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墓畔回忆录(上中下)

夏多布里昂 东方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6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作者:

夏多布里昂  

页数:

1946  

译者:

程依荣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墓志铭既可指勒之碑石的诗体或散文体铭文,也可指任何类似墓志的悼念性质的文字。这部《墓畔回忆录》,也可算是作者给自己写的一种墓志铭。 鸟之将死,其名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作者死前两年完成的这部巨著,确是道出了他内心的真实。 这真实的主题就是伤逝,叹人生短暂,哀时光易逝,用文字与手中的笔挣扎着反抗时间。 把往昔留住,把现在留住,把未来留住,在追忆逝水年华中,我想重新爬上我的美好岁月的山坡…… 浪漫主义文学赞成者或反对者,回忆录之研究家或爱好者,传记文学之研究家或爱好者,死亡文化之研究家或厌恶者,大中学生…… 一个挣扎着反抗时间的老人,终于敌不过时光的流逝,完成从摇篮到墓地的长旅…… 大约七十岁的时候,他在圣马洛港外一座名叫格朗贝的孤岛上,为自己选定了一块墓地。十年后,他被安葬到这里,没有墓碑,没有铭文,没有装饰,只有无名方石一块,上面立着粗硕的十字架。孤独地,骄傲地,默默地面对大海…… 这坟墓的墓志铭很长,名字就叫《墓畔回忆录》,其中有这样的话:生命于我是不适合的,死亡于我也许更加相宜。 希腊、罗马的墓地,常设在城郊的道旁;埃及的墓地,常设在尼罗河畔;惟有作者的这墓地,选在汹涌大海的波涛声里……

作者简介

夏多布里昂(ChateauBrind,1768-1848),法国作家。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之一。出身贵族,法国大革命期间参加保皇军,后逃亡英国。王政复辟期间曾任内政大臣、驻外使节、外交大臣等职。1797年发表《革命论》,对法国大革命进行反思。主要作品有《基督教真谛》,其中的中篇小说《阿达拉》、《勒内》曾风行一时。

书籍目录

插图目录目录上卷狼谷我哥哥和我姐姐的诞生——我来到这个世界普朗古埃——心愿——贡堡——我父亲为我制定的教育计划——拉维纳莆——吕西儿——库巴尔家的小姐们——我是个坏学生我外婆和她妹妹在普朗古埃的生活——我舅舅德·贝德伯爵在蒙舒瓦——我的乳母还愿热斯里尔——埃维娜·马贡——跟两个小水手打架帕基埃的信——迪耶普——我受的教育之变化——布列塔尼之春——历史上的森林——海边的原野——海上落月出发去贡堡——古堡风貌多尔中学——数学和语言——我惊人的记忆力贡堡度假——外省古堡生活——封建习俗——贡堡镇的居民第二次贡堡度假——孔蒂团——圣马洛营地——座隐修院—-剧场——我的两个姐姐结婚——重返中学——我的思想开始转变喜鹊事件——在贡堡度过的第三个假期——江湖医生——重返中学法兰西遭侵犯——游戏——德·夏多布里昂神甫头一次领圣体——我离开多尔中学贡堡布道——寺恩中学——与热斯里尔重逢——莫罗——里莫艾朗——我的三姐结婚我被送到布雷斯特参加见习军官的入学考试——布雷斯特港——我与热斯里尔重逢——拉佩鲁斯——我回到贡堡散步——贡堡幽灵迪南中学——布鲁塞——我回到父母身边贡堡的生活——日日夜夜我的角塔由孩子变成大人吕西儿缪斯最初的气息吕西儿的手稿在狼谷写下的最后几行字——披露我生命的奥秘爱的幽灵谵妄两年——工作与幻想秋天的欢乐咒语诱惑生病——我害怕和拒绝当教士——去印度的计划……中卷下卷

章节摘录

书摘四年前,我从圣地回来时,在离索克斯和夏特努不远的奥尔内村附近,买了果农的一栋房子,房子藏匿在树木繁茂的山林里。房屋四周高低不平的沙质地是一片荒弃的果园,果园尽头是一条小溪和一排矮栗树。我觉得这狭小的空间适于寄托我长久以来的梦想:spatio brevi spem:longam reseces。我在那里种下的树正在成长。它们现在还很矮小,我站在它们和太阳之间,可以荫蔽它们。一天,它们将偿还我的荫蔽,像我呵护它们的青春一样,护佑我的迟暮之年。这些树是我尽可能从我浪游过的各个地方挑选而来的:它们让我想起我的历次旅行。而且在我心灵深处孕育其他幻想。 如果有一天波旁家族重新登上宝座,作为对我的忠诚的报偿,我只要求他们让我变得富有,使我有能力买下这座房屋周边一带的树木,使其成为我的遗产的一部分。于是我萌生了野心,想将我的散步场所扩大几亩地:虽然我是一个到处奔走的骑士,但我有修道士的深居简出的爱好。从我搬进这座僻静的居所以来,我出门不过三次。待我的松树、我的杉树、我的落叶松、我的柏树长大,狼谷就会变成一座真正的查尔特勒修道院。当伏尔泰1694年2月20日在夏特内出生的时候,《基督教真谛》的作者1807年选作隐居地的山丘是个什么模样呢?我喜欢这块地方。对于我,它取代我父亲的田野。我用我的幻想和熬夜的产品支付它,依靠阿达拉的辽阔的蛮荒之地,我才有这小小的奥尔内蛮荒之地;而且为了给自己营造这片隐居地,我没有像美洲殖民者那样掠夺佛罗里达的印第安人。我对我的树木一往情深;我向它们奉献哀歌、十四行诗、颂歌。它们当中的每一棵都接受过我亲手的照料,我在它们根部都除过虫,我在它们叶子上都捉过毛虫。我对待每棵树都像对待我的孩子,给每棵都取了名字:这就是我的家,我惟一的家,我希望死在我的亲人身边。P1

媒体关注与评论

书评这部书被公认为西方文学史上的一部极具艺术价值的传世佳作。 这部出版于一八四八年的作品,不只是作者私人生活的一本账簿,而是文学纪念碑式的一部巨著与史诗。它记录了作者的生命与思想,也记载着他的国家,他那个时代的历史与文化…… 加埃唐·皮孔的《世纪文学史》把这本书称为西方现代小说的榜样。皮埃尔·布吕奈尔的《十九世纪法国文学史》把这本书视为第一个现代小说家撰写的得到马塞尔·普鲁斯特承认的完全不像古典小说的作品,认为它标志着一种新人和现代文学的产生…… 这部书是夏多布里昂众多作品中最重要的一部,它使作者的不朽名字留在人们的记忆里,获得永久的地位与名声。大作家雨果在小学作业本里这样写:要么成为夏多布里昂,要么一无所成。


编辑推荐

这部书被公认为西方文学史上的一部"极具艺术价值"的"传世佳作"。 这部出版于一八四八年的作品,不只是作者"私人生活"的一本账簿,而是"文学纪念碑式"的一部"巨著"与"史诗"。它记录了作者的生命与思想,也记载着他的国家,他那个时代的历史与文化,标志着一种新人和现代文学的产生。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墓畔回忆录(上中下) PDF格式下载



夏多布里昂的最后一部作品,评价最高。政治上缺乏历史眼光的保守派,但是却继承了法国古典主义的传统,文章细腻动人,工于月色的描写。


经典,偶尔去读,可能会有一种散漫的感觉。。。人生就是如此,漫不经心可有那么重


这个版本共上中下三卷,厚厚的三大本;纸比较厚,印刷空隙较大,字号不算大;字的颜色是棕色,纸不是很白,没有白纸黑字的那种较强的对比度。书并不是以时间为序的作者的回忆录,其实是各种散文随笔的汇集,内容涉及历史、地理、人物、风景、游记,景物描写结合作者的心境,十分丰富。本书受到古典浪漫主义文学爱好者的高度评价,在当时具有脱离正统思想束缚的清新感觉。在现在看来,这种感觉可能已经不那么强烈了,但如果不是把它当作学习材料,而是有心情慢慢读读,仍然不会感觉失望。


   一个人活着的时候,离死还远着的时候,精心为自己写墓中回忆,跨越两个时空超未来然而却又对过往的追忆,夏多布里昂这样的一个人唯恐别人无法用比自己更漂亮的语言叙述出自己浪漫激进热烈的一生,于是自己动笔写并立志作为不朽作品,他是一个极度疯狂却又极度标榜自己的天才,也许就是那个疯狂的时代能创造出那样的人,雨果立志成为那样的人,事实上雨果不知道要超过他多少。我总是在想,同样是浪漫主义文学时代造出的英雄为什么差距那么大呢?后来我读朱光潜老先生的论美,在他比较中西文学作家时候曾说过,为什么中国文学难以出现像歌德、莎士比亚那样的文学巨匠,他说到了宗教的影响,文学创作必然经历徘徊动荡,中国作家难以找到像西方作家那样的心灵归宿,起源于动荡而难于归于宁静,少了复归这一环节的中国文学很难出现震撼世界的作品,而夏多布里安一生动荡而过于追求名利,未能复归或者说是拒绝复归,未曾辞世便想着为自己立传,这样的人纵然是天才也难当巨匠的责任,文学是功利的因为要承担社会责任,而它又是非个人功利的谋求工具,雨果徘徊激荡更是承担起责任,更能复归于宁静。


   在读布赖恩.克洛泽的《戴高乐传》时了解到这为鼎鼎大名的法国作家。只知道戴高乐生前及其喜欢《墓中回忆录》。于是因为对戴高乐的兴趣而在一个小摊上买到了这本小书。
  
   读过以后,我被深深的震动了!
  
   我知道为何戴高乐会如此喜欢这本书了,它浪漫的文笔展示了一种只有伟人才有的孤独却又执着、坚韧的性格光辉!我用三个词概括为“粗粝、孤傲、伟岸”。这种舍我其谁的文字风格使得作者经常透着一种这样的精神——如果世人不了解我,我宁可与荒原、海岛以及古代伟人的灵魂为伍!
  
   因此,有些文字写的冷气逼人~~~
  
   这个版本的译者郭宏安也是个极好的译者,在书前的序言写的非常之好,推荐必读!只可惜是个选译本。东方出版社出了全译本三大卷,在卓越订购了,但是还没有购买,但是曾粗略翻过,译笔似乎不如郭译这般漂亮。


  我是在图书馆发现的这本书的,但是看的简洁版的,很薄的。一口气就看完了,最吸引我的是作者那优美的语言,还有作者那对往事不断地回忆和假如!看来作者真正的希望把自己的这本著作看成希望对子孙有所教义的遗产。其实我觉得我们更应该把它看做是一本历史书看待,那个动荡的19世纪,那些个改变历史的人在别人的眼光是怎么样的,如果假如历史要是那样的~总是这是一本非常优美的历史书而且很有散文的味道,你值得拥有


  正如夏多布里昂在《墓中回忆录》的尾声所写的那样:“我生活在两个世纪之间,就像在两条河流的汇合处一样。我跳进他们动荡的河水之中,依依不舍的离开我诞生的那个古老的河岸,怀着希望朝未知的彼岸游去。” 这部回忆录历经四十余年的创作,被评论者称为是“一部那个时代的百科书,涉及宗教、政治、经济、文化、风俗民情等各个方面” 。由此可见作家的叙事视角是相当宏大的。因而这部回忆录的主题内涵也随之具有多种角度阐释的可能。
  但作为一部回忆录,作家的基本着眼点还在于对自身经历的回顾、挖掘,并从中探寻生命的最高层次的价值。笔者认为,这是解答《墓中回忆录》的主题最深刻、最基本的突破口。
  夏多布里昂在回忆录的前言中写道:“如果说在这本书里,有哪一部分比其他部分更加令我怀念的话,那就是关于我的青少年时代的那部分,即我一生中最不为人知的角落。在那里,我唤醒了一个只有我才知道的世界;在这个已经逝去的社会中漫游时,我只碰见往事和沉默……” 由此得知,在作家自己看来,他的青少年经历对他一生的道路和感情都起到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纵观整部回忆录,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到,作家在叙述成年之前的经历时投注了相当大的感情和笔力,这是回忆录最精彩最有艺术价值的部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一个人一生具有怎样的性格、价值观,基本上取决于个人的成年之前的成长经历。因此,从成长的角度来探讨《墓中回忆录》的主题,需要在兼顾全篇的基础上聚焦于这一部分的叙述。
  笔者认为,孤独忧郁的成长经历是夏多布里昂性格特点形成的至关重要的影响,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成员给他的关爱不能满足他成长中对爱的需求。而在所有家庭成员中,对他成长影响最大的莫过于父亲,无论是幼儿、少年还是青年时期,夏多布里昂都处在父亲角色“缺失“或“不当”的状态下。
  在纪念父亲去世的文字里,这样写道:“我父亲的死结束了我生命的第一幕,……从此,我失去了导师,享受充分的自由:这种自由令我恐惧。我如何使用它?我把它献给谁?我怀疑自己的力量:我在我自己面前却步。” 即作家认为这是成长历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他拥有了令他恐惧的自由,也同时拥有了独立面对生活的责任。可见,父亲的角色是解读夏多布里昂成长制衡因素的关键一环。
  从文辞的感情风格来体会,这篇《怀念我的父亲》前后,作家的回忆心态和笔触似乎发生一定程度的转折——从单纯的成长回忆转而拓宽了回忆的视野,开始试图以一个成年人的视角更多地关注世界。
  在下文中,笔者将分阶段着重分析父亲角色的缺失和不当对夏多布里昂的影响,以此为出发点观照他的人生的总体走向,从而定位这部回忆录鲜明的成长主题。
  夏多布里昂一出生,父亲的角色就处于缺失状态,用他的话说就是“一出娘肚子,就遭受了第一次流放” 婴儿时期他是由乳母养大的,不仅他的父亲没有爱护他,她的母亲也将她“全部感情集中在她的长子身上”,并且在家庭中表现出暴躁、吝啬、混乱的品性。这使得夏多布里昂异常依恋自己的乳母,她是夏多布里昂儿时获取爱的主要渠道,也是他成年之后理解亲情之爱的一个很重要的来源。
  在回忆乳母维尔纳福去世,自己前去吊唁她时,作家无比动情地说到:“我想到了善良的维尔纳福在离开这世界时对天祝愿她的乳儿幸福,这证明了一种如此恒久、如此无私、如此纯洁的眷顾。这一切使我心碎,我的心充满了柔情、惋惜和感激之情。” 这与作家纪念父母亲去世时所流露的感情是非常不同的,极其罕有地体现出作家因人性之爱而流露出的确信和温情。
  如果说乳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亲生母亲在幼儿时期满足夏多布里昂对关爱的需要,父亲角色的缺失对他来说是无从弥补的。在心理学上,这一阶段父亲角色的缺失会导致孩子对母亲角色的过分依赖,且缺乏安全感,甚至成为一个软弱的人 。夏多布里昂评价说“从我父母的这种性格中产生了我一生中最初的感情。我依恋那个照顾我的女人,一个叫维尔纳福的善良女人” ,也同时说,这样的经历使他的感情“具有一种忧郁的特性”,而这种忧郁对他来说“是产生于一种习惯,习惯于在软弱、盲目和快乐的时候痛苦。” 这些叙述很确切地印证了心理学上的理论。
  可见,夏多布里昂忧郁的气质是从幼儿时期就开始酝酿的。尽管他在回忆时非常确定乳母对他的爱,但他内心本能地渴望得到亲生父母的呵护和肯定,这是他一生追求的起点和贯穿始终的主题,也是他一生求而不得的永恒痛苦。
  童年时代的夏多布里昂,是个被父母完全否定的孩子。父亲的否定和放任给他带来的致命伤痛就是孤独。他出生时的那片布满礁石的海,以及他生命经历中的许多类似的海、礁石,是他回忆录里反复出现的意象,这个意象所透露出的无疑是一味的孤独、抑郁的情绪。
  夏多布里昂是这样形容自己的出生的:“预告秋分的狂风掀起的海浪发出阵阵咆哮,盖住了我的哭声。人们常常跟我讲起这个细节,其惨象永远留在我的记忆中。每当我想象我曾是什么样子,我就在脑海里看见我出生的那块悬崖、我母亲赋予我生命的那间屋子、其吼声催我第一次入眠的那阵风暴”
  海、海边的礁石是幼小的他孤独时唯一的陪伴:“每逢过节,就成了我的藏身之处;我在那里咽下泪水,伙伴们则高兴得发狂。我觉得,我不再被人爱,不再幸福。……这些思绪令我悲痛欲绝,我真想跌进波涛之中。”
  在他看来,海也同样的孤独:“我到了海上,又开始静观他的孤独。” 不仅如此,海是他孤独的安慰,包容、吞吐他内心的狂躁、愤怒和对爱求而不得的绝望。“那些浪,那些风,那些孤独,是我最初的老师,也许更适合我天生的秉性;也许这些野蛮的教师给了我一些我自己都不知道的美德。”
  少年的夏多布里昂顽劣、残忍,无心向学,整日与农民孩子厮混在一起。“我最早体会到的快乐之一是与风搏斗,或者同浪涛嬉戏。”在父亲严厉到类似恐怖的专制阴影下,他的孤独感进一步加深。在心理学上,他的顽劣正是起因于缺少父亲的引导和关注,其“过剩精力”得不到“有益的发挥” 。
  在《贡堡的日日夜夜》里,对这一时期的父亲有一段极为生动的描述:
  晚餐后,“父亲开始在厅里踱来踱去,一直到就寝的时刻。他身穿一件长绒毛白袍,……由于厅很大,蜡烛只能照亮一个角落,所以父亲远离壁炉时,我们就看不见他了;我们只听见他在黑暗中行走的脚步声;随后,他白袍白帽,耷拉着长长的苍白的面孔,慢慢踱回亮处;他逐渐从黑暗中出现时简直像一个幽灵。他踱到大厅另一头的时候,吕西尔和我低声交谈几句;他走近时,我们便一言不发。他走过我们身边时问道:‘你们在谈什么呀?’我们胆战心惊,什么也不回答;他继续散步。剩下的时间,我们只听见他有节奏的步伐、母亲的叹息和风的呜咽。
  “古堡的大钟敲十点了,我父亲突然止步。……吕西尔和我伫立在他经过的路上;我们吻他,祝他晚安。他一言不发,俯身向我们伸过他干瘦和凹陷的面颊,然后继续走他的路,直到消失在塔的深处,而后我们听见他关门的声响。
  “符咒解除了。由于父亲在场而变成石像的母亲,姐姐和我,现在都恢复了生命的功能。解除魔咒后的头一个结果是滔滔不绝的谈话。沉默使我们受到压抑……”
  这时期的父亲,不是他的朋友,不懂得向他袒露丝毫的爱意,抓住严父的权柄不放,给夏多布里昂的内心造成莫大的痛苦:
  “父亲固执地要一个孩子独自睡在高高的塔楼上……父亲强迫我挑战鬼魂,而不是试图说服我相信鬼魂的乌有。他常常带着嘲讽的微笑问我:‘骑士先生害怕吗?’他甚至会要求我同死人睡在一起。我善良的母亲对我说:‘我的孩子,一切事情要上帝同意才能发生,只要你是虔诚的基督徒,就不必害怕鬼怪。’比起一切哲学论据,母亲的话更使我安心。” 对于父亲不可理喻的严厉和冷酷,母亲和“我”都聊以凭圣徒的心去承受,但这恰恰说明了痛苦打下的烙印会是不能以常理消解的。
  这种绝望的孤独感是夏多布里昂进入青春期时心底的最强音,也造成了极大的困扰,他需要爱和肯定,但除了孤独别无所得。他虽与“同为无用之人”的姐姐吕西尔相互陪伴,但情感的宣泄表达都已俨然是内缩的模式了:“在我们一次散步中,吕西尔听加我如痴如醉地谈论孤独,于是对我说:‘你应该将这一切描写出来。’这句话向我披露了缪斯。一丝神圣的气息在我身上拂过。我开始琅琅吟诗,好像这是我从小就讲的语言。日日夜夜,我歌唱我的快乐,即我的树林和山谷……” 这虽说是他写作的天才开始得以施展的开端,但也诚然是他更深一层孤独的产物。
  从作家的描述来看,青春期因生理和心理经历的巨大变化产生的困扰远远不能通过亲近、歌颂大自然的方式得以排遣。这个时期的父亲,应当以家中另一位男性充当成长中的男孩在女性面前的竞争者以及爱的榜样,从而使男孩树立对异性正确的观念,排遣合理的感情。很显然,作家的严父没有参与这一塑造男性气质的关键环节,他对其母亲同样的冷酷也在作家眼中扮演了极为失败的榜样。
  而夏多布里昂对这种局面的反映也是非常激烈的。“首先,在我身上,一切都化为激情,一边又等待着种种激情。……对于幸福的渴求搅得我既不能调整,又不能理解;我的精神和我的心灵终于变成两个空空的神殿。”
  嬉戏、打猎、与姐姐的友谊都不能满足青春期对幸福的需要了,夏多布里昂进入了他所谓的“谵妄两年”,他臆造了一个理想的异性伴侣拉•希菲德,寄托他全部青春的诗情和幻想:
  “种种症候表明,我出于激烈的感情动荡中。我眼睛凹陷;我日益瘦削;我夜不成寐。我变得分心、忧愁、容易冲动、举止粗暴。我以一种孤独、古怪、奇特、但充满快乐的方式打发日子。”
  “这个诱惑者(臆造的理想伴侣:笔者按)到处跟着我但我看不见她。我跟她说话,就像她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人。她跟着我的疯狂变化……她常常变成一个向我展示其自然状态的仙女。”
  很显然,“自然状态的仙女”在性意识中诱惑着他,使他陷入幻想。“我越来越紧地被困在我的幽灵上,只能从不存在的东西上得到乐趣。”“欲望烧红了我的脸颊,不再生存的念头像一阵突如其来的欢乐抓住我的心。在我年轻长犯错误的时候,我常常希望幸福了就死,因为在最初的成功之中有一种至福,使我渴望着毁灭。”
  在性幻想中,除了这种“突如其来的欢乐抓住我的心”以外,他的内心背弃信仰的警戒也使他无力面对幸福的另一面:毁灭。他在这种幸福与毁灭的摆动中无比绝望:“土地和天空对于我都不再有任何意义:尤其,我忘记了天空。但是,虽然我不再向它表达心愿,他仍然倾听我隐秘苦难的声音,因为我在痛苦,而痛苦则在祈祷。” 他忘记了先前从上帝那里寻求安慰的信念,痛苦令他孤僻、绝望。
   “我根本不知道如何才能被爱,反倒挥霍起我原本缺乏的东西……当我走出梦幻,重现为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布列塔尼人的时候,没有荣光,没有美貌,没有才能,引不来任何人的目光,来去无人知晓,勇于不会有女人爱,于是,绝望攫住了我。我不敢再看我拴住在我的脚步上的那个光辉形象了。”
  而他的这一切极端的情绪都源于他渴望从家庭得到爱的抚慰却无从得到,非但得不到爱,却不能控制地经历着与父亲更尖锐的对抗:“一切都滋养着厌倦使我尝到的苦涩。……我的父亲使我感到生活的痛苦。随着年龄的增长,他越发闷闷不乐了,衰老使他的肉体和灵魂都变得僵硬,他不断地找茬儿申诉我。我疯跑过后回去,看见他坐在台阶上,这时候我宁愿被杀死,也不想进古堡。这不过使我的酷刑延期罢了……”
  与此同时,另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是,青春期是跨进成年门槛的最后一个过渡期,儿女最需要从父亲那里得到的是祝福,就如同《圣经》里以撒年老时要给以扫祝福,得不到的雅各要来争抢这样的祝福一样,祝福是肯定,是信任,是鼓励,是希望,帮助儿女在心理上告别原生家庭的成长期步入独立的成年。夏多布里昂的父亲为其丑化了虔诚并送他离开贡堡,可视之为对他的祝福,然而这之中充满了对他的否定、不信任。尽管如此,夏多布里昂还是被大大地感动了:“他拥抱了我。我感到这张满是皱纹的严厉的脸激动地紧贴着我的脸。这是我父亲最后一次拥抱我。……德•夏多布里昂伯爵,这个在我眼中如此可怕的人,我觉得此刻成了最值得我爱的父亲。我扑在他那瘦骨嶙峋的手上,哭了。”
  父亲的这个不完整的祝福给了夏多布里昂一个莫大的确信,相信父亲是爱自己的,这个确信足以彻底改变他回忆童年父亲形象时的底色:“德•夏多布里昂先生的去世使我悲痛:他的死更充分地向我显示了他的价值;如今,我忘记了他的严厉,也忘记了他的弱点。……虽然他对我的爱常常是以严厉的方式表现出来的,但这种爱实际上仍然强烈。” 使他关于家庭的感情不再是一色的绝望。
  然而,正因为这个祝福是不完整的,它并不能让夏多布里昂真正告别幼年走向属于自己的成年,他内心的伤痛是无法用“忘记”和对父爱的确信得到医治的。他永远都没有得到父亲的认可、信任:“但是,假若他同我一起留在这个世界上,他对我获得的生命会感到高兴吗?文学的声誉可能伤害他的贵族的自尊。” 他一直活在对父亲的肯定的渴望和怀疑之中,由此他的内心深处对于原生家庭的依赖是异常强烈的,超过了一个独立成年人的程度。这一点非常明显地表现在他对待母亲的去世上。
  母亲和姐姐陆续在狱中死亡,母亲的遗言中要他记起曾经教育过他的那种信仰和停止写作。在这之前,他的确经历了一个背离信仰,冷静怀疑的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把怀疑的想法写进了《革命论》。而母亲临终的这一劝告轻而易举地让他否定了自己的一切怀疑:“我成了基督徒。我承认,我绝非向超自然的巨大的启示屈服:我的信念发自内心;我哭了,我就信了。” 他相信母亲的劝诫不是出于威逼,乃出于生死之交纯全的母爱。
  他在确信母亲和姐姐的爱的同时,跌进深深的自责:“啊!我要是听从了我姐姐的劝告多好!为什么我要继续写作呢?这个时代若是少了我的作品,会对其事件和精神产生什么影响吗?”“我怀着恐惧将一册册《革命论》扔进火里,仿佛那是我犯罪的工具;如果我有可能销毁这部著作,我会毫不犹豫地去做。当我想到用一部宗教著作补赎这部著作时,我才从纷乱的心情中解脱出来:这就是《基督教真谛》的起因。” 并且这是“怀着一个为母亲建造陵墓的儿子的热情” 。
  由此可以看出,夏多布里昂这一系列被情绪操控的行动出于内心对爱的渴望和热切的追求,尤其是得到原生家庭亲人的爱和肯定。
  这一点也表现在夏洛特的邂逅上。夏多布里昂在英国揭示了美丽善良的夏洛特以及她的一家,他们愿意接纳他,把夏洛特嫁给他且让他成为家庭中的一员。而那时夏多布里昂在本国已有家室。面对这份摆在面前又注定错过的他最渴慕的“爱宴”,作家回忆说:“在我所经历过的痛苦中,这一次最伤心、最剧烈。”“这件事给我留下了最甜蜜、最温柔、充满感激之情的回忆。在我出名之前,唯有艾弗斯先生一家对我好,真情实意地接待了我。贫穷、无名、流亡他乡、既无魅力又无美貌的我找到了一个有保障的前途,找到了一个祖国,找到了一个可爱的妻子,使我免遭无依无靠之苦,找到了一个几乎和她的女儿一样美丽的母亲,代替我那年迈的母亲,找到了一个有教养、有爱心、对文学感兴趣的父亲,取代上天已使我失去的父亲;然而对于这一切我又回报了什么呢?他们选择了我,本不存任何幻想;我应该相信我是为人所爱。”
  可见,这就是他人生所真正渴望和追求的,一旦有机会真的得到,他的人生将被颠覆:“总之,娶了夏洛特艾弗斯,我在人世间的角色就会改变:隐居于大不列颠某郡,成为一个以打猎为乐的绅士;我的笔下不会写出一行字……我的消失会是我的国家蒙受很大损失吗?倘若我能撇开我所得到的慰藉不谈,我想说,我早就想过平静的日子了,我不愿过落到我头上的动乱的日子。帝国、复辟、分裂、法国的争吵,这一切与我何干?我不必每天早晨都去掩饰错误,制止谬论。我肯定有真正的才能吗?这种才能值得牺牲生活吗?我能超越我的坟墓吗?” 他的荣誉仅仅是他求爱而不得的“慰藉”,是他“牺牲生活”换来的,也并不能真正属于他,因为它无法超越坟墓。
  而他对荣誉的狂热追求实际上是他始终没有实现心理上的成年,渴求亲人的爱却拥有无法满足的一个巨大阴影:他的潜意识里总存有孩子才有的幼稚暗示:我做得更好时才能得到爱。于是,“荣誉变成了我终生的偶像,我为他多次牺牲了安逸、快乐和财富。”
  在《阿达拉》获得空前的成功的时候,他说:“我成了时髦人物。我昏了头。我本不知自尊为何物,于是我陶醉了。我像爱一个女人、像初恋那样爱上了荣誉。然而我是个胆小鬼,我的恐惧不下于我的激情:我这个新兵第一仗就没打好。我生性孤僻,总是怀疑我的才能,这使我在成功中依然谦卑。我逃避我的地位,我躲避行人,竭力打掉罩在我头上的光环。”
  夏多布里昂是如此地矛盾、畏缩。亲人大都已离世,他仍没有找到除了他们的爱和肯定之外足以支撑他的自尊的东西,不是名誉不是地位,他内心缺乏的是爱,可见他几乎只把求爱的目光瞩目在亲情这一个出口上,对夏洛特的爱情也很大程度上夹杂了亲情的惩罚,他爱的是那样一个肯定接纳他爱他的家庭。成长经历中遭遇的亲人的放逐、否定而衍生出的绝望和孤独使夏多布里昂终其一生都无法翻身,他一生充当了爱的囚徒而不是发出者和享有者。
  在他后半生他的经历大多投注在政治、宗教生涯上,然而在这之中支撑他的并非攫取荣耀的野心,而依然是他苦苦寻求的真正慰藉:“在我写作的整个时间里,一种狂热始终吞噬着我:人们永远无法知道同时在脑里,在血液中、在心灵上孕育着《阿达拉》和《勒内》是怎么回事,把《基督教真谛》的其他部分的构思和痛苦地生产这一对灼人的双胞胎融汇在一起是怎么回事。对夏洛特的回忆贯穿着这一切,温暖着这一切,最后,对荣誉的最初渴望终于点燃了我那高扬的想象力。这种渴望来自于对亲友所怀有的温情;我向造成轰动,一直波及我母亲还活着的日子,让天使带给她我的神圣的赎罪。”
  这种情结是出于夏多布里昂的宗教情感的,他所渴望获得的荣誉已不在现实的层面,他相信荣耀上帝的著作所造成的“轰动”,是直抵母亲所居住的天堂的。
  跟所夏多布里昂的笔触回顾他的人生,充斥其间的是他成长上口散发出的忧郁孤独的太息,读者触摸到的是一个剥除了一切外饰的荣耀、失败等标签,流露出的孩童般脆弱、易感、渴求爱的满足的灵魂,具有强烈的共鸣感和悲悯的艺术感染力。作家置于时代的洪流中纵然也成形于时代打下的深刻烙印下,而作为回忆录,其间深深植入的对成长、对爱的探寻,却是亘古不变的主题。
  


   说实话,很久以前就已经拿到了这本书。当然还是我的小牛闪着一脸的“狡黠”偷偷拿到我的跟前。“看,这书名多美”(脸上洋溢着一丝得意)说实在的,当时我可没这样认为。打量了她一眼,觉着又要上套了,呵呵。不过也乐得她没事这番热情就收将下来。
   话说来,这诗论是以诗话一样的语言阐述某个知识或哲理。没想到这个死了161年的夏多布里昂楞是让我明白还有一种方式,小说式的语言。读罢这部墓中回忆录,觉着如此不舒服;边看边琢磨时就嘀咕,这郭宏安别不是翻得不够筋到吧,又被这小牛同志扫来考验我?这家伙一不留神就把你陷进去以为在说什么呢,缓缓神醒过来才嚼出他夏多布里昂先生是在讨论文学、政治、艺术、人生、爱情、革命和战争一系列严肃的问题或者说是话题吧。说深刻倒也是有他超出一般之处,正像那书名一样与众不同,在墓中回忆。(你说是你回忆,还是我回忆呢,难不成他夏多布里昂先生回忆?)这其中尽管他夏先生讨论了很多重大或者说很有意义的问题吧,可我喜欢的还是夏先生的童年。(尽管可能那位至今还在墓中的夏先生不这样认为。不过我坚信他会这样看的,要不然在描述自己痛苦的童年时,我读到的全是笑声)。政治、革命、文学、艺术也许重要,但它们永远都没有童年的乐趣和生命的自然感触。只有童年才可以“一个人想成为什么,也许比他是什么更为重要”。“在离开人世的时候,只有不信宗教的人才是真正不幸的人:对于没有信仰的人来说,生命之可怕在于它使人感到虚无;如果人根本就没有出生,他就体验不到不再生存的恐惧:无神论者的生命乃是一道可怕的光,其用处只是照亮一个深渊。”夏多布里昂强调信仰的伟大意义。我倒是觉得这个信仰如果非要有的话,以致可以让我们的生命不是那盏照亮罪恶深渊的光,那还是让“童年”成为我们的信仰。
   夏多布里昂先生不会在墓中回忆了,但我们还会、还要继续回忆,回忆生活,回忆这个世界,回忆每一天,每一个人,即便是在墓中,在夏多布里昂先生的墓中。因为回忆,可以带我们回到从前,回到美好的童年,回到我们信仰的地方,灵魂的深处。能在墓中回忆,多美的想象------
  
  
  


  2004-4-22 下午
  
  这句话不是我说的,是雨果老人家年轻时说的,夏多布里昂是谁我本来都不太清楚。后来才知道,欧洲近代浪漫主义文学的鼻祖就是他老人家。法国也正是一个伟大的国家,当拿破仑兄用武力征服欧洲男人的时候,又来了个夏多布里昂以浪漫征服欧洲的女人了。所以雨果少年时这样说倒也符合少年心性,征服女人可是每个发情期的少男想做的。
  
  上面说的虽是人之常情,但也有点龌龊了,下面言归正传。看到雨果这句话,就想起当年年方十岁的张居正曾在家宅井旁仰天长叹,道:“若王守仁先生死,我张居正以何人为师?”都是孺子猖狂的气度,虽是猖狂却也显示出两个未来大人物少年时的鸿鹄之志。也许更多的人想起的会是刘邦项羽观看秦始皇车队仪仗时说的那些什么大丈夫当如斯、或是可取而代之等话吧,不过咱题目上说的是文不是武,没说要么成为霍去病要么一事无成,或是要么成为成吉思汗要么一事无成。
  
  在如今这个还算安稳的中国,像拿破仑兄那样靠武力横扫世界是很难的了,也就只能靠金钱或是像夏多布里昂兄用浪漫打动女人的心了。看过他的书的人国内看来不多,不过他的文气学得倒是不少,都非常浪漫了,在经历中享受爱情。当然,和夏多布里昂有相似的经历的人也没几个。所以看现在的文章,都有一种偏软的感觉。尽管作者们都不乏才气,却只能是文人气十足或是痞子流氓气十足。
  
  在网上看的书多也不多、少也不少,很佩服的就是小椴写的《杯雪》了,里面古文的知识让我都想为《杯雪》做笺注了。不过就豪气上看,虽是武侠,文章还是被几位主人公的文人气削弱了。袁老大是位豪气干云的人物,可惜也被小椴的古诗文弄得太文绉绉的了,和金庸先生的几部好书比起来真的是像少年骆寒的九幻虚弧剑走偏锋,文气苍茫而偏柔弱。情义天下大业体现的是南宋的苟且偷安,也许这就奠定了文气的基调吧。
  
  九州的设定者们的梦想是要开中国奇幻史诗作品先河,凭着他们的作家群里各位作者的功力,再加上有时间有金钱的支撑,应该可以成功的。只是当他们开始卖弄学识和才气的时候,那种金戈铁马挥手补天裂的壮志凌云就有点被削弱了。《九州飘渺录》中让我看得热血沸腾的不是其他,而正是很少有那种文绉绉的战场描写,细微而入骨,真实残酷杀声阵阵。其实,写这种文章古文的运用不要太多,有时只要一句话就能石崩天裂,让读者有长虹贯日之气势。九州的一系列文章作者的才气都太好了,其中有一位是写《悟空传》的今何在,所以和《杯雪》一样,文气冲淡了应充斥在全篇中的豪气。当然,网上有这样的书,可以说上是我们读者的一大幸事。其他好书网上应该也不少,只是我无缘相见,其他自己看到的一些书也只能说一般了。
  
  读书人说豪气,让我想起了一句“文人读武事,大都纸上谈兵;武将论文章,半属道听途说。”自古文人胸中有天地,豪气跃然纸上者多矣。如太史公的好奇和自身被去势后对豪气的向往(有点对他老人家不敬了)使专诸、荆柯等以武犯禁的刺客名传千史,李白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名。然真正是文韬武略双修的倒也没见几个,此时无事也来数数看。
  
  曹操算一个,不管是奸雄还是能臣,建安风骨在他的带领下,刚健豪迈夹杂着对人生个性的追求开启了三国鼎立的风云大幕,临槊赋诗,对酒当歌,豪杰也。后来,有个高适,唐诗边塞诗之冠军,献策肃宗,于平定安史之乱有较大功劳,却知之者不多。明代有了个王守仁,对此人在文学上成就知之不多,但其哲学上一句“不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汝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就可以想象到那颗敏感的心,在平定那能搞得风流才子坐立不安的宁王之乱等军国大事时还能关注到一朵花的玄学意味,借花寓意,在中国哲学史虽不能和禅宗的佛祖拈花微笑并驾齐驱,却也可以望其项背了(我对哲学史没啥研究,也不知道这样说对不对?)。故后世对他的敬仰之情是如滔滔江水,绵延不绝。数百年后又出了一个曾国藩,八旗子弟懦弱无能,太平天国长驱直入,他率领的湘军保住了大清的江山,也有了“无湘不成军”的说法,此事功过历史自有评述,但是他的文章也被前辈学者钱仲联在编辑明清散文八大家时收录,可见其文采武功皆属一流了。还有一位是刘基伯温,大明开国第一军师,也被收入了明清八大家中,作为中国历史民间传说种种传闻中隐约与诸葛亮双峰并峙的智慧的代表,在人们口头传诵的还是他的智慧,不是他的文采武功。
  
  说起八大家,就不能不说唐宋八大家了。不过对于韩愈柳宗元的文章反而不喜欢,诗歌韩愈的我也不喜欢,虽然喜欢韩愈的“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也喜欢柳宗元的《江雪》等诗,但于唐文还是喜欢王勃的《滕王阁序》、李白的《春夜宴从弟游桃园序》等文,可能是他们虽然开一代风气之先,但文中还是奇崛险怪,或是幽暗难明,没有脱离中晚唐诗歌的那种已呈衰落的文气。宋文喜欢的倒是不少,欧阳修、苏轼是最爱,读起来风骨盎然,意味十足,圆润丰满中又筋骨刚健。当然,先秦两汉魏晋更是文章的祖师爷,我辈自是景行行止,高山仰止。
  
  看完上面自己对韩愈柳宗元的叙述,不觉有点汗颜。想起李清照早年在一篇《论词》中对前辈的评价说温庭韫韦庄等是郑卫之声,流靡之变;对后主父子虽说是“亡国之音哀以思”,但前面一句“语虽奇甚”,估计也是不满;说柳永“虽协音律,而词语尘下”;晏殊、欧阳修、苏轼虽学际天人,然词却是“句读不葺之诗耳”,不协音律;晏几道、秦观、贺铸、黄庭坚也被他批的不说是体无完肤吧,反正也是不入方家之眼的说法。当时看到后,吓出一身冷汗,李清照竟然如此睥睨臧否前辈,真乃女中豪杰也。
  
  说了这么多,还是回到要么成为夏多布里昂,要么一事无成上吧,想想自己想做过什么:
  曾经想过要么做解放军,要么一事无成;要么成为杀人不眨眼救人于水火千里独行的大侠,要么一事无成;要么成为乔丹,要么一事无成;要么成为无为的老子,要么一事无成;要么成为AC米兰的主席,要么一事无成;要么成为色狼,要么一事无成;要么成为夜御百女的黄帝,要么一事无成;最后想到的是要么成为江中无水,要么一事无成。那现在我不就是江中无水吗!突然就感觉很有成。
  
  再说法国,今天看到一系列法国作家的名字,雨果、司汤达、巴尔扎克、佐拉后心中一股热流涌出,可自己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心理很不痛快,因为没人说大仲马,只说他的儿子小仲马。唉,刚开始了解法国除了知道女人和男人一样很开放(不象中国只许男人开放,就不许女人开放)外,就是从大仲马书中了解的了。《三个火枪手》、《基督山伯爵》、《阿芒得骑士》也不知道看了多少遍了,达达尼昂、阿瑟斯、波瑟斯、阿拉密斯那时是天天挂在嘴上,还挥着根胳膊长的竹枝就像挥着金箍棒一样说是西洋剑。当朋友们为爱斯美琳达和卡西莫多所谓的超越肉体的爱情如痴如醉的时候,我却在为达达尼昂们为情义忠诚一剑走千里而热血奔腾。说到这,又说到豪气上来了,看来像我这个文弱的人渴望豪气是因为自己百无一用吧。
  
  说道文弱,比我更弱的是普鲁斯特,得了哮喘不能见光,写的文章也不是豪气干云的那种,可那半部《追忆似水年华》就让我痴迷感叹了几年,以后还得继续感叹下去。不知道整部书看下去我会不会自卑得跳水以祭他。意识流流得顺溜溜的,把整个法国上层贵族和普通人生活的场景在历史的长河中开出个支流,让它慢慢地流得四平八稳,流出了个先锋文学的祖师。其实写东西用心的人都知道,要想写好就要让自己文章的思绪顺着自己的想法想水一样流出来,是激情的就井喷,是柔情的就细水长流。像我之所以会写出这篇文章,就是因为今天在一本书上看到夏多布里昂,就流出这么一堆废话了。
  
  今天在路上看到美女穿着短袖,露出雪白的胳膊,正在意淫的时候,想到所谓的红颜白骨,刚准备谴责一下自己色狼的心。又想起所谓境界,不管是佛家还是道家的,都讲究顺心循性而行。如果我不色美女的话,不就违背了自己的本性吗?王国维先生所说的人生三大境界,最后一重境界我私自改成了“蓦然回首,那人不在灯火阑珊处”,这才符合“空明”的境界。不过说回来,境界是靠自己的修行,不是靠压抑。如果什么时候我真的能看美女和看平常人一样,那说明我真的达到了比较高的境界,如果压抑自己不去想,不去看,不去做,则说明现在还不行,还是个小和尚(哈哈),要努力修行。
  
  要么成为夏多布里昂,要么一事无成!我的少年时代已经过去了,没说出什么可以让人说这像个大人物说的话出来,也就只能拿以前老先生说的话来凑数了。唉,没得流了就不流了,说了这么多也该喝口水溜达溜达去了。
  
  


  
  题记:社会才是人生的巴别之塔!
  
  一个美女捏起一只绿油油的提子,轻轻地放入她那鲜嫩诱人的嘴中,马奶子、软温新剥鸡头肉、颤巍巍这些勾动人欲的词语突然浮现在我的身体中,我的心里忽然有一股暖流,穿过小腹,直达下体,欲望从身体隐藏的深处露出了一个小头,偷偷的窥视这个世界的美色,原来,欲望一直都在,只是你没有注意罢了。
  
  夏日即将过去,刚从重庆回到苏州,重庆到了七点半,天空依然高亮,美丽的山城在景观也不逊色于苏州。苏州已经有点早晚凉了,早上起床,秋风已经将凉意渲染到身子上,提醒着秋日的临近和深入,一如那曾经游腻在身上的香舌所带来的清凉。早晚凉再过十几天,桂花就要开了,香气飘荡在水面上,园林中,整个城市又将在桂花的香气中沉浮,秋天,一个美丽的季节。念及此,心里顿时舒服着起来,匆匆奔波的心情顿时又安然如护城河的水,缓缓的映发着天空的清透和灵性。
  
  夏多布里昂,这个名字一直在我的脑海中回旋,当年某人在描写雨果时,在描述雨果年幼的志向时,说雨果在小学作文课上曾喊出:“要么成为夏多布里昂,要么一事无成”的话之后,我虽然对他充满好奇,也了解了他的生平,对他的作品却毫无了解。终于,在一本外国小说上再次看到主人公开始翻译夏多布里昂的《墓畔回忆录》,我终于下了决心,到蓝色书店买了一套。也许好久不看散文了,也许是以前读的中国现当代的散文太短了,我曾经一目十行的看书方式在读《墓畔回忆录》时只能如陌上花香,缓缓归:每看一两页,就得停下思索很长一段时间。这本为自己死亡所写的书,让我感受到了蕴含在其中浩瀚澎湃的激情,以及那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启蒙人如此深刻而绚丽的文字。
  
  到最后,只能在和朋友探讨小杜的诗歌中偶尔思索,云容水态谁堪赏,啸志歌怀亦自如。小杜可以如此自喻,夏多布里昂若知道这句诗,估计也会如此自喻。突然想到大学时,一个老师带的一个研究生很执拗的认为高启和外国一个写情色文学出名作家类似,搞的导师狼狈不堪,被学院引为笑谈,成为文学院文学研究上的一个谈资。如今,我也有这种趋向了,总算明白那个执拗的研究生心理了,纯粹是爱屋及乌,在自己喜欢的两个作家中寻找共同点,就是那种希望和自己的两位好朋友成为情侣一样的心理。
  
  毕业数年,同学之间或有联系,或有了无音信,亲疏之间,已然在这社会上湮没于茫茫人海中。物欲横流,人心诡谲之时,人生的关系又怎么能如每个人所希望的那样,永恒以至延续。突然想起当时在网上码字时与众多文学男女青年打情骂俏的场景,如今也风云不再了。那些文学女青年们,不知道是不是还是一手键盘,一手书籍,眼睛盯着电脑屏幕,在我们相隔千里的垂涎中,翻腾着那些美妙却又引发原罪的字符。
  
  总是恨自己,为什么不是拜伦,那个被女人诅咒却又心甘情愿被勾引的魔鬼?为什么不是小杜,有着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赢得青楼薄幸名的风流?为什么总是不能享受到男人和诸神的欢乐?现在神女遍地都有,谁愿意做那寡居的女神?
  
  上世纪八十年代,诗人们一手诗稿,一手摸向坐在自己大腿上的文学女青年的时光已经荏苒不再。现在的文学女青年们,有了阅尽世界的眼光,尝遍男人的身体,一切都已成为青春的经历,当某个男文青色咪咪的盯着她,要求那非分之想时,她会大吼一声:“滚,让你阿肖克尔的脑袋去撞西西弗斯的岩石吧!”
  


  一座绝美的坟墓
  ——读《墓中回忆录》
  
  夏多布里昂应该去写诗。
  诗人往往具有梦幻般的呓语,说者或无心或有心,但听者一定是如闻天书,不知所云,产生似真似幻之感。
  夏多布里昂自己也多次使用“梦幻”一词。“当我走出梦幻,重现为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布列塔尼人的时候,没有光荣,没有美貌,没有才能,引不来任何人的目光,来去无人知晓,永远不会有女人爱,于是,绝望攫住了我。”不知道一向自负的夏多布里昂为什么会这么绝望。不过绝望之于诗人是再相配不过了。诗人往往喜欢闹情绪,使常人难以理解。也就是说诗人气质是一种天赋,常人难以解释,哪怕是一点点的,只有在一旁发呆的份。
  “我们是多么迅速、多么频繁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幻想啊!一些朋友离开了我们,另一些朋友又随之而去。我们的关系变化着:总有那个时候,我们不再拥有曾经拥有的东西;总有那个时候,我们对我们的过去一无所有。人不是只有一个生命,他有好几个,一个接着一个,而这是他的苦难。” 如果按普通的思维去解读这段论述人生与生命的话,只能从字里行间获得一个模糊的直觉印象。但在阅读的时候,诚然有一种焦躁的快感。
  诗人的思维是独特的,并且这种思想带着一点点神秘加神经质的色彩。“季节越是萧索,越是与我息息相关。……因为离群索居让人感到更加舒服。”世界上喜欢孤独的不是野兽就是上帝。夏多布里昂频频向人类传达上帝的旨意。“秋天的景物关联着一种精神特征:树叶脱落仿佛我们的岁月,鲜花凋零仿佛我们的时刻,流云飞逝仿佛我们的幻想,光亮渐暗仿佛我们的智力,太阳变冷仿佛我们的爱情,河流冰封仿佛我们的生活——这一切都和我们的命运有着隐秘的关系。”我真怀疑夏多布里昂对上帝的意旨竟能有这般熟稔。
  尤其让我不忍放下书卷的是那篇《概述我这一生中地球上的变化》。他从时空和宇宙中顿悟了个人的渺小,然后在结尾时写了长长的一段,让我不忍释怀,一读再读。“1841年11月16日,我写下了这最后的话,我的窗子开着,朝西对着外国使团的花园。现在是早晨六点钟,我看见苍白的、显得很大的月亮,它正俯身向着残老军人院的尖顶,那尖顶在东方初现的金色阳光中隐约可见:仿佛旧世界正在结束,新世界正在开始。我看得见晨曦的反光,然而我看不见太阳升起了。我还能做的只是在我的墓坑旁坐下,然后勇敢地下去,手持带耶稣像的十字架,走向永恒。”
  我在床上读这些如诗般的语言,一次次在语感的焦急中几欲停下,但终于不能,难道这就是夏氏文字的“魅惑”?这些文字非凭借超群的想象力不可啊。
  我突然想起译者的几句话,“他有过文学上的辉煌、政治上的成功,还有显然被他夸大了的军旅生涯中的壮举,然而更多的是挫折、失败和幻灭。” 夏多布里昂用他的幽灵之笔彻底俘虏了在卷前沉思的我。这是一种有节奏的如诗般的天籁,如“从坟墓中发出的管风琴般雄浑的声音”。难怪少年雨果立下宏愿:“要么成为夏多布里昂,要么一事无成。”
  我们撇开文本中富有的辽远深沉的时空感不谈,因为他的笔触从巴黎、柏林等欧洲城堡一直延伸到非洲、美洲大陆,在史诗般的意境中对拿破仑和华盛顿进行对比,从中可以看出夏多布里昂是个爱政治不亚于爱文学的人。
  夏多布里昂像一位犀利的心理医生,流淌着的文字“具有一种强大的暗示的力量”,使人既感到阅读的焦急,又欲罢不能。
  散文圣手夏多布里昂,给我的是一个诗人的印象,他有诗人的幻想、激情与心灵。夏多布里昂曾说:“你们喜欢光荣吗?那就细心经营你们的坟墓吧。”他在这部经营了四十年之久的《回忆录》中筑起了一座绝美的坟墓。
  2006-12-13
  


  作者文笔非常优美,全篇充满一种忧郁的气质。个人更喜欢他关于自己童年和少年时期回忆的那几篇。
  
  政治有分派别,美好的文字却无疆界。


言而有物,妙哉!


要么成为夏多布里昂,要么一事无成
这一句用英文怎么翻译


这个应该问用法语怎么说吧,哈哈


豪气


老文青气味十足


确实老了


装备和场面要升级,
油脂太厚实,惹人厌,有待调养。


Wonderful!!


评的真的很透彻,阁下您就是一位有着诗意的人。


我也很喜欢结尾那段文字:)反复吟读。


另一个版本的翻译:
正是清晨六点时分,月儿发散着苍白的光晕;已经沉得很低了,几乎碰着被东方第一道金光照亮的巴黎残老军人院的指向牌:大概旧的世界已经隐退,新世界就要诞生了吧。太阳将从万道晨曦中升起,但我将看不到了。我只能坐在墓旁;然后手拿耶稣十字架,勇敢地走进那永恒的宁静。


怎么只有272页?这是墓畔回忆录的节本吧?


今天在书店看到三联的版本,出版时间更早。
译者前言中提到是节选,只有原著的1/8。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