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姓氏知识全书
2011-10
中国纺织出版社
郭宝胜
307
序言 经历了五千年的历史,中国姓氏文化始终延续和发展着。姓氏一直是代表中国传统宗族观念的主要外在表现形式,以一种血缘文化的特殊形式记录了中华民族的形成,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同化以及国家统一上起到过独特的民族凝聚力的作用。 中国人同姓人群的分布通常与姓氏的分布规律相似。中国人的姓氏或同姓人群存在大姓和小姓两种状态,或称为常见姓氏和非常见姓氏。仅占总姓氏量不足5%的常见100个姓氏集中了85%以上的人口,而占总姓氏量95%以上的非常见姓氏仅代表不足15%的人口。各地区人群的遗传组成的主要因素,就与常见的100个姓氏的分布存在一定的关联.它们决定着中国地域人群间的亲缘关系的程度和历史上人口迁移的规模。 根据一般的说法,家喻户晓的《百家姓》成书于北宋初年。这部小册子记载了中国老百姓的大部分姓氏。 从秦汉开始,中国人的姓氏才合二为一。尽管如此,如果我们细细思考,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每个人的姓氏都有一个来历,每个人的姓氏都深藏着远古的秘密。依据封建社会的传统说法,中国姓氏中的姓是“别婚姻”,氏则是“明贵贱”,氏隶属于姓。秦汉以来,姓氏合二为一。姓源于原始社会母系氏族社会,是一个血缘家族的称号,最初以部落的名称或部落首领的名字命名,以后多以国名邑名官名谥号,或以住地之名等为氏。战国时,宗法制度瓦解,姓氏制度也发生根本变革。这时氏开始转变为姓,百姓遂也得姓氏。 当今时代中国人的姓,大部分是从几千年前一代又一代传下来的。 根据2005年由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袁义达主持完成、袁义达和钟蔚伦主编的《当代百家姓》里所发布的百家姓最新顺序来看,中国的姓氏李、王、张、刘、陈按人数来讲,可称得上是当代“百家姓”中之大姓。据国内姓氏文化权威机构家族网统计,其人口之和达3.5亿。李、王、张三大姓人口分别占汉族人口的7.9%、7.4%、7.1%。按照姓氏进化的普遍规律,大姓人数将越来越多,小姓人数将越来越少,甚至最后消亡。这项调查和研究花费了两年时间。调查涉及全国1110个县和市,得到了2.96亿人的数据,共获得姓氏4100个。通过县、地区、省三级人口比例的统计,从而得到了当今中国新百家姓的排序。 本书将以新百家姓的排序为准,进行各个姓氏相关知识的介绍。从姓氏的图腾入手,直观地解析图腾的象征意义,进而得出姓氏的本义,并引出姓氏的本源;在姓氏知识中主要讲述了姓氏的特点及发展历程;最后列举了该姓氏较有影响力的历史名人。 开卷有益。希望本书的编撰能给予读者知识和乐趣。 编著者 2011.6
中华姓氏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有着不同于其他国家文化的独特性,同时,每一个姓氏发展的背后,几乎都有很深的历史渊源。
中华姓氏同每一个炎黄子孙息息相关,而里面蕴涵的知识也非常丰富。为了更好地继承和传播这一特殊的传统文化,编撰了这部《中华姓氏知识全书》。郭宝胜编著的《中华姓氏知识全书》以新百家姓的排序为准,进行各个姓氏相关知识的介绍,融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于一体,可作为参考用的工具书、知识书、休闲书。
第一章 姓氏探源
姓和氏起初并不是一回事
中国古代姓氏学著作
中国到底有多少个姓
第二章 李王张刘
李
王
张
刘
第三章 陈杨赵黄
陈
杨
赵
黄
第四章 周吴徐孙
周
吴
徐
孙
第五章 胡朱高林
胡
朱
高
林
第六章 何郭马罗
何
郭
马l
罗
第七章 梁宋郑谢
梁
宋
郑
谢
第八章 韩唐冯于
韩
唐
冯
于
第九章 董萧程曹
董
萧
程
曹
第十章 袁邓许傅
袁
邓
许
傅
第十一章 沈曾彭吕
沈
曾
彭
吕
第十二章 苏卢蒋蔡
苏
卢
蒋
蔡
第十三章 贾丁魏薛
贾
丁
魏
薛
第十四章 叶阎余潘
叶
阎
余
潘
第十五章 杜戴夏钟
杜
戴
夏
钟
第十六章 汪田任姜
汪
田
任
姜
第十七章 范方石姚
范
方
石
姚
第十八章 谭廖邹熊
谭
廖
邹
熊
第十九章 金陆郝孔
金
陆
郝
孔
第二十章 白崔康毛
白
崔
康
毛
第二十一章 邱秦江史
邱
秦
江
史
第二十二章 顾侯邵孟
顾
侯
邵
孟
第二十三章 龙万段雷
龙
万
段
雷
第二十四章 钱汤尹黎
钱
汤
尹
黎
第二十五章 易常武乔
易
常
武
乔
第二十六章 贺赖龚文
贺
赖
龚
文
第二十七章 部分复姓
复姓的来历
部分复姓趣味知识
我国现存的复姓
附录
附录一:宋代《百家姓》
附录二:清代《千家姓》
附录三:当代《百家姓>(前三百姓)
参考文献
在上古时代,姓和氏不是一回事。只是从秦汉开始,中国人的姓氏才合二为一。也就是说,每个现代中国人的姓氏都有一个来历。 这些姓氏的来历,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与母亲有关的姓氏 例如姑、妫、姒、姜等姓氏,都是与母亲有关的。因为传说上古时代炎帝的母亲名叫女登,所以那时许多姓都是女字旁。 二、把图腾当做姓氏 在远古时代的氏族社会,几乎每个氏族都有自己的图腾。许多图腾最后随着历史湮灭了,而有的却得以用姓氏的形式保存了下来。 比如说夏祖女志梦见流星从天而降落到地上,化为神珠薏苡(车前子),她把它吞下去就生下了大禹,因此以薏苡为图腾,姓“姒” 氏,“姒”即由“苡”字衍化而来。再比如说东夷部族以鸟为图腾,史称“鸟夷”,有不少鸟类的图腾随着历史的发展衍化为姓氏,如鸟氏、凤氏、爽鸠氏等。又比如说周的始祖母姜螈因为踩到巨大的脚印而生下了周的始祖后稷,而所谓的“巨大的脚印”指的就是熊的脚印,所以周人把熊当做图腾,以“姬”为姓。 三、把国名当做姓氏 在远古时代(周朝以前)有个汪芒国,这个国的后代于是姓汪;在商朝的时候有个阮国,阮姓便是从这个国的后代开始出现的。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我们所熟悉的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齐、鲁、晋、宋、郑、吴、越、秦、楚、卫、韩、赵、魏、燕、陈、蔡、曹、胡、许等,这些在当时是国名,同时也是今天的常见姓。 四、把出生地或者居住地当做姓氏 例如上古贤君舜姓姚,因为传说舜出于姚墟。再例如春秋时代齐国公族大夫分别便以东郭、南郭等为姓,因为他们分别住在东郭、南郭等地。这类姓氏的特点是复姓较多,一般都带邱、门、乡、闾、里、郭等字。另外,也有人以居住地拥有的名山大川作为自己的姓氏。例如鲜卑族人居贺兰山之阳,后人便称“贺兰氏”。再例如越王无疆(勾践的第六世孙)次子居欧余之阳,后人称为“欧阳氏”或 “欧氏”。再例如伏羲氏有一支后裔,迁徙到川东巴水上游,子孙留居此地,于是顺理成章地称为“巴氏”。 五、把封地当做姓氏 自周代实施分封制度之后,各受封于天子的诸侯国有权在各自的封地内,赏赐给公族卿大夫及有功之士大小不等的封地,很多姓由此衍化而来。例如周武王时封司寇岔生采邑于苏(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岔生后代便姓苏;周公旦的儿子被封到邢国为邢侯,他的后代便姓邢;周昭王的庶子被封于翁地,子孙便开始姓翁;造父这个人被周武王封到赵城,子孙便开始姓赵。还有很多姓氏,如温、元、苏、毛、甘、樊、祭、尹、裴、陆、庞、阎、陆等,都与封地有关。 据统计,以邑为氏的姓氏近200个。一些复姓由于漫长的历史演变,至今已不复存在。同时不得不提及一种姓氏,如楚国的兰氏、权氏、沈氏、鄢氏等,虽不是因为他们祖先拥有的封地,却是因为祖先曾分别担任兰县、权县、沈县、鄢县的县尹,从而以祖先担任某地职守为氏,这在春秋战国时较为盛行,是以封邑为氏的一种变相衍生。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鲁国的匡氏等。 六、把官职当做姓氏 司马、司徒、司空、司寇、司工、司城、司土、司功等都是古代很早就有的官职,他们的子子孙孙就都以这些官职为姓,这些姓是以官职为姓的典型。例如春秋时,管理市场的官员称为。“褚师”,子孙世袭此职,称“褚氏”,“褚”这个姓一直到现代依然存在。再例如帝尧时,皋陶担任执掌刑狱的大理职务(司法官),子孙世袭此职,称“理氏”,而后逐渐衍化成“李氏”。因为普遍的说法是:商纣王时理利贞因直言进谏,获罪惧诛,避难于伊侯之墟,“食木子得生”遂改“理”为“李”。又例如周人夫辛有,二子在晋国任“董史”,这个官职是史官的一种,负责管理典籍,后代便以董为姓氏。P2-3
再详细一点好了
有关姓氏起源方面的内容过于简单!