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雅克.拉康-语言维度中的精神分析

马元龙 东方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9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作者:

马元龙  

页数:

331  

字数:

225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就是,在拉康思想的语境中去阐释拉康,从而具体解释拉康如何将语言学引入精神分析中的每一个问题,如无意识,需要、要求和欲望,想象、象征和实在,以及自我、主体和他者等等,从而创造性地重新解释了弗洛伊德开创的精神分析学。

作者简介

马元龙(1970- ),男,四川石棉人,文学博士,讲师。1997年于华中师范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1997年至2005年于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任编辑;2005年于华中师范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2005年至2007年于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做博士后研究,博士后报告获中国博士后科学研究基金二等奖。出站后留校任教;目前主要从事雅克拉康的精神分析学研究,以及精神分析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研究。

书籍目录

序言导论:从弗洛伊德到拉康第1章 拉康的学术渊源 1.1 语言、言语与能指:索绪尔 1.2 象征:列维一斯特劳斯和马塞尔·毛斯 1.3 欲望与历史的辩证法:科耶夫的黑格尔第2章 主体的颠覆或者自我的本质 2.1 镜子阶段 2.2 自恋与侵凌 2.3 菲勒斯的意义 2.4 谁在说话?第3章 无意识就是他者的话语 3.1 无意识具有语言的结构 3.2 原始压抑与无意识的产生 3.3 意识语言与无意识语言:锚定点 3.4 隐喻和换喻:无意识的形成机制第4章 欲望的辩证法 4.1 异化与分裂 4.2 需要、要求和欲望 4.3 欲望之因:对象a 4.4 欲望就是他者的欲望第5章 拉康的三维世界 5.1 想象的诱惑 5.2 象征与文化 5.3 不可能的实在第6章 精神分析的终结 6.1 精神分析的形势及其基本原则 6.2 移情与抗拒 6.3 精神分析的结束拉康主要术语英语、法语、汉语对照表参考文献后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雅克.拉康-语言维度中的精神分析 PDF格式下载



马元龙的“雅克·拉康:语言维度中的精神分析”对精神分析理论中的几个主要问题揭示得十分深刻,本人读后受益非浅。这是解读拉康的力作。但愿学习研究精神分析学的朋友也能像我一样幸运。


我怎么觉得这个人写的书像翻译外文的一样难看懂。
建议还是看看别的人解析的拉康的镜像理论。


还没有看完,作者是比较用心了的,但还是没有吴琼写的那本好


好书很实用


试着看了一些拉康和关于拉康的法文书,一个词:不懂.不过拉康自己也说了我们不能什么都明白,呵呵.所以想找些中文译本来看,可是根本找不到,如果哪位朋友知道的,麻烦告之.先谢了!最后选了马元龙的这本.看到大家对此书的评论都还不错.很庆幸选对了书.不过对于一个精神分析的门外汉,看起来还是很吃力,有很多专业的词汇并不是很明白.如果能有对专业词汇的简单解释就更好了.拉康与FrançoisCheng交往甚密,他的思想受到很多中国的哲学思想的影响.我是想试着从这个角度来了解下拉康,可惜没有相关的书籍...(当当的验证码变成全中文模式真是很有创意,不知道会不会由此产生一些新词汇,呵呵!中文的无限可能性真的是叹为观止!!)


我本来没有心理学基础知识,学电影的,觉得拉康的精神分析很深奥,但是影响忒大,所以了解一下,好难啊。。不过看完之后绝对是受益匪浅的,看懂多少算多少,呵呵


此书值得购买。在对拉康理论整体概述的入门级读物中算是相当不错的一本。想了解拉康派精神分析的人可从此书入手。


对拉康的解读不错,颠覆了很多传统的观点


思路清晰,重点突出,值得阅读,对于理解拉康有很大帮助


一本很不错的书,对初识拉康的读者来说,可以算得上是深入浅出了。


拉康原著不见就指着这本和严泽胜那本了解拉康了。


很专业,适合做学术的人和对精神分析感兴趣的人看


我买的是这本书,但发给我的是<<走出非洲>>。真想仔细看看,然后写写书评。


  
  这是我目前为止读的最久最吃力的一本书。一方面是因为我拖,时不时被各种事情打扰,另一方面是因为难啃,读10页就要停下来休息。果然,即使是看上去不需要智商的“文科”,一上手就是博士论文级别的话,也会被打击得体无完肤。
  
  这本书究竟适不适合做拉康的入门,我不确定。因为目前我完完整整看完拉康有关作品的就这一本。也许吴琼的《雅克拉康》更合适也说不定。
  
  
  这本书优点是体例完整,引文规范。由于是论文改编而来,所以学术渊源,文献综述,前人成果统统有涉及,读起来不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拉康对能指的运用,实在、想象和象征的三界划分,欲望的辩证法等概念实在是精妙之极。
  
  好了,不多说了。最多只能说是囫囵吞枣的看了一遍,即使有所得也必是肤浅的。


  刚刚读完此书,虽然没有读过拉康原著(北京各大书店都难找到),但此书可以对了解拉康的哲学有很好的帮助。
  个人感觉书中内容较容易理解,章节清楚,解释得较细,即使是浏览性阅读,也应该能对其中主要概念有相当的认识。书中有示意图及公式多处,作者对每个符号都详尽表述,认真严谨可见一斑。常列举名著,也为内容平添了些生动。虽一家之言,但从其引用旁注也可知必定经过大量研究,理解深入,而言之有物。
  本人能力有限,不敢说书中不足,但有几处疑问,书中介绍拉康哲学中“俄狄浦斯”情节,其中三个重要要素:父亲(法律),母亲(最原初的所指),孩子(从不能称其为人的婴儿到接受父亲的法律而成为人)中,孩子作为男性较易理解,虽然作者强调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精神分析学中的男人女人),都以母亲作为最原初的欲望(欲望这个词用的可能不对)对象,都在接受父亲的法律时有“阉割”的经验(情节),并且一再认同拉康从象征的角度认识人类行为较之于弗洛伊德认为的动物本能是种进步,问题1:在象征中的“阉割”(尤其对于女人)是在何时如何产生的?是否象征中的“阉割”并不都表现为割断生殖器,而有其他更复杂得的表现?问题2:作者只在书中较后的章节简单介绍过精神分析学中男人与女人的区别,但事实上,在现代社会男人与女人的差异在缩小,也就是说在精神分析学中只有一个人偏于男人或偏于女人,这样,在男人与女人的公式中是否会产生更复杂的表示?问题3:作为我们使用的汉语,汉字是不能回避的,作为最古老的一种象形文字,每一个汉字所指代的对象是语言(或象征)演化中一个重要的所指“节点”,我们该怎么认识。我记得拉康应该很重视语言的起源问题,稍早于拉康的语言学著作对他有很大的启发,但限于他所掌握的语言属于表音文字,其发展演进的方式与象形文字有很大的不同,我相信这也肯定带来了不同的心理学与社会学的现象,比如修辞,口误,诙谐,以及外来语的使用等等,并且有一些影响深远,譬如最近美国媒体调侃"林书豪"的各种段子,尤其是"囧叔"的那段,譬如"革命"一词.从"改良"到"革命"到"反革命"到"改革"或"渐进式改革",再譬如"囧"字.......有一次聊天时我文绉绉说了句"揠苗助长",立刻被朋友提醒为"拔苗助长",心里一惊,这是很有趣的经历."揠"字最初含义据我所知现在仍有争议,焦点肯定是在表形的"匽"上,可演化至今,这个字却有着和"拔"的反义词"压"相同的读音,象形文字将声音与视觉统一在一起,在它们诞生的那一刻,也就是我说的那个"节点",注定会对我们产生不同于表音文字的影响,我的好奇就在这里.
  
  或许带着这些问题去看原著会对拉康的哲学有更深入的认识吧。


问题1:“阉割”并不是一个“发生的事件”,所以也无所谓时间性,它只不过是一种象征隐喻,是被构成的,是从我们的存在回溯建构的某种真实,在象征界中叫做“阉割”而已——它指向一个不可能抵达的“创伤内核”,即“脱离母体”这类隐喻的效果。


问题2:这里说到的性别,更多地偏向社会学、心理学的描述,或者,性别是“被结构的”。你这里说“一个人更偏向男人或者偏向女人”,就陷入了二元对立的窘境,所提及的也不是拉康意义上分裂的主体。拉康的主体首先是一个他者,本身就是水面下激流暗涌的幻象系统,一开始就携带了极大的复杂性与无限可能,并不需要“重新定义”。


问题3:你说得比较模糊,不明白你所谓的“节点”是什么意思……


好遥远的回应阿,书中的具体内容我都有些记不清了,而且两年来一直没找到拉康的书------托朋友去香港都没买到,这位兄台能否给点指点.您的头两个问题的答复我已然无力呼应了,这两天再翻翻书吧,不过回答1中"一个不可能抵达的“创伤内核”"很清楚明白.第三个问题我一直比较关注,我记得拉康应该很重视语言的起源问题,稍早于拉康的语言学著作对他有很大的启发,但限于他所掌握的语言属于表音文字,其发展演进的方式与象形文字有很大的不同,我相信这也肯定带来了不同的心理学与社会学的现象,比如修辞,口误,诙谐,以及外来语的使用等等,并且有一些影响深远,譬如最近美国媒体调侃"林书豪"的各种段子,尤其是"囧叔"的那段,譬如"革命"一词.从"改良"到"革命"到"反革命"到"改革"或"渐进式改革",再譬如"囧"字.......有一次聊天时我文绉绉说了句"揠苗助长",立刻被朋友提醒为"拔苗助长",心里一惊,这是很有趣的经历."揠"字最初含义据我所知现在仍有争议,焦点肯定是在表形的"匽"上,可演化至今,这个字却有着和"拔"的反义词"压"相同的读音,象形文字将声音与视觉统一在一起,在它们诞生的那一刻,也就是我说的那个"节点",注定会对我们产生不同于表音文字的影响,我的好奇就在这里.


这位兄台不知是不是学心理学的,我去年在网上看了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导论",了解到像拉康及其推崇的弗洛伊德的心理学方式已非主流,原因是无法实证,我很认同,不知他们这一路的是否还有发展?在当代心理学中处于什么地位?或者说谁还在使用他们?哲学家还是心理学家?我总觉得还是艺术家文学家更理解他们


读拉康要读原文啊,不过原文我也没读过,不好搞。国内的译作与阐释多少有些山寨。


嗯,可以读读德里达《声音与现象》,不过汉字之类象形文字的情况的确要复杂一点,这个拉康也没怎么考虑到吧,希望中国的学者能在这上面做点东西出来。 哈,我考过心理学,但没有成功。对的,现在神经认知科学比较火,但精神分析严格地说并不是心理学,而是某种集语言学、心理学、哲学、人类学、社会学于一体的独立学问。现在的”主流心理学“已经走量化路线了,私以为,之于人的本真是一种偏移。其实我更认同精神分析具备某种艺术身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