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英国采风录

储安平 东方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10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作者:

储安平  

页数:

361  

字数:

329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正文为《英国采风录》,附以《英人·法人·中国人》。附录中的四篇文字均是论英国人的,与正文主题相同;且其中的《中国人与英国人》一篇,本身就是作者为《英国采风录》一书所写之跋,遂一并刊行。 本书源自作者六十年前直接观察英国之所得,对英国之过去与现在,诸如国会源流、王权兴替、自由传统史、地方自治史等,均有生动之描述;对英人之气质习惯、性格风度等,更有仔细深刻之体察。见解独立,视野独到,生动有趣,早已跻身经典名著之列。

作者简介

储安平(1909一1966)江苏宜兴人。出身于宜兴望族,出生后六天丧母,十四岁丧父,依赖祖母抚养,生活节俭。
1928年入上海光华大学英文系,1932年毕业。1933年起,在南京《中央日报》任副刊编辑。1936年赴英国伦敦大学做研究工作。
1938年回国至重庆,先后担任《中

书籍目录

英国采风录 作者自序 观察版序 第一章 王·后 第二章 国会·上院·下院 第三章 内阁·首相 第四章 贵族·贵族社会 第五章 大宪章·自由主义 第六章 种族·外族入侵遗留之影响 第七章 性格·风度 第八章 雾·雨·潮湿 第九章 乡村生活 第十章 女子·结婚·家庭附录 英人·法人·中国人 作者自序 英国历史上的外族入侵 英人·法人·西班牙人 政治上的英人与法人 中国人与英国人。

章节摘录

  一 英国的社会像座金字塔。立在这个塔顶上的就是国王。  二 英岛最古的名称叫Albion,不列颠人莅止英土后改称不列颠。5世纪英人入侵此岛后。始称英格兰。Albion原义为“白”。英岛最古时所以被称为Albion者。殆因英岛东南沿海岩崖色白所致。吾人常称英岛日白垩岛国,亦即因此。①由此可知,英人(盎格鲁人,萨克逊人,裘特人)最初并不住在现在的英格兰。他们在5世纪前。分布于今日德国之西北沿海自莱因河至丹麦一带。萨克逊人最南,散居于莱因河至易北河之间;盎格鲁人散居于易北河至什列斯威(Schleswig)之间;裘特人(Jutes)最北,散居于什列斯威至丹麦之裘特兰之间。上次及此次大战,英、德海军俱曾在裘特兰附近之海面发生激战,裘特兰之原名Jutland,亦即“裘特人之地”之意。在这时候。英人尚无君王的制度。他们平时受治于若干社长(Principes),这些社长,俱由民选。但若发生战事,势须有人统率,故非有一个临时的首领不可。何人担当首领,则由许多社长抽签决定,一经抽定,即人人服从。若战争停止,这个临时的首领亦即还政与众,退而与其他社长无异。①5世纪起,英人大举侵入不列颠。英人既一遇战事,即有一个临时的“战时国王” (Warking),则这些前后入侵不列颠的部落,殆皆各拥有一个统带战士的“战时国王”。英人之入侵不列颠,论时间,入侵的前后不一;论组织,入侵的部落各自为政,并无连系。他们抵达英岛以后。又自相残杀。自5世纪至9世纪的四五百年之中。英格兰充满着战争与混乱。先有“七国时代”,继有“三雄之争”②。“战时国王”本只是一种临时的首领,但战争既亘数百年延续不断,所以这种临时性质的“战时国王”经历史的激荡而终成为一种永久的国王。从5世纪至11世纪前期,在英国历史上概称为“盎格鲁萨克逊时代”,英国的王权(Kingship)就是在这个盎格鲁萨克逊时代缔造成功的。


编辑推荐

  六十年前储安平到英国采风,不为渔色,不为赚钱,只为回答这样一个问题:英国何以强,中国何以弱?  答案是这样的:英之人务实重行,力避好高骛远;英之人有高度之合作能力及组织能力,能做团体中之良好分子;英之人重视理性,少以武力与流血解决争端;英之人不以“政治为惟一舞台,不以当官为惟一出路;英人之政治重民,人民常常要求政府守法;……此即六十年前作者对中国前途的观察。相信有了这样的答案,读者不难明白“英国何以强,中国何以弱?”的问题。  一个英国人:一个呆子;两个英国人:一场足球;三个英国人:一个不列颠帝国。  ——以上英国谚语  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以上中国谚语  阅读本书的理由:  为中国民族所有的许多美德,其以泰半绝响于城市都会的生活中者,反能在农村社会中保存勿替。……乡村中的人们反较城市中的人们重信义、讲气节、崇公道。农民的心地亦较知识分子的心地为忠厚、笃实、单纯、洁净。由此可见,为今日一般知识分子所具有的种种弱点,实非中国民族的固有的性格;他们性格上的一般弱点,大都应归因于他们所受的教育及所接触的环境。  ——储安平《中国人与英国人》  建议以下人群阅读本书:  中国现代史之研究家或爱好者,中国文化史之研究家或爱好者,东西方文化交流史之研究家或爱好者,风俗学之研究家或爱好者,大中小学生……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英国采风录 PDF格式下载



储君的书,难得看到。先前在fd五教旁听lgs老先生的英美散文课,课间聊到章诒和《往事并不如烟》,马上买回来看,还好下手够快。书中有储君一篇。采风录一书清新优美,有牛桥风骨,一口气读完,我母亲也拿去看了,后来大概还借给她单位上一家有孩子去英国读书的人家。


写得很通俗易懂,爱不释手。如果想了解英国社会的方方面面,这本书是首选。


买这本书,主要是因为崇拜老前辈,一个敢于坚持真理的新闻人。没想到的是,这本书距现在有些年头了,文字还是这么清新,观点还是那么张扬。太强了。值得一买!!


难得的好书!!写得很有味道!


书的质量很好,内容也很喜欢.就是有点贵


可能是作为当时教材的缘故,内容不是很吸引人,讲英国政治史的篇幅较多。不过行文还是流畅的,讲解是清楚的。


  非常棒的书。最绝的是这本书写于建国前,可是其白话文的流利程度现在读起丝毫不觉晦涩。作者坦言,他放弃了很多优厚条件只身去英国,只是想看看英国考察其制度和文化,探究到底优秀到哪里,为什么优秀,其民众和中国民众的区别,只是为了国人的觉醒和进步——诚如所言,他做到了,做得很好。满含思想的文字至今历历在目。作者储安平。再一次去图书馆,偶然看到一本散文,才明白作者的来历不凡。敬其识而悲其遇——57年成为《光明日报》总编辑,最后却在十年浩劫中被迫失踪——据传自杀。悲剧储安平。又是一个知识分子的光华,埋没在黑暗的历史中。


大陆实在是对不起他啊,错在错在对。。太报幻想。唉~可悲。


其实他根本就没有对共产党抱有幻想。他曾说过这样的名言:“在国民党统治下,言论自由是多和少的问题;在共产党统治下,言论自由是有和没的问题。”再看看现今的大陆和台湾就知道他多有先见之明了!


一个知识分子的光华,埋没在黑暗的历史中。
幻想可能还是有一点的,不然他不会不随着胡适、傅斯年一起离开大陆。
大抵那个时代的中国人,都有点“家国”情怀的……
付之一叹!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