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秋水长天

万绍芬 作家
出版时间:

2011-6  

出版社:

作家  

作者:

万绍芬  

页数:

268  

字数:

260000  

前言

  前言  永远在路上  我怀想自己的故乡,那是我人生启程的“原点”;  我怀想自己的童年,那里有我永不褪色的“记忆”。  我出生在江西南昌千年古镇挹秀三江乡村的一个清贫的知识分子家庭。三江是三条河流汇合的地方,,那里山清水秀、大气开阔、灵秀飘逸。自然与人文景观水天一色的和谐,常令人迷恋,陡增几分诗意;还有那山河环绕、相融一体的豁达与包容,更是令人心旷神怡!  村前有一个丘五百米周长、形如鲤鱼的“鲤鱼塘”,周围高大的树木、青青的草丛、散发着清香的野花,是我们童年聚集玩耍的地方。三江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村里的万氏小学,至今已有10俾的历史,当时这里免收学费,是最早有女孩上学的乡村小学。我们家里的兄弟姐妹,都先后在这里接受了启蒙教育。至今我还记得下雨天,我打着赤脚噼啪噼啪地走在石子小路上去上学的情景。学校的读书风气浓厚,当年一位南京农业大学的高材生,曾是这所小学的校长……  提起我的先辈,让后人颇感荣光与自豪。忠贞之士,代有人出,世祖万一泓(万迪)曾任宋朝兵部尚书,其勋业与道德文章受到民族英雄文天祥的撰述赞扬,为万氏后代所景仰。其后人,万子应,与文天祥同科进士,曾应文天祥之召入为义兵团练使,协力抗元。万启心,曾任河南监察御史,清正耿直,不顾自身安危,上书力护林则徐抗英焚烟,致受累贬官返乡而无悔。  我的祖父和父亲却以“教”为生,不再做官,都先后当过乡村小学教师。祖父中年因病去世,家里生活过得很是清贫,但充满了温馨和快乐。家有严父慈母,还有一位受人尊敬、坚毅、勤劳、慈祥的老奶奶,撑掌着这个家。父亲每天要我的两个哥哥背诵《正气歌》、《满江红》、《登岳阳楼记》、《桃花源记》、《陋室铭》……我也常常跟着背诵,记忆在心灵深处,这许是我从小爱好文学的一个因缘吧!  记得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踏入我故乡前夕,我们一家老小背着包袱、背井离乡向江西南部一步一步逃亡,饱受了颠沛流离之苦。后来我有幸进入抗日流亡中学,艰苦的学习与生活环境,磨砺着我的意志,激励我奋发向上。我的班主任尹长民是杰出的教育家,教导我们爱国、立志、勤奋,做人做事的道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渐渐成为了我终生的座右铭。  抗战胜利后,我考入了省城一所著名的中学,获得奖学金,毕业后,我同时考取了几所公立大学。有位地下党员老师建议我选择在本省国立大学经济系读书,那里是地下党领导全省学生运动的一个中心。在地下党同学的帮助下,在这所大学里我学习了一些进步书籍和革命理论,投入了迎接解放的运动,传递进步书籍和传单,为地下党送情报。1949年5月,南昌解放。因为革命工作的需要,大学没有毕业我就离开了学校。我决心将自己的一生献给新中国的建设和革命事业。  记忆是不会老去的。童年和青春的岁月就像一首诗、一支歌,将那人生追求的恋曲永远鸣响在脑海里,将那人生追求的心志永远徜徉在心灵中,且生生不变。  参加革命工作初期,实行的是包干制,衣食住行都是公家供给的,发给我的第一套服装是列宁服,穿起来非常精神。我被选调到团市委工作时,那里的干部都很年轻,大多不到20岁,南下的干部也只有二十几岁。书记是1938年参加革命的“三八”式老干部,也不到30岁。在那个“革命人永远是年轻”的年代,大家革命情绪饱满,朝气蓬勃,哪里需要到哪里去。去工厂,晚了就和工人睡在一起;去农村,一去就是多天甚至几个月,带回满头的虱子回来,还开玩笑地说“虱多不痒”哦!女同志帮我把头发上擦上煤油,用毛巾包起来消灭虱子……在基层群众中,我体会到百姓的疾苦和他们的感情。自己的政治水平和工作能力在实践中不断地提高。每年年终的工作总结评比,组织和同志们给我的评论总是:有毅力,能吃苦,工作出色,勤奋学习,联系群众,待人诚恳,我连年得以提升。1955年春,我被提升为南昌团市委副书记,市政协委员、团省委委员。那时我不满25岁。  1956年至1957年我调到中央团校学习了一年,比较系统地学习了哲学、政治经济学、中共党史和中国青年运动史,有机会聆听了多位中央领导同志和著名学者的报告,进一步打开了我的思路,开阔了眼界。在国防军事体育教官的指导下,我还学会了骑摩托车、跳伞……在中央团校的学习生活,愉快而难忘。同年我当选为共青团中央委员。  1957年,在我人生中有个很大的转折——我国以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为中心的工业化建设需要大批干部,我自愿选择由团中央去西北的国防航空工厂工作。从住“干打垒”到建设成花园式的先进的现代化航空工厂,我将自己最好的青春时光献给了那里。  历史也会有曲折,有时也会有着许多非文明的“碎片”。1966年,一场席卷全国、震惊世界的“文化大革命”爆发了,我也难以避免被卷了进去,遭受到与许多人一样的残酷迫害。那一次我是从死亡边缘上归来。但是我仍然坚信: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党、我们的人民会治疗自己的创伤,总结经验教训,继续前行的。我也要继续奔走在自己立志前进的道路上。  因为我懂得,向前涌动,才能奔向源泉!  我在经历了干部解放、恢复工作和到上海治病治伤之后,经再三要求,组织上批准了我回江西工作,得到了江西省老省委书记杨尚奎等领导同志的帮助,我又回到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26岁远行,40岁出头归来,我思绪万千:“我归来了,我回来了,决心把全部的心血、汗水和智慧奉献给江西人民。”  1985年6月16日在江西省第八次党代表大会上,我以高票当选为江西省省委书记。当时全国各大报刊,甚至海外的有些媒体,都作了醒目的报道:“新中国产生了第一位女省委书记。”  有些新闻媒体试图探秘我的背景,婉转地问道:你的当任,有什么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吗?我坦诚作答:一是时代的机遇,当时大批老干部退到二线,挑选一些比较年轻,又有一定历练的干部,提拔到领导岗位;二是白栋材等老书记的推荐;三是中央对我的考察、肯定;四是省党代表大会代表们对我的信任,投了我的票。至于我个人的因素,我是解放前参加革命工作的,有一定的在领导岗位上的历练和表现。我还笑着认真地补充说:“我没有特殊的背景,也没有跑官要官的习惯。”  我清醒地认识到自己肩负的重任和经验的不足,我在就职讲话中诚恳地表示:要把自己的全部精力付诸为人民服务、振兴江西的事业中,鞠躬尽瘁,就是少活十年二十年,也心甘情愿。我要对得起党中央,要对得起全省人民,要对得起牺牲的烈士和革命老一辈,我特别提到要对得起全国的妇女姐妹们,因为大家都说这是新中国第一位女省委书记。这绝不是漂亮的口号,是我对全省人民公开郑重的承诺。  公众都关心我的开局,党和人民对我寄予厚望。我主持省委全委会讨论通过的第一个决定,是加强班子自身建设的决定。我表示要以身作则遵守这个决定,要求大家对我和班子成员加强监督。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秉公办事,刚正不阿,从我做起。  上任一个多月,我收到了来自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的4699封来信,写信人涵盖了各个社会阶层,还有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大部分来信,都是为我献计献策,对我寄予很大期望,大家对我的厚爱令我十分感动。  我身体力行,在中央领导下,团结省委一班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着重抓了老区建设、改革开放、使用人才、端正党风等几件大事,在原有的工作基础上,大力加快江西的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步伐。  革命老区是我永远的情结,江西是红色中国的摇篮,全省90多个县,78个是老区,这是江西的一个重要特点。我想,不帮助老区人民脱贫致富,怎能谈得上是为人民服务!又怎能谈得上把江西经济搞上去了呢?老区建设和改革开放是紧密相连的。省委决定给予老区实行“减轻、放宽、搞活”的政策,发展省内外的横向经济联系,组织12000多名各级干部深入调查研究,从实际出发,帮助老区各县乡开发了多个能带动千家万户脱贫致富的启动性项目。以求实现三年解决温饱,五年基本解决贫困的目标。  关于全省整个改革开放的思路,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实行“一个略高于(江西的发展速度要略高于全国平均发展水平),两个更大胆(对内,要更大胆地搞活;对外,要更大胆地开放)”。我学习小平同志和耀邦同志关于改革开放的讲话,不断学习和深入思考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深入实际调研,有了一些感悟和体会。我在全省公开提出:“改革不能迟疑动摇,开放不能等待观望”;“凡是有利于解放生产力,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就要坚持,就要支持和保护。”省委加大了改革开放力度,对南大门赣州地区实行“特区”政策;对北大门九江加快了工业改革和港口建设,在中央的扶持下,恢复九江长江大桥工程,兴建九江外贸港口;省会中心城市南昌,选建多项重点项目,加快发展步伐。  历史是公允的。主政江西三年,我认真履行自己的诺言,全身心地负起了应有的职责。党中央、省委集体和人民给予了我公正的评价:“主持省委工作三年来,政治上安定团结,全省经济持续发展,工农业总产值每年以两位数增长,超过了全国平均发展水平,财政收入每年增长20%-30%。老区的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正确执行干部政策,任人唯贤,公道正派,敢于坚持原则,对不正之风敢于斗争。支持有关部门严肃处理了一批大案要案,端正党风取得一定成效。”  改革开放需要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当时我是唯一取得律师资格的省委书记。1985年,上任不久,我亲自主持与带领省里几套班子学习法律,要求干部知法、守法、用法,依法行政,加强民主与法制观念,严格依法办事。在此之前,我曾倡导妇女干部学习法律,帮助培养了一大批妇女干部考上了律师。学法和普法实践不仅对我提高工作质量、当好省委书记、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与支持有过莫大助益,而且,对于我此后担任全国人大常委参与讨论制定法律,也奠定了一定基础。  在工作顺利进展的同时,我也遇到过不少曲折。如本书中《报告文学引起的风波》,还有《落选》等文章中提到的,以及我曾说过的“该得罪我就要得罪的人”,不断向中央对我进行诬告。甚至我不曾得罪而别有用心的人,组织一波一波的无中生有的告状。对此我通常是置之不理,我相信党组织,相信经过中央的考察是可以得以澄清的。  因为,我心中有做人的“底气”!  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我继续当选中央委员;1988年初,省人民代表大会以20%的差额选举新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我仍以高票当选。我感谢党和人民对我的信任。  1988年夏,我调北京工作,三个月后在全国总工会换届时的落选,这都是我始料未及的。  我想:接受党组织委以重任是一种考验,经得起“委屈”与“误解”也是一种考验。  有人问我:回望当年,您给江西留下了什么?又从江西带走了什么?我认真地回答:留下的是我对江西人民的一片真情;带走的是江西人民对我的一片真情!  后来,我到了中央统战部工作。我的分工是主管港澳台侨海外联络和经济领域的统战工作,以及统战部所联系的全国工商联、台湾同胞联谊会、黄埔同学会、祖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等团体。我认真学习、了解党的有关统战工作的方针、政策,到多个省市区作调查研究,很快地我喜爱上了这份工作。  中央统战部在中央领导下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大力开展了港澳台侨海外统战工作以及经济领域的统战工作。  我有幸接待或陪同部长及中央领导接待了600多个来自港澳台地区和国外的访问团组,也多次率团赴海外访问,因而有幸结识了许多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外国友人,有些成了至交。为香港顺利回归,全国人大成立了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预委会,我受聘为预委会委员,尽了一份职责。1997年6月30日,我在香港亲眼见证了香港主权顺利交接仪式这一伟大的历史时刻。  我在担任全国人大代表二十年、全国人大常委十年,以及担任省市人大代表的岁月中,总是尽可能深入基层,深入到百姓中去。我总是告诫自己:我是人民的代表,要体察民众的疾苦,为人民说话,表达民众的心声。在全国人大,我有幸参加了200多部法律法规的制定与修订。我不断地在实践中学习、学习、再学习!  每个时代都有着属于那个时代的个性语言,但有一种语言是相通的,那就是说真话!原本,真话是有力量的!  以往的岁月中,我有过从基层、市、省到中央当选的记录:十二届中央委员、十三届中央委员、十四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等等。但我也有落选的记录,落选的滋味我是品尝过的,但至今我仍然赞成差额选举,而且希望我们的选举制度能有新的进步和提升。  匆匆的岁月里,有我匆匆的脚步,因为我懂得人生没有返程的车票。生命属于我们每个人仅有一次。但人的生命质量有优劣之分,我期待自己能成为一位提升人类精神高度的人,也许至今还有着不短的距离,但我会以终生的血脉向着这个陡峭的高度去攀登——  无论悲喜沉浮,心系人民,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不变;  无论顺境逆境,“信念、勤奋、正直”的做人准则不变;  无论职位高低,为官为民,联系群众,与群众休戚与共的作风不变。  我常常告诫自己,一个人行走在人生的道路上,要时时心怀感谢、感激与感恩之情。我常常感恩父母,是他们赋予我生命与成长;我常常感恩大自然的馈赠,使我得以沐浴了阳光雨露,品尝五谷杂粮;我感恩从启蒙学习一直到后来所有辛勤教导我的老师们;我感恩众多关心、呵护我的人民和朋友们;我更要感恩在我一路走来给予我引导、教育、帮助的领导和革命前辈。  我要特别感谢我的祖国和我们的党,使我国免受列强的欺凌,把中国领向了世界民族之林的强盛之列。  我看到祖国繁荣、强盛,感到无比光荣和自豪;当我看到我们党的形象被有些贪污腐败、虚伪狡诈者所玷污,人民应有的尊严受到损害,内心是那般的焦急和痛苦。我尽力宣扬善心善举,鞭笞丑恶,但深感自己力量之渺小和微薄……  如今,我已从公职岗位上退下来,现在所做的是一些公益慈善、青少年教育、老区建设等工作,不以善小而不为。美国某大学派人到北京聘请我去做客座教授,还有一所大学准备授予我荣誉博士,我都婉言谢绝了。我愿在自己的国家做这种不拿任何报酬的助学、支农的“义工”。每每看到自己的行动能给老百姓带来一些益处,我心中便充满了难以言表的快乐与幸福。  子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发愤忘食,不知老之将至”靠谱,“乐以忘忧”则不然,我还有一颗忧国忧民之心,个人之忧可忘,忧国忧民之心不可丢。  一个人生活中总应该有些兴趣爱好,文学创作和摄影便是我的两大爱好。几十年来,我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写作,近几年我有了自由的时间进行更多的创作,至今已拥有了近200万字的作品和几千张照片,我想精选后陆续奉献给朋友、亲人和读者。中国作家协会去年颁发给我从事文学创作60周年纪念奖的奖章、奖状,我把它当做一种支持、鼓励与鞭策。  我的写作不为“名垂青史”,只是为了记录自己曾亲历的共和国的一段路程和人生走过的一段难忘的岁月!也可以说是一种责任、一种奉献。  这部回忆散文集有人物篇、记事篇、出访篇等,有中央领导同志到一般老百姓的故事,是真人、真事、真感情,我倾注了大量心血和感情,常常写到深夜,甚至通宵达旦,不知东方之既白,喜怒哀乐溢于其中。  回首往事,我想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既然人生有终有极,那人生中的成功、失败、荣辱、福祸、得失也只能视为过眼烟云,只能是侥幸存于我们手中的一种暂时性的“生日礼物”。我们迟早要交还于这个世界的,于是心中逐渐有了一种超越名利的从容闲适的胸怀。但是,行走不能停步,我依然在路上。  一个从乡村打着赤脚的小姑娘几十年走过来,有时走得很顺利,有时走得很艰难。  在困难时,我会时常想起那些在江河边拉船的纤夫,他们不是一步一步用力艰难地向前跋涉着吗?我为什么不能呢?  我喜欢在独处时吟诵屈原的不朽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对我而言,前方有远方,远方无终点!  我永远在路上!  2011年1月

内容概要

新中国第一位女省委书记万绍芬,以近三十万清新文字和近百张珍贵图片,用散文的形式回忆往昔,回忆历史的真实。
本书《秋水长天》记录的人物有领导同志和普通百姓;有海外侨胞、外国朋友和外国领导人的故事。
《秋水长天》内容丰富,观点鲜明,充满了激情,弘杨真善美,是一部具有独特的价值,有哲理,有新意,有品位的力作。

作者简介

万绍芬,江西南昌人。1985年当选为中共江西省委书记,兼省军区党委第一书记。后调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党组副书记、副主席、中央统战部副部长(正部长级)。中共第十二届、第十三届中央委员,第十四届中纪委委员。第六届至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八届、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预委会委员。被收入国内外多部名人传记及词典。2000年,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了《共和国第一位女省委书记》一书。
万绍芬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坚持业余文学创作,几十年笔耕不辍,亦政亦文。2009年,中国作家协会颁予她从事文学创作60周年荣誉奖。多篇作品见诸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艺报》、《作家文摘》、《文学界·中国报告文学》、《大地》、《中华英才》、《文学风》、《创作评谭》等报刊,有的获得优秀作品奖,有的散文如《访南太平洋四岛国散记》,部分章节入选中学生课文。

书籍目录

自序永远在路上
人物篇
胡耀邦与共青城
随习仲勋同志下乡记
万里与九江长江大桥
陆定一挥毫赠《橘颂》
刘英大姐的中央苏区情结
到日喀则“造访”第十世班禅大师
记张学良将军九十寿辰庆典
“有了爱,就有了一切”——忆冰心先生
良师颂——记我的老师尹长民
缅怀“中国生物学界的老祖宗”胡先骟
哲理诗意演说家李燕杰
深夜踏访“绿色银行行长”
将军县里的“七机部长”
记事篇
真假落选
归来,从生命边缘归来
报告文学引起的风波
人间大爱托起慈善事业
庐山忆事
凌晨“鸡毛信”
特殊的党费
愉快的学习生活
家乡助学记事
“牛鬼蛇神丸”
惜时
智慧,点金术
来自少管所未成年人的心声
来自太平洋彼岸的申诉
虎年观“百年百虎展”
一块独特的纪念碑
出访篇
与卡斯特罗愉快的会见
访南太平洋四岛国散记
“大门永远向你敞开”
出访日记的“秘密”
附录诗词六首
引言
共同的梦想——庆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
庆香港回归——亲眼见证香港回归交接仪式
奥运梦圆——北京申奥成功有感
临江仙·庆北京奥运会开幕
祖国啊,我为你自豪——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在天安门城楼观礼有感
七律·参观世博会有感
后记

章节摘录

  夜打灯笼访贫农的“同志妹”  在去往下霄村中共中央政治局旧址和少共中央局旧址的路上,瑞金的同志们告诉我们说,刘英大姐喜爱做群众工作,最善于和苏区乡亲们打成一片,是出于她发自内心、深入骨髓的对苏区乡亲们的热爱之情。她们津津乐道地向我们叙述了几个在刘英大姐回忆录里也未曾提及的故事。  当年,由于敌人的封锁,苏区的部队和群众生活十分艰苦。尤其是许多红军家属,男人参军上了前线,家里只有老幼妇女,耕地、种菜、砍柴、挑水等农活非常缺乏劳动力。中央颁布了《优待红军家属礼拜六条例》,中华苏维埃主席洛甫(张闻天)召开动员大会,号召中央机关率先实行,轮流帮助邻近的红军家属和孤寡老人耕地劳动。刘英亲眼看到洛甫带头下田用肩拉犁,翻田平地,心里十分感动。为了深入村户了解群众疾苦,她就像山歌里唱的那样,“日穿草鞋走山路,夜打灯笼访贫农”,不分日夜访贫问苦,了解群众的困难。她按照毛主席对她的叮嘱,认真“向江西老表学说话”,所以一进门,“老表哥” “老表嫂”叫得很亲热,带湖南腔的老表话学得也很认真,常常引得老乡们笑起来。很快地,老乡们有什么心里话,有什么难处,也都爱向这位“同志妹”诉说了。有一次,她在沙洲坝了解到有户姓杨的贫农老倌子,两个儿子都参加了红军,家中没有劳力,眼看立夏节气快到,可是他家的田还没有翻耕,急得唉声叹气。刘英跑到他家田头看了一看,果然这样,便风风火火跑回少共中央局给胡耀邦说了,他俩一号召,少共中央机关还留在家的几个人马上行动起来,扛上犁锄就往杨老倌家跑。刘英看看人手还不够,便又跑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向洛甫报告此事,博古、罗迈、洛甫、杨尚昆等几位中央领导人立即放下手头工作,和刘英一同出发去代耕,终于在立夏前把这位贫农老倌子家的三亩多田都翻种好了。这个流传多年的故事,每每使人感慨于当时苏区干部的好作风,以及良好的军民情谊和干群关系。有人笑着说:“刘英真行,不但团中央,连党中央领导她也能调动呷!”  还有一个故事,是当年胡耀邦同志住处的房东大娘杨金娣回忆的。这位下霄村老贫农说,1933年9月,少共中央开展青少年的扫盲运动。下霄村不远的小布村有户人家,有个姓赖的童养媳,才十三四岁。因为家境贫苦,家长每天让她砍柴挑水,锄地作田,就不让她去列宁小学扫盲班读书。刘英知道后,便跑到小布村,耐心地开导那童养媳的家长,讲识字的好处,做文盲的难处,还答应那户人家,如果同意小赖到列宁小学读书,根据他们家的实际困难,可以减免学费,家里的困难还可以发动村民来帮忙。做通了大人的思想工作,刘英当即就带着这个姓赖的细妹子进了列宁小学。这位姓赖的小姑娘学习很努力,不久还参加了儿童团,后来在扩红运动中成了一名积极分子。  那时候,苏区机关干部和老百姓生活都很艰苦。刘英大姐后来在回忆录中说:“那时生活确实很苦,粮食不够吃,每人一个小蒲席包,挂上姓名牌,放进锅里去煮,干粥烂饭,还夹着沙子,直硌牙。缺油缺盐,有时只放一点又苦又涩的硝盐,更不用说吃什么菜了。”可是,刘英忍着饥饿,风里雨里,日里夜里,到处奔走帮助解决群众的困难,乡亲们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每每要拉住这位“同志妹”,把家里少有的一点粮食煮给她吃。这时候,刘英总会拿出随身带的蒲包,笑着说:“我自己带着呢!”有时候,她还会告诉老乡,就是中华苏维埃主席洛甫同志,也带这样的蒲饭包。有一次他到瑞金县消费合作社检查工作,当地同志要准备客饭招待,可是洛甫同志却拿出了自带的蒲包,里面装着两个冷红薯,让当地同志热了一下就当了一餐。这事让瑞金县的干部们深受教育,也让听到这个故事的乡亲们深受感动。刘英讲这个故事,自己也打心底里深深感动。洛甫的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使她敬佩。或许,正是这时候,在她心里萌发了对他的爱慕之情,日后成了革命道路上同甘共苦的终身伴侣。  正是苏区干部的好作风,使瑞金人民与红军心连心。许多青年争着报名参加红军。沙洲坝有位名叫杨荣显的老贫农,八个儿子中有五个参加红军,英勇战斗,先后牺牲。杨荣显老人忍着巨大的悲痛,毅然将另三个儿子也送进了红军,最后也都为革命献出了生命。叶坪烈士广场上,有一座高高的烈士纪念塔,子弹形的塔身前,草坪上有一行长长的大字:“踏着革命烈士的足迹前进!”我们望着这几个大字,不禁肃然起敬。这时,我又想起了刘英大姐常常对我说的话:“苏区人民好啊,对革命贡献大哕!”  谈到刘英大姐对老区人民的感情,市委书记肖毅更是深有感触。他说,前些年他每次去北京开会,总会去拜访刘英大姐,每次大姐都要细细询问老区人民的生活情况,经济发展状况,听到老区情况有了很大改变,便非常高兴。有一年,他3月份去北京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刘英大姐看他的衣服穿少了,便心疼地责怪:“这么冷,只穿这么一点衣服?冻着了怎么办?”说着就要拿衣服给他穿上。肖毅感动地说,每次看到刘英大姐,都会感受到她对老区人民火热的感情,真好像又见到了当年中央苏区那位朝气勃勃、穿村走户、访问贫苦农民的刘英同志!  ……


编辑推荐

  《秋水长天:新中国第一位女省委书记回忆散文集》以散文形式记录了新中国第一位女省委书记万绍芬的真实经历,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该书立意深邃而高远、情感丰富而质朴、文字清新而淡雅,是一部有独特价值,有哲理、有新意、有品位的力作,展现了这位曾经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中作出积极贡献的女干部的心灵轨迹。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秋水长天 PDF格式下载



我国第一位女省委书记,不简单。


帮同事买的,他很喜欢!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