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苦婚

涂俏 作家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4-09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作者:

涂俏  

页数:

242  

字数:

220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迄今为止,这是我暗访时间最长的一次另类体验,也是颇具挑战性和刺激性的一次深度新闻的挖掘。我越了解她们,就越感到处于边缘地带的女人的无助、无奈和无力。  “二奶”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多年来“只能做不能写”,对这一群体或个案,一直处于“封锁”状态。这是一个谁都知道存在,谁也说不清楚前因后果的男女结合的“怪胎”……

作者简介

涂俏,香港《文汇报》珠三角新闻中心助理总编辑。高级记者。自诩属性情中人,炽热如火,疾恶如仇,常可以将放荡的眼泪和无羁的笑容同时挂在脸上。十七年上跳下窜,挑灯夜渡。为抓到露珠,住十元店,吃大排档,拉保险,当妈咪,卖啤酒,抓爱情骗子,陪伴艾滋病人 180天。上至高官,下至浪人、死回,自称有一大堆朋友,生活很阳光,并不寂寞。尚未“船坚炮厉”的文字,却练就一副铁爪,去涂抹生活中极具个性化的色彩。古典素女身材,却疯狂追逐现代T字台上的风暴。并不悦耳的30岁嗓音,却哼着60岁人的美妙老歌:“深深的海洋,你为何不平静……”2004年,获颁中央电视台《半边天》栏目的“中国最精彩女性”称号。著作有:
报告文学:《生存体验――中国当代底层生存状态实录》(新华出版社);《世纪之痛――中国首份艾滋病人完全纪录》(南方日报出版社)。
  长篇小说:《你无法阻止》(作家出版社)。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姑娘,你为什么泪流满面? 夜读笔记(一)第二章 阿婷老公比她大20多岁 夜读笔记(二)第三章 地下麻将馆 夜读笔记(三)第四章 阿灿“甘愿”让男人包养第五章 这个丈夫吃软饭 夜读笔记(四)第六章 阿艳剜开自己的情感创伤 夜读笔记(五)第七章 无可奈何桑拿女第八章 川西妹子坎坷天涯路 夜读笔记(六)第九章 “芭蕉不展丁香结” 夜读笔记(七)第十章 抢“老公”回家过团圆年第十一章 阿银的故事(上)学钢琴的农村妹 夜读笔记(八)第十二章 阿银的故事(下)但愿“一朝”拥有 夜读笔记(九)第十三章 女记者相亲见“老爸” 夜读笔记(十)第十四章 地下赌马场 夜读笔记(十一)第十五章 “二奶”能当职业吗? 夜读笔记(十二)第十六章 有“爹”的女儿没爹疼 夜读笔记(十三)第十七章 寂寞芳心 夜读笔记(十四)第十八章 十九岁阿妹去意彷徨 夜读笔记(十五)第十九章 是谁“引领”她们走向不归路? 夜读笔记(十六)第二十章 变异的世界纷乱如麻……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苦婚 PDF格式下载



这本书主要是写在深圳这所大都市里面,第三者的生存方式.之前我对"二奶"这一个名词总是抱着一种很鄙视的眼光看她们,我觉得她们就是一个破坏者,破坏别人的家庭,破坏社会的安宁..看了这本书以后,我觉得她们的生活也是充满了无奈的,总是被金钱的玩耍当中度过,更准确的说是在男人的手上度过的.我对他们充满了同情,但是我还是对她们有点偏见,这一切的造成就是因为懒惰,虽然她们可能觉得这些钱来的更加的快,不费自己的一点劳动和精力,.但是却永远只能生活在社会的一个黑暗的地方而已,当男人需要她的时候她就会出现,她们只是一个性工具而已.很同情她们..


   合上此书,二奶村宛若曾经的塘西风月,年轻美丽的生命在此浑浑噩噩地盛极一时,终也难逃衰败分飞的结局,明知这是必然的进步,仍不免惋惜伤痛。
   关于二奶,标签已经太多。可我们都知道,能轻易判断只因为不够接近,当记者娓娓道来一个个向往幸福的年轻农村女孩在高度发展的城市中种种不堪的经历和同样沦为二奶的结局,感同身受的我们何忍给她们冠上公共概念中的“二奶”?
   我们能看到的只是她们初涉城市时的恐惧迷惘、打工经历中的辛苦屈辱甚至种种无可想象的可怕陷阱。也许你会说,无论多苦多难都不该出卖灵魂,可是衣食无忧生活平静的我们是不是真的知道,熟悉的城市对我们这些出生在农村的同胞展现的是怎样一副狰狞面孔,对于她们中的大多数而言,出卖尊严几乎是生存的必然,甚至打工就是多向地出卖尊严之后仍然养不活节苛的自己和故乡的亲人。面临这样的生存窘境,她们选择被包养就像我们选择跳槽一样无可质疑。以往对她们不独立,不努力提升自己之类的指责简直无知地可笑,我不否认她们之中的确有通过自己的顽强努力最终获得成功的特例,然而以超常人的事例来要求普遍的常人无疑是愚蠢而无意义的,至少我也做不到。
   面对她们,我不能自诩为上帝轻易褒贬,作为和她们同样的凡人有的只是无尽的同情。在生存的困境中她们选择了被包养,然而这也是一条艰辛而没有未来的路。长期交易性“婚姻”中,她们寄托了唯一的生存保障,也在无意识中依托了自己脆弱真挚的感情——无论是不是爱情。在书中弥漫着的种种压抑痛苦和危机感中生活的她们往往只能靠自我安慰惶惶度日,香港“老公”们显然是不可靠的,然而她们又能依靠什么呢?
   早在上个世纪,女性主义者就提出人在环境的牵扯下其实无可自主,二奶村其实也是一个多方牵扯下的一个现象——香港内地之间的消费差异,农村城市之间的差异,同乡集团的利益矛盾......这也从另一个角度决定了二奶们的危险,任何一个环境因素的改变对她们而言几乎都是灭顶之灾。我不知道记者数年前暗访的临时村落今时今日是否还存在,是否还有无助的“妻子们”翘首企盼不负责任的“老公”。对此,一切指责劝告都没意义,一切同情祈祷都力不从心,我们似乎无能为力,除了关注。


  我是在图书馆中无意看到这本书的,以前就听说过涂俏的新闻,说她是个性情中人,和艾滋病患者共住180天,所以抱着对涂俏和二奶的好奇借了这本书。
  书上的每个章节代表某个女性的故事,这些女性都有些共性的情况,比如说:家庭经济很困难,兄弟姐妹多,所受的教育很少,可能只是高小或初中毕业的学历,去深圳打工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又在婚恋方面受到过欺骗或打击。所以导致她们在深圳容易产生寂寞,抵抗不了身边已找到饭票的朋友影响,故她们也沦为“二奶”。
  抛开这些表面情况不说,这些女生也有一种天上掉馅饼不吃白不吃,吃了更轻松的想法。她们不用做那种长时间的流水线工作,也不用努力学习、拼博,只要在家里煲煲汤,打打麻将也就能赚比工作多好几倍的收入,再加上家乡又是笑贫不笑娼的环境,这样做也能给父母赚到颜面。
  只不过这样,是寅吃卯粮,到了男人跑了,容颜衰老,子女大了,自己如何生存就不管了。
  这是时代的一种悲哀,也是女性的一种倒退。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