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花非花

王小慧,周国平 作家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1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作者:

王小慧,周国平  

页数:

309  

Tag标签:

无  

前言

序一周国平我和王小慧多年的一个心愿,现在终于了结了。事情的缘起是在七年前,一家出版社的编辑来找我,计划出版小慧的摄影集,想请我写一点文字。我读了她的自传《我的视觉日记》,翻阅了此前她出版的几册摄影集,惊讶于她的传奇般的经历和艺术上的成就,欣然接受了这项合作。这是我和小慧相识的开始。此后不久,我们见了面。我们商定,做这本书的方式是,由我设计全书的结构和标题,在每个标题下,我们俩各写一点文字,配上她的摄影作品。此后,我便抽空做这件事,几个月后基本完成了我这方面的工作。小慧是一个在全世界飞来飞去的忙人,她的文字姗姗来迟,当终于来到之时,原先约稿的那家出版社已久无音讯,而我自己也忙,事情就搁下了。于是,这个最初的稿子便在两人的电脑里冬眠。不过,我们合作出书的心愿从未改变,每次见面都会谈及,希望找一个两人都有空的时间把书稿讨论一下。2009年5月,我到上海出差,两人终于都下了决心,我延长逗留的时间,她放下手里的工作,我们好好聊一聊。四天之中,聊了总有二十来个小时吧,聊的结果是把最初的稿子给颠覆掉了。原来的设计是图配文,那个结构已经完全容纳不下谈话的丰富内容,因此,最后的定稿只保留了初稿的大框架和若干文字,主体部分则是我们的对话。所谈话题相当广泛,涉及对人性、人生、艺术、社会各个方面的看法,但是,读者不难看出,小慧是这场戏的主角,整个对话是围绕她的人生历程和艺术历程展开的。这正是我心中的定位,我基本上把自己放在一个采访者的位置上,引她说出隐藏在她的作品背后的故事和思考。和小慧叙谈是十分愉快的。她美丽,优雅,坐在我面前娓娓而谈,而我更多的是倾听。通过叙谈,我觉得自己对她有了深入得多的了解。在此之前,我对她的印象主要是两点。其一,因为她的美貌、风度和经历,她是以一个明星艺术家的形象呈现在公众面前的。其二,她还有公众看不见的另一面,几乎是一个苦行僧般的工作狂,把自己的全部生命都扑在了艺术创作上。中国当代大约没有一个女艺术家像她那样,台上的靓丽风光和台下的拼命苦干有如此大的反差。在谈话中,我试图解构她的明星形象,寻找她的穿了红舞鞋般永远停不下来的艺术追求的隐秘根源。我好像找到了。请读者留意本书中的《故事篇》,小慧在其中栩栩如生地讲述了她的鲜为人知的童年经历。我们看到,一方面,这个美女在早年也经受了时代的许多磨难;另一方面,她的艺术本能在磨难中仍然压制不住地蓬勃生长。并不是因为她多么坚强,只因为她太耽于幻想了,以至于连苦难也化作了幻想的素材,不再能够真正把她挫伤。一个靠幻想来间隔苦难的小姑娘,长大了成为一个以追梦为终生事业的艺术家,应该说是顺理成章的。质言之,她是一个天生赋有太充足的艺术能量的人,她的一个人仿佛有九条命的过人精力,她的形式多样的无边界的创作活动,她的不断超越自己的新的艺术尝试,都可以由此得到解释。小慧有一个非常可爱的妈妈,小慧爱幻想的天性一定是得自她的遗传。徐慧林阿姨一生历尽坎坷,却依然理想主义到了天真的地步,可见她有一颗多么单纯的心。我曾和她通信,她的信洋溢着对精神事物的激情,哪里像出自一个耄耋老人之手。令我意外的是,她还异常喜欢我的书,而且评论精当,是一种真诚但并不盲目的偏爱。知道小慧和我合作出书的计划以后,她年复一年地盼望它实现,世上不会有人比她更加期待本书的问世了。现在终于能把本书献给她,这是一件多么高兴的事。在小慧的摄影作品中,花是经常的题材,但她拍出的不是植物学的花,不是园艺学的花,总之不是作为物质对象的花。“花非花”——这是艺术家的一个发现,与哲学家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殊途而同归。那么,这本哲学与艺术的对话录用《花非花》做书名,不是很合适吗?小慧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在创作任何一个作品时,从总体构想到每个细节都精益求精,对本书也是如此。在我根据录音稿整理出初稿之后,她花了大量工夫修订文字,配照片,并且亲自设计封面和版式。我从这次合作中受教益甚多,谢谢小慧。2010年12月10日于北京序二王小慧这本书是为我妈妈写的。妈妈知道我要与周国平一起写本书,特别高兴。她是国平一个热情而长久的“粉丝”。妈妈本来就特别喜欢看书,一辈子搞音乐的她耳朵现在不太好了,所以看书更成为她晚年生活的最大乐趣。但她对书很挑剔。国平是她最喜欢的两位作家之一。后来,国平每出本新书都送给她,她好像西方人读“圣经”那样,把国平的书放在床头,每天看,反复看。她说周国平的书要细细咀嚼,才能悟出其中三昧。我每次回家,她都会问我:你与周国平的书写完了吗?我很惭愧,这本书因为我的原因拖了几年。因为我总想挤出一整块时间来与国平做这本书。但我实在太忙,又满世界飞,我们俩的时间总碰不上。我真的非常非常感谢国平像大哥一样耐心地等待我和细心地关照我。这本书的思想和框架都是国平的,他构思这本书花了不少心思,而且“篇”与“章”分得十分巧妙,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我特别喜欢他充满灵性和道家味道的小标题:“阴与阳”、“灵与肉”、“意与象”……其实最早他的提纲里的这种“三字标题”比现在还多得多,真亏他想得出来!所以说没有国平,就没有这本书。去年,我就与国平商量,一定要完成这本书,作为妈妈八十八岁的生日礼物。结果还是我的原因,去年没有完成。这本书好像已经不仅是国平与我的书,还要加上妈妈。她甚至比我更关切这本书。每次回家看到她的目光,我就知道她在询问这本书。因为她看我忙,嘴上不再问,但眼睛在问。《我的视觉日记》,是从我出国写起的,没写我的童年。国平是哲学家,他觉得艺术家的创作与他的童年经历密不可分。因此,我们谈了很多童年故事和我的父母。所以,这本书也是《我的视觉日记》的补充,读者可以更多了解我的父母我的家庭,他们都与我的艺术与人生有着因果关系,没有父母的爱与教诲就没有我的今天。我一直怀着对父母的愧疚之心,因为我十九岁就离开了家乡,先去了上海,又去了德国。这么多年,一直很少回家,每次都来去匆匆。每次离别我都会紧紧地拥抱着妈妈,依依不舍。我曾经说过,如果有人投资我拍一部妈妈故事的电影,我会放下所有一切去做,因为她的传奇故事胜我十倍,现在已经有人感兴趣拍,希望我先把书写出来。还有妈妈一直想完成的一本关于她的“教育心得”的书,因为很多人向她请教“小慧是怎样培养出来的”?这两本书的素材妈妈已经录了很多盘带子,只等我有时间整理完稿了。无奈我总是有太多太多杂事缠身,至今没时间去做这件事。这本《花非花》现在完成了,能多少算作是个小小补偿吧!感谢国平兄帮助我完成了这个心愿。2010年12月12日于上海

内容概要

  本书一个是国内著名的哲学家、散文家,他的人生经历,他的《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他的许多散文名篇,感动了无数读者,为人们阅读、欣赏和珍藏。他就是周国平;一个是旅德摄影艺术家、她的自转《我的视觉日记》的传奇故事,让她产生强大的磁场,成为青年人的偶像,无论她走到哪里都有无数的追随者。她就是王小慧。  他们面对面,谈阴阳、谈灵肉、谈你我、谈得失、谈重轻、谈虚实、谈意象、谈魂艺、谈种收......哲思跳跃于字里行间。

作者简介

王小慧
  旅德摄影艺术家,二十年前赴德国留学,作为职业艺术家从事艺术创作、写作及讲学等活动。现在生活在慕尼黑和上海。她在世界许多美术馆等机构举办过大量艺术展,屡次获各种国内国际奖项,作品为许多机构及著名收藏家收藏。在国内、外许多著名出版社出版过约四十部个人摄影集和书籍,其中影响最为广泛的是在中国出版的自传《我的视觉日记》,自出版以来一直畅销,再版三十次并获“冰心奖”、“全国女性文学奖”和“上海优秀图书奖”。
  2001年起她担任同济大学教授。2003年在同济大学创立“王小慧艺术工作场”,2006年创立“同济新媒体艺术国际中心”(TlMAC),并担任上海国际汽车城安亭新镇(德国城)艺术总监。她还成功地主持了一些具有影响的中外文化交流活动,德国政府授予她“德中友谊奖”,并被香港《凤凰周刊》评为“影响世界未来华人榜”的五十位人物之一。
  此外,她近年来还获得德国BFF荣誉会员称号和“卓越摄影家”、瑞士圣·莫瑞兹大师艺术节之“明星艺术家”、SMG“年度国际摄影家”、南方报业“年度艺术家”、《时尚芭莎》“中国艺术女性典范”、捷豹“惊艳人物”、上海“创意产业十大领军人物”、香港JESSICA“成功女性大奖”及《女友》“最具国际影响力能量女性”等奖项。

书籍目录

序一 周国平序二 王小慧前言 周国平看王小慧 王小慧看王小慧人性篇 阴与阳  平面和立体的女人  女性的智慧  永恒之母性  女人的两个面孔  隔着薄膜的男人和女人 灵与肉  看人体的眼光  性的寻常或神秘  什么是性感  性与爱的统一 我与你  孤独的价值  为自己所累  从眼晴到眼睛  我非我  要有一个宁静的核心人生篇 得与失  成功的尺度  不受机会的诱惑  灾难使人回到自己  艺术家的苦和乐 重与轻  纵横交叉的路  浪漫不需要钱  内在的从容  心灵的谷仓 实与虚  现实与非现实之间  梦境中的寻找  命运和神秘主义  死亡是生命形式的转换艺术篇 意与象  别处的风景  花有灵魂  细节、想象力与抽象  抽象是简化和浓缩 魂与艺  艺术与哲学  个性和社会责任  最好的文化无国籍  无边界的自由 种与收  天才和勤奋  工作是神圣的  不重复自己  寂寞中的创造故事篇 写在小女儿日记的前面 自编自演才子佳人 画一个键盘练钢琴 不用功的跳级生 受屈辱的丑小鸭 妈妈重精神 愿为女儿摘月亮的爸爸 艺术禀赋来自不识字的奶奶 “文革”初期的记忆 住地震棚的日子 命运让爸爸自杀未遂 妈妈能靠梦想生活 父母的离婚 苦难见证爱 在文化沙漠中 压不住的艺术能量 朦胧的青春期 违心考入建筑系 纸折的小贺卡 燃尽的蓝蜡烛

章节摘录

1. 平面和立体的女人对于异性的评价,在接触之前,最易受幻想的支配,在接触之后,最易受遭遇的支配。其实,并没有男人和女人,只有这一个男人或这一个女人。周国平:你的人物摄影拍得多的是女人,拍男人好像很少。王小慧:对,其实我对女性题材一直很关注,许多年前在德国出过一本书,书名叫《七位中国女性》,讲中国女人的故事,其中包括我妈妈的故事。周国平:这本书有中文本吗?王小慧:没有,有时间的话,我可以给你讲她们的故事。周国平:写了哪七个人?王小慧:其实也是很偶然的,开始选了二十个人,最后从中挑了七个,都是我的朋友。其中有女作家赵玫,我很喜欢她写作的细腻柔美。焦扬当时是上海政府新闻发言人、现在的出版局长。还有我干女儿的妈妈雪娅,一位商界女强人,现生活在纽约,帮冯伦筹备一个高端的“中国俱乐部”。还有照顾我爸爸的一个女孩子小兰以及我的母亲。这些女人的选择年龄跨度比较大,职业、身份也很不同,我是想反映中国社会和历史,特别是女性的不同命运。书中有很多细节,非常真实。比如那个照顾我爸爸的女孩子是农民的女儿,小时候在乡下经常挨饿。床上屋顶挂着一个大簸箕,里面有花生,夜里她饿了睡不着觉,馋得直流口水,但不敢出声,不敢吃,不敢拿,因为挂那么高就为了不让小孩拿到。还写了她怎么样来的,在这里学了很多东西,看了许多书,接触了很多高层次人物。至今与我们相处快二十年了,很有感情。这也是为什么她对我爸爸这么好呢,把我爸爸照顾得像亲人一样,甚至比亲人做的更好的原因。而当我们表示感谢时,她总是反过来说她是来报恩的。周国平:那本书是什么时候出的?王小慧:北京的世界妇女大会是1995年吧?那时候做的采访,大概是1998年出的,在德国印了七版了,没有做宣传,但很受欢迎不断再版。2009年法兰克福书展中国是主宾国,我作为上海馆的形象大使参加,接受过一些电视专访。之后德国电视一台(ARD)的书评栏上公布这本书又跃上畅销书榜。一本十年前出的旧书再畅销不是常事。周国平:看来你对女人主题的关注是写作在前,摄影在后。王小慧:其实应当是差不多时间,我一直思考这个问题,可能因为我是女性,与生俱来的。我后来好多摄影作品的主题都和女人有关,比如“前世今生”、“粉面桃花”、“失落天使”、“女人的上海花园”、“上海女孩”几个系列,还有之前的妓女和很多肖像。肖像当然男人女人都有,但是女人还是多得多。我不知道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周国平:你关注的是女人的不同生存状态?王小慧:这是一个部分,比如在德国出版的《女人》那本画册里,我拍不同阶层的,比如说中国女大学生的宿舍啊,妓女啊。在此之前出版过一本书是关于德国成功女性的,包括女市长、女演员、女科学家,这些都是纪实的。但更多则是表现的、观念性的人体照片。好像我对女人也比较熟悉吧。当时这本书在著名的摄影艺术出版社 Braus 出版后,好多出版社都想让我拍男人体,他们说你拍男人体一定特别有意思,因为我拍东西特别不商业,有女性的细腻和敏锐。拍人体照片是特别容易商业的,充斥在摄影图书市场。周国平:这个界限怎么分?在表现方法上怎么分?王小慧:可能没有特别明确的界限,但是,很多男性摄影家拍的女性,往往有很多情色的东西在里边,虽然可能不是赤裸裸的。我拍的女性是很纯粹的,没有情色的东西。他们跟我约稿,想出版我拍摄男人体的画册。他们很好奇,一个女人特别是一个中国女人怎样拍男人体。现在可能已经无所谓了,二十年前那个时候,对我来说连拍女人体都是一种冲击的时候,拍男人会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拍,他们觉得很有意思,甚至可能引起轰动。可是我一直觉得没有太大兴趣,我还是对女人感兴趣。那天有一个什么讲座是给德国人讲,讲到这里,哄堂大笑。有人就问,你是什么意思,你特别感兴趣女人。我说不是不是,我不会和女人睡觉,我不是这个意思。周国平:误以为你是同性恋了。拍摄女人是可以有各种不同的眼光的,比如说,一种是你说的那种情色的眼光,突出表现身体的性特征和性感,许多男摄影家这样,女同性恋者也可能这样,不过我估计和男人的情色眼光又有不同吧。还有一种是女权主义的眼光,刻意张扬女性的强势和权力,把女人拍得特别酷,比男人还男人。前者太生物,后者太政治,在艺术上都不纯粹。我觉得你是在通过镜头表达对自己性别的认识,是你作为女性进行自我认识的一种方式。你给作品取“平面和立体的女人”这个标题,也许就包含了这样的意识。这个标题非常好。对性别的认识应该是立体的,有丰富的层次,只用生物的或者政治的眼光去看,就太平面了。


编辑推荐

《花非花:周国平对话王小慧》:哲学与艺术对话思想与情感碰撞警言与故事辉映文采与影像交融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花非花 PDF格式下载



很喜欢的两个人,周国平的书一直喜欢看,王小慧的多年前看过,感动,这本花非花让我对她了解更多,更看到了她母亲的非凡


细细读过了这本书,坚强的王小慧与温柔的周国平的透彻对话,让炎炎的夏日顿时显得清凉许多。
体味到人生的艰辛,以及在痛苦中绽放的最迷人的微笑,发自内心的爱这个坚强的女人!


知道王小慧是通过周国平老师的博客,一直以来都很喜欢周老师,他充满智慧的言语,总能给我带来新的认识和感悟,一个优秀的女人,一个优秀的男人,一个优秀的艺术家,一个优秀的作家...这样的书怎么能不值得推荐呢。


周国平对话王小慧,一个做哲学的,一个做摄影的。


周国平是现代哲学家,王小慧是著名摄影师,他们撞出的艺术火花,当然为我们所期待,手捧这本书,恨不得一口气读完,谢谢两位给读者带来的艺术的洗礼。


前面刚刚看完王小慧的那本“我的视觉日记”。很喜欢作者。于是紧接着买了这本书。书的内容很好。周国平和王小慧二人的对话充满了哲理和人生的思考。谢谢两位作者。


原对王小慧的了解,只局限在摄影作品上,自传翻过两眼……没太注意。此书让我充分地认知了作品背后的她,这可能要归功于周国平对话,起到了深入引领的作用。值得一读!!


王小慧是一个美丽、坚强、智慧的女性,周国平是一位敏感、坚强、智慧的男性,二人在一本书中走到一起,对普通读者而言,既意外也不意外,慢慢读、慢慢品吧。


这是一本超级棒的书,喜欢周国平,也喜欢王小慧,还有她的摄影作品……


喜欢周国平与王小慧这两个与德国联系密切的人的对话!


一直很喜欢周国平,喜欢他的至情至性,喜欢他的睿智和哲思。在序言中周国平就表明了其在本书中的“配角”地位,意在突出王小慧。而读了本书之后,确实也深深地被王小慧吸引了。那种强烈的认同感和共鸣,让人很难以语言去准确表达。这本用心写给心的书很值得一读,再读。


在读国平20年散文的时候,才知道有这本书,才知道王小慧(恕我孤陋寡闻)。利用周末的两天,几乎一字不漏地读了一遍。故事感人、许多情节震感。我感到受益匪浅。非常值得买的一本书。
遗憾的是在阅读过程中随手划出了不少校对的疏漏处,算算总有二三十处。作为这样的名社,似不应该。


看过王小慧的自传旅德生活那一本才买这一本,更全了。


王小慧、周国平两个都是我喜欢的人,他们的对话想必能给我不少启发吧


用一天的时间看完了,周国平还是大家。王小慧也很特别。有感想。关于生命的对话,相对还比较轻松。


喜欢上王小慧,是源于她的自传。这是一个有着悲悯情怀的女人,她是个天生的艺术家。


周国平和王小慧,两位大家的小叙闲聊胜似高端访谈,通过对人性、艺术各方面的审视,让人醍醐灌顶,受益匪浅。


喜欢王小慧和周国平,所以看两人交汇会有什么样的火花,可能后期制作上投入的时间较多,但感觉两人在作品上投入的时间还是太少了,没有达到应有的深度和水平,流于表面和宣传,两人都有这种感觉,有些失望!尤其对周国平来说。在访谈方面,未能做得如一些名主持人一样,深入挖掘本人都未意识到的潜意识。独自思考才是周国平最擅长的。


周国平老师的文字不需要太多,凝练精准,引人深思,总能引发深刻的阅读喜悦。王小慧老师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美”与真正的高贵。
可惜,两位老师如此严谨,可能是排版人员的失误,时有错字与病句,遗憾。
依然给五星。


还没有读,但是我看过了王小慧的《我的视觉日记》,好喜欢她,去年去上海玩的时候无意中走到他的展览,还很荣幸的见到了她本人,觉得跟她好有缘分,希望以后还有机会可以跟他见面。


还没看,塑包的,非常精美。想来王小慧和周国平是各自领域真正的腕儿,此书品味自是不会差。


喜欢周国平的文字。又开始喜欢上了王小慧的文字。书很好。


这本书是一个艺术家与哲学家的对话,也让我那微小的细胞都了熏陶。周国平可能是今后一直伴随我的哲学家,他的很多作品我都读过,期待他的新作。


哲学解读艺术
很早就看过王小慧,是让人羡慕嫉妒恨的女人,喜欢她所有的书,国内出版的太少。
虽然有些重复的部分与她以前的书,对喜欢和想了解她的人来说又换过角度了解她,很好!


以前看过介绍王小慧的文章,就被吸引了,好个传奇的女人,在书店看见了这本书,简单翻了下,就喜欢上了它,马上来当当买了,一拿到就忙不迭的打开了,照片、文章好看,看见了一个知性、漂亮、传奇的女人,好喜欢,同时看到了 一个睿智的作家的文字对话,也喜欢了他的书,会不断买他书看,好喜欢!!


哲学家的对话录还是第一次读,书中很多的观点都是第一次接触,非常发人深省。王小慧这个人活得很洒脱、不受约束,这样的对话让人从这个浮夸带点虚伪的社会中跳出来思考自己的人生。书中对事业、成功、爱情、理想等等人生中的重要的话题都做了讨论。现实意义上,这是我读过最精彩的一本书。


是看了王小慧《我的视觉日记》之后买的书,可以更深入的了解认识王小慧


我的视觉日记是我最喜欢的书,这次再次读王小慧,感觉依旧


一开始是因为周国平才买这本书的 结果又认识了以为优秀的艺术家 哲学家与艺术家的对话是值得人们一睹芳容的


虽然我对王小慧的一些观点并不认同,但整本书,无论从外观质量还是本身内容还看,都是不错的选择!


很多观点值得深思!难得一见的好书,喜欢王小慧


做女人当如王小慧,喜欢喜欢就是喜欢她


王小慧气质真好!


王小慧,堪称女人中的极品,但其太过完美的追求与品性又让人敬而生畏!!无法靠近她,就在她的书中,在她的言谈中膜拜她吧!


哲学家与艺术家的对话,值得一读。


有了周国平的加盟,内涵上了很高的一个档次。


艺术家与哲学家的对白,很容易引起内心的强烈震撼。


艺术家和哲学家 在分别的领域内 都是我喜欢的作者 合并到一起 没有让我失望


哲学家和艺术家的谈话精彩纷呈。
虽然普通人不层拥有他们的心路历程,但是读来仍然深深出动心弦。


完全因为有周老师的名字才买的这本书,读完,像是通过了一个朋友认识了另一个有意思的朋友。了解了艺术家展现在大家面前的成就和她丰富、热情、充满毅力、同时也脆弱的自己。每个人都是一本书。


书的行距不是一般那种书的行距,有点紧凑,文字与周国平其他书相比,生活了很多,不是很哲学的那种,还行吧。


很喜欢周国平的文字,别人推荐的这本书,很期待里面的内容


不错的 喜欢周国平的文字 让人沉思


周国平的书经常买,但这本总有种感觉,两人不合拍。


周国平的书一直都支持


周国平的智慧


一直想读的周国平佳作,这次终于到手了。书还没有读,期待很高。


喜欢周国平的文字。


看看能学到不少东西,但是艺术家的出身我们永远比不了~


这是本非常深入的书,对人性的深入探讨,很有启发!
艺术家中的艺术家,活的相当有意义。


很好看的一本书,王小惠是一个超凡脱俗的女人,很欣赏她。以对话形式的书还是头一次看,感觉很好,不累。受益匪浅。


盼星星 盼月亮 终于盼来了花非花 很享受这种看书的感觉


花非花,没事看看吧,你会受益良多


两个名人面对面探讨人生的种种话题,本身就很吸引人,更何况,其中富含人生的哲理,更有多幅精美的图片,让这本书更有分量。我喜欢,我推荐大家都读一读。


之前在书店里看过 觉得有很多照片 很喜欢小慧 就收藏了一本 如果跟我一样是小慧迷 那就可以收藏 小慧真是位优雅的女性 生活得那么艺术 衣着打扮那么美


两位作家都是自己很喜欢的,他们能有对话集真是一个惊喜


非常喜欢,是一次心灵的对话,让人对人生及生死有更深的感悟


两位大师的对话 震撼心灵 思考人生


很好的一本书,有人性篇,艺术篇,故事篇,从中受到了启迪。


刚看完,只是我欠缺生活经历和经验,有些东西没看懂


自己看过感觉十分精彩,所以买来送给好友收藏。


在省图借阅后买的,值得收藏


以对话形式出现的自传类书籍,真的很不错,读了两遍,受益匪浅。


美女智者和智者的对话


他们两个的对话碰撞出来的智慧


因为这两位都很喜欢
不买绝对对不起自己
很清新
也很深刻的对话
有种一针见血的温情


大师级的对话


在购买经历中很喜欢的一本书,推荐!


话题涉及人生的多个方面,蕴含人生哲理,值得慢慢品读。


该书值得一读,艺术的讲解。


除”故事篇“其他内容基本上是”炒冷饭“。


非常好的一本书,很值得一看。


这本书很值得一读,推荐大家看看


这个女人好美,和她沾边的所有事物,都变得很美。好书!


还行吧,就随便看的,也没对质量有太高要求,性价比不错


挺好的,,,,周老师的书我一本都不会错过。


第二次购买此书了,很喜欢,再买一册送朋友。


真的很喜欢,自己买了,还帮朋友买了几本。非常好


书不错,但是得静下心慢慢看


很好,还想再买一本


帮同事买的,还好。就是老有错字,不知是正版还是盗版。


朋友推荐来买的··让人思考更多的一般书··很喜欢


晚上床头翻看,还可以,适合女性读


我没有全看,但是感觉不错。


好書,如果版式再講究一點就更好了


超喜欢,书正,质量也不错


之前有看过,买来做藏书,非常喜欢,受益匪浅。


个人推荐一读


细腻的文字,深邃的思考


两个人我都挺喜欢的


书不错,很喜欢


不错图片很美


生命与灵魂,我很喜欢


帮朋友代购的,回馈过来不错哦


谢谢当当的给力服务,不错的书,值得大家学习的两个人


还没拿到书,期待中ing


书外面包装不错,里面感觉还行吧~~
挺有意思的书


真正的才女


与楼上有同感,书的印刷特别是书中的大量照片质量非常差,以至于怀疑是否是盗版书.不过内容还不错.读这本书,好似坐在哲学家与艺术家中间,倾听他们心灵的对话.对内容打分:喜欢 对印刷打分: 很不喜欢


书是正版的,里面的照片也还可以,不知道为什么会有人说这是盗版书。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