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我是曹操我怕谁-一号首长的心理秘密-下

陈禹安|绘画:苏凝 东方
出版时间:

2012-4  

出版社:

东方  

作者:

陈禹安|绘画:苏凝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是《漫画心理三国》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分上下两册,改编自陈禹安原著《心理曹操》。由资深漫画家苏凝精心改编绘制而成。这部漫画活泼而不失严肃,生动地剖析了曹操一生的跌宕起伏和心理动态。苏凝的改编绘画风格非常幽默,常常让人会心一笑,陈禹安本人也表示漫画已经体味到了他原著的精髓,甚是赞赏。
陈禹安言道:“人是很复杂的社会性动物,不那么高尚,也不那么丑恶,不那么自私,也不那么无私,很难贴上一个固化不变的标签。要想真正了解自己和他人,社会心理学是唯一的工具。三国也不仅仅是一段历史,而是千百年来人们将自己的道德偏好、价值判断投注于其上的一个心灵样本。所以,我选取了曹操、关羽、诸葛亮这三个代表性人物,用社会心理学的手术刀狠狠地解剖,也就有了这套《心理三国三部曲》。”
事实上,我们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这些三国人物的文化基因与行为基因,读懂了他们,就认清了你自己,也就认清了你身边的中国人。

作者简介

陈禹安心理说史首创者,心理经管专家,宁波大学兼职教授,曾游历美国、日本、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国家及地区考察讲学。代表作品《心理三国》三部曲(包括《心理关羽》、《心理诸葛》、《心理曹操》)、《心理乔布斯》、《激励相对论》、《向子贡学说服》、《海底捞能捞多久》,其他作品有《麦当劳悖论》、《谁主宝洁沉浮》、《如何成为带头大哥——金庸武侠管理学》、《谁能管好韦小宝——鹿鼎记领导启示录》、《巧辩不如攻心——三国的说服智慧》等。
苏凝著名漫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已发表漫画作品数万幅。作品先后连载于国内多家报刊及香港地区,出版原创漫画单行本五十余册。作品参加第三、四、五、六届中国漫画大展,第十届全国美展,第五、六届全国体育美展,中国漫画精品展等。获第四、六届中国漫画大展优秀奖,日本读卖新闻国际漫画大赛铜奖两次,比利时国际漫画大赛第二名,韩国国际漫画大赛特别奖等国内外各类奖项近百次。2006创办北京酷漫堂动漫发展有限公司,致力于中国原创漫画的创作,并成为中国出版总署首批扶植企业之一。

书籍目录

(上部)孟德献刀
徐州恩怨
翦除吕布
许田打围
(下部)血诏事件
覆没袁氏
征南受挫
烈士暮年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


编辑推荐

《我是曹操,我怕谁(下)》由东方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我是曹操我怕谁-一号首长的心理秘密-下 PDF格式下载



   心理学视野下的乱世奸雄
   杨津涛
  
   刊于2012年6月4日《城市经济导报》
  
   易中天在《百家讲坛》上“品三国”时曾说,我们的历史向来有三种形象,“一种是历史的本来面目,我们称之为历史形象”“第二种是文学艺术作品当中的面目,我们称之为文学形象”“还有一种,是一般老百姓主张的样子,我们称之为民间形象”。作家陈禹安则为我们带来了第四种形象——“心理形象”,《我是曹操,我怕谁:一号首长的心理秘密》就是漫画家苏凝依据陈先生的《心理曹操》改编而成,生动诙谐。全书内容包括孟德献刀、徐州恩怨、剪除吕布、许田打围等八章,以曹操为核心,连贯地讲述了三国故事。
   历史对于曹操这个人物向来是褒贬不一,赞之者称其为统一北方、安定乱世的汉末功臣,如史学家王仲荦在《说曹操》一书中就称许曹操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第一流的军事家”和“第一流的文学家”;贬之者则谓其是架空天子、图谋不轨的乱臣贼子,且心狠手辣,滥杀无辜。但无论持何种观点,想必都会相信许劭对曹操的判断“乱世之奸雄”。时至今日“奸雄”早已成了曹操的专属头衔,奸诈与多疑成为其标签式的性格特征。陈禹安所做的就是以现代心理学知识来诠释这种“奸诈”、“多疑”产生的原因,在解读曹操的同时,为读者带来一些有益的帮助。
   曹军在与张绣作战时,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与大将典韦因为救护曹操都死在乱军之中,但曹操在祭奠他们时说了一句,“吾折长子爱侄,俱无深痛,独号泣典韦也。”这通常被当做曹操奸诈的经典案例之一,因为按照人之常情,子侄的死当然比一个外人的死更让人痛心,所以曹操说那句话无非是要收买人心,显示自己爱才要超过爱子。陈禹安在分析这个案例时却别出蹊径,指出当时正处于“幸存者愧疚”中的曹操说出“独号泣典韦也”,乃是内心真实态度的反应。因为出于“亲缘保护”的心理机制,曹昂和曹安民保护曹操是理所当然的,而典韦与曹操间“仅仅是职业关系”,且曹操因强暴张绣嫂子而招致祸患的行为“早已超越了职业契约所约定的内涵”,所以当典韦为保护自己而牺牲时,就会特别的哀痛。
   除了对既有观点的颠覆外,陈禹安更将三国故事与现代心理学相结合,为读者的职场和生活提供一些借鉴。曹操在击败吕布后,在处置这个反复无常,而又勇猛无比的名将时犹疑不定,于是征询一旁刘备的意见。刘备知道曹操一旦有了吕布相助,那就是如虎添翼,实力将会更加无法匹敌,所以沉吟了一下后,淡淡回答说,“您难道没有看到吕布从前侍奉过的丁原和董卓的下场吗?”——丁、董都曾是吕布的“干爹”,但他们都死在了这个义子手里。曹操一听这话,当即下令将吕布斩首,以除后患。刘备在这里是运用了“外周途径”的说服方法,也就是“通过那些易于感知却并不很客观的捷径来加以说服。” 陈禹安随后举例说,心理学家阿伦森所在的社区曾为要不要往自来水中加氟以预防蛀牙而举行投票。支持者拿出大量的数据分析,以倾向理性说服的“中心途径”来阐述自己的观点,但反对者仅仅以一幅海报就压倒了对方,而海报上仅仅只有一句话:“不要让他们向你们的自来水中投放老鼠药”。
   让我们回到吕布的问题上来,吕布杀丁原是见利忘义不假,但杀董卓显然就算是“大义灭亲”了,可当两者被刘备轻轻放在一起时,那就要了他的命。陈禹安行文及此,发表了自己的“心理感悟”:“理智往往只能屈居情感之仆。”以后当我们贸然决定某事时,不妨想想这个故事,曹操就因为一时的情感冲动,就失去了一个天下无双的大将;当我们想要说服别人的时候,也可以想想有什么理由简单而又极具杀伤力。
   陈安禹的故事讲的本就有趣,苏凝的漫画更为其锦上添花。苏凝在15岁时就发表了第一幅漫画,至今获奖无数,他在《我是曹操,我怕谁:一号首长的心理秘密》中的画风很有蔡志忠的味道,以简单的线条诠释经典。而蔡志忠说过,“漫画家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就是要会画漫画;第二,要有故事,自己会编故事,或改编能力很好;第三,要有用图像讲故事的能力。”而三个条件在苏凝改变陈安禹《心理曹操》的过程中都很好的体现了出来。
   如前文所说,生于汉末的曹操是一个被说了一千多年却还没有被说尽的人物,后来更被赋予了无尽的恶名。苏轼在《东坡志林》中就有一则笔记说,当时说书人讲三国故事,“闻刘玄德败,颦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以是知君子小人之泽百世不斩。”可见从北宋时期起,普通人就已对曹操多有偏见了。陈安禹创作《心理曹操》时所本的虽然不是真实的三国历史,而是我们熟悉的《三国演义》,但正如他自己所说,“即便以《三国演义》中这个被投射了种种社会预期的‘模型’来分析曹操,我们这一路走来,也已经发现……那些负面的评价至少并不准确,甚至还很荒谬。”所以,一本《我是曹操,我怕谁:一号首长的心理秘密》也算是开了为曹操翻案的漫画先河了。
  
  http://www.ceeh.com.cn/html/news/2012/06/04/20120604021409_0.html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