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布罗茨基传

[美] 列夫·洛谢夫 东方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8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作者:

[美] 列夫·洛谢夫  

页数:

429  

译者:

刘文飞  

Tag标签:

无  

前言

当然,布罗茨基的出现是无法预言的。在20世纪的近几十年间,在各种声名狼藉的意识形态遇到危机的时期,当各种绝对精神和永恒审美价值遭到怀疑的时候,布罗茨基书写了善与恶、真与假、美与丑的斗争。要想书写这一切,用米沃什的话来说,就必须遵循某种道德准则:诗人“应当是一位敬神者,应当爱自己的祖国和母语,只仰仗自己的良心,避免与恶结盟,不与传统决裂”①。但是在布罗茨基这里,米沃什又补充说,主要的东西就是“他的绝望,这是一位20世纪末诗人的绝望,这种绝望只有在与某些基本信仰准则相对峙的时候才会获得充分的意义。这是一种有节制的绝望,每一首诗都成了对忍耐力的考验”①。与此同时,他诗歌的声音又是不容争辩的,就像是一种有权有势者的声音。亚历山大·库什涅尔,一位总是能对布罗茨基诗歌做出敏锐反应的人,这样写道:“我打量着诗人,常常想:真是幸运,他在写诗,而不是在统治罗马……”天赋使布罗茨基的诗歌声音具有了崇高的威望。如果有人觉得这个说法很空洞,或者是同义反复,那也是因为,“天赋”这个概念被用得太滥了。其实,这一概念有着非常具体的含义,此含义与同根词“遗传学”是有关联的②。依靠遗传物质的罕见组合而形成的超出常规的活力,会体现在一切方面——感受的深度,想象力,超凡的能力,甚至是生理上的超凡能力,以及成长和衰老过程的加速度。天赋无法得到科学的确定,虽然有人做过这样的尝试。即便学者们能够描述出杰出艺术家独具的某些特定的心理和生理特征,这些特征也不会自动地成为创作成就的保障。一个具有这些特征的人,可能成为一位伟大的诗人,也可能成为城里的一个疯子。对天赋、天才和秉赋的承认,这是一个看法问题。比如说,在我看来,茨维塔耶娃在《良心烛照下的艺术》一文中提出的那种价值说是最佳的:“有大诗人。有伟大的诗人。有崇高的诗人。任何一位诗人都可以成为大诗人。对于一位大诗人来说,只要拥有大的诗歌天赋就足够了。对于伟大的诗人而言,仅有最大的天赋还不够,还需要等值的个性天赋:智慧、心灵、意志以及这一整体对于某一特定目的的追求,亦即这一整体的构成。而崇高的诗人,只有完全不大的诗人、天赋最为可怜的诗人才能够成为……仅仅依靠其内在价值的力量在我们这里赢得诗人的称号。”③茨维塔耶娃所言的“伟大诗人”,就是天才。“天才:易受灵感支配的最高程度,此为其一;又能支配这种灵感,此为其二。最高程度的分裂和最高程度的聚合。最高程度的被动性和最高程度的现实性。允许彻底毁灭自己,直到最后一个原子,在这个原子的保全(抵抗)中,它将成长为一个世界。”④

内容概要

  在20世纪的近几十年间,在各种声名狼藉的意识形态遇到危机的时期,当各种绝对精神和永恒审美价值遭到怀疑的时候,布罗茨基书写了善与恶、真与假、美与丑的斗争。要想书写这一切,用米沃什的话来说,就必须遵循某种道德准则:诗人“应当是一位敬神者,应当爱自己的祖国和母语,只仰仗自己的良心,避免与恶结盟,不与传统决裂”①。但是在布罗茨基这里,米沃什又补充说,主要的东西就是“他的绝望,这是一位20世纪末诗人的绝望,这种绝望只有在与某些基本信仰准则相对峙的时候才会获得充分的意义。这是一种有节制的绝望,每一首诗都成了对忍耐力的考验”①。

作者简介

列夫·洛谢夫,著名诗人、学者,原名列夫·弗拉基米罗维奇·里夫希兹,生于列宁格勒一作家家庭,1959年毕业于列宁格勒大学语文系,做过编辑,1976年移居美国,1979年在密歇根大学获博士学位,次年成为美国达特默斯学院教授。洛谢夫是布罗茨基的好友和诗友,也是世界范围内布罗茨基研究的开拓者,其主编的文集《布罗茨基的诗学》(1986)和《布罗茨基的诗学和美学》(1990)为“布罗茨基学”奠定了基础。他出版有《神奇的突击》(1985),《私人顾问》(1987)和《后记》(2002)等多部诗集,其诗以冷静的态度、睿智的思考和丰富的互文性见长,被称为“语文学诗人”、“教授诗人”、“哲学诗人”和“反抒情诗人”。就在其《布罗茨基传》中文版即将面世之时,作者不幸在美病逝。

书籍目录

致中国读者序言 关于天赋 布罗茨基的世界:事先提出的几点看法 诗歌的益处 对于诗人的生平进行描述是可能的吗?第一章 彼得堡人 布罗茨基的故乡 双亲 最初的印象(战争)  与生俱来的特性 作为教育手段的城市 在学校 城郊 布罗茨基的修养 犹太人布罗茨基第二章 杂工 最初的工作 在勘查队 青年布罗茨基的社会地位 年轻时的阅读圈 波兰影响 现代主义 初识诗歌 50年代末的列宁格勒诗歌 布罗茨基青年时期的诗作 迫害的开始 乌曼斯基小组 撒马尔罕事件第三章 学生 风格的形成 鲍里斯·斯卢茨基 列宁格勒的文学小组 叶夫盖尼·莱茵:哀歌艺术 与阿赫马托娃相识 玛丽娜·巴斯马诺娃和《献给奥古斯都的新章》第四章 寄生虫第五章 祭品第六章 诗人第七章 非哲学家第八章 美国人第九章 获奖者第十章 未归人作者的话附件一:布罗茨基生平和创作年表附件二:诗歌新概念(洛谢夫访谈录)译后译者附记

章节摘录

插图:一个高个子男人,身着一件专门缝制的燕尾服,看上去有些像军装,忧郁的脸庞上带着严厉的表情,还蓄着一脸“《圣经》般的”大胡子,他伸出食指,在吓唬听众。他指责西方没有信仰、孱弱、道德崩溃、政治上很胆怯。他似乎是一个知晓了终极真理的人,一个其正确性不容置疑的人。请想象一下在-1978年那个春日置身于哈佛教室里的某位美国知识分子。很有可能,他会为索尔仁尼琴在发出指责和预言时所带有的权威语调和愤怒激情而大为吃惊。他会试图把这位演讲者纳入他熟悉的文化坐标系,并找出一个最为近似的比照:一位传播福音书的布道者,他在用火焰地狱恐吓电视教民。这样一种思维和言说方式,是与宽容的自由主义环境中所奉行的一切截然对立的,在自由主义的环境中,申言愈是激进,求证就愈要细致。而布罗茨基,其外貌和举止看上去都像是一位纽约知识分子,一位伍迪·艾伦①似的知识分子,他从不布道,只不过在道出自己的思考,还不时强调一下这只是他个人的看法,他也不指望能获得绝对真理。这样一来,他提供给西方听众的那些反集权制的信息,其实与索尔仁尼琴的观点并无区别,可布罗茨基的话却让西方的听众感到更为可信。布罗茨基对美国知识界产生影响的例子,可以用苏珊·桑塔格的态度来加以说明。这个例子特别有说服力,因为这位女作家本人也是20世纪下半期美国思想界的统治者之一。她的政治立场可以被界定为左翼自由派。她和许多人一样,始终认为美国的政治体制是为大资本所左右的,她是中产阶级消费文化的激烈批判者,是一位女权主义者。越南战争期间,她与几位志同道合者完成了一次前往河内的冒险之旅,其目的就是为了表达对共产党北越的声援。


编辑推荐

《布罗茨基传》由东方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布罗茨基传 PDF格式下载



正版很赞 包装不错 印刷很正 内容不错 性价比很高 纸质很好。


看了《布罗茨基传》,想问下什么时候出版布罗茨基的诗集?这本书叫作评传更准备一些。


书只是瞄了一眼,但是已经感觉到其中的质量了09年的时候就想买了,但是因为贵,打住了现在拿到手上,真的不错当然给四分,还是因为贵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