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现代处世释用
2011-9
中国纺织出版社
刘秋炎
《道德经》又名《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所撰,是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代表作,在几千年的中华文明中产生了不可替代的深远影响。并在全世界的范围内有着积极的影响。 德国著名哲学家尼采就对《道德经》推崇备至:“老子思想的集大成——《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道德经》的内容既包括了宇宙的根本、天地万物变化的玄机,又包括了人生的处世方法、进退应变之术。这些思想,从古至今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一直都发挥着积极的指导作用。历史上大多数智者都深谙老子的处世哲学,并能够真正地将其运用于实践中,因而成就了自己的盛名,“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 老子的处世思想概括起来主要是无为、守柔、寡欲、不争。一直以来。人们从字面上来看这些观点都认为是消极的、软弱的避世思想,但却不知这看似简单的字眼是不能够只凭字面的意思而直白地去理解的,否则怎么能够在浩瀚的中华文化中传承千载而不失?当你深入了解这些内容后就会发现,用这样简单的字眼,就能够将那些积极而深刻的道理蕴含其中的老子,是多么的神奇和伟大! 人类是群居的,一个人从出生为人的那一刻起就已经身处红尘之世,谁也无法离开。每个人从出生那一刻起就在与人打交道,接触各种各样的人,直到他死去离开这个世间为止。因此,每一个想有所成就的人都必须学会如何与人打交道,如何正确地做事。 所谓“无为”,并非是人们常说的不作为,而是说人们在做事的时候要按照事物本身的规律去做,若是违反了规律强行作为的话,是得不到好的结果的。 所谓“守柔”,不是软弱可欺,而是表面软弱,内心强大。因为刚强并不能持久,但柔弱却更易存活。这就是舌存齿亡的道理。 所谓“寡欲”,与无欲是不同的,它并不是说人不能有欲望,而是让人们克制自己的欲望,使其在一定的限度之内,不可任其肆意膨胀。还有就是做事要顺势而为,不能够凭自己的主观意愿。 所谓“不争”,目的是为了无人能和自己相争。“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意思是说人应该舍弃争先之心,以退为进,达到“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的境界。 从上述的简单介绍来看,老子的处世智慧是积极的、高明的,对我们在现代社会为人处世还是有其指导意义的。 没有一本书能够告诉你具体应该怎么做,因为每个人的具体情况是不一样的,就好比做数学题,每一道问题所需的运算过程和运算结果都是不相同的,但是当老师交给你公式并使你学会运用之后。你就能够把一道道复杂的题一步步地解开了。处世也是如此。没有人能够保证只要你能够按照书中所说的去做,你就一定能够成功,或达到自己的目的,毕竟每个人的个性和实际情况并不相同,因此,这本书只是告诉你其中最基本的道理,至于怎么为自己所用,还是要靠自己的理解来选取最适合自己的那个“公式”进行“解答”。 这本书并非严格的学术著作,只是以老子的处世哲学为阐述重点的处世指南。因而只选取了老子处世思想的精华与现代社会相联系,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阐述,让读者细心品味,旨在令读者在理解大意的基础上能够得到一些为人处世方面的指导,让人们在处理事情和解决难题的时候有所借鉴。 本书在编撰过程中主要借鉴了前人的经验,同时又加入了一些作者一些自己的见解,有何不妥之处,希望广大读者不吝赐教。 编著者 2011年5月
《道德经》短短五千余言,既包含了宇宙根本,天地万物变化的玄机,又阐释了处世方略,人事进退之法。它不仅是一部哲学著作,还是一本处世指南。老子用其博大的智慧,在为人处世上给世人以恰到好处的指导。《道德经现代处世释用》将老子处世哲学中的精华部分选取出来,加以分析,并配以社会生活中的典型事例进行解说,采用浅显易懂的文字进行阐述,让人们从中领悟老子的处世智慧,以达到借古鉴今,古为今用的目的。
《道德经现代处世释用》由刘秋炎编著。
迟双明,男,1968年生,河北省邯郸市人。1992年毕业于吉林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曾在邯郸钢铁公司任子弟中学教师、《邯钢报》编辑等。主要作品有:《首席执行官》(中国商业出版社,2002年)、《诸葛亮日记》(九州出版社,2004年)、《边读边悟<菜根谭>》(中国华侨出版社,2006)、《素书全鉴》(中国纺织出版社,2009)等。
第一章 学会做人是基础
1.做人应遵守游戏规则
2.锋芒太露易受挫
3.做个“糊涂”人
4.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
5.做个弱者更幸福
6.做一个“不说话”的人
7.给他人留空间
8.简单是福
9.人生没有捷径
第二章 培养德行是条件
1.积德是制胜的法宝
2.真诚是基础
3.知识是硬件
4.谦虚是美德
5.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6.不要只听自己喜欢的话
7.施恩不图报
8.与人方便,与己方便
9.胸中容天地
10.心中有秤,平等待人
第三章 修身养性是难点
1.过度享乐≠幸福
2.以平常心来看待事物
3.“静”比“动”好
4.正确认识自己
5.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6.坚守自己的本心
7.“非礼勿视,非礼勿听”
8.控制自己的怒气
9.怀玉者美
10.欲望的底线
11.知足常乐
第四章 正确做事是目的
1.选对方向做事
2.勇敢地迈出第一步
3.能屈能伸好做事
4.与人合作,取长补短
5.别轻许诺言
6.防患于未然
7.做事要从小处着手
8.“慢”就是“快”
9.方法总比问题多
10.抓住正确的时机
11.重视每一个对手
12.“从一而终”
13.把握尺度
14 1暴力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
15.让他三尺又何妨
16.功成身退
17.不可心存侥幸
第五章 学会处世是重点
1.像水一样处世
2.以和为贵
3.直说有妨
4.与人相交,多听少言
5.学会变通
6.老子三宝
7.不要只看眼前利益
8.弱能胜强,柔能克刚
9.学会放手
10.淡泊名利,关爱自身
11.勇于“不敢”
12.善待每一个人
13.多赞美他人
14.言行一致,以身作则
15.热爱生活,享受生活
第六章 多多思考是保障
1.思考是成功的前提
2.如何取信于人
3.“胡作非为”必然失败
4.钓鱼需有饵
5.轻率急躁是大忌
6.无为非不为
7.善者不辩
8.凡事都有两面性
9.如何受人尊重
10.借古鉴今
参考文献
版权页:老子在《道德经》中还说过两句话:“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与“知其雄,守其雌”相呼应。老子用自然界的生死来向人们说明,坚硬强大的,往往都失去了生机,而那些充满生命力的,都是柔弱的。意即告诉人们一个道理:一个人要懂得知强守弱,才是明智之举,才是长存之道。纵观中华五千年的历史,不管是个人也好,国家也罢,凡是太过坚固强硬的往往不能够存活得长久,而那些懂得以弱者自处,徐图发展的则能够得以存活。大一统的秦朝够强大,“却匈奴三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但就是这样强大的国家却只存在了几十年就被推翻了。而相对弱小的汉王朝,却存在了几百年。不同就在于,强秦由于自己的强大而处处表现得强硬,不论是对待外在的敌人还是内部的人民,都是用强硬的态度和苛刻的法规去对待,却不懂得堵不如疏的道理。顺从并不是懦弱,而是策略。若是事事都想保持强硬,那么必然会走向灭亡。这正符合了老子的另一个观点,就是物极必反。弱者通常都是被忽视的,不会被强者所重视,因而更加能够保证自己的安全,同时柔弱者又知道自己的弱小,所以就会发愤图强,使自己能够日益强大。月盈则亏,善处弱者之位,以弱者的方式来处理问题,这样才会有更大的进步,才不会因为太过强盛而走下坡路。[事例]小黄是北京人,家庭条件很好,在学校读书的时候,他的学习成绩就一直很优秀,经常得到同学和老师的夸赞,因而他做什么事情,都喜欢“标新立异”、争强好胜。工作以后,他还是一如既往地喜欢发表自己的见解。同部门还有一个小吴,来自贫困的农村,大学毕业后好不容易找到了这份工作。看到两人的第一眼,就会觉得小黄是个精明人,成绩优秀,实践能力强;小吴看上去就很老实,话不多,说起话来甚至有点结巴。但是这样的两个人在公司里的“命运”却让人大跌眼镜。小黄是个心高气傲、娇生惯养的人,因而每次领导批评他的时候,他都会与上司据理力争,常常弄得领导下不来台。而领导吩咐他办事情时,他总要发表自己的“高见”,对领导的意见或计划提出各种问题,这往往使领导心里十分不高兴,面子上也挂不住。时间一久,每个经理都对他不满意。而小吴对自己能来到北京这个大城市并能够进入这家单位工作感到十分幸运,因此无论做什么都会表现得十分谦虚、谨慎,无论看到哪个部门的经理,总是很尊重。在受到批评的时候也是虚心接受并诚恳认错,在接受任务的时候也是按照吩咐完成。因而领导都十分喜欢他。同时在每个人心中,总是会同情弱者的。经理认为小吴一个人千里迢迢到北京工作很不容易,因此要是小吴工作效率比较低的话,经理就会说他对大都市的环境还不熟悉,要是小吴工作业绩不太理想的话,经理也会自然地认为是他在北京没有背景的原因。
《道德经现代处世释用》:处世需要技巧以及胸怀,《道德经》无疑可以提供极大的借鉴。《道德经》中所涉及的处世智慧在当今社会同样有着广泛而积极的应用价值。《道德经现代处世释用》对原著进行了解译,并与现代处世所需紧密结合,配以生动的事例加以拓展和剖析,融知识性、故事性和实用性于一体,精确阐述了《道德经》中所蕴含的处世之道,是现代人处世的智慧宝典和实用指南。包罗万象。它既包含了对宇宙本源的探索,又对天地万物的变化之道做出了独到阐释,同时也提供了很多玄妙的智慧,对于人们如何处世有着非常大的借鉴意义。它不仅是一部哲学著作,还是一本处世指导之书。
每天读一章,深受启发,希望国人不忘中国传统文化。
书是给单位买的,前前后后买了29本,单位人手一本,具体怎么样,得读了之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