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赢在专注

林伟贤,李尚隆 著 东方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5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作者:

林伟贤,李尚隆 著  

页数:

176  

字数:

120000  

Tag标签:

无  

前言

  在职场中,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当老板,也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职业经理人,但人人都可以成为自己所在领域的专家。那么,什么是专家呢?所谓专家,就是对某一事物精通或者有独到的见解的人。生活中,各行各业的专家随处可见。“平民校长”姚止平将一所普通农村中学打造成“江苏人民最满意的品牌学校”;北京地铁司机张晓雨当地铁司机32年,安全行车79万公里,被誉为“全国地铁行业安全行车第一人”……职场竞争分外激烈,特别是全球遭遇特大金融危机,让原本就充满火药味的职场竞争更加惨烈,此时,企业不仅需要一大批经营管理人才,更需要一大批技能水平高、实践能力强、技术经验丰富的专家。谁在自己所在领域成为专家,谁就拥有了竞争优势;谁能牢固占据知识优势、科技优势和产业优势,谁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主动权。  如今,在竞争日益激烈的职场中,我们看到很多同龄人跑得比自己快,许多人在某些领域已经取得了让人羡慕的成就,成了专家。那么,如何才能成为专家呢?想必大家都听过《卖油翁》的故事吧:  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世上没有人能和他相比,他因此而常常自夸。有一次,他在自家的园圃里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挑着的担子,站在一旁,不在意地斜着眼看他。当老翁看到陈尧咨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时,就微微地点点头赞许了一下。  陈尧咨看到这种情形,就问老翁:“你也会射箭吗?我射箭的本领难道不精湛吗?”老翁说:“没有什么特别的,只不过是手熟罢了。”陈尧咨听后愤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老翁说:“凭着我倒油的经验就能明白这个道理。”于是,老翁取过一个葫芦立在地上,用一个带小孔的铜钱盖在它的口上,慢慢地用杓子把油倒下,油从铜钱的孔中注进去,却丝毫未沾到铜钱上。老人说:“我这点儿手艺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奥秘,只是手熟罢了。”  卖油翁的话一语中的。无论从事哪种职业,无论在哪个岗位工作,只要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就能成为那个领域内的专家,就能实现自我价值,得到社会的认可和人们的尊重。可见,专注才能成就事业,专注才能使你成为专家。那些表现优异的职场人士并非有多优秀,而是他们非常专注。因此,专家与其说是拥有极强专业技能的人,倒不如说是专注于某件事情的人。只有在自己所从事的领域中具有“专业”,水准,同时“专注”发展,才能成为当之无愧的行业专家,引领行业的蓬勃发展。  专注成就专家。要做到专注,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不论从事什么行业,都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如果你从事的工作很重要,很体面,收入也高,你肯定会一心一意地做;但如果你的工作不那么重要,不那么称心如意,这时候你就需要有一个平稳的心态,不好高骛远,不眼高手低。要把自己看做是社会这台大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和其他部件相比,只是分工不同而已,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你这一颗螺丝拧不紧,整台机器就不能正常运转。职场中人只有保持良好的心态,才能成为专家。  其次,要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有些人大事干不了,小事又不愿干,在一些看起来不尽如人意的岗位上,总是抱怨连连、牢骚满腹,甚至消极怠工。对大部分人而言,干不好自己分内的事,就很难在社会上立足。要想被别人看得起,起码要把自己的事做好。  再次,要不断地充实自己。职场中人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需要借鉴、吸收国内国际新出现的优秀理论,如果你没有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就可能被时代所抛弃。  “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是我和尚隆最大的愿望。只要我们找到并掌握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建立自己的专长、专业,就可以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这就是《赢在专注》一书要告诉大家的。只要您按着这本书上面建议的内容去做,我相信,您一定可以成为生活和事业中的真正赢家,享受快乐均衡的幸福人生。

内容概要

不管做什么事情,哪怕再小、再不起眼、再不需要什么技巧与能力,也要恒久地做到位、做扎实。很多学员反馈说听了我《乐在工作》的课程后受益匪浅,说我是这方面的专家。其实,每天我都会花1个小时的时间反复练习《乐在工作》的内容,并在一次又一次的正式讲课过程中不断地完善。这样日积月累,我的教学经验丰富了,演讲水平提高了,自然就成为这一方面的专家了。做好一件事、一项工作很容易,难的是每天、每月都把要做的事情做好。一个人就是在追求日常工作的完美中成熟和进步的。简单的事情重复做,你就是专家;成为专家就是日事日毕、日清日高的积累。这就是《赢在专注》这本书要告诉大家的。 在结构上,本书以“专心——专注——专长——专业——专家——赢家”的层层递进的形式,抽丝剥茧地揭示出这六章之间的内在联系。对职场中人来说,专心是做好本职工作的最基本的要求,在专心的基础上,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就能做到专注。只有专心、专注了,你才能在所在领域内拥有一技之长,进而使之精进为自己的专业;在专业的基础上再挖掘下去,你就可以成为专家;成为专家后,如果你能乐在工作,享受到快乐健康的均衡人生,那你就是真正的赢家。

作者简介

林伟贤,实践家知识管理集团董事长,《培训》杂志国际中文版创办人,华文《Business&You》、华文《Money&You》及《Winningfor Life》三大国际课程的创办人。
林伟贤先生具有17个国际级顶尖训练机构暨知名大师亲自授证的华语专业讲师资格,从1983年迄今,累计授课场次

书籍目录

序一 人人都能成为专家序二 简单的事情重复做,你就是专家第一章 专心——职场赢家,从心开始 1.专心,职场成功的捷径 2.决心,引爆你的潜能 3.信心,只有相信才能成功 4.耐心,机会永远属于你 5.恒心,让一切皆有可能 6.用心,把工作做到极致第二章 专注——职场赢家的特质 1.两个以上的目标等于没目标 2.切割你的目标 3.精力集中,效率倍增 4.“想要”还是“一定要” 5.时间花在哪里,成就就在哪里 6.一段时间内只做好一件事第三章 专长——职场赢家都有特长 1.价值≠使用价值 2.专精是一项技能 3.找到你生命中的“4尺” 4.让长处更长 5.要做就做最好 6.马上行动第四章 专业——职场赢家的力量 1.你够专业吗 2.敬业,让你出类拔萃 3.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4.找到你最适合的位置 5.和你的工作谈恋爱 6.简单的事情重复做第五章 专家——职场专家就是赢家 1.为什么要成为专家 ……第六章 贏家——职场贏家的思维后记

章节摘录

  林伟贤老师认为,世间有四种人:一种是富中之富——经济富足,心灵也富足;一种是贫中之富——经济不富足,但心灵富足;一种是贫中之贫——经济和心灵都很匮乏;一种是富中之贫——经济充足,但心灵却很空虚。  一个人要想事业成功,心灵富足,成为富中之富,就应该从八个方面修炼自己:工作、理财、健康、人脉、家庭、休闲、心灵、学习。人生有这八项作为支撑,方为“富中之富”。其中心灵的锻炼就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奉献自己的财物、时间、力量和爱心去帮助一个需要帮助的人,表面上是回馈、给予,然而他所得到的回馈却是金钱所无法买到的——内心的充实和愉快,这便是心灵上的富足。一个人惟有在心灵上感到富足,才可以说是真正富足和快乐的人。如果心灵感到空虚苦闷,即使拥有巨额财富,住着豪华的别墅、开着进口的名车、吃着山珍海味、穿戴着名贵的华服钻饰,也会觉得一切都索然无味、毫无意义,甚至会陷入无聊、孤独和痛苦中无法自拔。这些人便是典型的“富中之贫”。世界上最可怜和最痛苦的人乃是“富中之贫”及“贫中之贫”的人。  卡耐基有一句名言:“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在美国,人们并不景仰富人,而是景仰对社会有所回馈的富人。“在美国,你可以随心所欲地聚敛财富,你可以拥有极多的财产。只有一个条件:你必须有所回馈,而且必须有人注意到你这样做。而且你必须这样做,否则你就永远不会成为真正的大人物。”这是美国著名经济时评人理查德·兰伯特在英国《泰晤士报》上曾经放出的高论。世界首富比尔·盖茨热衷慈善事业,在微软公司之外,他与妻子梅林达一起创办了比尔与梅林达·盖茨基金会。基金会提供多种形式的赞助,致力于改善全球的医疗卫生及教育状况。近些年来,比尔·盖茨和妻子已经主动向世界健康组织捐款30亿美元,帮助癌症和艾滋病患者摆脱困境。比尔·盖茨还重申:“有生之年,我们打算将价值400多亿美元的财富全部捐献给社会。”世界金融巨头索罗斯捐出去的慈善捐款已经超过13亿美元,他甚至表示希望在死之前把所有的财富都捐出去。  与美国富豪热衷于私人慈善事业相比较,中国富豪中也不乏慈善家。李嘉诚有两个事业,一个是拼命赚钱的事业,名下企业业务遍布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雇员人数超过20万;另一个是不断花钱的事业,他的善举足以让他成为亚洲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公益慈善家。“一个人有了衣食住行这个条件之后,应该对社会多一点关怀。”李嘉诚一直在追求内心的富贵。贵为天子,未必是贵;贱如匹夫,不为贱也!在中国古代哲学家早就悟透的道理之下,李嘉诚又自创内心的富贵,这才是真正的财富。网易创始人丁磊在印度洋海啸灾难发生后,向中国红十字会捐款1000万元,充分体现出一个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  一个大型公司的人力资源部负责人说:“工作对于个人来说是物质和心灵两方面的满足。在工作中实现自我价值,帮助别人实现梦想,这种享受工作乐趣、享受生活乐趣的满足感是工作最大的收获。”  可见,在追求物质富足的过程中,还要追求心灵的富足,即对社会的反馈,所以富中之富是既能够帮助自己创造财富,又能够通过回馈协助别人来创造心灵上更大的富足的人。  赢家的人生准则是:对人有益,对己无亏,对事圆满。所谓“对人有益”是说我们所做的事情要对别人有帮助,对社会有推动意义;“对己无亏”是说我们做了这件事后不感到后悔,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比如:我们帮助别人,要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而不能一味地亏损自己;如果因为帮助别人而损害了自己的利益,让自己亏欠太多,久而久之就承受不了,到最后帮不了别人又伤了自己。“对事圆满”就是抱着谦虚和学习的态度去做事,有始有终,遇到挫折不轻易放弃,敢于尝试并坚持到底。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赢在专注 PDF格式下载



我觉得对我帮助还是挺大的,看完感受到了专注的激情。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