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人类学评论(第2辑)

王铭铭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

2007-4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  

作者:

王铭铭  

页数:

281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中国人类学评论(第2辑)》是由以王铭铭为首的人类学研究专家组成的学术委员会编撰的人类学学术期刊的第二辑(每年四期),梳理过去26年来中国人类学发展的成就及其存在的问题,反思当代中国的人类学现状问题,并对未来的人类学发展提出构想和展望。是代表中国人类学最高研究水平的学术期刊。

作者简介

  王铭铭,1962年生,1985至1987年厦门大学人类学系研究生,1992年6 月英国伦敦大学人类学博士毕业。1987年10月-1992年6月教委分派英国伦敦大学博士生,1992年6月-1994年10月英国伦敦城市大学聘任博士后,1993至1994年英国爱丁堡大学聘任博士后,1995年7月-1995年10月访问学者(台湾),现任教于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和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著有《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1997)、《逝去的繁荣》(1999)、《人类学是什么?》(2002)、《草根卡里斯玛》(2002,合著)、《走在乡土上》(2003)、《漂泊的洞察》(2003)等著作。

书籍目录

乡土中国与人类学中国乡村社会结构与经济地方世界:现代中国的乡土诗学与政治20世纪50年代嘉定县乡村的犯罪与财产法秩月认同危机与身份界定的政治——乡村文化复兴的二律悖反人类学追踪调查的虚与实——重访南景村的思考跨学科讲坛韩国人类学的中国研究,兼及东亚人类学从礼仪看中国式社会理论追忆桃李不言自成蹊——记田汝康先生文化人类学席明纳纪要时间、空间与穷人和共有地——当代运用人类学与案例人类学与民族研究人口较少民族口承文化遗产保护:难题与启示中国马达:谁在操作?学术会议纪要“学科重建以来的中国人类学”学术研讨会纪要人类学实地研习营第二届人类学研习营活动报告整体性或关联性——缘起于弗里德曼与费孝通先生的一些思考礼——行为还是结构以民间宗教为桥梁通往社会——读“文化霸权与中国民间意识形态:导言”一个土著的辩护——作为道德的历史与表征价值的宗教从弗里德曼到桑高仁晚期中华帝国与地方社会关系的新视角——读柯大卫“村庄中的皇帝”“大传统”和它的影子——“正统”观念与一个仙姑的“灵力”述评遗产记忆与后殖民时代的博物馆社会记忆景观叙事建筑的人类学研究书评《杨成志人类学民族学文集》《李绍明民族学文选》《回纥史》《中国民族学史》(上下卷)《反思本土文化建构》稿约


编辑推荐

  兼有评论性、记述性及思想性的人类学学术评论集刊。是以中国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学术群体最新的学术动态展示,对相关学科学习者、研究者是很好的读本。  本书看点:  1.以王铭铭为首的学术编辑委员会由国内众多知名的人类学家、社会学家组成,如马戎、刘铁梁、郭于华等。  2.梳理中国人类学26年来的成就及其问题,是集成性质的学术期刊,代表了中国人类学研究的最高水平,为人类学、民族学研究必备的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人类学评论(第2辑)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