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陈墨评金庸

陈墨 东方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7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作者:

陈墨  

页数:

606  

Tag标签:

无  

前言

要说金庸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大小说家之一,是中国第一流的小说艺术大师,恐不免有些惊世骇俗。然而事实上恐怕就是如此。金庸的小说固然是娱乐性的游戏之作,同时也是精妙的文学艺术。我曾经说过,金、梁、古虽然并称为海外新武侠小说创作的三大家,然而金庸这一家比梁羽生、古龙两家却又超出很多,几不可同日而语。梁、古虽好,总不过是将武侠小说写到了较高的水准,而金庸的小说则是大大地突破了武侠小说的成就的极限。金庸小说的艺术成就,是不能在武侠小说的世界中得到完满的解释的。正如古人所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这就是世上只有“金学”而没什么“梁学”或“古学”的原因吧。

内容概要

金庸的小说确确实实、地地道道的是武侠小说、通俗文学、娱乐游戏,其中充斥了虚构夸张、刀光剑影、奇幻怪诞。金庸自己也说他写小说是“自娱而且娱人”,是写着玩的,让人看着玩儿的。 但是金庸的小说又确确实实、地地道道的玩出了高水平,玩出了新花样,玩出了高境界,玩出了巨大的艺术成就。 问题便在这里了。我们必须证明:游戏可以是艺术,或艺术可以是游戏。否则我们的研究也就不大好“玩儿”啦。 这就牵涉到上面所说的第二个难点:中国人的文化观念的难点。 中国是一大文明古国,全世界了解中国人、尤其是了解中国汉民族的人,都知道中国汉民族是一个老成持重、严肃端庄的民族,这是一个少年老成的民族。至少这个民族的理想人格是老成持重、严肃端庄、少年老成的。在这个民族的历史上,甚至在这个民族的远古神话与传说中,酒神及其酒神精神是不存在的。这个民族甚至很少有真正意义上的神话,甚至自它的幼年时期开始,便学会了用理智的、现实的、成熟的成年人的目光来打量这个世界。汉民族也没有童年史诗,“子不语怪力乱神”成了它的铭文。这个民族是不能欣赏游戏、不重视游戏、不承认游戏在人生及其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至少,在汉民族历史上,持有“正统”观念的社会高层人士是这样的。所以当小说这种东西开始出现后,汉民族的圣人孔子将它定性为:“君子不为也”。因为小说这种玩艺儿是街谈巷语,是引车卖浆者之流的一种娱乐形式,所以“君子不为”。同时也成了我们民族的文化观念的——正统的、主流的、占统治地位的文化观念的——核心因素。

作者简介

陈墨,安徽省望江县人。1960年生,1982年毕业于安徽大学中文系,1988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系。现为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
1986—1990年间发表过大量文学评论文章。著作有“评金庸系列”,以及《新武侠二十家》、《新武侠五大家导读》、《新武侠之趣》、《海外新武侠小说论》、《细读神雕:问世间情为何物》、《拍摄秘笈》、《武侠文宗:金庸小传》、《中国军事精粹》、《妙悟心禅》以及《刘心武论》、《张艺谋电影论》、《陈凯歌电影论》、《黄建新电影论》、《费穆电影论稿》、《中国武侠电影论》、《中国武侠电影史》、《中国百年电影闪回》、《影坛旧踪》、《半间斋影话》、《中国电影十导演》。

书籍目录

引言 游戏与艺术第一卷 叙事艺术论 第一章 故事的开头 第二章 小说的构成 第三章 交响和弦 第四章 重彩与空间 第五章 悬念与巧合 第六章 刻意与任意 第七章 整体与细节 第八章 语言与叙事 第九章 武打的叙事 第十章 破绽与缺陷第二卷 形象塑造论 第一章 文学与人物形象 第二章 类型与形象 第三章 抽象与形象 第四章 区别与对比 第五章 情节与个性 第六章 个性与细节 第七章 叙议与人物形象 第八章 情感与个性 第九章 武打与个性 第十章 人物的群像 第十一章 形象与名号第三卷 审美境界论 第一章 内功心法 第二章 俗而能雅 第三章 奇而致真 第四章 悲喜交加 第五章 行云流水

章节摘录

抽象与形象在金庸小说的人物画廊中,不仅有各式各样的个性鲜明的人物,而且还有用各式各样的画法绘制而成的不同形态人物。正如我们在一个大型人物画展上,不仅能看到写实的人物,还能看到漫画的人物、写意的人物,变型的人物乃至完全抽象的人物。金庸的武侠小说越写越“邪门”,这是人所共知的,正、邪之间的分别越来越复杂,越来越模糊,使之大大的不同于常规的武侠小说模式,也与一般读者的接受心理有很大的差异。为此金庸的小说遭到一些传统的正派人士的非议,认为他在搞“阶级调和”乃至有些“善恶不分”。其实当然不是这样的。这样的写法正是金庸小说的个性特色及其思想艺术成就之所在,因为它超越了简单的道德判断,而揭示了更为深广丰厚的人性内容,同时它打破了武侠小说及通俗文学的传统模式,创造出了自己的独特艺术世界。看起来金庸的小说“侠气渐消,邪气见涨”,实际上是人陛的内容越来越丰富,而理想人格模式及其简单化的道德判断越来越少。

后记

这部书曾以《金庸小说艺术论》和《艺术金庸》为名,由大陆的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和台湾云龙出版社[知书房]出版过。这一次重新扫描校对,并没有对当年的书稿进行大幅度的修订,只是对一些不该用的标点符号、语词进行了改正;再一点就是将那些引述过多的段落、或重复引述的段落删除了。所谓校对和修订,不过是做了一点清洁工作。若说要改,十几年前写的书,当然有许多可以改动或需要改动的地方。为了尊重历史,还是决定大致上保持原貌。我想读者都明白,这不是我固执己见。这本书是在1992年至1993年间写成的。当时我一边写作,一边为我太太从外地调动到北京而奔波努力。那时候我们俩分居两地已经八年,终于看见了夫妻团聚在北京的曙光。在写完这部书稿的时候,心中不禁感慨万千。所以在当年的“后记”中,写了我的“爱情故事”和我对我太太的思念。这些对我固然十分重要,但与本书的内容和写作却没有关系。所以,这里就不再多说。这部书仍是用钢笔写成,那时候许多先行者已经用电脑写作了,但我还没有使用,怕在电脑上无法保持自己的写作热情和写作习惯。因此,要重新出版这部书的时候,就要扫描成电子文档,然后再进行校对。这件事我到现在也还不大会,只好像往常一样,请求我的内弟朱一多帮忙。由他将书稿扫描出来,初步识别,然后再由我来校对。


编辑推荐

《艺术金庸》由东方出版社出版。有一位金迷朋友,同意我的“金庸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中少有的小说艺术大师”之说,问了我一个很有趣的问题:金庸能不能得诺贝尔文学奖?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陈墨评金庸 PDF格式下载



金庸小说专著,但学术性不浓厚


大概翻了翻,内容还不错!


艺冠古今,空前绝后!


洋洋洒洒 六百多页 如行云流水般让人无限回味!!


老实说,分析的一般,虽不至于失望,但毕竟读过更好的。


很合我的胃口!呵呵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