟大的道路 PDF格式下载



史沫特莱为朱德元帅所立之传 很有可读性!


那是个乱世,也是英雄辈出的年代,在血与火的考验下,本着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不移的信仰,他带头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他和蔼可亲,爱兵如子,机智勇敢。。。。。

向朱老总致敬


以一个不了解中国历史的、出生在美国工农阶级家庭的、亲身经历过那段历史的记者的角度写出的这本书非常的棒,客观的再现了那段历史。


这本书原来在图书馆看过,写出了一个革命伟人的朴素的想法和经历,买给侄儿看,特别励志~


历史总是让人震撼,好书,成功有道


我们现在社会缺乏的就是这么一种精神,悲哀啊


还没看,不过觉得应该很不错。


说它的价值,现在应该主要是史料价值了


很喜欢,了解长征史的不可少的阅读材料。


当下是个没有伟大的时代,读这本书,你会知道什么是真正的伟大。


一直喜欢看外国人对中国著名军政人物的评价。感觉这本没有埃德加撕落《西行漫记》那么好。


该书的印刷、纸张、版面设计都还可以,就是翻译不是太理想。一个外国人眼中的朱德形象还是和官方宣传的有所不同。


慢。


文笔流畅,内容丰富。


值得一读的好书,内容很好!只是书面部分纸质密度不够,容易磨损!


  如何阅读历史,这是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延伸出来的就是如何书写历史,由谁来书写,写谁?
  
  尽管《伟大的道路》在结构上有一定的不均匀(作者早逝没有完成终稿),以及缺失篇章的问题(其中一些年代的篇章丢失了),但是,它仍是一部比较完美展现了中国近代史的佳作(至少比那些书斋中通过想像和依靠所谓逻辑的理性罗列出的历史,要真实和贴切的多)。除了它非常好的回答了以上那些关于历史写作的问题,另外它选取了一个非常典型的人物——朱德。近代史上恐怕能够取代朱德的人,并不多。用作者的话来说:占中国十个人中有八个是农民,但还没有人向世界讲述自己的经历,如果将朱德愿意讲述自己的一生,就是中国人民向世界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任何人,哪怕再谦虚、谨慎的人也是无法拒绝这个被书写的理由的。
  
  历史应该书写谁,这是一个比较有趣的问题。至少从古至今,这个答案是并不相同的:在工业文明登陆中国之前,世俗的历史只能书写帝王将相,包括那些从农民起义中脱颖而出的农民们,比如明朝初期的人等等(虽然这样从最根基的底层农民起义中崛起建立王朝的特例并不多);在神权的历史中,在流传至今的各种儒、佛、道经典中, 多以本派宗教领袖人物为书写对象,少部分亦有以当时所在时代进入宗教体系,宣扬宗教神权、哲学等等的知识分子(《大句正王经》中的迦叶)构成。如果说书斋中的知识分子从不缺少,那么游走在宗教神权与世俗皇权之间,或者成为各种政治势力组成部分的知识分子构成了书写和记录者,历史的书写者。
  
  关注普通人,关注人权,这并不是由一厢情愿的同情,或者历史书写者个人理性可以觉悟,并能够抵达的。尽管历史上,也并不缺乏主动描写底层个体的文字、故事、传说。但是,真正以最广大的人群为主要书写的历史书写对象的历史,终究需要时代的推动为前提。当工业文明解决和认清了神权、皇权两个对象在人类历史中的各种问题之后,人权才有从其中独立显现,并成为被书写者的可能。没有时代的前进不足以产生理论,没有理论不足以支撑产生好的历史作品。这恰恰如同,没有马克思主义在理论上对当时压迫在中国头上的西方工业列强进行颠覆式的否定,朱德这个已经在从袁世凯到孙中山、到段祺瑞、到蒋介石等等民国军阀争战和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泥沼中挣扎十数年的人将永无实现其解放中国的毕生理想之日。
  
  由知识分子对人民进行书写的历史,是《伟大的道路》这部作品得以永垂不朽的最重要前提。
  它响应了时代自身的需求,在历史发展的转折时刻,需要如此的历史作品出现,而它也恰恰就出现了,并且是以历史亲历者的身份出现。以往并不是历史主人的人群成为被书写者,历史的构成也就有了最无可辩驳的排他性,这是新的时代的记录者。而史沫特莱最出色的地方不仅仅在于她的对历史嗅觉的敏锐,能够迅速抓住历史潮流激荡的核心部分的关键——找到被书写人群中的代表人物,更重要的是她介入历史的文字姿态超越了很多专业的历史书写者。毕竟,还是要首先认清,这部作品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史书,虽然她有以一个时代的最有代表性的个体为对象书写记录的另一种映射更宏大历史的企图和目的。
  
  书中最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对朱德身份的界定,在读者的角度看来,朱德并不能算农民,甚至书中提到的另一个农民毛泽东,如果狭义的来看待也不能如史沫特莱一样认为他们是农民。但是,如果能够将历史的视野放大,那么这恰恰是史沫特莱的这部著作能够列为出色的历史作品其中的原因。
  朱德和毛泽东,从个体上来看都是标准的知识分子,朱德考中过清末秀才,开办过新式学校,学习过工业文明新式军队理论,留学欧洲钻研哲学、社会学、德国一战军事理论等等,但是,朱毛又的的确确是当时想要挣脱列强枷锁和军阀战乱的中国的最底层的最广大的农民的组成部分之一。
  从这一点上史沫特莱的历史书写介入角度又是很有前瞻性和宏大历史观的。
  
  例如,中国近代史的唯一主线,中国想要从压迫中将自己解放出来,成为一个自立自强的工业文明强国。如此必须面对两类政治势力,外来工业列强枷锁和自身农耕残余政治势力。并且在抛弃旧社会、文化体系的过程中,需要与在内外压迫中诞生的异端新生势力——军阀集团,进行殊死对决。
  
  史沫特莱是不是一个彻底的共产主义份子呢,实际上还是不够那么彻底,虽然她对人民有无限的同情,并且据说曾经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当然,这些乡间野闻即便是真实的,对于本书也并不那么重要。
  一部真正的、好的历史作品,需要忠实于它本身所面对的历史的真实!
  这应该是唯一衡量一部作品是否能够穿越时代,具备永远被审视、阅读的价值的前提。
  
  除了历史观和历史嗅觉的敏锐,史沫特莱的另一个在技术上的出色之处在于,她也同时解决了另一个哪怕是正统史书都无法回避的当代史如何由当代人书写的问题。这几乎已经成了一个常见的悖论。然而史沫特莱解决的如此出色,因为刚刚阅读完的原因,暂时还没法脱离文本营造的氛围以清晰看出这个问题,但是有一个是可以确定的,史沫特莱具有超出一般人的文字的敏锐。即便不是文学作品,在历史著作中拥有这种能力的人,往往他们的文字是可以超越时代的最优秀的品质。
  
  如果能用简短的话来叙述中国近代史,史沫特莱通过朱德个人经历勾勒的那个时代的大致面貌是这样的——在农耕文明古国,农耕文明自身数千年积累起来的(相对于渔猎、游牧文明)中国历史的主导权,将让位于夹持工业文明而来的东西方列强。在这样的情况下,新旧内外势力媾和出一个新的特殊的政治势力——军阀集团(以个人军事能力获得列强贷款援助,控制中国)。
  袁世凯借助外国贷款维持军事强权的统治力,段祺瑞借助外国贷款迅速笼络了各地军阀,孙中山借助外国贷款组织各地起义革命推翻军阀统治,蒋介石借助外国贷款最后完成了节制所有军阀。
  东西方列强通过贷款,获得中国的自然资源和制约军阀这些政治代言人,以工业强势的低廉价格将自己的商品渗透进中国哪怕最偏远的乡村,彻底控制中国经济。
  最后,这一目标在蒋介石军阀集团掌控的三年中完成,西方列强控制了中国矿山、钢铁、纺织工业大部分股票。甚至英国和比利时资本家想要获得江西南部的著名的钨矿,要求蒋介石剿灭那里的不稳定因素——朱德、毛泽东率领的红军。
  
  那么真实的历史,假设可以做历史推演的话,如果站在当时所在时代,改变历史就只有一条道路,联合被压迫的所有最广大的底层人民,形成武装政治势力,对这些压迫势力——残余农耕旧势力地主阶级、工业文明新兴势力列强、新旧势力代言人军阀,进行殊死搏斗,以暴力革命颠覆、消灭他们,就是中国近代史的唯一的正确道路。
  在这条道路中,从推翻清朝统治,到军阀混战,到建立工农红军,始终闪现着朱德从未屈服的身影。从少年时代开始寻求、探索解放中国的道路上,朱德最后彻底消灭了那些以本国的自然资源和政治利益交换外国贷款以镇压人民的统治者。
  
  如何书写历史的前提是如何认识历史,那些通过个人经历或者文字书写历史的人,他她们的魅力和迷人之处仅仅在于他们如何认识什么是真正的历史,并参与其中。非此无以成就个人在历史中被书写的可能。
  历史,应该为谁而歌,这是个还需要不断深入、体会的问题。但毫无疑问的是那些生命中的歌者,将永远以自我的认知和对时代的赞颂,使他她们成为历史洪流中那些昂扬歌声的主人。
  
  史沫特莱的笔法,源于工业文明自身的历史和文化的特殊质感,这种感性的积累不是当时和现在大多数中国文人能具备的。
  
  
  
                              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
                                珍,五九第一天
  
  
  (不足的是译文不太严谨,锤炼不够)
  


  时间象狼群一样在后面追逐着他,他顽强、谦虚、毫不松懈地用功,并且责备自己对于德文学得太过缓慢。他自忖道,也许是年岁太大了,也许是因为离开学校的板凳时间太久了;也许是当军人时间太长了吧?他已经惯于做到处活动的体力活动,象学生伏在书本上一伏就是好多个钟头,真够受罪。
  
  他来欧洲还想研究欧洲的文化,里面就包括强大得足以征服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工业和文化机构。完成这项目的唯一办法是多到外面,尽力观摩。
  
  他处理这件事的办法和他当年研究古典书籍的办法一样。他首先买一张柏林地图,把每一条街道和每一处机构的名称都译成中文音,注在上面。他的问路的德文还不够用,他决定信步所至,沿路凡有博物馆、学校、画廊,凡有啤酒店和餐馆,凡是准许他进去的工厂,他都进去参观。他也去欣赏歌剧,参加音乐会。他也要访问议会,闲逛公园,还要拜访老百姓的家庭,看看他们的陈设和他们的生活。他还要看看教会,看看与中国的寺庙有什么不同。
  
  每逢念书念到头晕眼花,他就要出外探索了,多半是独来独往,不过也有时和新结识的朋友一起行动。朋友与他在一起走一下午或一晚上,无法忍受无尽无休的走路,最后只有放弃。有时朋友们问起他在哪里,得到的回答往往是:
  
  “城内哪里都有他。昨天是在艺术博物馆,前天是在战争博物馆,昨天晚上又去听音乐会。音乐会--他坐在那里听一个叫做贝多芬的人发明的噪音。他居然喜欢听!他说要把这个人的作品完全听一遍。”
  
  另外一个学生有一次也说:“他拉我去听歌剧。我睡着了。后来,他问我喜不喜欢?我说,我喜欢休息时的点心,回家时,他教训了我一路。其实,我也喜欢听听体育宫群众大会上的歌曲,可是德国其他的音乐,简直就是乱炒一锅粥。”
  
  起初,音乐会和歌剧在他听来也是噪音,但他逐渐懂得了音乐的旋律和主题,以及整个乐曲中那富于创造性的想像力的格调。他从未理解乐曲的全部,但他能够沉浸在有如世界的黎明,大部队的进军,以及人的绝望斗争这样一些雄壮的交响乐中。
  
  放下了书本,他便日夜四出探索,走啊,走啊,走个不停。在柏林战争博物馆,他研究了过去战争的武器,和德军在历次战役中卤获的旗帜。在这些旗帜面前,他有一次突然目瞪口呆。在他面前,其中一面竞是德军在义和团时代在中国缴获的旗帜。他不知道在这面旗帜前凝视了多久,一支幻想军队又从他的脑际涌现了,象在上海、南京和北京一样,他自己幻想成一位将军领导这支军队作战,杀死中国的敌人,并且把他们赶下海去。其后,好几天,每逢他走在街头,这支幻想军队便重新出现,缠绕着他。在他的指挥下,他们在柏林街头摆起障碍物,奇怪的是,而且其中还有一些德国士兵和幻影中的中国同志并肩作战。每一次他都获得胜利,敌人望风而逃。
  
  将军频频摇头,象是要把幻想军队驱走,一边说道:“我的思想似乎只考虑军事情况!”
  
  不久,他自觉已经熟习了柏林的每一条街道、每一座建筑物和每一所值得一看的机构。他访问了许多工人家庭,也访问了许多知识分子家庭,参观了城内城外的大公园和森林,游遍了波茨坦的宫殿和庭院。他曾访问过一个共产主义青年团营地,男女孩子们坐好长长一列,仔细向他提出思考极深的有关中国的问题,他发现其中有很多难于答复。
  
  其后,他又拿着中国领事馆的介绍信去参观工厂,那些庞大而复杂的机器使他感到吃惊而混乱的工厂。在此以后,他的探险脚步又延伸到其他各城市。他还是手持中国领事馆的介绍信,先访问柏林附近各城市的工厂、矿山和其他机构,然后逐渐伸向远处。
  
  “我对柏林了若指掌后,就开始访问其他城市和工厂了”,将军说,“我开始放弃了资本主义可以拯救中国的信念。在我看来,象拥有这样熟练、有训练、有教育、有组织的工人阶级,而本身也是高度产业化的德国,在战争中仍然是败下阵来;要让中国也步其后尘,岂不非常愚蠢? 我记得有一次在卡塞尔住过一星期,从铸铁一直看到完整的火车头出厂在铁轨上飞驶。这个印象比我在德国参观所有文化机构的印象都深。”
  
  在四年后离开德国的时候,他已经遍访过德国的重要城市,参观过主要工业设备,曾经闲步莱茵河畔,踏遍了哈兹和巴伐利亚山区。每逢周末和节日或放假的日子,便可以看到他在公路上前进,口袋里带满了地图和笔记本,他在上面有系统地写了观察笔记。这工作最后告一段落的时候,他有一个箱子全部装满有关德国的笔记本、地图和旅行指南。
  
                     ——《伟大的道路》艾格妮丝·史沫特莱
  
  
  独来独往惯了,往往也是一种桎梏,对于一个不喜欢停留的人来说。离群索居就是合理的么,当然不是,只有在喧嚣中沉浸过久的时候才算。
  
  一段旅途,如果需要结伴而行,什么样的人是最佳的选择呢?
  史沫特莱笔下的朱德既是。
  
  世间的道路如此而已,不会存在只你独行而不被他人踏过的尘土。因生命体验而感悟到的精彩,多是源于自己曾经的无知或视野的狭窄。
  这世界上没那么多有价值的不基于理性践行过的个人感悟。天道不言,万物衰荣,如此而已。
  你不知道的,不等于它不存在,你知道了,不等于它不继续存在。
  除了朱德,还有一个也可以是路途上有趣的人——雷锋。火车路过北京,几个小时换车时间的空档,这小孩比别人更有兴趣完成一个看似冒险的计划,去趟天安门。
  
  如果有一段超越见识和身体承受极限的路途,如果有朱德和雷锋这两个能玩、会玩、敢玩、好玩的人同行,将会是很有意思的事情。
  
  
                           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
                             柳,四九第五天
  
  


  在其中一人准备离开仪陇县之前,五个人聚在一起开了最后一次秘密会议,共同发誓:在将中国从封建势力和外国列强压迫下解放出来之前,决不求官,不做官,不取妻,并愿为此而献身。这并不是所谓准备追随共产党的热血青年,仅仅是刚从成都高等师范学校毕业,回到仪陇县创办新式学校只一年的五个二十出头的年轻教师,五个面对农耕王朝的新式知识分子。
  
  在今天看来发誓人的身份,似乎因为时代久远有些许历史的疏离感或戏剧感。1905年,18岁的朱德考中清代最后一批秀才。1906年,科举制度废止。1907年,五个师范毕业生回到四川北部山区依旧保守的县城创办新式学校,第一批入学的只有12个来自(认为中国再不改革必将自亡的)开明家庭的学生。旧势力自然没放过任何打压新势力的机会,从宣称这个新学校剪掉长指甲,头带假辫子,到宣称他们把孝道、正义以及女性的贞操都抛到九霄云外(如果不是这样,这五个年轻人为什么不象品行端正的年轻人一样取妻生子)。
  
  因为你不结婚,你就践踏女性的贞操(五个青年发誓不娶妻的原因可能就在于此,为了向反对新知识分子的旧势力进行有力的抗争。这种对抗在今天看来有些过于将社会问题政治化,但任何问题的时效性都是第一个需要被考虑的,在清末传统儒家思想依然统治中国广大农村的县镇乡村的年代,这又恰恰是必须作出鲜明决断的姿态和意志)。类似的故事还有,这个学校里居然还有个出身贫贱姓“朱"的教师,教授学生们衣不蔽体,做那些只有下贱农民才会做的伸展身体之类的“体育”运动。之后,整个县城里将这些新式知识分子称为“人类的渣滓——因违情背道原因不结婚的男子”。走在街上,丫鬟一类的小姑娘遇见朱德等人掉头就跑,男人们对他们怒目而视,孩子们向他们扔石头。
  
  当被基于旧势力臆想出来的新式教育教师们的伦理道德问题,发展成为不可回避的社会事件时,新式学校被县太爷叫停了。于是20岁的朱德有了第一次在大众面前演讲的机会,并且朱德也利用了这次在官方县衙申辩的公众场合,宣扬中国被接二连三的列强打败,如果人民不自强身体,那么中国必将重蹈印度的覆辙。
  
  最后胜诉的学校复了课,但基于道德的怀疑,又转化为指责五个年轻人有财务问题,接着又胜诉。在不断的抗争中,新式学校的学生增加到了70多名,已经成为仪陇县并辐射周边无数乡村的新的思想、政治、文化中心。但斗争远没有结束,旧势力无法从人格上玷污这些年轻人、在政府层面又不能依靠诬告获得胜利,最后组织起流氓在学校打翻尿桶、粪桶。由于朱德教授学生们武术自卫,流氓挑衅升级,最后发展到了学生在街上与流氓用棍棒进行械斗。最后学生们抓住了几个流氓,在县衙,流氓们交代了幕后出钱的主使人。
  
  当时的仪陇也许只是中国的一个缩影,中国所有的县城也许都在发生着相同的事情。在创立学校的一年中,几乎有一半的时间学生们是在自卫中度过。旧封建势力的强大压迫让朱德感到教育救国不是出路,于是如同他18岁考中清朝最后一批秀才,又毅然放弃了一样,这次朱德选择的是参加新式军队学堂,以武力瓦解旧势力解放中国。于是回到开头五个青年召开秘密会议发誓的那一幕。
  
  如果朱德没有放弃科举,那么也许他之后也只能成为他们村里的一个旧式的教书先生,如果朱德没有放弃当新式教师以教育救国,那么也许他之后也只能成为一个县城里新式的教书先生。用最简单的几乎已经不太让人觉得新鲜的一句话来说 “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每一次来自新的反抗势力参与的历史事件中,都能找到朱德主动参与,并奋斗的身影。当社会的各个层面都已动摇,推翻旧中国的一切体系,不仅仅在文化思想传播、新式教育领域进行着激烈的新旧势力对抗式的斗争,甚至在新式的以工业文明武器和理论为基础组建的国家暴力机器新军中也在慢慢滋生着各种势力,为演变为正式的战争,集聚着力量。
  
  朱德在18岁放弃秀才之后,1906年进入了成都高等师范学校接受新式教育,当时成都还有另外一种官办学校——军官学校,由于当时社会普遍歧视当兵的现实,离开仪陇县这次朱德和朋友准备前往云南讲武堂避开干扰。但是云南讲武堂不收川籍学生,于是1908年,21岁的朱德选择加入了川军步兵标(标,相当于今天的团),从最底层的大兵做苦工开始干起(尽管受过教育的人在当时不屑于当大兵)。最后,由川军推荐朱德考取讲武堂,这次朱德把自己的籍贯改为云南,也把名字朱建德中的建字去掉了。
  
  云南讲武堂学员时期,朱德结识了教官蔡锷,并受益于蔡锷阅读了华盛顿、孟德斯鸠、意大利、俄罗斯彼得大帝政治改革的书籍,并且阅读了各种攻击帝制派的共和派报纸。但直到蔡锷在宣布自己为云南起义首领的当晚,朱德还惊讶于平常居然没有发觉出这个接触最多的蔡锷教官居然和他一样是帝制派在新军中搜捕的对象。领导云南讲武堂学员和新军起义的是当时活跃在新军之中的秘密组织。
  
  必需有两名介绍人,并进行宣誓才能加入的秘密组织。这个想吸收朱德的地下组织不是共产党,而是当时广泛潜藏在新军中的共和派——同盟会。
  
  此时清末云贵上层官员多为北方派来的帝制派,对新军中的共和派进行严密侦察和搜捕。云南讲武堂中的共和派秘密组织分成两支,军官和学员分开,再各自分别由七、八个人组成小组,实行(从哥老会等民间秘密会党学来的)秘密小组制。每个小组之间的成员互不相识,只有一个联络人负责和上一级联系。每天结束训练,小组的人聚集在一起热烈讨论的只有一个议题——军事起义。当时这些年学员没有所谓理论性的政治讨论,只有一个战神充斥在每个人的心里。(由此可见新军后来在近代史中的各种军事行动中,对待敌人的老弱妇孺等非战斗成员表现出来的鲁莽、残忍、残酷,不应单纯、机械的看待。这只所谓的新式军队,只有武器和作战手段是新式的。它是全无革命理论,又无政治指导思想的单纯战争机器。无从谈及对战争的深层认识和理解,更没有所谓的人道可言。)
  
  由于连年灾荒、赋税压迫,云贵经常发生由另一种秘密组织——哥老会领导的起义,但是都被新军镇压了。被镇压的起义中也有很小的一部分是同盟会领导的。起义首领的头颅往往被砍下悬挂起来。
  代表新兴知识分子的秘密组织同盟会与代表底层人民的秘密组织哥老会,这两个不同阶级的政治势力,从来没有联合在一起过。新兴的知识分子共和派不屑于农民的无知、愚昧,而新军在底层人民眼里又是愚蠢无头脑只懂暴力的大兵。结果两方都被打垮,而且还是被帝制派指挥的藏有共和派的新军打垮的。
  
  由于新军被用在镇压革命运动上,孙中山命令新军中隐藏的同盟会开展政治活动,注入思想政治工作。而当时新的云贵总督加强了搜捕革命分子,于是朱德被同盟会派往曾服役的川军标中进行秘密活动。在川军中活动的危险性更高,朱德找到了之前认识的三个川军朋友,并通过促膝交谈由浅到深,直到谈论到国家大事。最后,这三个哥老会的秘密成员邀请朱德加入了这个以底层大众为主的秘密会党。
  
  哥老会,亦称红帮,如同千年中国其他的各种民间秘密信仰组织一样,多由底层劳苦大众组成。哥老会后期逐渐演变成结构严密的具有秘密会党性质的组织。清朝曾规定禁止士兵加入哥老会等秘密组织,一经发现,不问缘由,立即斩首。
  
  朱德的三个川军兄弟邀他在一个山间小庙,当着很多川军中弟兄的面歃血为盟。大致程序是:朱德等兄弟割破静脉,滴血入酒碗,每个重要成员喝一口后,朱德宣誓。然后学习各种暗号、暗话、暗记,无论何处无论何时无论相识与否,只要有这些暗语就要会中兄弟互帮互助,靠这些规矩行事。有了哥老会的身份,朱德在川军中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就有了最广泛的保护。朱德的兄弟这些人即便在以往的川军中也是秘密的进行着各种活动的。
  
  代表新兴知识分子的同盟会,代表农民等底层大众的哥老会,这两个秘密组织分别代表着各自的人群,在清末展开自己的斗争。农耕王朝的不同人群都在为了各自的生存而集结、斗争。但是,没有强大的力量让它们互相融合之前,各种政治势力在各自为战。
  
  在一个王朝将要灭亡,一种文明将要让位于另一种文明的波澜壮阔的历史中,能不断放弃过去,超越自我,寻找自己奋斗道路的人。朱德,这个18岁考中了满清秀才(旧式文人),19岁进入高等师范学校学习西方文化,20岁与同学开办新式教育(新兴知识分子),21岁加入川军(旧式底层军事苦力),22岁进入云南讲武堂(新式军事人员)的青年,一次又一为了追寻理想,抛弃了名利垂手可得的社会身份,又加入了两个平行的秘密组织——同盟会,哥老会。
  
  此时,距离朱德追随蔡锷参加辛亥革命武装起义还有3年;距离朱德参加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战争还有5年;距离朱德参加反对北洋军阀段琪瑞的护法战争还有8年;距离朱德成为云南陆军宪兵司令部司令官、云南省警察厅厅长还有12年;距离朱德为了寻求革命的真理赴德留学,在柏林结识周恩来,加入中国共产党,还有十三年!
  
  
                                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
                                  垂,三九第六天 
  
  
  小记:
  
  离开朱德这个个人人物,仅从朱德18岁到22岁之间的经历的种种历史片断中可以看到:
  
  ☆ 愿意为国家解放献身的热血青年(与旧势力抗争的不断奋斗探索的新式知识分子);
  
  ☆ 以小组制构建的基层单位的组织结构(被帝制派监视、搜捕的共和派);
  
  ☆ 需要有两个介绍人,宣誓加入的秘密组织(同盟会);
  
  ☆ 需要有指导思想改造的底层农民革命力量(川军);
  
  ☆ 需要有政治思想注入的,以防止被旧势力用来镇压革命力量的新式军队(云南讲武堂新军);
  
  ☆ 所有成员歃血为盟,平等、互助的秘密会党(哥老会);
  
  如果把这些看似陌生,又似曾相识的知识分子、川军、新军、哥老会、同盟会等等历史碎片中的社会行为组合起来,做一个预设的推演游戏,那么可以归纳出能够让革命走向决定性胜利的必然前提是——以愿意为国家献身的新式热血青年知识分子为主,组建以小组制为基层组织的新政治势力(新型政党);加入组织需两个介绍人,并宣誓;以底层最广大农民为革命力量的基础,构建以党的政治理想为指导的、官兵一致的、平等、互助的新式军队。
  虽然当时只有22岁的朱德,被裹挟在泥沙俱下的时代中,不可能有这样的预见,但基本上这些元素都在为新的政治势力登上历史的舞台而准备,并指向还未诞生的——中国共产党。
  
  此时朱德没有找到他为之奋斗毕生的那个新政党的原因,还缺两个最重要的条件:
  一个如同肉体,是来自内部的,需要一场凝聚和激发中国各个阶层共识的思想运动。无共识,则所有新的革命力量无法凝聚在一起。
  另一个如同精神,来自外部,需要一种不同于当时的西方工业列强国家建立近代化国家的新理论。(若无新的理论,任何推翻旧农耕王朝的努力,最后只能有两个结果:一是推翻旧农耕王朝势力,摇身一变成为新的农耕王朝代言人,不改变依然被列强扼喉的劣势,如后来历史上的袁世凯称帝;一是建成如西方列强一样依靠殖民其他国家的帝国主义国家,如日本的近现代化国家之路。)
  
  当然,近代史是如此书写的,这两个条件恰好都发生了。前一个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后一个是老牌列强中诞生了一种以颠覆当时欧美各国工业化建国之路的全新理论——马克思主义。
  
  从朱德为了推翻农耕皇权和工业列强而不断追寻新的革命方向的探索、实践来看,很多时候,历史并不是仅仅靠偶然构成的。那些过往时代中的潮流,往往孕育了无数看似分散、毫无关联的力量,在等待着它们能够真正汇聚在一起,并必然推动历史车轮前进的那一天到来,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
  


  虽然小时候跟着大人为了丰富自家餐桌种过地,但是一点也不了解农村,与大多数在城镇中生活的人一样,有各种肤浅的偏见、无知和凭空的想像。即便利用看国保的空闲,转了山西的数百个村子,有意识的拍了一些照片,也不能说了解农村,甚至表面的肤浅的了解也不存在。
  
  直到某个接近傍晚的时候,某个村庄某个古庙,在看庙人的指示下,读了某处碑文。沉默的土地仿佛如同历史的重隔之雾,在之后的路途中变得愈加厚重。一种混浊不清的情绪,或念头始终游离在视线之外左右盘旋。那篇碑文基本上消除了之前万里探寻古迹的快感,冥冥中对乡野村庄的理解从对古迹的执著中抽离出来。
  
  限于阅历的匮乏,无论有多大的诚意,若无数十年的深入农村,是不可能了解另外一种生活的。常常蔑视当下网络中或城市里流行的,那些同样出于无知的对中国的肤浅意淫、想像,并妄图对其加以改造的言论,但本质上没区别。只能是他们没意识到什么才叫中国,而自己仅仅意识到了,却也不曾真的深入过。这种类似主观觉醒的意识,并不构成对现实的真正观察,或任何真正深入的开始。它也就仅仅停留在觉醒这个层面上而已。
  
  <图片5>持续翻艾格妮丝·史沫特莱的文字,每晚一小段皆有收获。看到其中描写清朝末年四川北部偏远农村中有两次吃大户的文字记录,回想起了之前那处古庙的碑文,解开和纠正了一些关于对清朝灭亡动因的看法,甚至之前读史记时模糊不清的看待王朝更迭,有了些许清晰的认识。
  
  第一次吃大户,是清末灾荒,连续数年灾荒,大量以耕种为业的农民破产,少数基于血缘关系的,以数个家庭联合起来,进行家族协作式耕作的农民没有破产。但灾荒过后,在这些没破产的农民还没来得及喘息之时,同样在灾荒中损失了的丁姓地主,将自己的损失计算在税赋中,强加给未破产农民,又导致了一些没破产的农民濒临于崩溃的边缘。
  
  破产农民部分逃到盐井卖身为工(工人阶级开始出现),有些流落他乡(无业流民),有些进入大城市做苦力(不同于今天进入城市打工获取土地之外收益的农民工)。
  镇上的商人将大米运到农村贩卖(生产大米的农民没有米,却要反过来购买大米),农民只能以家具、家畜、衣服甚至农具换米,有些人家最后只能以不能计入财产的女儿换米。
  城市里的人开始到农村花钱买姑娘,好看的被卖做姨太太、妓女,不好看的被卖做丫鬟。勤俭持家,依靠朱德的奶奶联合几个人家进行协作耕种,每天每人定量两碗稀粥的朱德家里,席子、衣服、家具都卖了,只剩下农具和女孩没卖。
  
  如果可以上溯,在生产关系没有改变的数千年农耕文明的历史中,这样的场景应该在各个王朝中曾经无数次的上演。能够忍耐、勤俭持家的家庭和农民才能勉强得以苟延残喘,没有自我约束的做不到的农民就必然破产。广大农村就象一块巨大的海绵,在自然灾害、政治、经济等各种对人类社会冲击的危机中,依靠封建宗族关系以维系,默默的孕育或化解着一次次延续历史或改变历史的能量。
  
  <图片10>吃大户,在史沫特莱笔下朱德叙述的童年中,是没有预兆的(当然不可能没有预兆,在后面朱德参加云南的川军时交代了一条隐线)。突然之间不知来处、不知缘由的村边的路上,尘土飞扬的聚集了望不到边的无数饥饿的农民去地主家吃大户,包括抱着孩子缠足的妇女,浮肿的小孩,手里拿着各种家什。丁姓地主招集村中的农民,分发武器,义务为其看守庄户。
  
  这次看似组织模糊的吃大户,由于朱德的年纪太小,没有过多交代背景,但世间不会存在目的明确而毫无组织的绝对偶然事件。朱德青年时期被吸纳为秘密组织成员之后,史沫特莱通过一定的篇幅侧面交代了农耕社会底层人民的组织——秘密社会。
  
  同时期,四川北部农村中,还有一种从农耕经济中分离出来的小手工业者,靠定期的游走偏远乡村,为农民织布等活动获得报酬。这些人有的是曾参加过太平天国时期起义的农民,劳作时以讲故事的形式将太平天国的历史传播在民间。虽不同于后来近代史中出现的传播思想和时事的进步书籍和报纸,也是最重要的信息传播途径。以往历史中看似偏僻的村庄并不象想像中那么闭塞,对朝廷的各种议论、观点、思潮不会绝对的绝缘。一个暗流汹涌的时代。
  
  <图片3>一个暗流汹涌的时代,甚至朱德的私塾先生——席先生,一个纯粹的在封闭环境中成长的传统儒家之内的旧式文人,也在教授四书五经的同时训导学生们如何对国事进行思辨。如1900年义和团运动扩散到了四川偏僻的乡村,老先生授完四书五经,招集学生围拢过来,一起研究义和团。
  
  先生问:以往都是一两个国家打败中国,中国强盛了么?
  学生们回答:更弱了。
  先生问:义和团这次和八个国家打,能打赢么?
  学生们:不能!
  先生问:太后对人民关注多了么?
  学生们:更少了!
  先生问:是谁让义和团在前面作战,自己跑到西安去的?
  学生们:是当今……
  先生问:我对你们讲过的救国之道是怎样的?
  学生们:努力用功,将来到国外学西洋科学。
  
  <图片9>朱德的先生很有趣,将近八十岁了,教授学生读《二十四史》,闲暇之余作为一个旧式文人却嘲讽、大骂历史上的王候将相都是古代文人吹捧出来的。在这个闭塞的四川北部偏僻的山村中,经过的路人带来一本讲造肥皂机器的书,老先生马上就放下四书五经,拿起这本介绍所谓西洋科学的书给学生们朗诵起来,虽然它到底和西洋科学有多少关系,老先生并不在意。有人从省城带回一本数学书,老先生当夜招集朱德和自己的儿子集中研读数夜,后来甚至学习使用半圆仪、丁字尺。
  
  一个暗流汹涌的时代,不仅仅是皇权贵族在考虑改革变法,也不仅仅是少数的新兴知识分子在图谋救国。若朱德童年的故乡,这个偏僻的四川北部的小乡村,可做一个缩影,那么深入到中国的每个乡村,一切有识之士,哪怕已近八十岁的旧式文人也在暗流中思考和为如何建立近代化的工业强国,而做着各自奋勇的探索。
  
  看到这里,不言自明,主导中国历史的农耕文明,在面对渔猎文明和游牧文明为辅而优越了数千年的历史潮流之后,终究要让位于工业文明的。数千年的王朝帝业,传统中国必将以惨烈暴烈的形式崩溃和被摧毁。否则,无以诞生一个新的中国,能够自强于列强扼喉的近代史中(虽然最后的现实是进入了现代史,直到近几十年,中国才真正的开始走上了依靠自己内生的力量以发展工业文明的强国之路)。
  
  就是这位与广大农民没有对立关系的席先生,成了书中第二次吃大户的被吃对象。一个旧式文人,旧式知识分子,即便他算不上纯粹的地主阶级,甚至是有救国图变思想的人。在清末社会各种矛盾激化到已经狂躁,并抛弃一切人类社会正常、非正常运行的规则和理性之后,被突如其来的灾民们视为可斗争的对象。(这样的场景如此真实,甚至在之后的每次来自各个层面、各种动因的与数千年旧的社会形态、宗教、文化、思想进行决裂的过程中,在民国时期,在土地革命时期,在60年代……时期,在80年代末……,不断的反复上演,一种发于农耕文明崩溃潮流中的回头潮,始终从左右两岸不断掀起狂躁,拍打着中国图谋走向工业强国的道路)
  
  1900年,黄河决口,数百万人流离失所。八国联军侵华,中国战败,赔款依然分摊到已经不断破产又破产的每个农民头上。各国进入中国划分势力,进行驻军瓜分中国,美国提出门户开放,要求利益均沾,中国的自然资源和工商业遭到压榨。四川最偏僻的乡村都在贩卖英日各列强的物资,布匹、雨伞、糖、绸缎、厨房用品,甚至当时农村里贩卖的进口煤油比农民家里的菜油还便宜。以往那个每年年底走乡村,讲着太平天国故事的织布老人也消失了。除了前面灾荒年代的农民破产,此时中国大量的手工业者也破产了(从社会内部自发而生的民族工商业诞生的可能被扼杀了)。不断破产的农民被压榨的更穷困,进口的棉布更便宜得多,但无钱购买,只有在衣不蔽体才迫不得已买上一些。
  
  在这个时候,也许是丁地主家有了经验教训,购买了新式火枪,有武器护院,于是席先生成了被吃对象,同样是不知来处的无以计数的饥民们,吃席先生的大户。最后老先生尽己所能给了饥民吃喝。第二天,这次吃大户被官府的清军骑兵镇压了。
  
  两次吃大户的动因不同,但都离不开传统农耕社会的,内受传统封建地主压迫,外受列强的强势工业经济压榨的大量农民的破产。另有一隐线,对于国家的贫弱,每个人都意识到要变。通常近年流行的一种观点,也是曾相信的观点,如果清朝改革成功,也许中国还是可以选择走另一条近代化的道路。但是,这种观点恰恰是缺乏对历史的深入,缺乏对社会结构的分析。一个国家只有上层的改革,或者只有新兴知识分子参与的权利再分配,只能将所有改革的成本最后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强加给最底层的广大的农民,对其进行多重榨取、压迫。而任何面对农耕社会的改革如果没有最广大底层人民的参与,只能是不彻底的,畸形的近代化。之后的近代史也一次又一次的通过不断的革命,后面的革命来革前面的革命,验证着每次不彻底的改革,都不可能创造新的秩序和新的中国。
  
  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革新风潮席卷全国。农民们对此毫无意识,并不是农民没有改革的愿望,而是变法只让商人、地主、实业家、知识分子获利。没有涉及土地的改革,农民的根本利益完全得不到改善,甚至新兴知识分子的改革,反而让农民被压榨的更残酷。
  
  <图片6>恐怕近代史上,若论个人的求索,朱德的履历是一部完整的追求真理的百科全书。这超出原来对朱德曾有的刻板印象,以往只是佩服他是有勇气放弃名利的旧式军官。而史沫特莱写朱德在少年时代作为一个农民出身的孩子参加了清朝的科举,并在近一个月(每考五天休息两天)的初试、二试直到最后考中了清王朝科举制度最后一批的秀才。
  
  朱德的第一个社会身份是秀才,读四书五经成长起来的人。这才是真实的历史,如果不以基本事实出发,那么任何误解、偏见、无知也许都来自对常识的忽视或轻视。以前一直对近代史理解的误区和缺陷就在于根本不了解近代史。只能教条的吸收理论,并不足以产生理性的认识。理性至少应该建立在感性的事实积累的基础之上的。而恰恰以往接受的刻板的教育和没有被培养起来的自我教育的意识,导致了很多对历史认识的偏见产生。
  
  也许史沫特莱并不是有意的(当然这也不太可能)记录了两次篇幅相隔较远的吃大户事件,但通过这两次记录,恰恰丰富了之前在山西看过的那篇碑文。数千年农耕的基础,农民大量破产(自然灾害导致的破产、地主阶级的税赋导致的破产、工业列强的资本压榨的破产),大清帝国将随时将崩塌。
  
  传统封建农耕社会一旦失去农民这个基础,将彻底瓦解于工业文明在近代史上的崛起。在外有列强在政治、宗教、经济多重压迫的情况下,光靠皇权自上而下的改革是完全无效的(即便改革的好,也只能满足实业官僚和新兴知识分子阶层的利益),光靠新兴知识分子的改良愿望(打不破皇权和底层社会关系)也是徒劳的。任何不结合农耕文明特点的,不与农民力量结合,并对其进行改造的政治势力,是不可能进行彻底的革命, 也不可能实现将中国改造成为真正的工业文明强国的。
  
  <图片12>中国数千年以农耕文明为主(渔猎文明、游牧文明为辅)的历史,将开始转折,以进行之后百年的走向工业化实现国家近现代化的暴烈斗争之路。接下来能够登上历史舞台的,将是旧社会关系中的各种政治势力(官僚、资本家、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和新生的各种政治力量(军阀、买办、资本家、知识分子、工人阶级、农民)之间的转换、结合、争斗和残酷的斗争。而朱德这个将近20岁的少年在考中秀才之后,就抛弃了农耕文明的东方传统儒家官宦之路(如果当时没为改变中国而图谋的主动选择,那么朱德这个名字就会止步于旧式文人的道路,成为他的老师席先生。终其一生在四川北部的农村教书,不会进入新的历史。因为朱德中了秀才的第二年,延续了千年的科举制度就彻底在清朝终结了,通过四书五经前往官宦改变中国的道路也不可能再有),开始了其不断追寻、认识、分辨、参与各种新兴政治力量以改变中国的道路。
  
  一个暗流汹涌的时代,不分对象的丧失理性约束的以暴烈的姿态进行吃大户式的集体焦躁,在之后的百年中(甚至直到今天)依然在反复上演,仍未平息(网络上的各种言论、对峙、思潮皆在此内,没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和改变)。每次社会由焦躁向狂躁的演变也许是偶然的,但是从必然的层面看,更多的也许还是一个(农耕)文明、一种(儒家)文化、一个国家,必须被迫告别数千年来(农耕文明高高在上,俯视渔猎文明、游牧文明)作为主导文明的文化心理优越感的历史,低头虚心学习他人的道路(工业文明)的一种源于对自身和对未来无法把握的基于不确定性的不安或肤浅的盲动。想消解这种焦躁、狂躁、不安及盲动,也许只有从阅读集体的、个人的历史开始,找寻这种不安和肤浅形成中的历史真相,一切就能迎刃而解了。当然,这种所谓的迎刃而解也仅仅是一种停留在纸上谈兵式的思想自我审视之路,而远没有涉及到了解,或深入当下现实的努力。
  
  
                                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
                                  垂,三九第二天 


  2013年01月08日,晨
  开始读吴兆骞的《秋笳集》,下了5、6种电子版本,网上订了一本,正好和沃尔夫的书凑够一单,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到。
  
  《伟大的道路》不经意中已经开始读了一些,目前到了朱德童年的阶段。
  
  不能有效组织成家族劳动单位的农民,是无法抵御天灾对农耕社会的冲击的,即便如朱德祖母一样能够组织起家族的劳动力进行有效的协同劳作以抵御天灾,却最终也无法逃脱随之而来的农耕地主阶级对税赋和土地占有特权而施与的压榨。大量破产的农民和部分有一定特殊技能的农民,也许已经替代了资本主义劳工,成为撼动整个社会的基础。
  
  荒谬中的真实是,中国传统乡村宗族社会已在风雨飘摇中,积累了所有应该具备的不安定因素,面临着巨大的动荡和即将崩溃的社会现实。即便共产党没诞生,随便什么革命力量出现, 都能点爆它。
  
  当然,也存在另一种可能,就是民族资产阶级利用这种农耕社会向工业文明前进中最后的动荡而掌权之后,与欧美工业列强的资本集团结合,并迅速通过政治压迫来掌控整个社会,如同今天的印度,或者曾经的马来西亚上演的历史一样。
  
  中国传统农耕社会在近代史中为何走向崩溃,一直有各种疑问,伴随着各种历史的解读又往往会得到不同的答案。伟大的道路关于朱德童年家庭的描写是意外而又有意义的收获。也许可以和山西那些古庙中记录了明清灾荒的碑文对照,也是一种很好的进入历史,解开疑惑的钥匙。
  
  但凡要走向灭亡的往往是灭亡的本身需求和对新势力崛起的渴望,而这种渴望就在朱德童年的那个将要崩溃的时代内部孕育。
  
  
                                  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
                              补记    前,二九第九天 
  


  “他象当年学习古典书记一样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这件事。他首先买一张柏林地图,把每一条街道和每一处机构的名称都用中文注音,标在上面。他的德语还没有达到可以问路的程度,他决定信步所至,沿路遇有博物馆,学校,画廊,或是啤酒屋和餐馆,或是准许他进去的工厂,他都要进去参观。他也要去欣赏歌剧,听音乐会。他还要访问议会,游览公园,走访普通人的家庭,看看他们的陈设和生活。他甚至还要参观教堂,看看它与中国的寺庙有什么不同。”
    
    “四年后离开德国时,朱德几乎遍访了德国的重要城市和主要工业设施。每逢周末和节假日,便可以看到他在公路上行进,口袋里塞满了地图和笔记本,在笔记本上,他有条理的写下考察笔记。这工作最后告一段落时,有关德国的笔记本,地图和旅行日记满满的装了一箱子。”


  一个住着全家五六口人的茅草房,里面最贵重的东西,就是一口锅。有的是在泥土地板上铺一层稻草,人直接睡在上面,有的就把门板拆下来晚上当床睡觉。通常,作为佃农,就种上几亩地,向地主交的地租高达七成甚至九成。这,就是封建社会下广大农民的家庭状况。
  
    也许你没什么概念,那我们就说说今天的中国农民吧。我国南方的农民每年收成再次稻谷,一夏一春。通常每亩可以产出800到1000斤的稻谷,对于夏天的收成,1000斤可以得到700斤大米,春收,则只能得到600斤左右,以前交的农业税一般是一年一亩30斤左右,公购粮占1/4左右。这也就勉强够吃饱,在人口较多的家庭可能吃不饱,因为一个家庭一般也就一亩多的地左右。你要知道,现在已经有化肥等技术啊,那你就可以想象解放前的农民的生活的了吧,用朱德的话说,就是很悲惨!
  
    这些悲惨的生活,就是朱德小时候所亲身经历的时代的普遍特征。这个,就是朱德的传记《伟大的道路》所留给我的最为深刻的印象。这种悲惨,加上战乱的年代,更是如此,晚清和军阀一样,一年收了七、八次税,真是不反都不行了。或许真的是时势造英雄,朱德就是这样的英雄之一。
  
    从农家子弟,到准备科举,再到新式学校做老师,最后到云南讲武学堂,跟着蔡锷打天下,失意军人留学德国,参加共产党,等等。朱德的一生,其实还是很复杂的。他的一生中的大部份时间里,中国都是很动乱的,也正是因为这样,读着美国人写的这本朱德传记,有时觉得很痛心,同时,很多时候,让我自己感觉到,活在现在这个和平的年代里,自己很幸运。
  
    此书以朱德的人生时间为线索,记述了他所处时代的历史。写得是比较明了的,尽管这段历史很复杂。可能是我政治觉悟不高吧,我很反感抗日战争时期的皇协军,其中的大部分都是国民党的军队投降日军的,根据此书的记载,总数有四十万以上。天啊!几十万中国军人帮着日本人打中国,更不可理解的是,日本投降后,很多皇协军的军官竟然变成了国民政府的高官,这是典型的汉奸。这段历史,让我读得很心痛!
  
    通过看朱德的传记来看近代历史,特别是外国人写的中国历史,觉得很有兴趣。如果你对历史有兴趣,或者如果你喜欢《西行漫记》,那你就一定要看看这本书,写得也是不错的。
  
    一般推荐!
  
  


史沫特莱还是老老实实,把她拉皮条的事迹交待下


都是好习惯 最好还准备相机和Mp3 可以记录更多东西


外出就要经历、有所得,朱德是个好榜样


噢。。。真美好的习惯。。。


关键是要下笔!!


原来总司令也是间谍人才啊。


间谍?说得太单一了,吸取经验谁都可以的,并不是间谍行为


还有一句很重要的话我昨晚太困了,忘记抄上去。
大意是说,朱德看到德国败得那么惨,心想,资本主义也救不了中国,云云。


有这想法也没啥,反映了他的真实选择


有朱德的时候还没有wow


很有感触啊
我出去玩,居然有大半天都宅在宾馆里看电视,实在很惭愧


这样的男人是榜样!


哈哈,总是喜欢旧时男子。


很有感觉,回来也可以去试试。。。


现在你这样,就给抓起来了


宅男在哪里都没前途。


好有毅力的一个人,佩服啊


海龟土匪


原来朱德也是暴走族


嗯嗯。。我也喜欢旧时男子。。


玉階公這種考察法太勞神勞力,不是普通人做得來的。我們平頭老百姓,還是乘興而往盡興而歸就好了,


再找个当地女朋友啥的。


认识些飞行员朋友,走遍全世界,每到一处都能逗留,见闻丰富。我没去过那么多地方,但很庆幸自己万里独行的路上并没走马观花。我果然不是孤独的!


我发现你丫在二次元和三次元不是一个人嘛...


今后每到一个城市,每路过一个工厂、学校、医院都进去看看,问问。每经过一个寺庙、博物馆都去参观。。但每个酒吧餐厅都去就算了,没那钱。。


宅货在哪里都是没前途的,无论男女。
杰出的人在成功之前必经历一番长久的积淀和努力。
只是不知那些觉得朱德是大老粗泥腿子的文艺愤青们,是否觉得汗颜呢?


  通过阅读这本书,你能了解到朱德元帅一生的故事。


更不可理解的是,日本投降后,很多皇协军的军官竟然变成了国民政府的高官,这是典型的汉奸。这段历史,让我读得很心痛!
对历史不能这样简单的非黑既白。。。有些过左了,情绪不能对历史的真实有任何帮助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