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查1938
2011-7
作家
马营
342
1938年,共产党人宣侠父在西安遇难,我党向国民党提出强烈抗议。蒋介石为了给我党一个交代,派中统特务头子葛寿芝来西安,委派武伯英秘密调查宣案。葛寿芝暗示武伯英栽赃给日本人,但武伯英在密查过程中,发现是中统暗中干的,遂巧妙地逼死了葛寿芝。
马营,军人,1975年生,西安人。1998年开始小说写作,著有长篇小说《潜伏·1936》、《爱情西岸》等。本书为作者“古诚魂三部曲”之第二部,第一部已经改编成电视连续剧《暗红·1936》即将播出。
鬼子的飞机又来了! 上午十点光景,西安城的空袭警报骤然响起,时在新历一九三八年八月五日。警报声音滞涩,如冗长的牛叫,并不犀利,却可以割开难得的宁静,也不尖锐,却可以刺穿芸芸众生的心脏。报警点设在四面城墙的高处,警报声毫无商量余地,汹涌着包围了古城,重压在每个人头顶,充填了大街小巷。百姓们不知警报声是如何制造的,于是想象变成一种印象,估摸着有个巨人在搅动一个巨大的风车,发出了锯硬木的噪音,听起来脚趾尖都会发麻。那具并不存在的巨型风车,把整个西安城也搅动了,突如其来的不知所措,更增添了恐惧和慌乱。警报声三长三短,市中心的钟楼上升起了一盏红灯,代表敌机已经飞过黄河,进入陕境。 警报刚响时,王立正在武家的第一进院中,顶着太阳晾晒洗好的衣裳。听见警报,他把手搭在竹竿上侧耳凝神,如被施了定身术。听完第一遍的一长一短信号,如梦方醒般,连忙把木盆一顿,从前院朝二进院子跑去。他刚过十七岁,介于少年和青年之间,身体和心智也是如此,懵懂中已经有了精明,稚气中已经有了成熟,却都未满,只有六成。娃娃脸上稍微显出了棱角,带着些许婴儿肥,上唇一层淡淡的胡须还是茸茸毛。整个人就像刚萌出嫩角的马鹿,刚长出獠牙的獒犬,有种生涩的生猛。皮肤被太阳敷上了一层古铜色,却细嫩得有层包浆似的。 武家的庭院还是老样子,坐北朝南分为三段,前房和一进院,中房和二进院,正房和后院,但惯常在正房前晒太阳的武老太太,如今变成了长孙武伯英。天气闷热,难以入眠,武伯英昨夜看书直至凌晨,出来就在堂屋门口的躺椅上睡着了。阳衰阴盛,昼夜交替特有的清凉叫他睡得非常深沉,一觉直到仲夏毒辣的太阳出来。日光恰被东厢房挡住,没有照到他脸上,眼皮未被晃亮,也可怜他似的,不愿打扰清梦。王立虽然早起,做了早饭洗了衣裳,却一直不忍心遭扰他,做事走路甚至呼吸,都放至最轻的程度。只有防空警报焚琴煮鹤般不管不顾,把声浪扑打在了武伯英身上,他却充耳不闻,睡得就像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 “干大,干大!”王立边跑进天井边喊叫,“轰炸,轰炸!” 武伯英对干儿子犹如漩涡中柴草的叫声,有了反应,艰难地撑开了眼皮。充眼都是被阳光镀上亮白的景物,异常刺眼。他却连皱眉咧嘴都做不了,脸面似乎被涂上了一层橡皮。非常奇怪的表情,在尽最大努力用意念和五官较量。自从西安事变前夜,中了日谍“菊剑”吴卫华的马钱子毒,虽说拣了一条命回来,但四肢僵直和面皮死板的后遗症,就伴随了残生。 “不要紧,才过黄河。”武伯英慢悠悠说着,艰难地从躺椅上欠了欠身子,却没拾起来。 王立赶忙过来搀扶,将他拉了起来。 武伯英微笑着看看他,用中指蹭了蹭两个内眼角。“八月的薪水你去领了吗?” “没有。” “怎么不去?” “不好意思。” “有什么不好意思?”武伯英略微有点愠色,却理解少年的为难,“ 他们现在虽然叫了中统,却少不了我一份薪水,名正言顺。我昨天给刘天章打了电话,他叫今天一上班去拿,飞机一来,又耽搁一天。” “我洗衣裳了。”王立狡辩一句,“夏天的衣服,一天不洗就馊了。 ” 武伯英又瘦了一圈,眼眶下陷,颧骨外突,眼睛越发显得犀利,下颌更加棱角分明,凸显着坚定的毅力。但掩不住面色的苍白,给人大病初愈的感觉,也让人不禁怜悯。精神却比从前更加饱满,似乎要与僵硬的肌肉抗争,必须拿出十二分的精神,来指挥四肢和面部做哪怕一个微小的动作。所以他就像装满铁水的钢炉,浑身都充盈活力,却被肉体紧紧包裹。“ 我拿命换来的钱,用来续命,谁敢说不给。你听干大的,不要觉得我现在不给他们干了,就不好意思。我出过的力,把西安中统这些人捺在一起,用铁丝穿一串,三年也赶不上。你自己不气长,人家就眼黑,是不是有人在你面前说啥了?” 王立咬着嘴唇,眼神决绝:“没人说啥,谁要说啥,我就和他弄。” ……
1938年,共产党人宣侠父在西安遇难,我党向国民党提出强烈抗议。蒋介石为了给我党一个交代,派中统特务头子葛寿芝来西安,委派武伯英秘密调查宣案。葛寿芝暗示武伯英栽赃给日本人,但武伯英在密查过程中,发现是中统暗中干的,遂巧妙地逼死了葛寿芝。小说继续了第一部的特点,层层谜团,环环妙计,细腻而真实,有强烈的阅读快感。《密查1938》是谍战小说文学性的新高度
鬼子的飞机又来了!
上午十点光景,西安城的空袭警报骤然响起,时在新历一九三八年八月五日。警报声音滞涩,如冗长的牛叫,并不犀利,却可以割开难得的宁静,也不尖锐,却可以刺穿芸芸众生的心脏。报警点设在四面城墙的高处,警报声毫无商量余地,汹涌着包围了古城,重压在每个人头顶,充填了大街小巷。百姓们不知警报声是如何制造的,于是想象变成一种印象,估摸着有个巨人在搅动一个巨大的风车,发出了锯硬木的噪音,听起来脚趾尖都会发麻。那具并不存在的巨型风车,把整个西安城也搅动了,突如其来的不知所措,更增添了恐惧和慌乱。警报声三长三短,市中心的钟楼上升起了一盏红灯,代表敌机已经飞过黄河,进入陕境。
警报刚响时,王立正在武家的第一进院中,顶着太阳晾晒洗好的衣裳。听见警报,他把手搭在竹竿上侧耳凝神,如被施了定身术。听完第一遍的一长一短信号,如梦方醒般,连忙把木盆一顿,从前院朝二进院子跑去。他刚过十七岁,介于少年和青年之间,身体和心智也是如此,懵懂中已经有了精明,稚气中已经有了成熟,却都未满,只有六成。娃娃脸上稍微显出了棱角,带着些许婴儿肥,上唇一层淡淡的胡须还是茸茸毛。整个人就像刚萌出嫩角的马鹿,刚长出獠牙的獒犬,有种生涩的生猛。皮肤被太阳敷上了一层古铜色,却细嫩得有层包浆似的。
武家的庭院还是老样子,坐北朝南分为三段,前房和一进院,中房和二进院,正房和后院,但惯常在正房前晒太阳的武老太太,如今变成了长孙武伯英。天气闷热,难以入眠,武伯英昨夜看书直至凌晨,出来就在堂屋门口的躺椅上睡着了。阳衰阴盛,昼夜交替特有的清凉叫他睡得非常深沉,一觉直到仲夏毒辣的太阳出来。日光恰被东厢房挡住,没有照到他脸上,眼皮未被晃亮,也可怜他似的,不愿打扰清梦。王立虽然早起,做了早饭洗了衣裳,却一直不忍心遭扰他,做事走路甚至呼吸,都放至最轻的程度。只有防空警报焚琴煮鹤般不管不顾,把声浪扑打在了武伯英身上,他却充耳不闻,睡得就像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
“干大,干大!”王立边跑进天井边喊叫,“轰炸,轰炸!”
显示全部信息
一
鬼子的飞机又来了!
上午十点光景,西安城的空袭警报骤然响起,时在新历一九三八年八月五日。警报声音滞涩,如冗长的牛叫,并不犀利,却可以割开难得的宁静,也不尖锐,却可以刺穿芸芸众生的心脏。报警点设在四面城墙的高处,警报声毫无商量余地,汹涌着包围了古城,重压在每个人头顶,充填了大街小巷。百姓们不知警报声是如何制造的,于是想象变成一种印象,估摸着有个巨人在搅动一个巨大的风车,发出了锯硬木的噪音,听起来脚趾尖都会发麻。那具并不存在的巨型风车,把整个西安城也搅动了,突如其来的不知所措,更增添了恐惧和慌乱。警报声三长三短,市中心的钟楼上升起了一盏红灯,代表敌机已经飞过黄河,进入陕境。
警报刚响时,王立正在武家的第一进院中,顶着太阳晾晒洗好的衣裳。听见警报,他把手搭在竹竿上侧耳凝神,如被施了定身术。听完第一遍的一长一短信号,如梦方醒般,连忙把木盆一顿,从前院朝二进院子跑去。他刚过十七岁,介于少年和青年之间,身体和心智也是如此,懵懂中已经有了精明,稚气中已经有了成熟,却都未满,只有六成。娃娃脸上稍微显出了棱角,带着些许婴儿肥,上唇一层淡淡的胡须还是茸茸毛。整个人就像刚萌出嫩角的马鹿,刚长出獠牙的獒犬,有种生涩的生猛。皮肤被太阳敷上了一层古铜色,却细嫩得有层包浆似的。
武家的庭院还是老样子,坐北朝南分为三段,前房和一进院,中房和二进院,正房和后院,但惯常在正房前晒太阳的武老太太,如今变成了长孙武伯英。天气闷热,难以入眠,武伯英昨夜看书直至凌晨,出来就在堂屋门口的躺椅上睡着了。阳衰阴盛,昼夜交替特有的清凉叫他睡得非常深沉,一觉直到仲夏毒辣的太阳出来。日光恰被东厢房挡住,没有照到他脸上,眼皮未被晃亮,也可怜他似的,不愿打扰清梦。王立虽然早起,做了早饭洗了衣裳,却一直不忍心遭扰他,做事走路甚至呼吸,都放至最轻的程度。只有防空警报焚琴煮鹤般不管不顾,把声浪扑打在了武伯英身上,他却充耳不闻,睡得就像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
“干大,干大!”王立边跑进天井边喊叫,“轰炸,轰炸!”
武伯英对干儿子犹如漩涡中柴草的叫声,有了反应,艰难地撑开了眼皮。充眼都是被阳光镀上亮白的景物,异常刺眼。他却连皱眉咧嘴都做不了,脸面似乎被涂上了一层橡皮。非常奇怪的表情,在尽最大努力用意念和五官较量。自从西安事变前夜,中了日谍“菊剑”吴卫华的马钱子毒,虽说拣了一条命回来,但四肢僵直和面皮死板的后遗症,就伴随了残生。
“不要紧,才过黄河。”武伯英慢悠悠说着,艰难地从躺椅上欠了欠身子,却没拾起来。
王立赶忙过来搀扶,将他拉了起来。
武伯英微笑着看看他,用中指蹭了蹭两个内眼角。“八月的薪水你去领了吗?”
“没有。”
很棒的谍战小说,故事精彩,描写人性、心理活动很好。是 《潜伏1936》 的续,期待第三部
喜欢该类型的小说,故事曲折内容精彩!人物符合一个正常人的所思所做,不像原来的书描写的人物那样教条!期待第三部出来!
书的质量很好,内容感觉比第一部稍差,希望第三部有精彩表现。
一口气读完,意犹未尽,立即想将作者的其他作品也收录,可惜当当没货。作者对人物心理的刻画特别的真实,没有以往的大英雄似的虚伪,故事情节的曲折,高潮不时迭起,让人欲罢不能。看完后最大的感触就是为我们当时的历史感到深深的遗憾。内耗,兄弟倪墙使到外辱不休。都是同胞,为什么不能真正地一致对外,非要搞得你死我活才可休止。难道这与我们的传统文化有关?同样内战,美国南北战争就好像没这么残酷。这里的原因真的很值得我们现在的学者们思考总结。
很好看,已买了一、二部,期待第三部
书中内容很好,生动真实,情节感人。可惜本书没有目录,不知是出版编排的问题,还是作者不让搞目录
书很好看,非常喜欢,想继续买全套
好好
哈哈哈哈哈
还来不及细看,只是粗略地翻了翻,但给我的感觉很好。
还没看完 足足两天看完
喜欢他家的文
老公要买一套,不错少了一本,先买着,看看,喜欢作者的书
挺好看!支持
比较粗糙,人物干瘪,情节不够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