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金树叶(上下)

苏叔阳 苏叔阳 作家出版社 (2012-10出版)
出版时间:

2012-10  

出版社:

苏叔阳 作家出版社 (2012-10出版)  

作者:

苏叔阳  

页数:

620  

前言

苏叔阳 人生如同一片叶子,走过自己的四季。先是叶芽,细嫩而卷曲,紧紧地攀住母枝。接着,拳拳成叶蕾,蹲在枝权间,仰望着日月星辰;继而,伸展开肢体,栉风沐雨,用肥厚的绿叶陪衬那些娇嫩的璀璨,撒下一片浓荫去抚慰那些辛劳的众生;接着,在叹息的秋风里褪去青春,或红或黄,给天地一份暮年的颜色。不久,便留恋地旋转在空中,告别母枝,飘向大地,在那里融于冰雪,化成肥料,迎接来年的草长花发。 我是株晚生的野树,夏天过了,我才生发叶芽,从不曾奉献过斑斓。秋风起了,我的叶子也未曾赭红,只是一抹黄色,淡淡的有些忧伤。但我不悔,真的,我珍重我走过的四季,如同我珍重我获得的所有的恩爱。倘没有这些恩情与厚爱,我不知我现在还能否行走、思考和写作。是天地之间充盈的大爱,让我喜欢所有的生灵,喜欢思索生命的哲理,喜欢一切音乐、诗歌、绘画和舞蹈,喜欢一切的真善美。我的这株树苗苗,就是在这引力的牵动下,从石缝里缵将出来的。我的一切来自天地、来自祖国、来自生活、来自父母亲朋、来自赐给我喜悦和悲伤的友人。我虔诚地躬身向给予我四季风景的恩爱致敬。 因此,我也珍重我黄叶一般的旧日文章。非为敝帚自珍,实是留下过往的屐痕。往日的激情腾写在纸上,会让自己清醒。许多附丽于别人作品的文字,也可以品出自己的观点,成为检点一生的凭据。感谢编辑朋友将这些黄叶串起,犹如一束于叶插在瓶中,仿佛有朦胧的呼唤从叶中飘出。这或许就是将黄叶称之为“金树叶”的原因吧。 我还在路上行走,哪怕蹒跚,以至于爬行。我盼望迎接每天的日出,因为每天的太阳都是新鲜的。 2012·1·24 壬辰龙年正月初二

内容概要

  人生是一本大书,难写也难读。生命有限而生命的韵致却无穷。多少人自以为弄明白了人生,但到最后时刻,回眸一望,却感慨良多。短促的人生和悠长的人生品味成为各种人生观起步的基础,连宗教对于此岸世界( 现实世界)的学说也建筑这“短”与“长”的解释上。  《金树叶(套装上下册)》是本综合随笔散文集。涉及亲情、友情、文化历史、文艺评论等内容。《金树叶(套装上下册)》文笔流畅,语言优美,可读性颇强,适合广大读者,尤其是那些文学爱好者来阅读。

作者简介

苏叔阳,河北保定人。196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曾任大学教师,“文革”期间做工人。197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国电影家协会。曾任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中国影协副主席等。作品获得国家图书奖、中国图书奖、文华奖、华表奖、五个一工程奖、人民文学奖、金鸡奖、乌金奖及鲁迅文学奖散文奖、短篇小说奖等。曾获儿童文学金作家称号。1991年获国务院专家终身津贴;2005年获中国电影百年优秀电影艺术家奖;2007年获中国话剧百年国家有突出贡献话剧艺术家称号;2010年获联合国艺术贡献特别奖;2010年其作品《中国读本》获世界知识产权联盟金奖。2010年获年度中华文化人物称号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委员;中国影协顾问;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名誉副会长;田汉基金会理事长;北京推理侦探文学协会会长;中国文化书院导师;中国人民大学董事会常务董事。

书籍目录

《金树叶(上)》目录: 谈影视 人类总会走向大同——记和美国剧作家阿瑟·密勒的谈话 病中杂谈录(一) 病中杂谈录(二) 病中杂谈录(三)——电影妙而不玄说 病中杂谈录(四) 开头的艺术 电影中的“人” 乱弹“节奏”——不算“理论”的瞎侃 关于国产电影的点滴感受 “功夫”电影踢开了世界电影市场之门 将平凡凝为诗意——影片《海的故事》观后感 应当永远记住的伟业 沉舟侧畔千帆过——关于《泰坦尼克号》的乱弹 谈谈创作自由 影视作品的审查标准不应多元化 关于电影文化的点滴随想 文学与电影浅谈——在鲁迅文学院的讲课记录稿 电影不需要文学吗 由“春晚”想起的 在曲折的路上前行——对二十年来电影文学状况的浅识 和时代一起飞行 谈戏剧 掩埋了四十二年的热忱 老舍先生剧作观浅谈——在纪念老舍先生座谈会上的发言 北京话、“文学语言”和老舍 放飞梦想之地 令人神往的演出——看川剧《杜兰朵》有感 关于《图兰朵》的中国味儿 跨人现代川剧之门——看沈铁梅的演出有感 花丛中的思考——观摩第二届“荷花奖”决赛有感(纪录稿) 三言两语说小剧场艺术 话剧要繁荣首先要有好剧本 留下一个沉甸甸的果实——话剧《马蹄声碎》观后 心灵的歌哭——读李龙云剧本集 张扬时代气息的演出——看大型歌舞《走进延安》 剧作是文学 生活的挑战与戏剧的回答 我在行走 一个有深远意义的工程 谈小说 小说是不是文学——文学惶惑感之一 小说的“品位” 小说要有“神” 要用中国话写中国小说 真让人长见识——读长篇小说《一代跤王》(代序) 情至极处生死许——《珊瑚梦》序 会让你着迷的书——《我在白宫做记者》序 大时代、小人物及其他——读《末代皇后的裁缝》 认真思考昨天——读《恍如昨日》 《西游记》研究的新成果 …… 《金树叶(下)》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我和病魔一起“玩” 我是健康的病人 遇到坎儿的时候,别人拉你一把,你自己加把油就过去了。如果你自己不努力,别人再怎么拉也没用。 我第一次发现自己患有肾脏肿瘤,是在1994年一个非常偶然的情况下得知的。那天正好是正月十五元宵节,我参加了一个中央领导接待各方人士共度佳节的晚会。会议结束后,我突然感觉眼前有重影,看不清台阶。刚开始还以为是糖尿病造成,可前往医院检查后排除了这个原因。后来通过CT检查才知道我得的是肾癌,当时一下就蒙了,那年我56岁。有十天的时间我都在想同一个问题——我为什么会得这个病?后来慢慢熬过了那段时间。 面对可能的死亡,我天真地想,黄泉路上无老少,6岁、26岁、46岁、56岁……多大岁数的人都有,赶上哪岁算哪岁,烦也没用。我活到56岁,做了很多事情,一不靠走后门,二不靠投机取巧,好歹是自己干出来的。我没有出卖过朋友,也没有欺负过弱小,心也坦然。毛主席吃过的最好的东西听说是红烧肉,我尝过的好东西好像比他还多呢!他出过两回国,都是莫斯科,我没去过莫斯科,可去的国家比他还多几个!他也会“老”,况乎我这平凡的生命?这么想想,也就过去了。 后来我的肾癌出现了转移,转移到肺了。当时中央电视台的一台晚会需要一个作家朗诵诗歌,他们选中了我。我在家排练节目时嗓子里咳出血,开始还以为是用嗓过度,后来才知道是癌症转移。不过那会儿我在思想上已经很积极了。准备开刀手术之前,医生们研究具体手术方案是当着我的面讨论的。 我曾看过一部美国电影,里面的男主角是一位骨癌病人,大夫说他的生命只剩下半年时间了。他说他想在这宝贵的半年时间里完成三件事:第一,他曾当过中学篮球队的教练,他希望回去带领他的篮球队再拿一次冠军;第二,他希望去见一个朋友;第三,他想和妻子再做一次爱。也许我们中国人无法理解美国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可我很尊重他。因为他完成了他的三个愿望。我在得病期间的心态和这个人有些相似,我希望去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当时我的两位主治大夫告诉我开完刀后多少天可以起来活动,我就遵守他说的时间进行调养,也做了自己想做的事情。我非常感谢这两位医生,他们让我始终处在一个非常明白的过程当中。 那个时候我完成了很多事情。我写了很多文字,写到现在,差不多有二百多万字了,出版了七八本书。记得刚得病那会儿,我每天都打针、吃药、做气功,日复一日,觉得生活特没意思,好像永远都是这些事情。今天吃药、打针、练气功是为了明天练气功、吃药、打针,这样的日子不如少而有质量的生活更有意思。1994年我做了左肾切除术,8年后,我的癌细胞转移到左肺,我又做了左肺叶切除手术。手术后,我积极配合治疗,每天吃几大把药,我把它当做功课。又过了两年我的脾脏里又有了癌肿,我又做了大剂量的放疗。我从未丧失对生命的信心。我照样快乐,该玩的时候照样玩。我觉得人生是有意义的,生活是可爱的。


编辑推荐

《金树叶(套装共2册)》文笔流畅,语言优美,可读性颇强,适合广大读者,尤其是那些文学爱好者来阅读。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金树叶(上下)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