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
2013-3
东方出版社
无
“爱洛斯”,即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中的Eros,中译名为“爱欲”或“爱本能”。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实即“爱洛斯人格”理论。
人格的超我和自我,靠“爱洛斯”提供能源;人格的转移与生活,实质上是对“爱洛斯”的转移与升华;人格的内在冲突以及对这些冲突的防御、消弭,在中间:“作祟”或“做功”。
人格也是一种生成、流变的心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从源到流,须臾不可缺少爱洛斯冲动。爱有滥觞之处;风筝飘去,扶摇入云端,还有执线之手。爱洛斯,便是滥觞,便是风筝手。人格流变的心路历程上,暗礁处处,障碍重重;有悲剧性的“俄狄甫斯情结”,有扑朔迷离、云遮雾障的梦,还有形形色色的心理焦虑。一路上,爱洛斯扮演着双重(乃至多重)的角色;它既是这些障碍本身,或者说是这些障碍的心里根源;又为人格主体去蔽越障提供心理能源和操作方式。它是人格舞台上最活跃的演员,既唱红脸,又唱花脸,把一台戏弄得有声有色。
本书正是在“建构”与“流变”这两个不同的维度上,立体地揭示“爱洛斯”对于人格的深层意义,并展示“爱洛斯人格”的整体风貌与魅力。本书再完成对“爱洛斯人格”的“纵横”(或“动静”)描述之后,依次描述“爱洛斯人格”及其理论对艺术创造、对日常生活、对弗洛伊德之后的心理学思想的巨大影响。
湖北江陵人,1955年出生。文学博士。现为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文学批评史专业学术带头人。中国文心雕龙学会副会长,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和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常务利是。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论研究,出版专著十余部,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主要著作有:《乱世苦魂—世说新语时代的人格悲剧》(东方出版社,1998)、《魏晋文学与魏晋人格》(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古代文论的诗性空间》(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中国古代文论诗性特征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等。河南信阳人,1956年出生。现为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副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主要著作有:《常见过敏性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湖北科技出版社,2006)。
绪论:爱洛斯,永恒的话题 一、奥林匹斯山顶的爱神 二、柏拉图与爱洛斯 三、爱洛斯人格面面观第一章 摘下你的面具 一、两千与五十 二、斯芬克斯之谜 三、认识你自己第二章 冰山下的神秋 一、弗洛伊德的地图 二、三楼入口处的警卫 三、爱洛斯理论的基石第三章 爱洛斯模式——跨世纪的奇迹 一、从心理地形图到人格结构图 二、一锅沸腾的激情 三、一仆三主 四、道德硬币看两面第四章 爱洛斯——人格之源 一、重返爱洛斯 二、人格元点 三、生本能,死本能 四、神秘的欲望谷第五章 俄狄浦斯——人格之流 一、俄狄浦斯情结 二、青春徘徊第六章 白天与黑夜的梦——人格之蔽 一、贪睡的医生 二、拨雾见渚,曲径通幽 三、看家本事第七章 焦虑——人格之碍 一、洪水猛兽 二、我想要——我害怕 三、生活真是不易啊 四、红灯之后是绿灯第八章 柳暗花明——人格之升华 一、不做水仙花 二、需求与满足第九章 爱洛斯——美之根柢 一、寻找回去的路 二、美的观念植根于性的激荡 三、病玫瑰 四、沉默的羔羊第十章 打开柜门 一、为了忘却的记忆 二、不愿开会的议长 三、尼采的记忆与骄傲第十一章 人格大师的人格 一、《秘密纪事》 二、“我仿佛被连根拔起” 三、“光荣的孤立” 四、“最后的饥饿”第十二章 走出“爱洛斯” 一、荣格:集体无意识 二、阿德勒:自卑与超越 三、弗洛姆:第三思潮 四、马尔库塞:从弗洛伊德到马克思结语:关于爱洛斯的跨世纪思考 一、两起两落话弗翁 二、社会转型与人格重铸 三、升华的爱洛斯——魅力永存
第二章 冰山下的神秘 ……“弗洛伊德的”这一形容词几乎与达尔文同样耳熟了; 他已使潜意识心灵这个概念变成了常识。 ——波林《实验心理学史》 套用一句眼下正时髦的话,弗洛伊德是一位“跨世纪的人才”。当然,他“跨”的是上一个世纪。84个春秋,44个属于19世纪,40个属于20世纪。 有趣的是,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正好经历了两个发展时期,前期在19世纪,后期在20世纪。前期讲人格系统,后期讲人格结构。人格系统用一张心理地形图表现,包括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三大部分;人格结构则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不同的层次组成。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纲要》一书中提到,关于心理和人格结构的理论,是精神分析的两个基本前提。到晚年,弗洛伊德曾试图将两种人格学说合并为一个整体,以完成他自己对精神分析思想的统一,从而能够完整地说明人的精神活动。 一、弗洛伊德的地图 1882年,对弗洛伊德来说,是人生的转折点。前一年,他从维也纳大学医学院毕业,继续留在布吕克教授的生理研究所,一边从事研究工作一边任助教。本来,弗洛伊德有志于生理科学的研究,并要求作为布吕克教授的助手而在研究所里长期工作下去。 然而,在当时的社会结构下,研究纯科学只是有钱人的事。布吕克的两位助手都是出生于世代富翁之家的有钱人。弗洛伊德没有钱。他要承担赡养父母弟妹的重任;他刚刚与玛莎·伯奈斯订婚,他还要为自己的婚姻准备必要的资金。而在研究所里从事纯理论的研究,收入微薄,干到中年也增加不了多少。 窘迫的经济处境,迫使弗洛伊德放弃他钟爱的理论业务,离开布吕克教授的生理实验所,进入维也纳综合医院,开始了他漫长的临床医生的生涯。外科、内科、小儿科、眼科、皮肤性病科、耳鼻喉科……在综合医院,弗洛伊德什么都干过。作为一个刚刚26岁,以前没有任何临床医学经验的青年医生,1882年的“人生转折”,无疑给他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把他从医学院学到的理论,同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并获取丰富而广泛的临床经验,为他日后从事精神分析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具体到“人格研究”这一特定领域,甚至可以说,没有在80年代头几年的临床医学实践,他后来的成就是不可能取得的。弗洛伊德前期人格理论的核心是“潜意识”(或叫“无意识”),而这一发现,是在临床实践中得到的。 弗洛伊德医生在他的行医生涯中,接触到数不清的精神病患者,他采用催眠术或谈疗法对病人进行治疗。长期的观察、分析与实践,使他逐步认识到:病人的心理活动,除了能意识到的那部分内容,还有意识不到的内容。 人的内心世界,犹如大海中的一座冰山,能够为主体意识得到的,是露出水面的部分;而潜藏在水下的、看不见的部分,则为人的无意识。冰山原本是一个整体,被海平面划分成两大区域;对冰山的考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是无法辨识庐山真面目的。 当我们借用“冰山”来比喻人的心理活动时,我们实际上是在心理学研究中借鉴了地形学(topography)的方法。地形学是测量和绘制地图的一门科学,是把一个具有不同地势的区域以图标绘出来。弗洛伊德借用这一方法,来表述他在长期临床实践中获取的心理学思想,来描绘他所认识的人的心理世界,以期揭示心理结构的基本构造,揭示各个心理地域或心理系统之间的联系。 想象浩瀚的大海中那神秘的冰山吧。浮在海面的部分,与海之上的世界相接触,感知着风和日丽或电闪雷鸣;潜于海底的部分,神秘莫测,伴随着它的是无边的暗夜与无尽的幽蓝……而在这两部分之间,也就是被海涛不断抚摸或撞击的那一部分,是一个“中介”。向下,它诉说着外部世界的绚丽多彩、世态炎凉;向上,则私语着海底的暗流、幽深、光怪陆离。“中介”的身份或位置也是不固定的,涨潮时,它潜入水下,与海底部分合为一体;退潮后,它重见蓝天,成为了海面部分。 这就是弗洛伊德的地图。这就是“地图”上的三大区域:意识一前意识一潜意识。 在弗洛伊德之前,传统的哲学和心理学,重视的是人的意识,虽然也,研究心理层次及其相互关系,但仅限于“意识”(也就是“能意识到的”)领域。是弗洛伊德,犹如地质学上的探险家,第一次发现了冰山下的神秘,发现了人的心理世界中那一片广漠的幽蓝的“海底”。潜意识,以及我们后面要谈到的性本能,构成了爱洛斯人格的两大基石。 人的内心世界是看不见的。但是,为了认识自己,从古至今,哲学家和心理学家,都力图以看得见的图示来揭示看不见的心灵。柏拉图描述人的灵魂,有著名的“马车图式”说。一驾马车,套着两匹马:一匹马外形丑陋,桀骜不驯,不顾一切地拼命地跑自己的路;另一匹马是良种的、贵重的,而且听从驾驭,善解人意。驭者赶着这辆马车,奔向他自己所熟悉而那两匹马所不熟悉的目的地。其难度之大、旅途之艰辛,可想而知。在柏拉图的“马车图式”中,马车,象征着灵魂的理性部分;两匹马,则分别象征两个非理性的部分:高级的与低级的部分。 关于马车的神话,表现出一个重要的心理学思想:人的认识活动不仅有感性、理性之分,而且还有理性与动机之分。柏拉图进而提出“灵魂二度说”:理性灵魂(rational soul)与非理性灵魂(irrational soul)。后者又可分为两个部分:高尚的与卑下的,正像神话中的那两匹马。 显然,弗洛伊德“三部图式”的心理地形说,与柏拉图“一车两马”的三位一体说,有某些方面的相似之处。可以说,柏拉图的灵魂学说,是弗洛伊德无意识理论的思想根源。 P24-27
李建中、尹玉敏所著的《弗洛伊德--爱欲与升华》开章明义,一上来就说明为何要将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称为“爱洛斯人格理论”。 “人格”这个词,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关于“人格”的定义,已有五十多种。哲学家谈人格,伦理学家谈人格,心理学家更要谈人格。在西方心理学史上,谈人格谈得最系统、最透彻、最触及人类灵魂,也是争议最大的,恐怕就是弗洛伊德博士。 本书将在完成对“爱洛斯人格”的“纵横”(或“动静”)描述之后,依次描述“爱洛斯人格”及其理论对艺术创造、对日常生活、对弗洛伊德之后的心理学思想的巨大影响。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