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即将来临的国家破产

(德)雅纳·约尔格·基普 ,罗尔夫·莫里恩 东方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2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作者:

(德)雅纳·约尔格·基普 ,罗尔夫·莫里恩  

译者:

钱敏汝,于景涛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即将到来的“国家破产”不会成为世界的末日,而是会迎来一种新的资产分布。您要正确定位。那么,“国家破产”对你来说就不是一个恐怖场景,而是一个您不需要感到担忧的前景。
本书中,作者为我们讲述了“国家破产”的全过程:首先,国家发布破产声明:无力清偿债务或不付利息或用新债来偿还旧债。伴随着破产过程出现的是节约措施和提高税收。比如,政府削减社会福利开支预算;国家和城镇将提高税收等。但是,社会福利开支以及用于军事和基础设施方面的资金已经被确定下来,为了维持政权稳定,想要后退是办不到的。
国家破产过程的进一步升级是国家自己还能着手制造货币,为此印钞机必须转动起来,同时引起通货膨胀以及债权贬值。对于国家来说,通货膨胀是“整顿”国家财政最简便的途径。另外,货币发行银行可以通过购买国家债券成为政策实施的帮手。因此,把钱借给国家的人或者与国家有其它债权关系的人,就只能与这个无支付能力的结构体患难与共了。
作者警告:没有一个投资种类能百分之百地帮您挺过即将到来的债务和通货膨胀危机。在黄金投资方面,国家有可能会出面禁止(这种情况已经发生过多次了);在房地产方面,国家可能会征收某种惩罚性的税款(这样的做法在以往也曾有过);在原材料方面,国家可能会出台法定的最高价格(当然这种措施也已经采取过);在股票方面,危机期间股票行情可能会剧烈波动。我们要考虑到国家在危机期间的任意妄为。因此,将所有赌注都压在一张牌上没有什么好处。

作者简介

罗尔夫·莫里恩的研究涉及历史、经济和政治等多个领域。长期从事商业新闻工作,现在是一家知名股票杂志的主编。
雅纳·约尔格?基普,经济学博士。他主要致力于管理咨询公司以及客户财产保障

书籍目录

中文版序
第1章 基本估测
基本估测二:真正的债务额远远高于公布的数字
基本估测三:政治的兴趣在于维持制度
基本估测四:尚无能拯救局面的“总体规划”
基本估测六:预备措施比许多人想象的要简单
基本估测八:端倪已显——货币战争已开场
第2章 国家破产来临——但局面是什么样的呢
电影分镜头剧本
第3章 希腊只是冰山一角——诸经济大国也陷入危境
希腊的局面:影子经济占据统领地位
德国:债务、债务、债务……
日本和美国:两个国家——两种债务问题
第4章 是规律,而不是例外:国家破产史巡视
五轮大规模破产
国家破产回塑:德国、阿根廷和冰岛
第5章 通货膨胀即是国家破产的前奏
打破禁忌:欧洲中央银行购买国家债券,为国家债务提供资助
美国的榜样作出示范:货币发行银行成为政策实施的帮手
成为官方救市途径的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预期:潘多拉的盒子
第6章 应该避免招致毁灭的投资
寄希望于贬值而减少负债?——宁可不要这样做!
奉劝您远离某些有形资产
第7章 在国家破产之前拯救自己的资产:仅能指望有形资产
原材料:增长和涨价是定局——投资选择却很困难
贵重金属:安全度过国家破产——事过之后是幸运者
第8章 最佳结局
您的储备在任何场景中都将万无一失
金钱与幸福同宗

章节摘录

  第1章基本估测  基本估测三:政治的兴趣在于维持制度  我们也可以称此为自私自利。谁已经或者想要通过选举当上5年或(担任两届国民议会任期)10年的政府官员,就不会愿意让自己在选民面前失信。但节省意味着削减自愿给付的款项,也就是那些不承担义务的给付款项。它们是社会福利和教育支出,而不是其他。支付的利息以及大多数在军事和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都已经为今后多年的开支确定好了数字,想要后退是办不到的。  基本估测四:尚无能拯救局面的“总体规划”  全世界还没有任何人,没有一个经济学家,能够精确地计算出或者掌控这张债务网的总体规模和各项具体措施的全部作用。太多的利益、数据,以及没有考察过的关联阻碍了中央对情况的掌控。  换句话说:我们所有人不仅仅是这出戏的观众,也是其中的演员。现在还没有这么一个谋略,这么一个总体规划,可以按照它对世界进行重新划分。这倒是一个好消息:在这种无法100%预见的情况下,目前没有人会阻止您去把握自己的命运。我们感觉到自己承担的使命是,在这条道路上伴随您一起前行。基本估测五:诸多国家同时受到威胁  “国家破产”已经发生过多次。但还未曾有过多个经济强国,包括日本、美国和德国在内。都同时丧失支付能力的险情。因此,对于一系列国家即将破产的情况,我们找不出一个确切的典范。我们只能描述一个“国家破产”的过程一般是什么样的,推断这个事件发生的场景.并对这些具体的场景作出权衡性评述。  ……


编辑推荐

  希腊的国家债务危机已经在整个欧洲掀起了政治上的滔天巨浪,全世界的金融市场都深受其累。所有的人都清楚,这场危机绝不是希腊这一个小国的危机,站在濒临经济崩溃的希腊后面的是一长串其它欧洲国家,其中还包括欧洲的经济大国意大利--它们全都面临着国家破产、政府不能偿还其债务的危险。这些欧洲国家的国家破产会对世界经济造成什么样的后果,是每一个经济学家不能不关心的问题。  《即将来临的国家破产》中,作者为我们讲述了“国家破产”的关键场景:无力清偿债务、不付利息、新债必须持续用来偿还旧债、 削减开支并提高税收、通货膨胀、货币贬值。对于国家来说,通货膨胀是“整顿”国家财政最简便的途径,因为这种减少债务的方式造成的痛苦是最小的。但是,通货膨胀和通货膨胀预期是不可控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一场可怕的世界性通货膨胀将会发生。  面对危机,欧洲各国都被“末日心理”所笼罩。但是回顾历史就会发现,“国家破产”并不是新鲜事物。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世界上曾出现过五轮大规模破产。作者告诫读者,“国家破产”即将来临,要谨慎,但不要惊慌。即将到来的“国家破产”不会成为世界的末日,而是会迎来一种新的资产分布。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即将来临的国家破产 PDF格式下载



本书中,作者为我们讲述了“国家破产”的全过程:首先,国家发布破产声明:无力清偿债务或不付利息或用新债来偿还旧债。伴随着破产过程出现的是节约措施和提高税收。比如,政府削减社会福利开支预算;国家和城镇将提高税收等。但是,社会福利开支以及用于军事和基础设施方面的资金已经被确定下来,为了维持政权稳定,想要后退是办不到的。
国家破产过程的进一步升级是国家自己还能着手制造货币,为此印钞机必须转动起来,同时引起通货膨胀以及债权贬值。对于国家来说,通货膨胀是“整顿”国家财政最简便的途径。


这本书中的“即将”两个字似乎不是太确切,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有些国家“已经”破产了。最典型的就是冰岛,一个天堂似的国家一夜之间就崩溃了;还有希腊,也接近于破产。但是当然,要确定一个国家是否已经破产,我们还得先看看“国家破产”如何定义。“国家破产”这个概念是2002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提出来的。它是指一个国家对外资产小于对外负债,即资不抵债的状况。国际上通常的国家破产是指:一个国家的金融财政收入不足以支付其进口商品所必需的外汇,或是其主权债务大于其GDP。就是国家破产(见于百度百科 ****://baike.baidu****/view/1527594.htm )。从这个意义上看,冰岛确实破产了,这个人口仅三十多万的“迷你”小国的主权债务为1300余亿美元,而它的年GDP仅为190余亿美元。而在《即将来临的国家破产》(以下简称《破产》)一书中使用得最为广泛的衡量方法就是看这个国家能否在国际上融资,如果不能,即证明该国破产。这个标准衡量出来的破产国家就是阿根廷,这个国家已经很多年在国际上弄不到钱了。
上述两种衡量标准实际上还是参照公司破产的标准。资不抵债即为破产,没有经济来源无法“造血”即为破产。但是国家毕竟不同于公司,公司破产就是吹灯拔蜡房倒屋塌,公司里的员工各回各家各找各妈;但国家显然不能,“一国的主权是不可侵犯的”,也就是说无论一个国家如何破产,这个国家都不会“黄”,——除非一种情况,那就是这个国家里所有的人口都“跳槽”去了别的国家,但这显然是不现实的,即使是那些又穷又小的国家也是不可能的。所以就如《破产》一书中所说:“国家无支付能力至今还没有确切的定义。有的只是尽人皆知的破产声明和接下来的没有明确结果的谈判。具体来说,这意味着:只要国家还能征收到税款,只要还有一个公民在工作——例如在国外挣着钱——一个国家就还有支付能力,并不会完全破产。”
所以说,人们公认“国家破产”只是一个形容词而非动词。
但是,即使是这个形容词敢足够可怕,如果一个国家被冠以“破产”二字,就意味着这个国家的人民长期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资产化为乌有,手里的钱根本就不值钱,持有的债券就是废纸,还要背上更多的国债。公司破产伤害的是公司本身,员工在受到伤害之后就跑光了公司也就完蛋了;而国家的破产,伤害的却是人民,国家会把所有的问题都转嫁给人民,以保持国家的“主权完整”。当然,如果反过来,一个国家因为经济危机而连主权都保护不了的话,那么对于它的人民来说可能就是更大的灾难。
《破产》一书最大的“发现”或者说最大的贡献在于它把“国家”作为一个独立的角色呈现了出来,一旦国家遭遇破产,它就会按照它的机器运行模式,自动削弱债务人和债权人两方面的力量而从中得利。
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说,国家既人民,某些国家的破产它的人民是脱不了干系的。最典型的就是《破产》一书里所列举的几个濒危破产国家当中的两个:美国和日本。美国濒临破产就是因为巨额的债务,而美国的债务和德国不同之处就在于,前者民间债务居多,美国早就是寅吃卯粮,人民借钱过好日子,巨大的外债让美国成为了穷酸超级大国;而日本的危机却是很少被提到的,却被《破产》一书敏锐地“发现”了,《破产》把日本列为奔向破产之路的最大一匹“黑马”,日本的危机用一个词就可以概括——“老龄化”,日本是世界上生育率最低的国家之一,虽然它曾经是世界上储蓄最高的国家,但随着养老问题越来越严重,日本的储蓄已经基本清空,这个国家可以说已经“没钱”。
那么中国怎么样呢,《破产》一书对中国的状况还比较乐观,他们认为中国会是战略上的赢家,而且此书的两位德国作者在此书再版的时候把“中国开始货币战争”的内容加上去了,在这两位欧洲的作者看来,中国不是敌人,也不是朋友,只是在全球逐鹿场中的一份力量。但是我们自己却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因为不管是日本还是美国,如果这两个国家破产,对中国来说都应该是一次震荡,甚至是危机。如果中国真的危机,国家机器也会毫无例外地把问题转嫁给人民。到时候我们的个人资产也会大大缩水。《破产》指出了一些资产自保的方法,但是它给出的最有力的方法——投资股票,显然对于中国来说并不合适,所以,我们还是要先寄希望于国家不要发生危机才好。


世界是否大萧条呢?未来是否“国家破产”呢?


了解国家经济与破产的好书


企业可以通过破产逃债,国家也是如此,只不过花样更多而已


冰岛的破产让人更加了解到政府也是会破产的,也是一个有限的公司。


这是一本德国作者关于债务危机的书,简明、清晰,值得一读


债务危机会再全球蔓延


值得一看的书,很辩证的看待这些问题,不错,换个角度看待通货膨胀~


危机中不得不提防着


多学习让你看清这个世界!


我是帮人买的,别人很喜欢,全5 分!


正在看,提供了很多方面的资料,有兴趣的可以看看。


分析的是不错,但是我等平头百姓还是很难渡过这段


就是看得比较慢,很多的知识不是很熟悉


书名起的好,内容也更加深入!


物流很好。。。期待好效果。


呵呵呵,不错


是一本适合看的书


印刷质量不错。作为入门级读物,还是可以理解一下。


美国次贷危机以来,世界范围内此起彼伏的主权国家债务危机和竞相宽松的货币政策,宣告了国家破产时代的来临。那么,国家破产,是对长期透支行为的惩罚还是超越危机的一种理性选择?在国家破产时代,普通民众又该如何保卫自己的财富?德国人基普和莫里恩在合著的《即将来临的国家破产》一书中,提出了一个比较大胆的论断:国家破产是超越危机的一种理性选择。在此基础上,作者建议投资者应该尽可能的摒弃货币资产,将有限的财富均衡的投资于股票、黄金、房产等有形资产领域,这样不仅可以避免财富缩水,甚至可以在国家破产中获利。

所谓国家破产,是指国家在自由市场上不能再为自己融资。可见,此处的破产,既不是公司法意义上资不抵债的破产,也不是国际法意义上国家主体消失的破产,而是一种在金融货币层面国家信用的彻底破产。当今世界,债务危机的阴霾笼罩着几大主要经济体。虽然,债务危机的根源都是长期透支,但具体情况却有所不同。美国制造业已经空心化,但举国上下一直在借贷消费,因为美国可以通过美元铸币税以及强大的综合国力不断向外转嫁危机。日本虽然早已无法承受沉重的债务负担,但由于债务大多为国内机构和民众持有,因此,也艰难的走过了失去的十年,甚至二十年。冰岛、希腊、西班牙等国就没那么幸运。这些国家的债务基本是外向型的,但是经济一直在走下坡路,国内民主的力量又反对政府削减公共福利,因此,主权债务危机便无法避免,而这些国家主权债务问题的升级又导致了欧元动荡。而德国,这个在外人眼中经济一枝独秀,甚至被看做可以决定欧元和美元货币战争胜负的国家,在身为德国人的作者眼中同样面临严峻的债务危机。

债务问题的解决办法,无论个人、家庭、企业还是国家,说白了就是开源节流。但是,作者分析认为,对于主权国家的债务危机,开源和节流都不现实。因为,对政府而言,刺激经济往往是开源的首选,这意味着继续增加债务;而节流只能通过削减政府开支和民众福利,这对又意味着执政党面临下台的风险。其实,债务危机的根源早在1973年尼克松宣布美元和黄金脱钩的那一刻就已经开始了。美元这个脱缰野马成为国际交换货币,凯恩斯成为许多国家的经济主导思想,此后,发债、印钞导致的债务危机和通货膨胀犹如病毒一般在全球范围内传染,到今天,危机已经病入膏肓,而从历史上看,国家破产意味着各种社会和经济危机,甚至会导致战争。因为危机最终必须要有一个载体去承受,因此,需要对内或对外转嫁。既然危机已是既成事实,而社会动荡甚至战争的成本又过于高昂,不如通过国家破产的方式清零,这正是作者超越国家破产的基本逻辑。

如果说民主是最不坏的制度,那么国家破产就是解决债务危机和通货膨胀问题最不坏的办法。但是,国家破产的本质是信用的破产,而货币恰恰是一个国家和政府信用的象征。因此,国家破产必然伴随着货币资产的大幅缩水,所以,国家破产时代,民众必须学会保卫自己的财富。作者的建议是民众应该尽可能的摈弃货币资产,将财富均衡的投资到有形资产领域。各类债券、存款,甚至现金都属于应该摈弃的货币资产,而股票、黄金、房产则是应该均衡投资的有形资产。艺术品、钻石虽属有形资产,由于专业性太强而不适合投资。可以说作者的建议既是保守的,又是超前的。

货币贬值,实物即有形资产为王这是最简单的常识,时寒冰在《经济大棋局,我们怎么办》一书中也提出过“固化财富”应对全球债务危机的主张。但是,究竟投资那些有形资产,又以什么样的比例来投资又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通胀无牛市”是股市的流行语,但是,作者认为,股票不属于货币资产,投资股票并长期持有,是可以在国家破产中获利的。至于财富投资分配的比例,作者给出的原则是大致均衡,比如在持有少量维持生活的现金的前提下,可以将15%—20%的财富投资于黄金等。当然,由于德国的经济水平、政治制度、法律和中国不同,作者关于投资的建议,只能借鉴,不可照搬。比如,关于房地产,德国的土地是私有制,而且目前房价,无论是租售比,还是房价收入比,中国都超过了德国。所以,作者的分析更多更多是一种参考。

对于由多种因素造成的世界范围内通货膨胀和债务危机,我们即使从感情行无法原谅,但却不得不去理性的应对。《即将来临的国家破产》一书中,用“国家破产”方式来超越国家破产事实的思路无疑给了一种全新的启示。


滥发纸币、造成通货膨胀就是国家破产的前兆,值得警醒。


还行,从欧洲和德国的具体状况来分析未来国家破产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也从各种投资工具和理财方法上来阐述对抗通胀的各种手段优劣比较,比较全面地分析了如何抵抗通胀,这点是比较值得肯定的,但具体内容因为都是以欧洲和德国为主,与我们国家实际操作上有所区别。如果能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结合我国当前情况再深入阐述抵抗通胀的方法就更好了。还是一本好书


深入解释“国家破产”的来由和分析。读后,对今后的理财有帮助。


不错的书,对非经济专业了解国家破产很有借鉴意义


只能说身为德国人的作者很严谨,可是毕竟不是站在我们国家的角度些的,有的不太好理解~


赶紧负点债吧,这样不吃亏啊,哈


质量不错 正版 送货挺快的 总体还可以


很遗憾,这本书是当时买错了,但是也决定 好好看一下。


还可以,不过还没看,无法作评价


完全不同的视角


德国人写的书,但很值得中国人借鉴。


引人深思,沉重的思考


很好,值得学习和体会


看了10多页,感觉有点意思!


好像是以德国为背景,书中好多德语名词都没有翻译过来,说来说去,经济危机就是三种投资方式:买股、买房、买黄金


一步國家破產的速寫

間單扼要

亂是生存之道


很薄的书,翻译很糟糕。


内容还行,印刷质量不好像盗版。


沉重的感慨


不是我要的书哟!没看过哟!


国家破产?


觉得名字好听买的书


  这本书中的“即将”两个字似乎不是太确切,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有些国家“已经”破产了。最典型的就是冰岛,一个天堂似的国家一夜之间就崩溃了;还有希腊,也接近于破产。但是当然,要确定一个国家是否已经破产,我们还得先看看“国家破产”如何定义。“国家破产”这个概念是2002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提出来的。它是指一个国家对外资产小于对外负债,即资不抵债的状况。国际上通常的国家破产是指:一个国家的金融财政收入不足以支付其进口商品所必需的外汇,或是其主权债务大于其GDP。就是国家破产(见于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1527594.htm )。从这个意义上看,冰岛确实破产了,这个人口仅三十多万的“迷你”小国的主权债务为1300余亿美元,而它的年GDP仅为190余亿美元。而在《即将来临的国家破产》(以下简称《破产》)一书中使用得最为广泛的衡量方法就是看这个国家能否在国际上融资,如果不能,即证明该国破产。这个标准衡量出来的破产国家就是阿根廷,这个国家已经很多年在国际上弄不到钱了。
  上述两种衡量标准实际上还是参照公司破产的标准。资不抵债即为破产,没有经济来源无法“造血”即为破产。但是国家毕竟不同于公司,公司破产就是吹灯拔蜡房倒屋塌,公司里的员工各回各家各找各妈;但国家显然不能,“一国的主权是不可侵犯的”,也就是说无论一个国家如何破产,这个国家都不会“黄”,——除非一种情况,那就是这个国家里所有的人口都“跳槽”去了别的国家,但这显然是不现实的,即使是那些又穷又小的国家也是不可能的。所以就如《破产》一书中所说:“国家无支付能力至今还没有确切的定义。有的只是尽人皆知的破产声明和接下来的没有明确结果的谈判。具体来说,这意味着:只要国家还能征收到税款,只要还有一个公民在工作——例如在国外挣着钱——一个国家就还有支付能力,并不会完全破产。”
  所以说,人们公认“国家破产”只是一个形容词而非动词。
  但是,即使是这个形容词敢足够可怕,如果一个国家被冠以“破产”二字,就意味着这个国家的人民长期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资产化为乌有,手里的钱根本就不值钱,持有的债券就是废纸,还要背上更多的国债。公司破产伤害的是公司本身,员工在受到伤害之后就跑光了公司也就完蛋了;而国家的破产,伤害的却是人民,国家会把所有的问题都转嫁给人民,以保持国家的“主权完整”。当然,如果反过来,一个国家因为经济危机而连主权都保护不了的话,那么对于它的人民来说可能就是更大的灾难。
  《破产》一书最大的“发现”或者说最大的贡献在于它把“国家”作为一个独立的角色呈现了出来,一旦国家遭遇破产,它就会按照它的机器运行模式,自动削弱债务人和债权人两方面的力量而从中得利。
  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说,国家既人民,某些国家的破产它的人民是脱不了干系的。最典型的就是《破产》一书里所列举的几个濒危破产国家当中的两个:美国和日本。美国濒临破产就是因为巨额的债务,而美国的债务和德国不同之处就在于,前者民间债务居多,美国早就是寅吃卯粮,人民借钱过好日子,巨大的外债让美国成为了穷酸超级大国;而日本的危机却是很少被提到的,却被《破产》一书敏锐地“发现”了,《破产》把日本列为奔向破产之路的最大一匹“黑马”,日本的危机用一个词就可以概括——“老龄化”,日本是世界上生育率最低的国家之一,虽然它曾经是世界上储蓄最高的国家,但随着养老问题越来越严重,日本的储蓄已经基本清空,这个国家可以说已经“没钱”。
  那么中国怎么样呢,《破产》一书对中国的状况还比较乐观,他们认为中国会是战略上的赢家,而且此书的两位德国作者在此书再版的时候把“中国开始货币战争”的内容加上去了,在这两位欧洲的作者看来,中国不是敌人,也不是朋友,只是在全球逐鹿场中的一份力量。但是我们自己却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因为不管是日本还是美国,如果这两个国家破产,对中国来说都应该是一次震荡,甚至是危机。如果中国真的危机,国家机器也会毫无例外地把问题转嫁给人民。到时候我们的个人资产也会大大缩水。《破产》指出了一些资产自保的方法,但是它给出的最有力的方法——投资股票,显然对于中国来说并不合适,所以,我们还是要先寄希望于国家不要发生危机才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