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谍报魔法师

高金虎 著 高金虎 东方出版社 (2007-09出版)
出版时间:

2007-9  

出版社:

高金虎 东方出版社 (2007-09出版)  

作者:

高金虎 著  

页数:

291  

Tag标签:

无  

前言

在人类的各种社会活动中,情报的历史特别悠远。美国情报人员法拉戈指出,人类最早的工具是石头、棒子与情报;英国作家菲利普•奈特利认为,情报是“第二种最古老的职业”。情报工作的惊险性与传奇性,一直吸引着千千万万的普通读者,也成为文学和影视作品的长盛不衰的主题。伊恩·弗莱明的詹姆斯·邦德系列,著名影星玛琳黛·德丽塑造的代号为“X27”的玛塔·哈莉,苏联以“千面人”阿贝尔为背景拍摄的电视电影《春天的17个瞬间》、中国的《与魔鬼打交道的人》、《敌营18年》、《永不消逝的电波》,香港影星梅艳芳塑造的川岛芳子,新近热播的电视剧《暗算》,以及即将上映的《功勋》,都反映了这一现实。然而,在表达惊心动魄的情报传奇的同时,影视和文学作品的夸张性描述也使人们对情报的认识出现了很大偏差。情报工作等同于间谍工作吗?从事情报工作的人都是特务吗?情报人员能飞檐走壁,能撬保险柜?这样的认知观念,无疑影响了人们对隋报工作的正确认识。对情报工作的理性认识,西方始于20世纪70年代。1973年,美国、英国、德国等国的历史学家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情报人员,在德国斯图加特召开会议,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信号情报(也就是无线电破译)对第二次世界大战进程的影响,一批二战秘密档案因此而公开。此后,西方的情报研究渐入正轨。今天,西方的情报研究已经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笔者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从事情报研究,十余年来一直在两个方向努力:其一是隋报研究的学术化,即消除情报认知中的迷雾,恢复情报工作的本来面目,使传统的传奇式情报研究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部分。其二是情报研究的通俗化,即用生动、流畅的文字,为读者演绎引人入胜的情报传奇。在笔者看来,这两个方向是并行不悖的。多年的耕耘也结出了硕果。笔者曾出版过我国第一部《外国情报史》,最早在国内从事情报失误(战略预警)研究,最早探索战略情报与战略决策的关系。美国中央情报局国家情报评估办公室主任谢尔曼·肯特认为,情报工作可以分解成三个部分。在他看来,情报是一种对决策有用的知识,情报也是从事这种知识探索的机构,情报更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活动。笔者以为,肯特对情报的这种描述,基本上概括了情报工作的全貌。因此,这套丛书要向读者传递这样的看法:什么是真正的情报工作?情报工作有哪些流程?谍报活动是怎么回事?他们的招募、培训和生活是怎样的?有哪些主要的情报获取手段?情报史上有哪些彪炳千古的传奇人物?在国家的安全决策中,情报的影响如何?热播的影视作品中,哪些事有案可稽?哪些事是捕风捉影?笔者希望通过流畅的文字和生动的图片,全面解析现代情报工作,揭示真实的情报工作流程,反映情报工作的最新变化,使大家对情报工作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内容概要

美国中央情报局国家情报评估办公室主任谢尔曼·肯特认为,情报工作可以分解成三个部分。在他看来,情报是一种对决策有用的知识,情报也是从事这种知识探索的机构,情报更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活动。笔者以,肯特对情报的这种描述,基本。匕概括了情报工作的全貌。因此,这套丛书要向读者传递这样的看法:什么是真正的情报工作?情报工作有哪些流程?谍报活动是怎么回事?他们的招募、培训和生活是怎样的?有哪些主要的情报获取手段?情报史上有哪些彪炳千古的传奇人物?在国家的安全决策中,情报的影响如何?热播的影视作品中,哪些事有案可稽?哪些事是捕风捉影?笔者希望通过流畅的文字和生动的图片,全面解析现代情报工作,揭示真实的情报工作流程,反映情报工作的最新变化,使大家对情报工作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作者简介

高金虎,男,1966年生,江苏靖江人,1983年入苏州大学历史系,历史学硕士,军事学博士。长期从事战争史、情报史和国际问题的教学与研究工作。2003年获军队科技进步成果奖。著作:《外国情报史》《反恐怖行动写真录》《百年档案系列》(图文6卷本)《大失误——20世纪重大情报战之谜》《杜勒斯传奇——一个间谍大师的生命历程》《美国战略情报与决策体制研究》。主编:《顶级行动》(6卷本)《外国情报体制研究》《绝密行动》丛书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帷幕后面:揭开神秘的谍报战的内幕间谍•特务情报官·情报员双重间谍(double agent)谍报机构情报站·情报网鼹鼠(mole)和猎手(mole hunter)谍报员的双重生涯闲棋和冷子:谍报工作环境第二章 上智为间:谍报人员的选择理想的谍报人员信仰忠诚修养心理纪律第三章 步入迷宫:情报官的招募各级组织物色社会调查发现候选人线索大学物色讹诈招募媒体招募新成员的甄别第四章 专业007:谍报人员的培训业余导致毁灭早期的谍报培训洗脑体能和军事训练陌生人接触掩护身份交易术移动接触“莫斯科规则”加兹纳间谍城只有一个学员的大学摩萨德的专业培训管子工第五章 在帷幕后面:情报官的掩护合法?非法利用外交身份掩护利用国际组织进行掩护非法掩护提供一个合适的身份证明提供一个适合谍报工作的职业第三条道路:利用民间活动进行掩护第六章 出发了:谍报人员的派遣公开派遣冒名顶替,非法潜入申请移民,合法进入以叛逃形式,伺机打入第七章寻 找MICE:情报员的招募招募之前Who‘s Who:世界上最详细的人事档案MICE:人性弱点思想意识剑桥的“叛国气候”“为了维护和平”傲慢与虚荣报复心也是一种心理缺陷“高智商的冲动”“美国人总是可以收买的”埃米莉式的间谍米基式的间谍温柔乡中的陷阱假旗号开门见山第八章 武装到牙齿:形形色色的谍报装备窃听装置电话窃听无线窃听数据窃听激光窃听专线窃听窃照装置行动装置通讯工具第九章 斗智:谍报活动揭秘现场观察公开资料收集打入与拉出窃取窃听隐蔽行动或“积极措施”绑架和暗杀准军事行动和破坏行动假情报攻势第十章 交通联络:谍报工作的生命线密写术交通员电话联络死信箱报纸广告信件无线电第十一章 保安局在行动:谍报网的暴露金钱使内奸暴露于反间谍机构的枪口下自我暴露的“鼹鼠”测谎器前现原形用叛徒对付叛徒叛逃者是一把双刃剑谍中谍拉姆扎谍报网的终结“死亡对你来说,将是一种舒适的解脱”画家的真面目“我认识这个家伙!”“赫尔曼已经叛变”第十二章 众神的末日:谍报人员的结局“把牢底坐穿”殉难者视死如归的间谍夫妇受难的耶稣一场游戏一场梦“安格尔顿瘟疫”苏联谍报人员的悲剧大桥上的陌生人变了心的间谍“奇袭行动”

章节摘录

情报官•情报员在情报机构动辄几十万的大军中,真正在一线从事谍报活动的人很少,大部分是在总部机关工作的办公室人员。这些人员,我们统称其为“情报人员”,其范围,不仅有直接或间接从事谍报活动的人员,还包括反间谍人员、秘密保安员和特别行动人员。美国学者迈尔斯·科普兰指出:“情报官员最讨厌听到外行人把情报与谍报这两个词混为一谈……对于情报官员来说,这些词绝不是同一个意思……政府军队私人企业以至个人都要擒隋报,这种通常使用的手段与谍报活动毫不相干……谍报活动,即便算在情报活动里面,在整个领域也仅仅占很小的一个角落,而且所使用的人是另外一种类型,同普通搞情报的人截然不同。”实际上,现代情报工作已经远远超出间谍活动的范围,通过谍报搜集情报只是众多的情报搜集手段之一。此外,无线电密码破译、航空和航天侦察等通过公开手段获取情报成为最主要的情报搜集手段。在情报机构获取的全部情报中,通过间谍获取的情报不足10%。在谍报机构总部从事谍报活动的指导、组织和评估的情报人员,是情报官员,有时他们也被称为特工干部。这些人,是谍报工作中的中坚力量,没有他们,也就没有了谍报工作。如果说谍报工作是见不得人的勾当,那么,这些情报官员或特工干部就是万恶之源。通常情况下,情报官都是由本国公民组成的。情报官自己通常不能接近情报来源,他以合法或非法身份潜入对象国家,在当地开展谍报活动,招募间谍人员,组织间谍网络,从而获取情报。他招募的间谍,就是情报员(agent),也即我们通常所谓的间谍(spy)。在很多情况下,这两类人被混为一谈,通称为间谍,但实际上,这两类人员的身份迥异,在情报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大不一样。英国情报专家指出:“报纸上所谓的间谍头子,就是控制着一批情报员的外派情报官员……控制着情报员的情报官员被称作是这个情报员的专案官员,他监管着这个情报员。”情报官是谍报系统的主心骨,他们是本国公民,在本国接受训练,然后以各种掩护身份派往国外从事谍报活动。情报员通常是目标国的公民,身处谍报卫作的第一线,负责搜集秘密情报。整个谍报行动的成败都取决于情报员的工作。双重间谍(doubleagent)这是谍报界用滥了的一个名词,形容一个同时为两个或更多情报机构服务的间谍,又称两面间谍、逆用间谍。双重间谍流行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当时,英国军情五局抓住了几乎所有的德国派遣特工,并将其中一部分逆用,组织了一个庞大的双十体系(XX)。这些被逆用的间谍,就是双重间谍。当时参与其事的马斯特曼后来写了一本《两面间谍——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双重间谍体系》,双重间谍一词遂流行开来。但实际上,双重间谍这个词是不准确的。很少有一个谍报人员同时为两个敌对的情报机构卖命。一个间谍既然改换门庭,他的服务对象就不再是他原来的主子。比方说,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英国情报机构服务的德国特工塔特,是一个典型的双重间谍,他在被英国军情五局俘获后,依然向德国情报机构阿勃韦尔提供情报,但这些情报都经过英国双十委员会挑选,绝对不会危害到英国的国家安全,只会起到欺骗德国的作用。塔特也从德国情报机构那里接受情报指令,获取情报经费,但这些东西在落入塔特之手后被立即交给了双十委员会。这样的间谍,你能说是双重间谍吗?他的真正主子只是英国情报机构,而不再是德国人。有一位中国人曾被称为五重间谍,看一下他的经历,我们就知道所谓的五重间谍,只是牵强附会。他只是一位真正的红色间谍。他叫袁殊,1911年出生于湖北蕲春,1929年到日本留学,1931年10月加人中共,成为特科的人员。1932年春,通过表兄贾伯涛的关系,袁殊见到上海市社会局长、中统头子吴醒亚,从而打人了中统内部。利用职务之便,他认识了日本驻沪副领事岩井英一。岩井每月付袁殊200元的“交际费”,使他成了日方的情报人员,并安排他去日本。为了加强自身的保护色,开拓情报来源,1937年4月,袁殊加入了青红帮。抗战爆发后,军统头子戴笠一时找不到熟悉日本问题、又有相当日本关系的人。青红帮大佬杜月笙推荐了袁殊。戴笠亲自登门拜访。袁殊请示潘汉年,潘汉年表示:“这是件好事,机会难得,你千万不可错失良机,答应戴笠的一切要求。”戴笠给袁殊安排了两项任务:一是收集日本方面的情报,二是坚持留在上海,不管时局有怎样的变化。就这样,袁殊又多了一个身份:军统,加上中统、青红帮、日伪,以及货真价实的中共秘密身份,则是五重身份了。这在中国情报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最多面的间谍了。自1937年到抗战胜利,袁殊担任了一系列伪职,如清乡政治工作团团长、江苏省教育厅长、清乡专员以及伪保安司令等等。抗战胜利后,袁殊被任命为忠救军新制别动队第5纵队指挥和军统直属第3站站长,被授予中将军衔。但是,袁殊的真正身份还是中共隋报人员,所谓中统、军统、青红帮和日本特务,都只是他的保护色。他通过各种关系,大量获取日本情报。这些情报主要提供给潘汉年,同时有选择地给军统汇报,因为当时毕竟是国共合作时期,有共同的民族利益。上海沦为孤岛后,袁殊奉命(潘汉年之命,表面则是戴笠之命)留了下来,以军统少将的名义,成立了秘密行动小组,专门惩办侵略者和汉奸,并得到了军统局的奖励。1937年上海沦陷后,岩井英一又回到了上海,成立了特务机关“特別调查组”,袁殊成为其中一员。1942年初,由日本外务省安排,袁殊应邀到日本访问。日本外务省头子野村吉三郎向袁透露,当前日本的国策是准备诱降蒋介石,建立一个以日本国为主体的大东亚共荣圈,曰军已确定了南进的战略部署。袁殊汇集和分析各方面的情报,认定南进已是曰军确定不移的战略决策了。潘汉年立即将此情报报告延安。


编辑推荐

《谍报魔法师:间谍的招募与培训》:神秘的情报世界丛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谍报魔法师 PDF格式下载



比较系统,但是却缺乏深度


书是由一个研究历史的人写的,我买后本很期待里面的内容,本想看看具体的细节和方式方法。但没想到的是,书上基本上是借用别人的话和其他地方能到的资料写的一本书,东拼西凑搞到一起。根本没有实用性,既然是说的间谍的招募和培训,那内容就应该是如何招募,招募哪些人,招募的技巧和要点是什么,要说培训,就该说培训的入口和培训技巧和培训的要点,以及培训的内容起说,但书的内容太分散,根本不知道作者的说的什么内容,倒象是出本书卖卖,赚几块稿费,根本没有实战性,没有实用性。口水话太多////本人买过这么多书,以前从没写过评论,不管好坏,但今天这本得说下,因为拿到手上才知道是一个搞历史的写得这本书,早知道绝不买。也强烈强烈强烈强烈强烈强烈强烈强烈强烈建议其他人不要买,浪费钱。浪费时间和精力。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