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问中国金融未来
2011-12
东方出版社
夏斌,陈道富,李南
150
无
这是一本三人对话录。 我和陈道富合著的《中国金融战略:2020》出版后,北京 卓旨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南女士和她的节目编辑团队,在 2011年春节前后反复阅读了该书,甚有兴趣。认为书中的大量 思想观点,正可以解决市场和电视观众的困惑,值得大力宣传。 但是考虑到全书48万字的篇幅,且专业性强的特点,如何宣传 又是个问题。后来他们决定选择以普通电视观众感兴趣的,并非 一定是战略理论所涉及的话题,以“十问中国金融未来”的形 式,在电视上开辟十期节目,由李南主持,通过三人对话问答, 尽可能把全书的重要内容、重要观点,用通俗、直白的语言告诉 观众。并在第十问中,兼顾回答了市场投资者在理财中遇到的一 系列问题。 本书就是根据“十问”电视节目整理而成。在整理中,尽 可能保持了原来对话中随意、插科打诨的活泼风格,使之具有更 加通俗、真实、给力的特点。当然,如此一来在阐述某些思想观 点时,难免挂一漏万。不如写书时,可以修修改改,说得全面 些,在此特作说明。若读者想全面了解我们在一些问题上的观 点,还是建议阅读原书。 本书虽然是三人对话录,但首先还是要感谢李南女士,因为 是她建议以对话的形式来宣传《中国金融战略:2020》一书的 观点。作为一名财经主持人,她是非常刻苦、专业的。为准备这 十期节目,她反复阅读了原书。我们发现她在原书中数处标了记 号,画了杠杠及其他符号。在电视对话过程中,她又时不时脱离 开幕后编辑准备的话题,问一些在阅读中碰到的较专业的问题。 这也使得三人的对话形式更活泼,内容更翔实。可以看出,李南 女士作为一名财经节目主持人,在专业上是很下功夫的。 另外,本书附录编入了2011年8月1 3日中央电视台新闻 频道《面对面》栏目对夏斌的访谈《美债下的危与机》,以飨 读者。 当前,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变化无常。关心形势的变 化,已从决策圈、经济工作者和科研院所,走向了市场,走向了 民众,这是好事。当更多的民众关心天下形势变化时,从民众财 富与国家经济兴旺的关联意义上说,中国是更有希望的。《中国 金融战略:2020》一书,只是我们个人对未来的中国金融“要 什么”提出了一系列观点。也许有的读者并不完全赞同,但这 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一起来思考。中国的未来亟需未雨 绸缪。 夏斌 2011年9月9日
本书是根据《十问中国金融未来》访谈整理编辑而成的,采用对话体、问答形式,保持了活泼、直接、通俗、到位的风格,从经济学家和媒体人的不同视角,对中国当前经济的热点和未来发展进行提问、思考和探索,是一本面向广大群众,普及经济、金融知识的财经读物。全书共分为十个部分,对当前大众普遍关注的中国经济热点问题,如巨额外汇储备、利率市场化、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升值、国家金融战略下的个人投资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本书附录编入了夏斌2011年8月13日在中央电视台《面对面》的访谈。在这一部分,夏斌就美国主权信用评级遭下调所引发的议论进行了解读和评述,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进行了展望,并给出了政策建议,有助于读者认清当前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和金融环境。
夏斌:国务院参事、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中国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评审组专家,“中国经济学家50人论坛”成员,中国金融学会常务理事,《银行家》杂志编委会主任,上海、北京等多个省市政府特聘专家、顾问,中国数所大学及国家行政学院兼职教授,中国并购公会首席经济学家。曾任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长、中国证监会交易部主任、深圳证券交易所总经理、中国人民银行政策研究室负责人、非银行金融机构监管司司长。
陈道富:现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综合研究室副主任。
李南:北京大学经济学硕士,资深财经传媒人。著名专业财经电视节目《财富中国》创始人之一、首席主播,国内第一档财经脱口秀节目《财富非常道》(曾被评为2007中国电视年度财经节目)的策划人、制作人、主持人。荣膺2007中国百佳魅力女性、2007年度十大传媒新锐人物。著有《我最想要的理财书》、《女人财富非常道》等畅销书。
第一问 中国到底需要多少金融中心
二、金融“拔苗助长“挤出了实体经济?
三、资产泡沫和通胀: 货币超发惹的祸?
第二问 中国经济有没有“中年危机
一、“硬着陆”快来了吗
二、步入“中年困境”的中国经济
第三问 巨额外汇储备为何让央行“头疼”
一、我们的外汇储备太多了?
四、中国需要3000 ~3500 吨黄金储备?
第四问 人民币为什么对外升值对内贬值
一、货币超发让人民币对外升值, 对内贬值?
四、汇率升值, 抗通胀? 促转型?
第五问 金融业“盛宴”为何国资独享
四、抽一点国有资本救穷人, 搞民生
第六问 正利率为什么这么难
二、地下钱庄背后扭曲的利率
五、负利率, 我们怎么能“舒服”起
六、被“利益集团”绑架的金融?
第七问 人民币“出海”, 驶向何方
三、终结美元之祸, 助力大国崛起?
四、未来世界货币体系重新洗牌, 人民币会是主牌吗
第八问 谁来为人民币“出海”保驾护航
一、离岸金融市场: 人民币出海的第一个停靠码头?
第九问 如何走好金融对外开放的“平衡木”
二、从破“8”到破“6.5”, 人民币汇率浮动的背后是什么
三、关闭资本账户的大门, 就能关掉“索罗斯的冲击”吗
第十问 国家金融战略下的个人投资选择是什
三、资产泡沫, 等待破灭还是享受“泡泡浴”
四、存款保险? 保险存款?
附录 接受CCTV2 “面对面”栏目主持人访谈
四、美元会崩溃吗
五、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会出现吗
十、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可能要下一个“台阶
李南:我看到一个不完全的统计,说中国目前有28个城市都提 出了要建世界性的、全国性的和地区性的金融中心。还有很多城市需要 建所谓的“金融服务后台”,包括我们知道的大城市,甚至像铁岭这样 的小城市。我可以理解地方政府需要一个因素来拉动经济的发展,给经 济更多的活力,金融无疑是一个非常好的动力。那么在这当中,您看到 了什么?中国需不需要这么多金融中心?美国那么大的金融市场,我们 知道的也只不过是华尔街、芝加哥这样的金融中心。中国各地争建金融 中心现象,背后的逻辑到底是什么?我们怎么样去看待这样一个事情? 夏斌:你刚才说的这个现象,这两年确实在中国势头很猛。第 一,就我本人来说,也经常被邀请到某些地方,去研究那里的金融中心 问题。比如说,西南的重庆和成都,西北的兰州和西安,都要成为区域 性金融中心。而除上海外,北京、深圳、广州在金融中心问题上的表 述,好像都有点大同小异。我想地方上的领导,不管是在经济专业圈 的,还是在金融圈的都知道,金融中心的发展是成熟经济的一个标志。 中国要发展市场经济,就要发展金融中心,它的发展对经济的增长、对 GDP的带动、对产业的调整、对就业的推动,都是有好处的。所以我 认为,地方政府这个心态、本意都是好的,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因为 这个问题,放在十几年前、二十几年前大家提都不会提。这说明大家已 经充分认识到“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这样一个重要的问题。 第二,我的老领导,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戴相龙同志在当天津市市 长的时候,国务院下了一个关于“天津滨海开发区综合试点改革”的 方案,让金融“先行先试”。当时戴市长叫我去参加研讨会并发言。我 在研讨会上说,尽管下了“先行先试”的文件,但是在我们进入21世 纪之后,天津的“先行先试”,实际上不可能再像上个世纪80年代的 深圳和90年代的上海那样搞金融创新、金融改革以及推广各种各样新 的金融工具了。为什么呢?因为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整个中国金融 市场体系,金融市场的制度框架、机构框架已经基本形成。在这些框架 中,整个市场的运行机制是统一的,全国的金融市场是统一的。也就是 说,上海有的金融品种,或者兰州有的金融品种,全国各地的投资者都 可以参与。从这个意义上说,天滓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再搞“先行先试” 就很难了,因为不像过去的时候,市场是不统一的,信息是不灵通的。 我讲这个事例想说明什么问题呢?现在全国各地都要搞金融中心,这个 积极性、出发点我们大家都能理解,也都能接受,但是我们一定要看到 这个大环境的变化。国家已经确立了金融战略,到2020年要把上海建 成国际金融中心,这个战略确定了,所以很多金融资源,包括后来的金 融期货交易所、黄金交易所、全国银联等等都设在了上海,连中国人民 银行的第二总部都设在上海了。 李南:我在这本书《中国金融战略:2020》里看到一句话,说 不要想当然地伙为金融一定能促进经济的发展,这个“想当然”怎么 理解?到底金融跟经济在你们的理解当中,它们的关系是什么? 陈道富:就是说,如果金融发展适应于经济发展的话,就能够促进 经济发展;但是,如果金融发展不适应于经济发展,不论是超越还是滞 后,它都可能对经济发展造成一些阻碍。比如金融中心的发展,当一个 国家的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它会自然形成一定的金融中心,那么这类 金融中心就会对经济发展起到一个很好的服务作用。但是在经济发展还 没到完全成熟的情况下,到处都建金融中心反而会有问题。 夏斌:也就是说,拔苗助长是不行的。 李南:对,就是说金融中心的背后是市场和交易,而不是一堆大 楼在那里,就是金融中心了,是吧? 夏斌:是的,市场和交易的背后就是经济。“长三角”是中国经 济最发达的一个区域,上海又因为有传统的金融资源,再加上金融市场 和交易本身有个“积聚效应”,所以选择上海发展国际金融中心是合适 的。但我同时想告诉大家,也是我在深交所当老总的时候就曾说过的, 从纯技术上讲,在无纸化交易下,即使在青海的沙漠里也不是不能搞交 易所,因为我们交易所的撮合成交都是通过卫星来实现的,它是个无形 的市场。关键还是交易的品种、交易的工具、交易的制度。比方说,还 是用上海来举例子,我们说把上海办成国际性金融中心,这是我们的长 远目标,但现在还办不成,为什么?因为它制度不够。什么制度?人民 币还不能自由兑换,交易的品种还局限于中国境内的一些人民币资产, 外汇还不能随便兑换成人民币来做交易,所以说只要这个制度没突破, 你想办国际性金融中心也办不成。 李南:这让我想起了一个小故事,我的一个朋友说他当年去美国 的哈特福德市应聘。那个地方是全美甚至欧洲的保险业巨头的总部,我 朋友到了之后发现尽管总部在那里,楼在那里,但是那地方像个“死 城”一样,就是它没有交易在那里,所以没有人会说哈特福德市是个 金融中心。后来他跟我说,你看义乌那个地方,从一个小村子成为一个 那么活跃的市场,甚至开始有金融大楼在那里盖起来了。它是先有市场 交易,再有金融发展,而不是一个地方建一条街的高楼大厦,这个楼叫 “财富中心”,那个大厦叫“金融大厦”,就是一个金融中心了。P2-4
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变化无常。形势的发展和变化跟每一个老百姓都相关:人民币国际化,不只是关系到中国的综合实力的问题,它还使我们每个人跟世界经济的关系更加密切;巨额的外汇储备,不仅挑战着央行的货币政策,还消耗和吞噬着我们的国民福利;存款机构保险,不仅使金融体系运转更健康,也使普通储户更安心、放心……更不用说,在国家的金融战略下,老百姓如何投资理财,如何实现财富最大化,这更是跟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因此可以说,本书的十个问题,既能在宏观上上升到国家金融战略的层面,又能在微观上深入到普通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特点能让广大读者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自然而然地产生对经济、金融热点问题,以至于中国未来金融发展战略问题的兴趣和思考。 《十问中国金融未来》精彩观点略举一二: 正利率为什么这么难?利率市场化改革,要考虑方方面面的因素:首先是CPI,其次是经济增长,最后要保证不出现金融泡沫。 谁来为人民币“出海”保驾护航?建立人民币离岸市场的核心思路:要让人民币先“走出去”,然后“玩起来”,最后还能有控制的“流进来”。 国家金融战略下的个人投资选择是什么?要想生活得更好,要尽早为养老做好准备;未来还可在全球范围内配置金融资产;委托机构投资者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房地产投资要“以消费品为主导”;要根据家庭财力和用途来考虑是否购买黄金保值增值。 中国到底需要多少金融中心?我们的现状是处于“金融弱国”阶段,“金融过度”与“金融抑制”并存,金融体系的市场化是有条件的,不能盲目和过度。
无
中国金融成长之问
评《十问中国金融未来》
中国经济的成长确实令世人瞩目,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积累了巨大的财富,以至于很多人都开始高喊着“中国崛起”、“中国将成为世界经济强国”、“中国将是美国最大的利益挑战者”,等等。当然其中不乏有很多的真知灼见,但中国经济中存在的问题也确实不少,特别是在金融领域,我们还只能算是“弱国”,从2012年开始,中央陆续出台了各种政策来确定金融发展方向和改革重点,足以证明政府管理层对于金融发展的高度重视,而民众从股市、基金等资金融通方面也有着自己的理解,各方对于中国金融的未来发展都有自己的期待。这本《十问中国金融未来》可以当做是对中国金融基本面的一个了解,对话的内容比较通俗易懂,涉及的面从宏观到微观也比较全面;也可以当做是《中国金融战略2020》的导读,在对话中主持人和两位金融专家在内容、思想等各方面也屡屡提及到《中国金融战略2020》。按我理解,这本书的出版一方面是满足普通民众对于中国金融的了解,另一方面是对于那些专业人士,通过这本书的导读去了解《中国金融战略2020》等更多专业方面的书籍和其他有关中国金融知识的媒介。
对于金融方面的问题,很多人可能会想起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当时以“亚洲四小龙”为代表的亚洲经济欣欣向荣,一片繁华的景象,但由于各国政府政策、美国经济利益已经金融投机者的共同作用,金融风暴席卷亚洲,日韩等亚洲经济大国步入萧条,一些国家甚至进入了政局动荡的危机。而当时的中国受亚洲金融风暴影响很小,甚至是10多年后的世界金融危机也是如此,其中的主要原因是中国的汇率政策和资本管制。所谓的金融,简单地说就是资金的融通。政府的货币政策、汇率政策等都可以对金融市场造成影响,中国在不断参与世界经济竞争的同时,也应该逐步探讨金融市场的渐进开放,只有这样,才能完全融入到世界经济体系之中。
从这个意义上说,《十问中国金融未来》中的十个问题就显得很有针对性了,金融中心的设置、外汇储备的运用、人民币利率甚至是个人投资选择等问题都是很多人想了解的问题了。《中国金融战略2020》的两位作者身为政府研究机构的专家,提出的观点一方面可以代表官方,更能让我们从中理解政府的意图。对于中国金融现状的定位、对于中国金融的发展战略以及“对内充分市场化、对外有限全球化”的当前建议也显得现实可行。总之,这是一本能让经济爱好者初步了解中国金融的书籍。
2012-1-9
中国的金融未来,你关心吗?关心的话这里有答案告诉你!
以问答形式道出未来金融发展趋势,其中奥妙还要自己斟酌,感觉不可全信
还可以,起码知道了金融一些问题。。。算是又懂一点吧。
让我进一步了解了金融。
名家手笔,知名金融方向
此类采访对话形式的书非常好,主题明确,回答清晰、针对性强。本书虽然页数不多,但提出的问题及回答针针见血、句句到位。当然,值得提示的是,如果对中国及全球经济没有一定的基础和足够的认识,很难真正读懂;此书谨献给带着问题和有自我观点或理解的读者阅读。
让我明白了十年后中国经济的走向
对了解经济环境有一定帮助的一本书,,,
老公很爱看经济类的书 买了好多了
内容详实,不涉及太对的理论知识,适合普通大众阅读
帮朋友买的书,反馈说不错。
书的质量还不错,内容不是很多 看了2个晚上就看完了。看一遍太快了,需要回过头再想想。
书还是挺好滴
好样的,非常好
刚收到书本,还来不及看,书本印刷质量很好,内容详实。
语言平实,道理清晰,大师
属普及型书,值得一读。
当做消遣吧 挺合适
内容有些简单了,决定买来2020学习
强烈推荐,内容较丰富,权威论述
大概在网上翻了一下内容,应该可以吧
千古锦绣文章,大致包括哲人之文、士人之文与伟人之文。哲人之文重义理,是对天地万物之应然价值的追求,比如老子之《道德经》;士人之文重谋略,是洞悉现实的同时谋划未来,比如诸葛亮之《隆中对》;伟人之文重气势,是驾驭义理与谋略之后的豪迈,比如毛泽东之《沁园春.雪》。故哲人之文多出自思想家,士人之文多出自国士,伟人之文多出自政治家。今观夏斌之《中国金融战略2020》以及由著名财经主持人李南策划的该书电视访谈录《十问中国金融未来》,颇有国士之文之感。
夏斌的《中国金融战略2020》之所以堪称“国士之文”,我觉得在于以下三点:第一,清晰的阐述了金融的本质;第二,在对中国金融现状与全球化未来趋势做出准确判断的前提下,指明中国金融战略的大方向;第三,为中国金融战略设计了比较现实的路径。以上三点,如果孤立的去探讨其中任何一点都比较容易,但要将三者有机的统一起来却绝非易事。原因在于抛开政治经济孤立的谈论金融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因此首先需要对国内外政治经济趋势有一个客观正确的判断。同时,金融全球化是全球化的最高形态,其风险远大于经济全球化,因此必须要有高度的智慧和切实可行的措施来平衡金融全球化与民族利益最大化之间的矛盾,这种智慧与谋略则是士与国士的最大区别。
资本大致经历了土地资本、商业资本、产业资本、金融资本几个发展阶段,这是一个单向,不可逆也不可超越的过程。金融资本是资本的最高形态,在全球化时代,大有金融统治世界之势,正如基辛格那句名言:谁控制了粮食,谁就控制了所有的人民;谁控制了石油,谁就控制了所有的国家;谁控制了货币,谁就控制了整个世界。但是,金融不是无本之源。国家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体,金融既是实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产物,也必须服务于实体经济。世界作为一个开放的大家庭,只有那些政治经济军事强国才能通过金融手段获取额外的利益。因此,只有与实体经济,与其国力相匹配的金融业方可为经济,为国家谋利,相反,任何将高度甚至过度发展的金融业作为最终目标的国家,必将遭受惩罚。08年的金融危机再次说明,即使强大如美国也不能改变金融的本质。
《中国金融战略2020》所体现的,正是以上看似有些保守的金融之本质。夏斌明确反对脱离实体经济去过度发展金融业,认为中国虽然是个金融弱国,但不能为了发展金融而发展金融,因为这将会引起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造成货币政策的失灵。夏斌认为中国金融的现状是“金融弱国”与“金融过度”并存。有管制的浮动汇率,非市场化的负利率,资本账户不开放,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人民币对内贬值对外升值等无不说明中国“金融弱国”的现状。“金融弱国”的现状不改变,中国经济继续参加全球化必然会吃亏。夏斌认为,中国是全球化秩序的受益者,虽然不是最大受益者。中国即使不谋求金融大国,至少要谋求与经济地位相匹配的金融地位,因此,金融市场化与全球化是大势所趋,这是大战略,大目标。
但是,中国是一个天生对“运动”情有独钟的国家,且不说建国后前三十年各种各样的“运动”,仅改革开放后,90年代的“开发区”热潮,前几年的“房地产”热潮,今天无论东部中部还是西部,又有上百个城市在大力发展新能源,在打造“国际化大都市”、“国际金融中心”。单一制的国家结构下,各地竟置自身天然禀赋的差异性于不顾,一窝蜂的“运动”不断,归根结底在于地方政府竞争的发展模式,这种模式从实体经济到文化旅游市场,到今天连金融业也不能幸免。中国有许多二线城市,甚至三线城市,自身实体经济,人均收入,周边环境等远未达到国际金融中心的条件,但却不约而同的提出“建设××经济圈,打造国际金融中心”的宏伟目标,我不知道这些地方是为了发展金融业,还是为了通过发展金融业来发展房地产,但“金融过度”却是现实。“金融弱国”与“金融过度”并存,就像一个喜欢NBA的侏儒却不愿想办法增高。任何违背金融本质的行为必遭惩罚,美国不能例外,中国同样不能例外,“金融过度”必将伴随着经济萧条而崩溃。
夏斌将中国金融未来大战略概括为“充分的市场化”与“有限全球化”,这是统筹考虑现状与未来的谋之大者,也是平衡左右的中庸之道。中国的现状很尴尬。一方面,GDP总量全球第二,但金融弱国与经济大国的地位不相匹配;另一方面,出口与投资主导的经济结构已经无法再持续,而且经济本身面临着人口老龄化、资源环境制约以及全球市场动荡不安的挑战。因此,既要大力发展金融,更要调整经济结构,为金融战略夯实基础。可见,孤立的谈论金融改革没有丝毫意义。但是,夏斌笔下未来中国金融战略的目标与路径是清晰的,那就是通过渐进的国内金融市场充分市场化,来促进人民币利率、汇率的市场化,最终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
对于一个金融弱国而言,金融全球化是一柄双刃剑,特别是目前全球市场动荡,中国经济面临严峻挑战的现状下,激进的改革不但不能改变金融弱国现状,反而会造成经济社会动荡。虽然,夏斌认为中国是全球化的受益者,中国金融业的市场化、全球化也是未来必须要追求的,但具体路径必须是渐进的,甚至保守的,原因还在于金融的本质,即金融是建立在一国实体经济和国力基础之上的。比如,人民币国际化之路,可以先通过发展香港离岸交易市场,在为大陆市场铸一道防火墙的前提下,在香港离岸市场开展人民币自由兑换;比如,金融中心,香港和上海“双城记”就可以了;再比如,即使人民币国际化了,但占比也不会太高,这些都是比较现实保守的做法。
国士,不是单纯的布道者,也不是最终的决策者,而是用谋略为二者搭建一座桥梁。夏斌属于主流经济学家,但无疑是主流经济学家中的一个另类。夏斌自02年至今一直担任国务院研究发展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并于2年前被温家宝总理聘为国务院参事。但是,他并不是那种学者型的专家。从中国人民银行到证监会,从深圳证券交易所再回中国人民银行,可以说,夏斌的中国金融战略是他在金融领域摸爬滚打近30年之后形成的。夏斌曾说,他在三四年前有了《中国金融战略2020》的构想。其实,正如李南所说,夏斌为这本书准备了三十年。在书中,夏斌没有就金融论金融,没有过多的批判现实,也没有编织一个美好但不切实际的梦想,而是从金融的本质出发,从中国与世界的现状出发,既提出远期战略目标,更为理想与现实铸造了一座桥梁。
对中国目前的金融现状有很好的了解
内容实在,讲出了目前的金融状况,还有一些好的意见和建议,和对未来的一下预测和建议
可以看看,看完后,更能理解现在我国的金融发展
此书,抓住了老百姓最关注的几个问题 深入理解 不错
内容有点浅 夏斌的回答感觉学识一般般
经济学家的权威声音
看过电视节目,感觉不错,所以买这本书再仔细看看。
挺有意思 另一种视野 感觉良好
看后有感触!
有些更深层次的东西,只能自己领会了
质量还可以,还没开始看
配合着看还是不错的
平民化的简读本
读了,有收获,前几年还听过夏先生的讲座,深入浅出,娓娓道来,学者风范,行者担当,向学识深涵、平易近人的夏老师致敬。
对话内容泛泛而谈,对大问题避重就轻,未涉及核心观点,为给读者以启示。对于中国目前的金融现状,三位专家给出了自己的观点,内容不好看,不建议大家购买,这样的内容更适合观看,而且更实惠!
十个问题都是简单回答了一下,有时间的建议还是直接看看金融战略2020吧
访谈式的,好像是访谈节目的整理版本,每个话题都很短,感觉不是太深入,
只是想对一些基础知识做些了解,还可以,实用的东西就不要想了。
内容排版都可以
别看啦。
不值得推荐,水平太低,没有多少价值
在书店看到了,觉得值得一看
十问中国金融未来
书很好啊,到得也比较快!
夏老的书就是强
非常不错,给老板买的
考金融的,买一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