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特务连

徐贵祥 作家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7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作者:

徐贵祥  

页数:

355  

字数:

340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三十年前,牟卜参军来到特务连。时任师长的阚大门是特务连首任连长,与特务连官兵情同父子。老气横秋的排长祝生珉热衷于小发明,受到阚大门的赏识,阚承诺以女相嫁,夫人坚决抵制,两年后在执行跨国缉毒剿匪作战中,祝生珉被误传牺牲,追悼会上,祝突然出现,并以其英勇表现赢得阚长女认可。后备军官之一陈骁,思想敏捷,意识前瞻,但爱情事业双双磨难,后在应对现代战争的课题中脱颖而出,成为卓越的陆军指挥官。新战士牟卜志大才疏,训练中步步落后,安排在炊事班喂猪,后在耿尚勤的暗中指导下,发奋图强,一鸣惊人,几年后成为特务连连长。牟卜同年兵武晓庆虚荣虚伪,为个人进步费尽心机,后来接替牟卜担任特务连长,在围歼恐怖分子的战斗中表现出色,负伤退休。当年的后备军官之二耿尚勤,因为“作风问题”被取消提干资格。在两年后执行跨国缉毒剿匪任务中,为洗刷耻辱,耿尚勤要求担任突击队员,完成任务后失踪。 耿尚勤的失足和失踪、陈骁和牟卜等人寻找耿尚勤、了解耿尚勤爱情婚姻真相、调查耿尚勤生命最后时刻的行为,论证特务连第二十一任连长耿恒志的身世之谜,成为这部小说贯穿始终的暗线,十数名性格各异命运曲折的男女军人活跃其中,特务连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的发展过程演绎其间。

作者简介

徐贵祥,安徽省霍邱县人。1959年12月出生。中国作家协会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解放军出版社科技编辑部主任。1991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著有《弹道无痕》、《仰角》、《明天战争》、《历史的天空》、《八月桂花遍地开》、《高地》等作品,获第七、九、十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第四、八届五个一工程奖;第六届茅盾文学奖。

书籍目录

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补记

章节摘录

  我和张海涛武晓庆等人都是按照阚师长的要求量了尺寸的,由接兵的李连长带着。第一批卡车是由一个看起来比李连长年纪大的干部带来的,他下车之后,东张西望,似乎不太在意我们。李连长似乎也不怎么在意他,指挥我们爬上去之后,才吆喝那个干部说,一排长,走了!  这时候我们才知道,这个看起来比连长年纪大的干部原来是个排长,也就是我以后的排长祝生珉。李连长和祝生珉坐在驾驶楼里,跟祝排长一起来的几个穿两个兜的老兵跟我们一样坐在大车厢里。有个长着络腮胡子的眼睛很亮的大个子老兵给我的印象特别好,一个又一个地拉着我们上车,乐呵呵地冲着我们说,都把背包放下,放在屁股下面就是弹簧椅子。  见我们犹豫,络腮胡子又说,不要怕脏。咱们当兵的背包,摊下去是铺盖,捆起来是行李,垫下去是板凳。要是演习拉练打仗,背包就是咱们的家。坐在背包上,你就是坐在家里了。  我们七嘴八舌地说,谢谢班长。  络腮胡子说,我是一班长陈骁,你们就叫我一班长。然后又给我们介绍,这个是七班长耿尚勤,那个是四班长王晓华,门口那个拉保险链的是二班长马学方等等。  我等新兵之辈于是纷纷点头哈腰唯唯诺诺,一边招呼班长班副,一边伸长脑袋找座。  因为一班长大大咧咧自来熟,新兵老兵混在一起就显得很融洽。但是落座之后,武晓庆犯了一个错误,为了讨好班首长们,他掏出了一包锡纸大前门香烟,拆开后站起来,撅着屁股首先往一班长面前递。一班长那当口正趴在前面的大厢板上,脑袋勾着同驾驶楼里的人说话,估计是向李连长报告可以开动了,没有看见武晓庆递过去的香烟。武晓庆还在弓着腰等着递烟,没想到传来一声严厉的断喝:车上不许抽烟!  断喝来自矮个子四班长王晓华。  一班长陈骁回过头来,看了看四班长王晓华,又看了看新兵武晓庆,笑笑说,回去再抽吧,车上禁止烟火。  这时候我才注意到,王晓华自从上车之后,表情一直都很庄重,连点头似乎都很矜持。本来车里很热闹,经过王晓华这一声断喝之后,就不热闹了。新兵们不敢搭讪,其他两个班副也没了言语,只有那个叫耿尚勤的七班长面带笑容地说,部队有部队的规矩,你们还不懂,不过不要紧,以后慢慢就懂了,规矩慢慢就养成了。我们也是从新兵过来的。  我对这个名叫耿尚勤的班长很有好感,他不仅像陈骁那样比较和善,而且仪表堂堂,个子很高,瘦长,剑眉,厚嘴唇,一看就是憨厚人。这个人将在我此后的兵旅生涯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此为后话,暂且不表。  过了一会儿,武晓庆问一班长说,我们这是往哪里去啊?  陈骁笑笑说,当然是往营房去啊,难道是往北京去不成?  武晓庆眨巴眨巴眼睛又说,我是问,我们是啥兵种,为什么先把我们挑出来?  陈骁拍拍武晓庆的肩膀说,别急小伙子,到时候你们就知道了。  武晓庆哦了一声,不说话了。坐在武晓庆对面的四班长王晓华说,新同志注意一点。没进营房之前,少说话。  说实话,这个王晓华越来越让我别扭了。我心里想——我相信多数新兵都和我有同样的想法,不就是多当几年兵吗?装腔作势地好像他是干部似的。这是给新兵下马威呢。  后来武晓庆就不敢吭气了。我们几个新兵好像心照不宣,都故意耷拉着眼皮,或者故意转过脸不去看王晓华。车子继续颠簸着前进,车厢外面雪花还在滔滔不绝地飘扬,车厢里却好像千里冰封。走了一阵子,坐在车厢最后面负责看管保险链的二班长马学方打破了沉闷,对张海涛说,你们这批兵有特点,好像都是城镇兵吧?  张海涛说,就算是吧,不过都是小城镇。  二班长说,城镇兵好啊,当了兵复员之后可以安排工作。  张海涛没有接话,他大概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时候王晓华又说话了,说二班长你现在可别给他们灌输复员找工作的思想,他们还没进营房呢,不能散布消极情绪。  二班长把大手一挥说,我操,你老四觉悟够高的,我们新兵老兵促膝谈心,早点进入情况嘛,你干吗老是不让我们说话?二班长说完,又转向我等新兵说,你们想当什么兵?  张海涛知道武晓庆最怕当炮兵,所以故意说,我们想当炮兵。  二班长奇怪地问,为什么想当炮兵?  张海涛说,炮兵过瘾啊!  二班长说,你们喜欢大炮还是小炮?  张海涛挠挠头皮说,一颗红心,两套准备。大炮小炮我们都喜欢。  二班长哈哈大笑说,小兄弟,告诉你们吧,我们连队,你们要去的连队,既不是大炮,也不是小炮,我们的部队是步兵团,我们的连队是特务连。  二班长马学方说完,车厢里一下子就安静下来了,连我的心里都吓了一跳。  天啦,特务连!  什么叫特务连啊?货真价实的特务我们没有见过,但是电影里的特务还是见过的,那往往都是歪戴礼帽斜叼烟卷面带奸笑的家伙,还往往心狠手辣。  我们的心情很不平静。但也有个别人想法出奇,武晓庆就趴在我耳边说了一句,当特务也没啥不好,你看电影里的特务都是吃香喝辣的,还很神气,要是走运了,还能遇上女特务呢。  我没吭气,我比武晓庆聪明,我预见到我们要当的特务不是吃香喝辣的,就算能够吃香喝辣,我也不稀罕过那种暗无天日的生活。  这次分到一团特务连的新兵,一共二十一个,半数来自安徽和湖北,这半数里面又有多数是来自城镇。说得明白点,我们是农村人里的城里人,城里人中间的农村人。以后我们特务连的主角之一王晓华说我们是一批特殊兵,很难带,比纯粹的城里兵傻帽儿,比纯粹的农村兵狡诈。王晓华说我们是新时期的新情况。  从兵站外面的开阔地到我们以后将要长期生活的北兵营,其实也就是十多公里,但是就这十几公里的路程,对我们此后的兵旅生涯有着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对这几个班长的不同印象,将是我们在特务连丰富生活的重要感情基础。


编辑推荐

  《特务连》是《历史的天空》作者第六届茅盾文学奖得主,倾情奉献亲身体验。  特务连——缉毒剿匪,反恐防暴;  特务连——兵行诡道,剑走偏锋。  神秘的生活,非凡的体验;  身怀绝技的人物,不可抗拒的命运,令人扼腕的爱情……  徐贵祥:“过去我写了《历史的天空》、《八月桂花遍地开》、《高地》等等,其实还是在写别人,按照我有限的感觉和体验去诠释历史,战争和人……我的努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认可,但是我仍然觉得,我好像还没有写出我最想写的,最应该写的,写得最好的作品……这部作品我是有自己独特的想法的。我希望这部书特殊人物特殊命运的作品,能成为我众多作品中的‘特务连’。”    三十年前,牟卜参军来到特务连。时任师长的阚大门是特务连首任连长,与特务连官兵情同父子。老气横秋的排长祝生珉热衷于小发明,受到阚大门的赏识,阚承诺以女相嫁,夫人坚决抵制,两年后在执行跨国缉毒剿匪作战中,祝生珉被误传牺牲,追悼会上,祝突然出现,并以其英勇表现赢得阚长女认可。后备军官之一陈骁,思想敏捷,意识前瞻,但爱情事业双双磨难,后在应对现代战争的课题中脱颖而出,成为卓越的陆军指挥官。新战士牟卜志大才疏,训练中步步落后,安排在炊事班喂猪,后在耿尚勤的暗中指导下,发奋图强,一鸣惊人,几年后成为特务连连长。牟卜同年兵武晓庆虚荣虚伪,为个人进步费尽心机,后来接替牟卜担任特务连长,在围歼恐怖分子的战斗中表现出色,负伤退休。当年的后备军官之二耿尚勤,因为“作风问题”被取消提干资格。在两年后执行跨国缉毒剿匪任务中,为洗刷耻辱,耿尚勤要求担任突击队员,完成任务后失踪。  耿尚勤的失足和失踪、陈骁和牟卜等人寻找耿尚勤、了解耿尚勤爱情婚姻真相、调查耿尚勤生命最后时刻的行为,论证特务连第二十一任连长耿恒志的身世之谜,成为这部小说贯穿始终的暗线,十数名性格各异命运曲折的男女军人活跃其中,特务连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的发展过程演绎其间。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特务连 PDF格式下载



评论“特务连


虽然老套,但不俗套..徐贵祥的书都还不错.值得一读.


军人是一群优秀而特殊的群体,值得一读。


军人的生活总是给人鼓舞


读过几本徐贵祥的军事小说,历史的天空、高地、仰角,还是比较喜欢历史的天空,这本特务连感觉上和《仰角》有些类似,探讨的是和平时期部队官兵的使命和选择,都是着眼于一个团队的几个人物,透过他们的成长历程以及最终的选择,揭示了一些部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感觉还可以,但没有历史的天空那么宏大。基本上是一口气读完的,感觉还行。


故事很好看,人物饱满,但总体感觉成就不如《历史的天空》。


军人一个特殊的群体!这本书值得一读!


还不错,我喜欢的类型,我喜欢的作家


这本书是帮朋友买的,之后有询问过书咋样,他说:不错!


徐贵详的文笔挺好,不会枯燥乏味,很精彩的说


军旅生涯的书籍一直都很喜欢,喜欢他们的坚强,勇敢,也喜欢他们的小聪明,小小的坏!


这本书不错,值得一读!


不精彩!实在一般!


老套的故事情节,没有任何新意。书中人物的思维方式也是30多年前的。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